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應該對美國電影《蝴蝶效應》并不陌生,而“蝴蝶效應”這個詞的原話是“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币簿褪且患⒉蛔愕赖男∈拢詈罂赡軙a(chǎn)生巨大的變化,和中國所說的“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一個案子,也是由一件小事,最后導致大批的宮女被處死,甚至讓明朝開始衰落,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對百科小編一起往下看。
明孝宗雖坐擁后宮三千,卻只有朱厚照這一個兒子。因此明孝宗死后,朱厚照毫無意外地繼承了皇位,他便是明武宗。可能是皇位來的過于容易,導致明武宗上任后整天花天酒地,荒淫無道,結(jié)果搞壞了身體,年僅31歲的他連個子嗣都沒有就駕崩了。國不能一日無君,其生母張?zhí)笈c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商議決定,由皇室近支,也就是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他就是歷史上的嘉靖皇帝。
不過,嘉靖皇帝也是個不安分的主,從繼位后就一直在尋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修建靈壇等。據(jù)史書記載,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他召集了大量江湖術(shù)士到宮中煉制所謂的丹藥。其中就有一味駭言聽聞的“偏方”,那就是年輕女子的經(jīng)血?;栌沟募尉富实鄱挷徽f,馬上從全國征選了大量的年輕女子,還規(guī)定這些女子每日只能以露水和桑葉為食,以防止血液受污染。如有人偷吃其它東西,則會被處死。
然而,這些宮女長期喝露水、吃桑葉怎么受得了,一些膽大的偷吃,一些守規(guī)矩的餓得皮包骨。最后要么被處死,要么被餓死,還有一些忍受不了的選擇了自殺,更殘忍的是,僥幸存活的宮女最后也被嘉靖皇帝集體活埋了。脾氣暴躁的嘉靖皇帝對伺候他的的宮女們也沒有一點憐香惜玉,常常無故的鞭打和殘害她們。
后來,這些宮女都忍受不了這種生活了,其中一個年長的宮女楊金英認為“橫豎都是死,還不如和皇帝拼了”,于是她們決定謀殺嘉靖皇帝。以楊金英為首的的十多個個宮女在一個夜晚悄悄進入嘉靖皇帝入寢的曹氏寢宮里,趁著嘉靖皇帝睡熟,用絲繩套在嘉靖的脖子往后拉,企圖勒死皇帝。但她們由于慌亂把繩被打成了死扣,結(jié)果怎么也勒不死皇帝。反而把嘉靖驚醒了,宮女們心想橫豎都是死,于是拔出頭上的簪子一頓猛戳,最后是嘉靖被戳暈,血也流了滿床。不過,有一個宮女卻因為害怕跑到皇后那邊告密。
皇后知道后馬上和侍衛(wèi)一起前來救駕,最后嘉靖皇帝被救了回來,而這些宮女則全部被抓獲,并被凌遲處死,這就是歷史上的“壬寅宮變”。不過嘉靖雖然僥幸活了下來,此后卻性情大變,他搬出了紫荊城,住在住在“西苑”萬壽宮,清心寡欲,修道煉丹,不理朝政,導致明朝最后走向衰落。
最大的影響就是嘉靖皇帝更加怠政。
壬寅宮變之前,嘉靖就不怎么愛上朝了,壬寅宮變之后,嘉靖更加不上朝,而是深居住西苑,潛心修道。
有人說壬寅宮變是嘉靖一朝又盛轉(zhuǎn)衰的轉(zhuǎn)折點,這么說不無道理。
我們先來說說壬寅宮變是怎么回事。
歷朝歷代,皇帝們都追求長生不老,嘉靖皇帝尤好此道。別的皇帝一般都是安排手下去找仙丹什么了,吃了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嘉靖卻是以身作則,不光吃丹藥,而且迷戀修道。
嘉靖本身就多疑,加上長期吃丹藥,性格非常暴躁,這可苦了身邊的宮女太監(jiān)。根據(jù)記載,他時常責罰宮女,其中光杖斃的就多大二百多人。身處這樣的壞境,宮女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且,嘉靖不知道從哪得來個偏方,認為未破身女子的初潮之學對修道大有好處,這就苦了那些年少的宮女們,為了讓他們保持純凈,嘉靖不準他們吃飯,只準喝些露水,吃點桑葉。
終于,這些宮女們?nèi)滩涣肆?,她們決定聯(lián)合起來,干一件驚天大事--殺了嘉靖皇帝!
