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出眾的永瑆,為什么不被乾隆看重?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乾隆一生共有十七個兒子,一般來說,較為年長的皇子繼承皇位可能性要大些。但由于乾隆實在太能活了,排在前面的皇子都沒能活過他,所以最終他選的是第十五子永琰繼承皇位。
都知道乾隆在選繼承人的時候,已經(jīng)沒什么選項了,最后選出來的永琰,只是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一個。當(dāng)時與永琰一同候選的,還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和皇十七子永璘。
可以看出,永璇和永瑆是相對來說年長一些的皇子,可他倆都沒有被乾隆選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是同母兄弟,生母都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金佳氏是乾隆潛邸舊人,為乾隆生育四個皇子,足以證明其受寵程度。
金佳氏于乾隆二十年去世,時為嘉貴妃,去世后追封為皇貴妃,賜謚淑嘉皇貴妃,入葬裕陵地宮。淑嘉皇貴妃不僅自己去世早,她所生的四個兒子也都沒能繼承皇位。
她的大兒子是乾隆第四子永珹,在乾隆二十八年被過繼給履懿親王允祹為嗣孫,降襲履郡王。第二個兒子是乾隆第八子永璇,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已經(jīng)說過永璇沒能繼承皇位的原因,是因為他腳有殘疾,而且為人輕浮,舉止不得體,人緣也不好。
淑嘉皇貴妃第三個兒子是乾隆第九子,可還沒來得及取名就夭折了。她最小的一個兒子,便是本文的主人公,乾隆第十一子永瑆。永瑆是個滿腹才華的皇子,生母又是淑嘉皇貴妃,還比永琰年長,為何仍然沒能繼承皇位呢?
乾隆十七年,永瑆出生于圓明園五福堂,因此他還有個稱呼為“五福堂阿哥”。身為皇子,永瑆自然能夠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文治武功都要學(xué)。但永瑆自小就愛好文學(xué),對騎射不太感興趣。
永瑆喜愛文學(xué),可不是說說而已,他在這方面的成就很高,尤其擅長書法,乾隆裕陵的圣德神功碑,就是永瑆寫的。永瑆的書法有多出名呢?據(jù)記載:
“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只字,重若珍寶。”
可見永瑆在這一方面,的確有所成就,而且他還與劉墉、翁方綱、鐵保并列為“乾隆四家”。如此有才華的一位皇子,卻沒能得到乾隆認(rèn)可,被立為儲君,實在可惜,但同時也說明,其中必有其他隱情。
永瑆才華如此出眾,不但沒能為他加分,反而是乾隆放棄他的其中一個原因。都知道,滿人自稱馬背上打來的天下,所以乾隆認(rèn)為永瑆不重視騎射,仿效漢族儒生的文人習(xí)氣,曾對其嚴(yán)厲斥責(zé)。朝鮮使節(jié)在向他們國王描述的時候,也說皇十一子“為人愷悌,最著仁孝”,但“柔而無斷”,可見永瑆的性格也不適合做皇帝。
而永瑆沒能繼承皇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有類似躁郁癥的精神疾病。據(jù)史料記載:
“晚年子孫多以不檢暴薨,王益憤懣不平,得狂癇癥?!?/p>
還有記載:
“未薨前數(shù)月,體不沐浴,發(fā)不枇櫛,{艸鹵}溺自間出,仍狂號如故。左右有勸更衣者,王曰:‘死后蛆食蛆骸,又誰為滌垢也?’卒以狂疾致死?!?/p>
永瑆的嫡福晉為大學(xué)士公傅恒之女、孝賢純皇后侄女富察氏,二人于乾隆三十一年成婚。眾所周知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的地位,但富察氏嫁過去后,永瑆卻對其并不好,最終富察氏是死于類似抑郁癥的疾病。永瑆夫婦的感情不好,很可能也與永瑆的精神疾病有關(guān)。
也就是說,永瑆雖然很有才華,卻不是儲君的好人選,他身上文人習(xí)氣太重,又性格怪誕。有一次他的馬死了,他竟然命人將其煮來吃了,給一家人改善伙食。
身為皇子的他,平日里卻摳得要命,富察氏剛嫁過來,他就將其嫁妝給鎖了起來,要求對方和她一起吃苦。導(dǎo)致富察氏身為皇子嫡福晉,卻要穿粗布麻衣,而且“妃惟日啖薄粥而已”。
如此古怪的一個人,也難怪乾隆不會把皇位傳給他。但永瑆始終是自己兒子,所以乾隆還是在晚年的時候,將其封為和碩成親王,以保證永瑆將來的生活。而“成”在滿語中的意思為“有能力的”、“有才華的”,倒也是最為貼切永瑆的封號了。
乾隆六十年,這一年乾隆帝履行自己的承諾正式退位,此時已經(jīng)43歲的永瑆才分府出宮居住。而他的府邸,就在后海北岸龍華寺之西,這里原本是大學(xué)士納蘭明珠的宅邸。到了光緒年間,這座府邸又被賜給了醇親王奕譞(光緒帝生父)。
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親政,第一件事就是辦了乾隆寵臣和珅。永瑆因為在清算和珅一事上出了力,所以授軍機(jī)大臣,總理戶部三庫。其實清朝“自設(shè)軍機(jī)處,無諸王行走?!钡?dāng)時嘉慶剛剛親政,軍務(wù)比較繁忙,他才暫時讓永瑆入軍機(jī)處。后來事情理順了,嘉慶認(rèn)為這始終不符合規(guī)矩,于是罷永瑆軍機(jī)處行走,永瑆自己也辭去總理戶部三庫的職位。
緊接著,永瑆奉命書寫乾隆裕陵圣德神功碑,嘉慶表彰其功勞,授左宗正。后來永瑆又因協(xié)助嘉慶處理軍務(wù)有功,嘉慶將其長子綿懃封為貝勒。順便提一下,綿懃在嘉慶二十五年就去世了,追贈為郡王。
道光三年,成親王永瑆去世,享年71歲,謚號哲。永瑆去世的時候,長子綿懃、長孫奕綬都已經(jīng)死了,所以就由其長曾孫載銳降襲郡王爵位。載銳于咸豐九年去世,他的長子溥莊又降襲貝勒,咸豐十年加郡王銜,但溥莊無子嗣,所以永瑆的爵位也就傳到這里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