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雍正的頭顱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傳說雍正下葬因為沒有頭就換了一個金制的頭,是真的嗎?
在1980年時位于河北易縣清西陵的雍正皇帝陵寢清泰陵的琉璃影壁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舊有的盜洞,因此考古人員認為清泰陵很可能早就被盜,于是上報國家文物局,請求對清泰陵進行搶救式發(fā)掘,鑒于出現(xiàn)了舊有的盜洞,因此國家文物局就批準了對清泰陵進行搶救式發(fā)掘。
1980年4月8日正是開始發(fā)掘清泰陵,由于民間一直流傳著雍正死于非命,是被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刺殺而亡,死后還被呂四娘割走了腦袋,因此雍正的兒子乾隆繼位后為了給父親留下全尸,給其打造了一顆金頭下葬。
所以在當時國家決定發(fā)掘清泰陵,讓這些關于雍正的民間傳聞喧囂塵上,很多新聞媒體也都云集到了清泰陵外面等著搶拍第一手資料。
可在4月8日動工之后,考古人員才發(fā)現(xiàn)這個盜洞只有兩米多深,這說明了曾經(jīng)有盜墓賊打過請?zhí)┝甑闹饕?,但因為某些原因并沒有成功,所以清泰陵地宮并未被打開,清泰陵也還是完好無損。
因此當時參與考古的人員都在商議是否繼續(xù)對清泰陵進行發(fā)掘,因為在建國初期國家曾經(jīng)主動發(fā)掘了明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的明定陵,結(jié)果由于考古技術不成熟,導致了明定陵被發(fā)掘之后很多名貴文物出土就風化而“見光死”了,所以國家在吸取了明定陵的教訓之后,就定下了以后不再主動發(fā)掘古墓,只對已被盜挖的古墓進行搶救式發(fā)掘。
也正是因為這條規(guī)定讓參與發(fā)掘考古清泰陵的考古人員猶豫是否對繼續(xù)對清泰陵進行發(fā)掘。但是還沒等大家商議出結(jié)果呢,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登了一條消息:雍正皇帝的清泰陵正在清理發(fā)掘之中,已證實清泰陵沒有被盜,現(xiàn)在正在繼續(xù)破土動工,關于雍正皇帝金頭之謎也即將解開。
這條消息隨即被當時國內(nèi)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所得知,夏鼐先生深知以當時中國的考古技術,如果真的挖開清泰陵,仍然保存不好其中文物,甚至都會重蹈明定陵的考古悲劇,于是夏鼐先生連夜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叫停對清泰陵的發(fā)掘。
最后在夏鼐先生的努力下國家叫停發(fā)掘清泰陵,而清泰陵的盜洞也被重新填好,因此長眠地下二百多年的雍正僥幸躲過了成為出土文物,至今為止雍正及其皇后烏拉那拉氏和敦肅皇貴妃年妃依舊還完好的長眠于請?zhí)┝甑貙m之中。
清泰陵被叫停發(fā)掘,但是雍正是否被呂四娘刺殺,是否為金頭下葬之謎還沒有解開,也因此民間對于雍正死于刺殺的傳聞被傳得很廣,以至于后來影視劇拍攝影視作品都采用了雍正死于刺殺的結(jié)局。那實際上雍正到底有沒有金頭下葬,死于刺殺呢?
呂留良是雍正朝最大的文字獄案受害者,呂留良案還要起因于雍正時期的陜甘總督岳鐘琪身上。
這位清朝名將岳鐘琪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嫡系后裔,他是岳飛的第三子岳霖的第二十世孫,岳鐘琪在康熙晚年曾參與平定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叛亂,雍正初期又與雍正朝名將年羹堯一起平定了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在年羹堯居功自傲被雍正賜死之后,岳鐘琪接替了年羹堯陜甘總督的位置,當時岳鐘琪手握川陜甘三省軍政大權。
呂留良是浙江崇德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是一代大儒,他比較有氣節(jié),始終堅持以明朝遺民身份自居,在康熙時期多次拒絕朝廷征召,留下了很多具有反清思想的著述書籍。