其中過程就不過多描述了,結(jié)果就是因為一個宮女害怕告了密,這件事也就沒有成功,這些宮女的下場自不必多說。
雖說沒有成功,但是差一點就成功了,嘉靖皇帝體會了一把游逛鬼門關的經(jīng)歷。這著實把他嚇壞了。
接著,壬寅宮變的后果就來了。
嘉靖認為自己沒有被勒死,是因為平時誠心修道的緣故,自此以后,更加崇信道教,更加潛心修道,朝廷上的事是能不管就不管,大事自己把控一下,小事下面的人拿主意就行了,這也直接導致了嚴嵩專權(quán)亂政。
壬寅宮變之后,嘉靖是對后宮有了陰影,為了遠離后宮,加強自身安全,于是大興土木建立西苑,自己獨居其中潛心修道。
總的來說,壬寅宮變的影響就是讓嘉靖更加遠離朝政,修道事玄,也間接造成了嚴嵩嚴嵩專權(quán)亂政。
司禮監(jiān)張佐題為謀害事: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奉懿旨(方皇后的命令):'好生打著問!'得楊金英,系常在、答應(低級宮婢)供說:'本月十九日,有王、曹侍長(指王嬪、曹妃即端妃)在東稍間點燈時分,商說:'咱們下了手罷,強如死在手里!'('手'字前可能漏一個'他'字,指朱厚熜,錄供時或有意避諱)楊翠英、蘇川藥、楊玉香、邢翠蓮在旁聽說,是楊玉香就往東稍間去,將細料儀仗花繩解下,總搓一條。至二十二日卯時分,將繩遞與蘇川藥,蘇川藥又遞與楊金花拴套兒,一齊下手。姚叔皋(《明實錄》作淑翠)掐著脖子。楊翠英說:'掐著脖子,不要放松!'邢翠蓮將黃綾抹布遞與姚叔皋,蒙在面上。邢翠蓮按著胸前,王槐香按著身上,蘇川藥拿著左手,關梅秀拿著右手,劉妙蓮、陳菊花按著兩腿,姚叔皋、關梅秀扯繩套兒。張金蓮見事不好,去請娘娘(方后)來。姚叔皋打了娘娘一拳。王秀蘭打聽(當作發(fā))陳菊花吹燈。總牌陳芙蓉說:'張金英叫芙蓉來點著燈。徐秋花、鄧金香、張春景、黃玉蓮把燈打滅了。'芙蓉就跑出叫管事牌子來,將各犯拿了。'
這個奏文比官書詳細得多,事件的動手情狀和曲折過程,歷歷如繪。然而也盡有蓄意捏造,誣陷不實之處,主要是方后妒忌曹妃得寵,乘機把她打成主謀者之一。結(jié)果曹妃同王嬪并宮女等一起被凌遲處死。奏文所云'奉圣旨',實出方后之意,因為此時朱厚熜身受重創(chuàng),'病悸,不能言'。在別一《世宗方皇后傳》(《古今圖書集成·宮闈典》)中記載:'(端)妃實不知也,以寵故及于難。帝遂銜后。二十六年十一月乙未,宮中火,中官(太監(jiān))請救后,帝不應,后遂崩。'這雖然屬于宮闈間后妃妒忌私斗,但為弄明內(nèi)幕情實,卻有必要把它揭露出來。
朱厚熜被勒受驚,氣息將絕,諸御醫(yī)畏懼獲罪,不敢用藥。惟獨太醫(yī)院使許紳冒著萬死,'調(diào)峻藥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過了七、八小時),去紫血數(shù)升,遂能言。'事后,許紳被'賜赍甚厚',但不久他便得了重病,心知難愈,對家人道:'熜(上'日',下'襄')者宮變,吾自分,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也。'(《明史·吳杰傳附許紳》)。這位太醫(yī)院的長官是嚇死的,當時嚴重緊張之狀可見。方后就是乘此混亂形勢假傳圣旨的。由于曹妃冤死,朱厚熜常感到宮中在鬧鬼,曾問閣臣徐階:'壬寅(嘉靖二十一年)大變,內(nèi)有枉者為厲。'階回答說:'彼生而貴近,段受枉,能無為厲!'(明·黃景日方:《國史唯疑》卷七)這個厲鬼即指端妃曹氏。
