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yè)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
我們都知道,科舉考試是分好幾場的
殿試是皇帝出題,不僅考所學知識
但是能得進士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您說呢?但是對于那些讀書人而言
在古代
說起科舉,在乾隆做皇帝時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1799年)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一位很有文采的皇帝,一生寫過四萬多首詩
其中收入小學課本的詩只有一首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有一次
乾隆皇帝也很為難,可是陪在皇帝身邊的和珅就跳出來給皇帝出主意
乾隆皇帝經(jīng)過深思熟慮出了一上聯(lián)來做題目考這兩位考生
兩個考生接到皇帝的上聯(lián)后
于是,乾隆皇帝欽點棄筆者為狀元
,這一舉動引起另一位考生不滿,問起原因,乾隆說這位考生是絕對的有才,能夠在瞬間判定我出的這個上聯(lián)不易對出,就可以看出此人才華絕對超常同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9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