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余深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余深(約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時羅源人,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官位太宰(副宰相),進拜少保,封豐國公,再封衛(wèi)國公加太傅?!端问贰贰ⅰ栋碎}通志》、《福州府志》、《羅源縣志》皆有傳。
人物生平
第一次拜相
余深 登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崇寧元年(1102年)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歷司封員外郎、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兼侍讀。御史中丞是御史臺的長官,而御史臺掌糾察官邪、肅正綱紀,類似現(xiàn)在的紀委。有案件牽涉到官員的,則御史臺亦應派員參與辦案。崇寧末年妖道張懷素謀反事發(fā),案下開封府與御史臺共審,余深 在與開封府尹林攄共治此案時,兩人都同意除主犯外,其余有同張懷素來往的官員信札都焚毀。大觀元年(1107年)五月,案結(jié)。二年九月,余深自試吏部尚書升尚書左丞。三年四月,加中書侍郎。四年二月,加門下侍郎(左副丞相)。同年五月,以資政殿學士出知青州。史書稱他在三年六月蔡京第一次致仕以后,便“深不自安,累疏請罷”。
第二次拜相
政和二年(1112年)五月,蔡京復太師位。六月,余深也復門下侍郎。七年,進少宰兼中書侍郎(蔡京當了太上宰相,改左相為太宰、右相為少宰)。宣和元年(1119年)拜太宰。加少保,封豐國公,再封衛(wèi)國公。宣和二年,以《哲宗寶訓》成進少傅。時蔡京等六賊大興花石綱,苛剝百姓。福建原有的貢花果的責任也日愈加重。僅舉荔枝為例,《三山志》載:荔枝干,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歲課六萬顆,宣和于祥符數(shù)外進八萬三千多顆;園荔枝(即鮮荔枝),崇寧四年(1105年)定十萬顆,宣和中增十萬零六百顆;均翻了一番。問題還不僅數(shù)量增加了,還在于當?shù)毓倮舫藱C搜括百姓。有鑒于此,余深 向徽宗進言“福建以取花果擾民”。這也許是余深 一生中做的惟一一件好事,但因此開罪徽宗,同年十一月,余深 以少傅、鎮(zhèn)江軍節(jié)度使回知福州。后來,鑒于朝中彈劾蔡京父子的越來越多,余深 遂乞致仕,落戶于福州西門內(nèi)。
致仕
宣和五年(1123年),福建提刑、權(quán)福州事俞向為拍已致仕的宰相余深的馬屁,把九仙樓下之東初名“爽心”后名“賞心”的閣以余深衣錦還鄉(xiāng)典鄉(xiāng)郡,故更名“衣錦閣”。余深在西門的宅第寬閎深遠,大概也不免“侵漁百姓至寺其屋廬以廣第宅”(《(正德)福州府志》稱鄭性之丞相府清風堂語)的嫌疑,該處也因而被稱為余府巷。有意思的是,“富不過三代”,到了明朝,余深府第已辟作懷安縣學矣。
人物評價
他因由奸臣蔡京引薦,故多遭時人非議,如《宋史》。但后人多給辯解,到了明朝的《大明一統(tǒng)志》就將他列入“人物傳”中,并稱其忠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2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