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出現(xiàn)了很多的優(yōu)秀人物,特別是在一些戰(zhàn)亂的年代,時事造英雄,很多有才能的人都干下了一番大事,比如說在三國時期,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特殊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們留下的故事,直到現(xiàn)在也被人們嘖嘖稱贊。在這些三國時期的這一段歷史時,很多人都會想起《三國演義》,想起劉備、曹操、孫權(quán)三個人爭奪天下的刀光劍影的故事,想起諸葛亮、關(guān)羽這些精彩絕艷的人物。特別是劉備,就是三國時期一個非常主要的人物,在說起這個人物的時候,首先大家都會想起他桃園三結(jié)義和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并不是一個多么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卻特別的會用人,特別會選賢任能,正是因為他身邊這么多兄弟和朋友的幫助,他才能夠有那么大的權(quán)勢。
中國時期也有一個特別有名的將軍,就是趙云,大家都稱他為武神趙子龍,從這個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他的武藝是非常高強的,放在戰(zhàn)場上也是一名悍將。當時劉邦在攻打天下,有這樣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幫助,肯定是一件好事。還有關(guān)羽和張飛,和劉邦桃園三結(jié)義,三個人在認識的時候還只是幾個小人物,他們相識于微妙之時,互相依靠,互相成長,后來劉備為了奪得天下,為了獲得諸葛亮的幫助,就去邀請諸葛亮,面對諸葛亮的刁難三顧茅廬,好像他也是一個心胸非常寬闊的人。這樣的眼光和胸襟,都是身為一個帝王應(yīng)該擁有的,這些好的品德在劉備身上都可以看出,但是其中也有一個例外,趙云武藝高強,為何得不到劉備的重用呢?死前說出這些,不愧是一代梟雄。
劉備和趙云一開始認識的時候,是在公孫瓚的帳下,后來因為趙云的兄長去世了,然后就離開了,后來劉備和趙云再一次相見是在建安5年。當時劉備和曹操打仗,劉備戰(zhàn)敗逃到袁紹的地盤上,然后就和趙云相遇了,就是再一次相遇,兩個人的相處讓對方彼此惺惺相惜,趙云就決定追隨劉備。關(guān)于趙云這個人,相信他的事跡,大家也是直到一些的,關(guān)于趙云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長坂坡救幼主,當時的情況是非常危急的,劉備當時打不過曹操的情況下趕緊逃離,因為情況很危急,所以連老婆孩子都沒有顧上,領(lǐng)著自己手下的軍隊就離開了,當時的狀況是非?;靵y的,所有人都沒有顧得上劉備的兒子阿斗和老婆甘夫人,只有趙云選擇回頭去救他們,最后憑借自己高強的武藝,成功將這兩個人救了出來,把他們帶到了劉備的面前。
這樣的事情是受人佩服和尊敬的,除此之外,趙云還為劉備做了很多的事情,按理說劉備應(yīng)該感激并且重用他,但是事實并不是如此,劉備為什么不重用他呢?其實仔細分析一下的話,劉備這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對于趙云的為人,劉備也是非常清楚的,雖然趙云的品格很好,而且對劉備也很忠心,要不然也不會有長坂坡救幼主這件事,所以劉備也是非常信任趙云的,因此就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交到了趙云的手中,希望讓他保護自己一家老小的安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是不方便給他封官的,希望他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保護自己家人的安全上面。
除此之外也有另一個原因,趙云雖然武功高強,品德高尚,但是性格卻非常的耿直,這樣的性格是不適合官場的,現(xiàn)在還會因此得罪一些人。比如說當時劉備為了拉攏自己的臣子,在剛剛有一些勢力騎士的時候,就開始給眾人封官,但是卻被趙云給勸阻了,趙云說天下的局勢還不明朗,給眾人封官太早了,其實趙云也是出自一片好心,但是卻好心辦壞事,不但惹來了劉備的不滿意,就連同僚也非常的憎恨他。因此趙云的耿直性格是不適合官場上的爾虞我詐的,所以才沒有給他分太大的官,直到劉備去世之前,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趙云,告訴他自己為什么不給他封官,其實這也是算得上是打感情牌吧,希望趙云可以盡自己的全部力量保護好劉禪,至于自己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也不愧是一代梟雄,政治手段用的淋漓盡致。
歷史上趙云的名聲是非常好的,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的三國英雄,對于武神趙子龍,大家有何看法呢?
