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當正一品官有多難?劉墉升到正一品花了多少年?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從秦始皇建立大秦朝開始,我國的封建制度算是翻開了篇章。而始皇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朝政,他把全國的貨幣以及選官制度都完善了一下,其中他又將官職分為三六九等,并且這種制度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只不過到清朝時已經(jīng)沒有了宰相這個正一品官職,但仍然有九個品級。我們見過許多官吏由于政績突出,短短幾年之內(nèi)連升幾級的,但是如果從一品到正一品,又需要多久呢?明明只相差半級,陳廷敬更是花了整整20年,而劉墉卻只花了16年,從明代開始,宰相這個官職就被廢掉了。
因而到了清朝,就設立了軍機大臣和大學士這一類官職,實權(quán)和宰相一樣。在清代的管理制度中,文職中品級排名最高的是內(nèi)閣大學士,在滿清,什么東西都分正級和副級,比如正黃旗,加上一個正字,就代表了更高的權(quán)力而這個內(nèi)閣大學士,就屬于正一品。
其中內(nèi)閣大學士又分為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等六大學士,其中每個大學士中滿族和漢族人員又有一定的比例講究。若是按照正常的晉升流程,滿清貴族或者皇室的宗族子弟想要當一個大學士,只要由皇帝考察是否有這個能力即可,甚至可以一高興就封了這個職位。
但是如果是漢人,除了能力以外,皇帝還要考察你的忠誠度,而皇帝又一般不輕易相信別人,這就使得漢人當上這個官職尤為困難,不過正一品有困難,一品官員中倒是有很多漢人,那么漢人如果要從一品到正一品,要花上多少時間呢?在清朝,乾隆帝曾下過圣旨,補授大學士,由內(nèi)閣擬制。
大學士最多6人,一般都只有4人,并且人選從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中進行選擇,每個部門只能晉升一個,但是六部掌管的東西太多,又十分復雜,人員調(diào)動頻繁,在這一部門剛建立的功勞,就又調(diào)去了另一部門,因而很少有能在一個部門一直待下去并且順利晉升的。
每一次六部輪流當值結(jié)束,都需要近十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已經(jīng)是一品尚書了,到正一品,仍然需要至少十幾年的時間,要知道古人的人均壽命也就四五十年,所以就算是及第年齡十幾歲為官,一步步晉升,也基本就是已經(jīng)是晚年的時候,才能當上正一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7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劉墉為什么被稱為濃墨宰相
下一篇: 果親王允禮榮寵一生,他的后代過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