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蘇秦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仿佛一提起張儀蘇秦,我們會覺得這些人好厲害,他們師出鬼谷子,縱橫六國。蘇秦更是憑借自己的口舌在戰(zhàn)國各國之間混得風生水起,是我們歷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謀略家。
說到這蘇秦,他確實厲害,合縱六國這種事情單是聽聽,就覺得不可思議,將六只老虎綁在一起串成一串,這難度可想而知。但是蘇秦做到了。今天且不提蘇秦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口才做到的。就看看這個人在六國散伙后的事兒,他心機多深自行體會。
話說六國合縱泡湯后,齊國魏國攻打趙國,這個時候趙國出任的蘇秦覺得不好受了,便隨便找個幫趙王聯(lián)絡其他國感情的名義溜到了燕國。沒想到一到燕國,齊國又打過來了,燕國的數(shù)座城池被齊國搶了,剛好燕王為這事犯愁呢,便讓蘇秦去把這個城池要回來。蘇秦想來都來了,幫人家燕國辦點事兒吧。便自信滿滿地跑來齊國。也不知道是怎么忽悠的,愣是把這剛到手的城池說成了燙手山芋。齊王怕燙到手啊,就把剛攻下的城池還給了燕國。
齊王是被忽悠了,但是朝中有能人啊,他們可不受你這一套,把城池整沒了反倒成了功臣。蘇秦也意識到局勢不利,便又回到了燕國。這一下,他幫助燕國要回來了這么多城池,成功臣了。隨后便在燕國肆無忌憚,毫無章法,居然和燕王的母親混到了一起。沒關系,這種事情都可以被蘇秦說成是為了燕國好。蘇秦說:這樣一來呢,你就對外宣稱要殺了我,我就有理由跑到齊國當臥底去了,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啊。就這樣,蘇秦又一次來到了齊國。
到了齊國后,蘇秦以燕國叛徒的名義來到齊國,自然有受到了齊國的歡迎,但是他卻處心積慮搞垮齊國。早對蘇秦有了意見的齊國重臣是在看不下去這個兩面三刀的家伙,便要把蘇秦給剁了。差點被剁死的蘇秦又在齊王面前訴苦:我全心為齊國,我死后將我暴尸街頭,這樣殺害我的兇手自會出來鞭尸。到時候你一定要將他們捉住給我報仇呀。后續(xù)事情自然向著蘇秦預想的結局一樣,臨死之前都能算計到人,讓人佩服!
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陽、成皋。今茲效之,明年又復求割地。與則無地以給之,不與則棄前功,受后禍。且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逆無已之求,此所謂市怨結禍者也。不戰(zhàn)而地已削矣!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狈蛞源笸踔t,挾強韓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竊為大王羞之。
當初,洛陽人蘇秦曾向秦王進獻兼并天下的計劃,卻沒有得到秦王的采納,蘇秦只好離去。后來,蘇秦又到燕國,他對燕文公說:“燕國之所以不遭受侵犯和掠奪,是因為南面有趙國做屏障。秦國要想攻打燕國,必須遠涉千里之外,而趙國要攻打燕國,只需行軍百里以內(nèi)?,F(xiàn)在您不擔憂眼前的災患,反倒顧慮千里之外,辦事情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了。臣希望大王能與趙國結為友好鄰邦,兩國一體,則燕國就可以無憂無慮了?!毖辔墓X得蘇秦說的很有道理,就資助他車馬,讓他去游說趙肅侯。
蘇秦前往趙國游說趙肅侯,說:“當今崤山以東建立的國家沒有比趙國更強大的了。秦國最嫉恨的也莫過于趙國。然而秦國不敢發(fā)兵攻打趙國的原因,是害怕韓、魏在背后謀算它。秦國攻打韓、魏,因為沒有名山大川的阻擋,可以逐漸侵占他們,直至逼近他們的國都為止。韓、魏抵擋不住秦國,一定向秦國稱臣,秦國沒有韓、魏在背后謀算它,那么禍患就要降臨到趙國頭上。我對天下的底圖加以考察后發(fā)現(xiàn):諸侯國的土地是秦國的五倍,諸侯國的兵力是秦國的十倍,如果六國合縱為一,合力向西去攻打秦國,秦國必然大敗。那些主張連橫的人都想要諸侯國割讓土地給秦國以換取暫時的和平,如果秦國成功,他們可享富貴榮耀,可是國家受秦國侵犯他們卻不為國家擔憂,所以,那些主張連橫的人日夜拿秦國來恐嚇各諸侯國,以迫使他們割讓土地。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個大事!臣私下為為大王謀劃,不如使韓、魏、齊、楚、燕、趙各國一致合縱抗秦,讓各個諸侯國將相在洹水濱集會,相誓結盟,共同締約如下:假若秦國攻打其中一國,其他五國應出兵,有的襲擾阻止秦軍,有的前往受侵過救助。有不履行此盟約的,其他各國共同討伐它!”這樣各諸侯國合縱抵抗秦國,秦國軍隊一定不敢出師函古關來侵害崤山以東各個諸侯國。”趙肅侯聽了很高興,優(yōu)厚地款待蘇秦,給他豐富的賞賜,讓他去各諸侯國游說合縱結盟。
