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阿房宮賦》有云:“妃嬪媵嬙,王子皇孫……”這里面的“媵”,便是媵妾。媵妾,指的是陪嫁女子。古時貴人家里的小姐出嫁常常帶著陪嫁女子,最高規(guī)格是姐妹同嫁,其次便是偕同宗族女子出嫁,再次便是侍女隨嫁。
按常理,隨嫁侍女即使受男主人寵愛,地位被抬高,無論如何,地位也不會高于正妻。然而南唐時期,就正有這么個侍女,隨自家小姐出嫁,最后小姐成了妃子,而她卻成為了皇后。這位侍女便是宋福金,可謂是歷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環(huán)。
原出生于書香門第的宋福金,是江夏(今湖北武漢)人宋韞的女兒。自幼因戰(zhàn)亂與父母分離,流離失所,幸得升州刺史王戎收留,便成了王戎女兒的侍女,與王氏小姐一同長大。待多年后小姐及笄,被王戎許給徐知誥,宋福金便作為王氏的陪嫁丫環(huán),與小姐一同出嫁。
要說這徐知誥,原本也和宋福金一般,自幼父母相繼離世、流離失所。后來在濠州一帶浪跡,碰巧被攻打濠州的吳太祖楊行密碰著。太祖見他聰慧,便將他收為養(yǎng)子。無奈自己的諸多兒子不喜歡這個養(yǎng)子,而且還聯(lián)合起來排擠他。因此,太祖便只好將他交給部將徐溫撫養(yǎng),就這樣,這個原本姓李的小孤兒便有了徐知誥這個名字。
當然,徐知誥也不負太祖的眼光,是有前途有作為之輩,可謂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樣樣皆通。對此,太祖還稱贊道:“徐知誥是個俊杰,眾將的兒子中沒人比得上他!”
盡管如此,王氏卻因為徐知誥出身微賤,只是徐溫的養(yǎng)子,而始終不是很滿意自己的夫君,因而兩人關(guān)系并不怎么好。相反,或許是因為出身相似、同病相憐,加之宋福金又善解人意,徐知誥與這位正室夫人的陪嫁丫環(huán)總是很投機,之后還將她納為妾室。
兩人感情如此之好,甚至在王氏病逝后不久,宋福金就被直接扶正為繼弦,后來還為徐知誥生下了長子。這以后徐知誥的官職是越做越大,逐漸把握朝政,最后更是找了個借口便把東吳滅了,自己當起了皇帝。
公元937年,徐知誥稱帝,恢復(fù)本姓李姓,改名李昪,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此時雖然王氏已去世,但照理她是李昪原配,應(yīng)該追封為皇后,然而李昪卻只追封她為順妃,而將宋福金冊封為皇后。
就此,宋福金完成了她的“后宮升職記”,從原本的陪嫁丫環(huán),一步步逆襲成為南唐開國皇帝的皇后。這件事情自發(fā)生后便一直被廣為流傳,可謂是一件典型的逆襲案例。
然而頗為尷尬的是,宋福金曾經(jīng)的主子、李昪原本的正室,卻只是被追封為妃。看官諸位可要注意,古時候那等級觀念可是何其森嚴,不曉得這王氏在九泉之下得知這樣的結(jié)果,會作何感想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0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咸豐后宮妃子眾多,為什么只有一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