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關羽和魏延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為何關羽看不起黃忠和馬超,關羽為什么對魏延很滿意?
大家看過三國的都了解,黃忠的歸降和關羽脫不了關系,而且著名的拖刀計也是關羽和黃忠大戰(zhàn)時出現(xiàn)的。
當時關羽和黃忠大戰(zhàn),黃忠雖然年老,但和關羽拼力氣卻不相上下,關羽無可奈何,使出拖刀計,將黃忠打下了馬;
在隨后的爭奪中,黃忠感念關羽的不殺之恩,對關羽放水,射箭射中了關羽的頭盔。這個時期,關羽對黃忠是非常敬佩的。
但,在分封五虎上將的時候,關羽卻對黃忠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十分的不滿。
前后的原因,也讓人感到十分的不解,有的人說,自從黃忠和他并列五虎將之后,經(jīng)常說什么,不想與老兵為伍之類的話語,說白了就是嫌棄黃總年齡大,怎么能夠和一個老子并列五虎將?
但,話題又說回來,在關羽和黃忠大戰(zhàn)時,關羽雖然更勝一籌,但隨后就被黃忠的箭射掉了頭盔,甚至從某種層面上來講,黃忠的實力要比關羽強,若在剛開始黃忠就放放箭的話,那倒下的就是關羽,可為何關羽還看不起黃忠,真的真是嫌棄他年齡大的緣故嗎?
小編以為,關羽嫌棄黃忠年邁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的人認為,其實黃忠當時是先投降的,資歷尚淺,在經(jīng)過赤壁之戰(zhàn)后,關羽率軍奪取長沙他才投奔劉備,論資排輩,兩人相差太遠。
還有人認為,黃忠是向關羽投降的,所以在關羽的心中自然就降者低自己一等。加入,你擒獲敵人,他便是你的俘虜,但他愿意歸順,那只能是你的屬下,是不能和自己并列的。
接下來再來說說馬超,關羽對他一直表示不服,總想找馬超一較高下。
有人說,之所以關羽看不起馬超是因為,張飛和馬超大戰(zhàn),不分勝負,讓關羽感到很惱火,自己的三弟是誰,和呂布大戰(zhàn)幾十回合不分勝負的存在,若要排名的話,劉備是第一,自己是第二,張飛就是第三,你一個馬超就和我三弟打的不分勝負,這怎么可以。
所以關羽對馬超的不滿應該是想要教訓一頓,可孔明看出了關羽的一番心思,還特意給關羽寫了一份贊美信,這才打消了這念頭。
可話題又說回來,為何如此高傲的關羽,卻為何對魏延從未表現(xiàn)出任何的不滿,甚至在劉備安排魏延鎮(zhèn)守漢中的時候,關羽甚至沒有任何反對的意見。
要了解魏延可是剛投降過來不久,要按關羽的性格,一個敵人剛投奔過來就擔當如此高的職位,怎會服氣,再者就算不委派別人,還有張飛在啊!那到底關羽是出于神秘原因,沒站出來反對魏延呢?
小編覺得,漢中是蜀漢十分重要的城池,更何況以張飛的性格容易急躁,魯莽,鎮(zhèn)守城池顯得不合適,而魏延武力雖然不及張飛,但他穩(wěn)重有某,讓他去在合適不過。
同時,魏延也十分自信,認為有能力守好漢中,并且向劉備保證,事實果然如此,在鎮(zhèn)守期間,曹魏不敢進犯漢中半步,因此,關羽對魏延是不敢輕視的。
也有的人說,魏延的地位不如他,更何況當劉備做決定的時候,關羽在荊州,當他得知魏延鎮(zhèn)守漢中的時候,人家怕早已經(jīng)上任,反對也無濟于事。
再者,從上述可以看出來,關羽之所以多黃忠和馬超不滿,無非就是二人和他同為五虎將,也同時在暗指他們二人的水平和他屬于同一個層次,傲慢的關羽怎會輕易與他人平起平坐?
