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大輔臣都是怎么選出來的?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順治死前,選擇了剛剛八歲的玄燁為接班人,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要知道他們可都是異性,這在大清的歷史上還沒有過,之前還是多爾袞這樣的親王攝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多爾袞攝政的影響太大了,為了加強皇權采取的決斷措施。
那么為何偏偏是這四位呢?主要是他們四位都屬于上三旗,又都是典掌侍衛(wèi)親軍的內大臣,更關鍵的是他們是在順治登基過程中,是旗幟鮮明、態(tài)度堅定地站在孝莊文皇后那邊。
當年多爾袞攝政,能獨自處理軍國大政。但現(xiàn)在的輔政大臣他們只是輔佐,這是兩個概念。攝政王的權力太大了,極易排斥皇太后和幼主,這對皇權是有威脅的,萬幸多爾袞沒有造反,要知道他如果廢帝自立,也是很有可能的。相比之下,輔政大臣對于維護皇權還是有所幫助的。
所以統(tǒng)治者采取了異于攝政王的輔政制度。
至于為何會相中索尼等四人呢?我們都知道滿清的八旗制度,但八旗也是經過了不斷地改變的,在入關前呢,皇太極對八旗做了改變,本來他自己掌握的是兩白旗,但他與多爾袞三兄弟所屬的兩黃旗對換了,就這么,兩黃旗因為由皇帝直接領導,就成為了皇帝的親兵。至于另外六旗,則由汗王的子侄統(tǒng)領。
多爾袞死后,順治親政了,他又收繳正白旗,連同兩黃旗構成了八旗的核心、體制最高貴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漸成諸王、貝勒的宗藩封地,在皇權不斷集中和加強的過程中,他們也逐漸脫離了對國政的參與。
所以上三旗就成為皇帝治理國家的中堅力量,輔臣人選也必然出自上三旗。
索尼是為正黃旗,蘇克薩哈系正白旗,遏必隆、鰲拜皆鑲黃旗。那么上三旗人這么多怎么會是他們四個呢?當時的他們四位都是典掌侍衛(wèi)親軍的內大臣,可不是默默無聞的四位。
索尼來自于赫舍里氏,這在大清可是赫赫有名的家族,他在順治登基過程中是立了功的,而且他從不屈服于多爾袞。順治親政后索尼可是首席滿洲大臣,總管內務府,而他也是四大輔政大臣之首。
蘇克薩哈,他的父親和是額駙,他原本屬于多爾袞的人,是多爾袞的近侍,但是在多爾袞死后,他便投靠了孝莊,被任命為護軍統(tǒng)領。
遏必隆,是努爾哈赤的外孫,“開國五大臣”額亦都第十六子,一等侍衛(wèi)。在順治親政后累授議政大臣、領侍衛(wèi)內大臣。
鰲拜,開國元勛費英東的侄子,功勞也不少,號稱“滿洲第一勇士”,他也不支持多爾袞,被迫害的非常厲害。順治親政后視為心腹重臣。
可見,這四位,有三位在順治時期是他的絕對親信,位極人臣,至于另一位蘇克薩哈關鍵時刻也站到了孝莊這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1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