曾靜本是湖南的一名落魄秀才,作為文人滿腹牢騷,經(jīng)常感嘆時局不好,社會不公,他偶然閱讀了呂留良留下的著述,在思想上走進了一片新天地,于是曾靜成了呂留良的信徒,但此時呂留良早已去世,因此曾靜就向呂留良的弟子和兒子求來了不少呂留良的著述,所以曾靜早就具有了反清思想。
雍正是通過康熙晚年諸子奪位而當上皇帝,他繼位之后對曾經(jīng)與他爭奪皇位的兄弟開展了殘酷報復,他的政敵弟弟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都受到了雍正殘酷的打擊和迫害,尤其是胤禩和胤禟被雍正褫奪爵位、削除宗籍、改惡名并囚禁折磨致死。
胤禩待人溫和平易近人,非常善于拉攏人心,不光在朝廷上下深得人心,更深得漢族士人之心,因此胤禩在臨死前他的黨羽在士人中散布了雍正為了皇位虐殺弟弟的傳言。
曾靜正是聽了這些不利于雍正的傳言之后,才覺得正好雍正乃當世暴君,反清復明在此一舉,于是曾靜給岳鐘琪寫了一封信,勸岳鐘琪以祖先岳飛為榜樣,舉川陜甘三省兵馬推翻滿清恢復漢人江山。曾靜將這封信派弟子張熙送給了岳鐘琪。
岳鐘琪雖然是岳飛后人,也深得岳飛精忠報國的祖訓,但是岳鐘琪精忠報國報的是大清國,他忠君也忠的是大清皇帝,因此他根本不會起兵推翻清朝,而且他也沒那個機會和號召力,所以岳鐘琪假意同意,并讓張熙將曾靜誘騙到岳鐘琪府上,最終岳鐘琪將曾靜和張熙師徒二人全部拿下押送京城交由雍正處理。
由于當時雍正已經(jīng)深陷于虐殺弟弟胤禩和胤禟等不利輿論,于是雍正為了向世人展現(xiàn)自己的胸懷,證明自己并不是暴君,他赦免了曾靜和張熙死罪,并親自撰寫了《大義覺迷錄》一一駁斥這些不利于自己的輿論,并讓曾靜和張熙去全國各地巡回演講宣傳自己的仁慈和寬大胸懷。
不過雍正只寬恕了曾靜和張熙,他把根源全都歸結(jié)于呂留良身上,他認為正是呂留良寫了這些反清復明思想著述,才迷惑了曾靜這樣窮酸秀才,對社會不滿的人想造反,于是雍正借此大掀文字獄案。
已經(jīng)去世幾十年的呂留良慘遭開棺戮尸,呂留良的兒子全部斬殺,子孫后代發(fā)配寧古塔永遠不得入關和不能參加科舉,呂留良的嫡系弟子也大多被誅殺,家人受到牽連發(fā)配到寧古塔,呂留良一案牽扯了千余人,在當時民間引起了很大的恐慌,民間百姓也越發(fā)害怕清朝的文字獄。
也因此民間十分可憐呂留良家族及其子孫后人,而當時老百姓也都仇視雍正大搞文字獄案,所以呂四娘就應老百姓的需求橫空出世。
民間傳聞呂留良家族有漏網(wǎng)之魚,那就是他的孫女呂四娘,這位嬌滴滴的大小姐忍辱負重,遠涉江湖,拜民間武林高手為師學得了一身高超武功,于是就打算入宮刺殺雍正為爺爺和家族報仇。
后來呂四娘化妝成宮女潛入皇宮大內(nèi),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呂四娘行刺雍正成功,并將他的腦袋割了下來帶去祭奠爺爺呂留良和呂氏族人。
最后雍正發(fā)現(xiàn)被人殺害,乾隆為了讓父親雍正留下全尸,于是為父親雍正鑄造了金頭保留全尸下葬。
但是站在歷史角度來說這個民間傳聞根本就不可能成立,因為當時奉雍正命令主辦緝拿呂留良家族的官員正是雍正的心腹浙江總督李衛(wèi),歷史上的李衛(wèi)最擅長的本事就是緝捕盜賊,當初李衛(wèi)以浙江總督身份接替兩江總督范時繹掌管兩江三省,就因范時繹緝捕江南地區(qū)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不利,被雍正撤了職,而李衛(wèi)接掌兩江三省之后很快就肅清了盤踞江南的天地會組織,所以像李衛(wèi)這種專門善于圍剿反清復明組織的官員,怎么可能會讓呂四娘漏網(wǎng)。
而且皇宮怎么輕易就能被化妝后混進去,那把清朝的宮廷警衛(wèi)想的也太差了。因此呂四娘化身武林高手入宮刺殺雍正完全是民間出于對雍正文字獄的恐慌和對呂留良家族的同情因此而臆想出來的傳言而已,當然,有這種傳聞出現(xiàn)也主要在于歷史上關于雍正之死記載含糊不清。
根據(jù)歷史資料記載,呂留良家族的后人被發(fā)配寧古塔后一直都受到清朝的嚴格監(jiān)管,一直到民國時期清朝滅亡,呂氏家族的后人才擺脫了為奴為婢的命運。
民國時期的思想家章太炎曾經(jīng)去過黑龍江齊齊哈爾尋訪過呂留良的后人,據(jù)章太炎記載呂留良的后人一直都生活在黑龍江地區(qū),在清朝時期一直都受到清朝的嚴格監(jiān)管,在現(xiàn)今齊齊哈爾呂姓人中就有不少是呂留良的后代。因此呂四娘根本就是民間所臆想虛構的人物,也因此就推翻了雍正被刺殺割頭的說法。
那么既然雍正不是被呂四娘刺殺,那為何歷史上關于雍正之死記載卻含糊不清呢?
