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古代屠戶身份低,可已是秀才的范進怎么照樣被屠戶岳父欺負?其實,結合《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一幕很好理解。
首先,看似地位低的胡屠戶放在明清年間的社會里,是響當當?shù)摹坝绣X人”。明清年間是中國古代商品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時代,特別是“吃肉”這事。且不說達官貴人,趕上風調雨順的年景,一些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長工們也能做到“夏秋一日葷,兩日素……春冬一日葷,三日素”。
至于日常的肉食消費,更是越發(fā)火熱,明朝學者謝肇淛曾出席一位監(jiān)司官的飲宴,三桌宴席竟用了72只雞和150斤肉?!度辶滞馐贰防?,范進中舉后,跑來攀交情的張鄉(xiāng)紳,“一年就是無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這奢靡風氣,當時也流行到民間。供應肉食的屠戶們自然成了剛需職業(yè),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就以胡屠戶罵范進的原話:“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到一錢銀子(10錢銀子=1兩銀子)?!边@樣算下來,胡屠戶一年收入大概是36兩銀子。明代正七品縣官,年收入也就45兩白銀。胡屠戶的收入,真心不少。
而且就這高收入,胡屠戶很可能是“打了埋伏”。萬歷年間的內閣大學士申時行曾估算,在北京這類大城市里,從事屠戶等行業(yè)的人,家產(chǎn)往往是“千萬之資”。放在《儒林外史》的世界里,胡屠戶未必趕得上“北京屠戶”,但看看張鄉(xiāng)紳之流的消費水平,就知胡屠戶的腰包顯然比普通百姓鼓得多。
對此,胡屠戶十分自豪,當然敢跟女婿范進說:“我這行行事里,都是些正經(jīng)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面前裝大?”
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中舉之前,范進的這個秀才身份雖是朝廷功名,實際上嚴重貶值。
明初,秀才身份還十分顯貴,享有“免賦稅勞役”等特權。發(fā)展到明朝中后期時,這優(yōu)越地位已經(jīng)一落千丈。一方面是社會經(jīng)濟變化快,秀才們的“補貼”早已不夠用。外加朝廷日益腐敗,秀才要讀書求學,就得花錢打通關節(jié),成本直線上升。明末的大多數(shù)州縣,“窮秀才”往往占到當?shù)匦悴艛?shù)量的一半以上,以致“貧不能葬,身無完衣”。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讀書人只靠“讀書”過日子,還一個勁往科場上奔,結局就是窮得叮當響,以至于范進的老婆都“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幾回”。對這樣的女婿,胡屠戶當然有底氣開罵。
面對“秀才女婿”,胡屠戶可以罵得這般底氣十足,面對“舉人女婿”,就不同了。古代讀書人階層里,要論涇渭分明最大的,那就是“秀才”與“舉人”。做秀才雖頂著功名,但溫飽都成問題,一旦中了舉,那就是一步登天。以明朝學者陳益祥的嘆息說,只要一個人中了舉,各色人等都來投奔。
看過如此“威風”,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面對中舉的范進,胡屠戶立刻變臉,花樣吹捧“賢婿才學又高”。范進“拜謝”了他,他就“再三不安”。一看張鄉(xiāng)紳來了,他“忙躲進女兒房里”。就算屠戶再有錢,和舉人女婿,也不是一個等級啊。一部《儒林外史》,寫的不止是世態(tài)炎涼,更有忍俊不禁背后真實的社會生活百態(tài)。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