關羽表達的這些不滿確實挺有意思,徹底暴露出關羽的心態(tài)和他的期望。
咱們來分析一下關羽的心理。
龐統(tǒng)殞命落鳳坡,劉備西取川蜀的戰(zhàn)略計劃面臨嚴重的挫折。萬般無奈之下,將諸葛亮、張飛、趙云等人從荊州調(diào)往川蜀增援,留下關羽鎮(zhèn)守荊州。關羽這個人,在劉備集團中,他能力強,功勞大,資歷足,威望高,留在荊州以御曹魏和東吳,本也無可厚非,是最佳的選擇。
但關羽性格上有缺點,性情比較矜高自負,內(nèi)心狂傲,“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與高層同僚的相處并不融洽。關羽鎮(zhèn)守荊州,獨當一面,確實責任重大,但也意味著他很難建立功勞。
與關羽的情況不同,張飛、黃忠、趙云、魏延、劉封這些將領們卻能在西川這片地域縱馬奔騰,奮力沖殺,盡情發(fā)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建功立業(yè)。
關羽很著急,坐在一邊,看著別人積攢著功勞,一步步上升,關羽卻無法一展抱負,只能做個旁觀者,關羽的內(nèi)心是煎熬的。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里,關羽開始變得很敏感,情緒不穩(wěn)定。
馬超歸附劉備以后,為劉備集團攻取成都立下大功。關羽坐不住了,馬上給諸葛亮寫信詢問情況。諸葛亮很了解關羽這種心態(tài),回信言道: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與益德并驅(qū)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br>
意思就是:關將軍放心吧,任何人也撼動不了你的地位!關羽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很高興,把信給眾人觀看。劉備收取益川后,繼續(xù)向外擴張,漢中之戰(zhàn)打響了。在各場戰(zhàn)役中,各個將領也頗有斬獲。
張飛在蒙石、瓦口關、宕渠幾次戰(zhàn)斗中擊敗曹軍名將張郃,穩(wěn)定了巴中,巴西。定軍山一戰(zhàn),黃忠斬殺曹魏重將夏侯淵,為劉備集團立下首功。
孟達、劉封取房陵、上庸,為荊、益兩州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紐帶。漢水一役,趙云以寡敵眾,襲擾曹軍糧道,迫使曹軍無奈之下,選擇撤退。年輕的魏延也戰(zhàn)功累累,劉備收取漢中后,任其為漢中太守。
現(xiàn)在的關羽就尷尬了。劉備取得漢中,進位漢中王,大封功臣戰(zhàn)將,關羽被封為前將軍,位居眾人之首。但是,在收取川蜀和漢中的所有戰(zhàn)役中,他是寸功未立。
關羽要找個發(fā)泄不滿的目標,找誰呢?張飛肯定不行,張飛是三弟,功勞是實打?qū)嵉摹?/p>
馬超也不行,上次已經(jīng)表達過不滿了,再糾纏就沒意思了。魏延也不行,人家有功勞,但沒有爵位,也沒有位列四大將軍。擔任漢中太守是劉備的主意,不能打大哥的臉。趙云也不行,人家受封的軍職也不高。劉封也不行,那是劉備的干兒子。
關羽勉強瞄上了黃忠,“誓不與老卒同列”,黃忠也位列四大將軍,還封了侯,他怎么能與我相提并論呢?
其實,關羽并非是對黃忠不滿,他主要對現(xiàn)在自己所處的狀態(tài)很不滿意,別人都是因功晉封,而唯有他是以無功之身而位列眾將之首,他最擔心的是眾人對他的看法,甚至疑心那群功臣猛將對他的能力和地位已經(jīng)產(chǎn)生質(zhì)疑了。
以關羽驕矜自負的性格,這當然是難以容忍的。而“假節(jié)鉞”,是劉備的暗示,給了關羽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他可以用戰(zhàn)功來讓眾人心服口服。北征襄樊,必要獲全功,不能見好就收。關羽敗亡,即源于此。
談不上喜歡,只是不敢輕視。
說起關羽不敢輕視魏延這件事,其實,從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些端倪了。魏延剛到蜀漢的時候,劉備就安排他做了漢中的守將。
而關羽這個時候卻沒有幫自己的三弟張飛說句話,反而是支持魏延,就算張飛極力反對,可是他的性格比較急躁,遇到事情又太過于較真,另外也沒有什么謀略,對于守城的人選,魏延確實要比張飛合適很多,而且魏延還有著出色的武力和能力。
相關信息:
關羽一直到去世,都沒有對魏延有過任何不敬的行為,可是反觀關羽對黃忠和馬超,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關羽覺得黃忠年齡大了,無法堪當大任,而馬超又是名將的后人,和出身草根的自己來講,某種程度上,還是對立面。若非諸葛亮寫信百般贊美,他是不會作罷的。
其一,魏延對他構不成威脅,當時名聲太小,你想想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如何能上關二爺?shù)姆ㄑ?。但馬超和黃忠不同。
馬超是西涼名將,多次讓曹操吃不消,曹操甚至說:“馬兒不死,我無葬身之地”。這樣的人物對關羽構成了威脅,因此要處處提防;黃忠是當?shù)孛麑?,箭無虛發(fā),又在定軍山斬殺了曹操手下名將夏侯淵,這些都是能與自己一爭高下的人物,關羽心中不服,自然要提出來比試比試。
其二,魏延是劉備比較信任的大將。
而且一直跟隨劉備左右。魏延從小兵做起,一直在陣前英勇殺敵,一步步做到將軍,關羽從魏延的成長中,看出自己昔日的影子。而馬超黃忠一直成名較早,投降劉備之前,已經(jīng)在江湖上很有他們的大名。既然是有名的將軍,自然關二爺想較量一下。
其三,魏延和自己長相差不多,都是面如重棗,而且都使大刀。平時魏延一直那關羽當偶像,關羽是知道的,人對于自己的鐵桿粉絲總是莫名的親近。馬超覺得自己是一鎮(zhèn)諸侯,曾經(jīng)對劉備很無禮,居然直呼劉備的大名,這讓關羽很惱火,甚至要和張飛聯(lián)合起來教訓他一頓。后來雖然沒有結果,但是馬超和關羽結下梁子,估計誰都看誰不順眼。
相關信息:
關羽一直到去世,都沒有對魏延有過任何不敬的行為,可是反觀關羽對黃忠和馬超,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關羽覺得黃忠年齡大了,無法堪當大任,而馬超又是名將的后人,和出身草根的自己來講,某種程度上,還是對立面。若非諸葛亮寫信百般贊美,他是不會作罷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8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