蘇秦又勸說韓王:“韓國方圓九百多里,有幾十萬軍隊,天下的強弓、勁弩、利劍都出自韓國,韓國士兵雙腳踏弩射箭,能連射百發(fā)以上。用這樣勇猛的士兵,披上堅固的盔甲,張起強勁的弓弩,手持鋒利的刀劍,說一個頂百個也不夸張。大王若是屈服秦國,秦國必定索要宜陽、成皋兩城,今年滿足了它,明年還會要求割別的土地。再給它已無地可給,不給又前功盡棄,要蒙受禍患,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貪欲沒有止境,以有限的土地來迎合無窮的欲望,這正是自討苦吃,沒打一仗就丟光了土地。俗話說:“寧為雞口,不做牛后?!贝笸跄@樣賢明,擁有韓國的強兵,而落個‘牛后’的名聲,那我在背地里也要為您感到羞恥!”韓王覺得蘇秦說的十分有理。
蘇秦又游說魏惠王:“大王的疆土方圓一千里,地域雖說小了些,但人口眾多。您擁有的武士、蒼頭(帶有青帽的軍隊,與正規(guī)軍有區(qū)別)、奮擊(勇敢的先鋒隊員)就各二十萬,仆從十萬,兵車六百輛,戰(zhàn)馬五千匹,竟然聽從群臣的議論,準備屈從于秦國的指揮。希望大王好好想一想?!蔽夯萃趼爮牧颂K秦的勸說。
蘇秦接下來游說齊宣王:“齊國四面都有要塞,方圓兩千余里,披甲士兵幾十萬,糧食堆積如山。精良的三軍,郊外二十縣的五都之兵,進攻像離弦利箭,作戰(zhàn)如雷霆萬鈞,撤退似風雨掃過。有了他們,即使遇到戰(zhàn)爭,也不用到泰山,清河、渤海一帶去征兵。臨淄城里有七萬戶,以我的猜測,每戶男子不下三人,不用到邊遠縣鄉(xiāng)去征兵,僅臨淄城里的人已夠二十一萬兵了。臨淄城富庶殷實,居民都斗雞、賽狗、下棋、踢球。臨淄的道路上,車多得互相碰撞,人多得魔肩接踵,出兵對陣,作戰(zhàn)用不了十天,就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韓國、魏國如果打敗了秦國,自身也會損傷過半,難守邊境;如果敗給秦國,那么緊接著國家就會面臨滅亡的危險,所以韓國、魏國對秦國十分慎重,常常表示屈服忍讓,現(xiàn)在秦國要進攻齊國就不是這樣。它要背向韓、魏,經(jīng)過衛(wèi)國陽晉的道路,途徑亢父的險要地段,戰(zhàn)車不能并排前進,戰(zhàn)馬不能并排奔跑,只要有一百人扼守險要,哪怕一千人也不敢通過啊。秦軍雖然想入秦國但有后顧之憂,害怕韓、魏在后面謀算它,因此自己恐懼懷疑、虛張聲勢地嚇唬韓、魏,驕躁矜夸而不敢進兵,由此看來秦國不敢侵害齊國的用心也就很明顯了。不認真估量秦國的力量,卻打算向西臣服秦國,這是你的臣子們謀略的失誤啊。希望大王您仔細考慮這件事情!”齊王認為蘇秦的這番話說得合理。
隨后,蘇秦又向西南游說楚威王,“楚是天下強國,地方六千余里,帶甲百萬,戰(zhàn)車一千乘,戰(zhàn)馬一萬匹,糧食儲備夠用十年,這是霸王之資??!秦國最忌憚的就是楚國,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勢不兩立。所以我替大王設計,不如與五國合縱,孤立秦國。我可以號召太行山以東的國家,按春夏秋冬四時的奉獻,來聽大王您的號令,以他們的宗廟社稷,強師勁旅,都聽大王指揮。合縱,則諸侯割地以事奉楚國;連橫,則諸侯割地以事奉秦國。這兩計相差甚遠,大王以為如何呢?”楚王采納蘇秦的合縱主張。
后來,蘇秦成為主持六國聯(lián)盟的縱約長,同時成為六國的國相。當他北歸趙國復命時,車馬隨從之多,可與君王相媲美。
蘇秦有著怎樣的早年經(jīng)歷?蘇秦生平事跡簡介蘇秦,字季子,戰(zhàn)國時洛陽人,著名的縱橫家,為“合縱”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發(fā)跡之前,沒有人看得起他,甚至連父母、妻子都輕視他。有一次,蘇秦父親過生日。他哥哥端了一大杯酒去祝壽,父親高興地贊嘆道:“真是美酒,好甜啊!”等到蘇秦端了酒去祝壽,他父親罵道:“酒太壞,酸的!”蘇秦只好從哥哥處借了一大杯酒去祝壽,他父親仍然罵道:“酸酒!”蘇秦不服地申辯:“這是從大哥處借來的酒啊!”父親卻說道:“你這倒楣的人,好東西經(jīng)過你的手就壞了!”蘇奏學習縱橫術后,游歷秦國而不被重用,等到他回到故鄉(xiāng)時,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一副窮困潦倒的樣子。他的妻子見到他居然不???,嫂子也不愿為他準備飯食,父母也不和他說話。蘇秦深受刺激,于是用錐刺股苦讀,精研縱橫術,后來游說六國,合縱成功,身掛六國相印,終于功成名就。功成名就后,蘇秦北投趙王,路過洛陽,回故鄉(xiāng)一趟。這次,他的兄、弟、妻、嫂對他皆側目而不敢正視,俯伏侍奉飲食。蘇秦見狀,于是笑著對他嫂子說:“為何前倨而后恭呢?”他嫂子又怕又羞,跪在地上以頭叩地說:“見叔叔位高多金。”蘇秦聽了,不禁感嘆地說:“貧賤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