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百科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楊廣的弟弟楊諒
,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隋煬帝的弟弟楊諒的謀反計劃為什么幫助了多年后的李淵?大業(yè)十三年(617年)
,李淵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并在幾個月里就打進隋朝都城大興(唐長安),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三分天下有其一”。李淵父子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有很多原因,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隋煬帝的弟弟、漢王楊諒早年的謀反計劃。這又是怎么回事呢?隋文帝與獨孤皇后生育了五個兒子:長子太子楊勇
與幾位哥哥相比
要了解當時隋朝的州一共有兩百多個,也就是說漢王楊諒管著大約四分之一的天下
開皇二十年(600年),楊廣奪嫡成功
在楊諒的經(jīng)營下
看在兄弟的情分上
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之后
,楊諒為了謀反準備的武器裝備就都歸了李淵要了解李世民為什么要勸說李淵造反
,就必須知道在李淵造反之前,隋煬帝和李淵是什么關(guān)系,整個隋朝的情況又是怎樣的?首先,隋煬帝對姓李的大臣非常反感,這主要是由民間流傳的 "李氏當天子 "的說法引起的。為此,李姓大臣大多是隋朝的楊廣,李淵為了迷惑隋煬帝,只能表現(xiàn)出沉溺于娛樂的假象。
李淵被農(nóng)民軍的不斷起義搞得筋疲力盡
,而突厥人的軍隊來了,李淵在與突厥人的戰(zhàn)斗中沒有取得勝利,這將招致朝廷的懲罰。其考慮到以上因素,便在其敗于唐高祖后,立即告訴父親,并從皇帝陽帝的嚴懲中,予以劣勢起義,以拯救天下百姓,開創(chuàng)一個屬于李氏的時代,但其不能輕舉妄動,起義必須定準地點,定準時間和,這樣才能取得勝利,為了能取得起義的勝利,李世民還勸告父親李淵。隋煬帝對楊廣下了狠手,李淵為了迷惑隋煬帝
李淵被農(nóng)民軍的不斷起義搞得筋疲力盡,而突厥人的軍隊來了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
隋朝重臣楊素
在隋朝短暫的38年的歷史中,卻涌現(xiàn)出許多英武豪邁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尋味,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曾平定陳國
楊素字處道,544年出生,弘農(nóng)華陰人。楊素出身于百年望族弘農(nóng)楊氏(楊堅也自稱出身于弘農(nóng)楊氏),祖父楊暄曾擔任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擔任北周的汾州刺史,后被北齊俘獲,守節(jié)不屈而死
后來楊素與安定人牛弘一起學習,研精不倦,從而在文學
此時楊素以其父楊敷守節(jié)不屈,死于北齊,但朝廷并未追封,楊素便上表申請。北周武帝未予理睬,楊素再三上表,北周武帝大怒,下令將楊素處斬
此后楊素參與平定北齊之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
580年楊堅擔任北周丞相,楊素知楊堅稱帝之意,于是主動投到楊堅門下,與其深自結(jié)納
581年楊堅登基,建立大隋,楊素被加封為上柱國,便參與隋朝法律的制定。584年楊素被封為御史大夫,不料此時卻因為一件家事,讓楊素丟了官。原來楊素的妻子鄭氏十分彪悍,經(jīng)常和楊素打架,一次實在把楊素惹急了,他說出這么一句話“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
其實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因為隋文帝志在平定江南,一統(tǒng)天下,楊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588年楊堅下詔伐陳,楊素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并為行軍元帥,其中楊素負責順流東下,負責消滅長江及沿岸陳國水陸軍
。當年12月,楊素率水軍東下三峽,在長江上游發(fā)起攻勢作戰(zhàn),行軍至流頭灘時,陳將戚欣以青龍百馀艘、屯兵數(shù)千人駐守地形險要的狼尾灘楊素率領(lǐng)水軍繼續(xù)東下,又將阻攔的陳軍紛紛擊潰
陳國平定后,功勛卓著的楊素被封為越國公
陳國平定不久后,江南當?shù)厥孔搴缽娤破鹋褋y,大者數(shù)萬,小者數(shù)千,相互呼應(yīng),一時間烽火燃遍整個陳國故地
。隋文帝于是派遣楊素為行軍元帥,負責征討叛亂。楊素渡江后,率軍先后數(shù)百戰(zhàn),將江淮地區(qū)的叛亂平定,此時隋文帝擔心隋軍長時間征戰(zhàn),便詔令楊素入朝。但楊素認為素以余賊未殄,恐為后患,要求一鼓作氣,將叛軍徹底剿滅。于是楊素向閩越進軍,最終將叛亂平定
。楊素回京后,隋文帝任命他為宰相,與高G共同主持朝政。做了宰相的楊素,對待同事的態(tài)度不盡相同。朝臣之中,他推崇高G,敬重牛弘,厚待薛道衡,蔑視蘇威。其余的權(quán)貴,大多都會被他欺凌刁難。要論才藝風調(diào),楊素要優(yōu)于高G;但若是要比推誠體國,處物平當,宰相氣度,楊素比高G差得多。593年隋文帝命令楊素監(jiān)造仁壽宮,楊素為了討好隋文帝,“夷山堙谷以立宮殿,崇臺累榭”,此外為盡快完工,“督役嚴急,作者多死,宮側(cè)時聞鬼哭之聲”,最終一座富麗堂皇,極盡奢華的宮殿呈現(xiàn)在隋文帝的面前
。但隋文帝認為太過奢華,非常不滿,楊素十分聰明,通過獨孤皇后,最終讓隋文帝認可了楊素的功績。599年隋文帝得到奏報,得知突厥意圖內(nèi)犯,于是決定先發(fā)制人,派遣四路大軍大軍出師,其中楊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從靈州出發(fā)
突厥的達頭可汗聞之大喜道:“此天賜我也!”,并下馬仰天拜謝,隨即率十余萬精騎直撲隋軍
。楊素率軍奮擊,大破突厥騎兵,達頭可汗身受重創(chuàng),狼狽逃走,手下死傷不可勝數(shù),群虜號哭而去。楊素用兵隨機應(yīng)變,總能把握戰(zhàn)機,但馭軍嚴整,有犯軍令者立斬,從不寬恕
。每次作戰(zhàn)前都會尋找士兵的過失,然后殺之。多者百余人,少則十幾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600年突厥的步迦可汗率兵進犯隋邊,隋文帝命楊素隋晉王楊廣出兵抵抗
601年楊素擔任行軍元帥,出擊突厥
當時楊素貴寵日隆,他的兄弟
604年隋文帝患病,楊素利用侍疾的機會假傳圣旨,幫助楊廣登上皇位。不久后漢王楊諒起兵反叛,隋煬帝派遣楊素出兵討伐。毫無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楊諒顯然無法和老謀深算
此后楊素又奉命監(jiān)造東都洛陽,“前后賞賜,不可勝計
613年楊素的長子楊玄感與李密等“官二代”趁隋煬帝征遼東時,起兵造反
楊素除了具有超凡的軍事才能外,還具有識人之明,一眼就看出當時位卑官低的封德彝
楊素是個非常復(fù)雜的人物,后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隋功臣無與比肩者”,也有人認為楊素是隋朝滅亡的根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3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