《三國志》中,趙云排在五虎上將的最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論親密,趙云不及張飛關(guān)羽,畢竟這他們?nèi)齻€人是正經(jīng)的結(jié)義兄弟。論地位,馬超在西部各部落中都有很高的地位,而趙云只是來自于一個略微有點錢,但是毫無地位的家庭。論功績,趙云很少領(lǐng)兵打仗,和黃忠的功績比起來相差甚遠。種種原因疊加,趙云只能排在最末尾了。
劉備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深諳領(lǐng)兵治人之道,凡是都以利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重用關(guān)羽和張飛,因為他們是結(jié)義兄弟,重用他們就是為了告訴大家,我劉備不是忘恩負義之人,跟著我打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重用糜竺、孫乾,因為他們都是有錢人。
領(lǐng)兵打仗,最消耗資金,強大的資金來源非常有必要;重用馬超、馬謖,因為他們能帶來西部眾多部落的支持;重用黃忠、魏延,因為他們有著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能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凡是劉備重用的人,無論是門第、經(jīng)驗、能力上,都非同尋常?;剡^頭來看看趙云,剛投靠劉備的時候還是毛頭小子一個,沒什么作戰(zhàn)經(jīng)驗,也不能為他拉攏士族人脈,因此得不到重用。
但是不被重用并不代表不被信任。劉備臨終前,這樣囑托趙云:“朕與卿于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意思就是說我們兩人是患難之交,我要死了,你幫我好好照顧我的兒子。能把兒子托付給他,足以看出劉備是多么信任趙云。只可惜亂世之中,一切都以大局為重,只能委屈一人,成全大局了。
趙云字“子龍”,常山人,是三國時蜀國名將。經(jīng)歷戰(zhàn)役頗多,能被人們記住的也就七進七出救阿滿。趙子龍,能文能武,頗具才識,但是文比不過諸葛,武有關(guān)、張二人。不能說趙云不突出,只是他的光輝被專業(yè)人士遮擋了。
蕭常《蕭氏續(xù)后漢書》中有云“云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赦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趙云為人嚴肅,穩(wěn)重,劉備使其整理內(nèi)務(wù),統(tǒng)領(lǐng)禁軍。趙云曾任職牙門將軍和中護軍,職責都是常伴領(lǐng)導身側(cè),類似親衛(wèi)統(tǒng)領(lǐng),這一職務(wù)非親信心腹智勇足備之人不能勝任。職責就是護衛(wèi)首領(lǐng)周全,由此可見,趙云是沒有多少機會能夠上陣殺敵的。
趙云也是參與戰(zhàn)斗的,不過帶軍正面作戰(zhàn)比較少。建安二十五年,黃忠?guī)П麏Z曹操軍糧,過時未歸,趙云帶數(shù)十騎前去查看,遇到曹操大軍,帶數(shù)十騎多次突擊曹軍陣營,返回營寨拒曹軍。被劉備稱贊“子龍一身是膽也”。
趙云作為將軍也有獨自帶兵的時候。在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魏時,馬謖扎營失利,趙云、鄧芝疏于防備,在箕谷與曹軍對戰(zhàn)時失利。這是趙云唯一一次獨自帶兵卻也是一次失敗。
趙云之所以沒有留下斬將奪關(guān)的輝煌戰(zhàn)績,這與趙云性格和其職位有很大關(guān)系。趙云性格沉穩(wěn)、謙虛,做事謹慎到幾乎有些膽小怕事的程度,凡事都考慮的太過周到,而且郝經(jīng)《續(xù)后漢書》道:云忠繾綣御侮。始終不渝。趙云很忠心,對于劉備少于忤逆,換句話說就是很聽話,很少有主見,這一點也是不適合作為做主戰(zhàn)將軍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7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