根據(jù)《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屬于暴病而亡,他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身體出現(xiàn)抱恙,但病的并不重,還能正常處理工作,可是到了二十三日子時卻突然去世了,雍正去世后,乾隆對宮廷服務人員下達了封口令,禁止宮內(nèi)討論先皇駕崩之事,這就更讓人懷疑雍正的死因了。
用現(xiàn)代觀點來看,雍正的死因有兩種說法比較靠譜,一種說法是用現(xiàn)代醫(yī)學解釋,雍正很可能是死于突發(fā)性心腦血管疾病,其實這個也比較有依據(jù),畢竟雍正的孫子嘉慶就是死于中暑后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按照現(xiàn)代醫(yī)學解釋,心腦血管疾病有很明顯的家族遺傳性,通過嘉慶來反推雍正,也說明了雍正很可能就有這方面疾病。
雍正是清朝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在位13年批閱奏折批字就達1000多萬字,累計書寫500多萬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高強度的工作,外加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必定使得雍正身心俱疲,過度勞累也很可能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要知道雍正在臨死前一天還在帶病工作,勞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導致雍正暴斃也很合理。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雍正死于丹藥中毒,雍正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信奉道教的皇帝,他其實是一位兼信佛道的皇帝,雍正即信奉藏傳佛教,也信奉道教。
雍正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癡迷于道教丹藥的皇帝,他在繼位后曾經(jīng)大肆弘揚道教,寵信道士煉制丹藥,還經(jīng)常和當時一些著名的道士賈士芳、張?zhí)?、王定乾等人探討煉制丹藥和長生不老之說。
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最為喜愛和信任的十三弟胤祥因操勞過度去世,這讓雍正十分悲傷,他既悲傷弟弟之死,也對死亡更加恐懼,他擔心自己也和胤祥一樣會操勞過度而死,因此在胤祥去世后一個多月,雍正在悲傷和憂懼的精神狀態(tài)下外加勞累使得他得了一場大病,這場病幾乎差點讓雍正去世,當時雍正已經(jīng)開始向重臣張廷玉等人面諭遺詔了。
而挽救了雍正的正是龍虎山正一道的道士婁近垣,雖然此前道士賈士芳給雍整念咒按摩治病,但沒有效果,還經(jīng)常在雍正面前大談鬼神之論,這讓雍正十分氣惱,于是雍正一怒之下斬了賈士芳,但雍正并沒有對道士失去信心,因此婁近垣為雍正調(diào)制符水還有張?zhí)摵屯醵ㄇ瑸橛赫裏捴频に?,使得雍正病情逐漸好轉(zhuǎn),所以雍正更加迷信道教。
雍正其實是寄希望于道教的丹藥、符水之中,希望這些能讓他精力旺盛,煥發(fā)精神,長生不老??墒俏覀儸F(xiàn)代人都知道古代道教的丹藥大多是重金屬煉制而成,長期服用會對人體產(chǎn)生大量毒素,因此雍正如果癡迷道教丹藥,很可能就是于丹藥中毒。
而乾隆繼位后一面下令驅(qū)逐雍正寵信的道士婁近垣、張?zhí)摗⑼醵ㄇ热?,一面命令宮中禁止議論雍正之死,這其實也是在為老爹雍正遮羞,畢竟癡迷于丹藥和長生術的皇帝對名聲不好,因此乾隆對宮廷服務人員下封口令就是為了保全雍正的名聲。
其實雍正也很可能是綜合了這兩種死因,在雍正同母弟胤禵七世孫、清史學家金恒源先生所編著的《正本清源說雍正》一書中就提到過此觀點。
金恒源先生認為雍正常年勤政勞累,使得他身體透支很大,導致他的身體常年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再加之雍正信奉佛道,深信輪回之說,他繼位后大肆打擊迫害參與爭位的兄弟們,這使得他心神長期惶恐不安,擔心輪回報應,再加上他晚年過度癡迷于道教丹藥,因此常年亞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再加上體內(nèi)丹藥毒素的積累,所以最終誘發(fā)了心腦血管疾病,讓他暴斃在了圓明園中。
不過這些還都只是推斷,除非能打開雍正的地宮,對他的遺骸進行檢測,但是現(xiàn)在國家對古墓文物保護力度非常大,未來也幾乎不會再打開雍正地宮了,想要通過雍正的尸骨揭開他的死因之謎,在未來恐怕很難成真,清朝最為勤政的皇帝雍正死因之謎還將會繼續(xù)成為歷史一大疑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1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