成因推斷
由于事涉宮闈隱私,事后統(tǒng)治者極力包掩此事,史籍資料也很少記載,因此,很少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在民間各路說法不脛而走。
史家們對宮女弒君發(fā)生的原因,存在如下幾種不同的解釋。
折疊觀點一嘉靖皇帝為煉制長生不老丹藥,酷虐宮女所致。
依據(jù):司禮監(jiān)審問宮女的口供中有此話:'咱們快下手吧,否則就死在他手里了。'
背景:朱厚熜貪戀女色,縱欲無度,他自己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而愈是這樣,他又愈是迷戀道教仙術(shù),以求長生不老,古人還有以蕉葉待露的習俗。在園中可植蕉數(shù)株,每早,闊葉上必布滿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覺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壽之說。這也只合生在環(huán)境尚未污染之時的古人使用,今人斷不可取,蓋今日之晨露,已囊括了多種金屬重粒子矣??上魇雷诩尉傅鄄欢朔?,此人對修道成仙已近于癲狂,為采集甘露飲用,日命宮女們凌晨即往御花園中采露,導致大量宮女因之累倒病倒,遂演壬寅宮變。楊金英等十數(shù)名宮女用黃綾布幾乎把這位皇帝勒死。大約北京城種不得這江南之物,故世宗沒有想到用蕉葉來替代盛露的玉盤吧!
推理:沒有資料記載事發(fā)前宮女們做錯了什么事情,既無大錯而又面臨危險,據(jù)此推測,這件事很可能是朱厚熜煉制長生不老丹藥所致。宮女自知此災難早晚落到自己頭上,于是決定拼死一搏。
折疊觀點二寧嬪王氏首謀發(fā)動宮變
依據(jù):圣旨、口供、一般宮闈斗爭的邏輯。
背景:朱厚熜自嘉靖元年大婚后,身體虛弱,經(jīng)常氣喘、咳嗽,直至嘉靖九年還沒有孩子。嘉靖十年,朱厚熜在宮中欽安殿建壇求嗣,以求得到一個兒子。起初,以禮部尚書為監(jiān)禮使,文武大臣輪流值班進香,一直沒有效果。到嘉靖十五年,請道士邵元節(jié)等主持祈壇。當年,后宮妃嬪就生了男孩,以后又生了好幾個孩子。寧嬪王氏也在這一年為朱厚熜生了一個兒子,按慣例,她應該由嬪晉為妃,可朱厚熜并沒晉封她。
推理:寧嬪王氏心存不滿,便在朱厚熜夜宿寵妃曹氏宮中時,指使楊金英等宮女將皇帝勒死以作為報復,同時也可把責任推到曹氏身上。
評析:一個生有皇子的妃嬪為爭寵冒如此大的風險,沒必要;十幾位宮女為給主人爭寵而不顧生死謀害皇帝,而且態(tài)度一致,也不大可能。
折疊觀點三世宗任意殘害宮女引宮女怨恨
依據(jù):歷史資料記載嘉靖帝性格殘暴,喜怒無常,任意對待臣下和后宮(從皇后到宮女)。
背景:據(jù)朝鮮史書載,朱厚熜雖然貪色,但宮女只要犯了一點錯誤,從不寬恕,痛加責打。有200多名宮女被打死。
推理:非人的待遇使宮女們擔驚受怕,蓄謀拼死斗爭。
折疊觀點四一妃一嬪引發(fā)的政治斗爭
依據(jù):'大禮儀'之爭,宮變發(fā)生時間,牽涉一妃一嬪。
背景:明武宗死時,沒有留下子嗣,也未留下遺囑。他臨終時告訴太監(jiān),由太后與朝臣商議酌定立嗣之事。經(jīng)慈壽皇太后與朝臣商議,興獻王之子朱厚熜被迎立,即明世宗嘉靖皇帝。論輩分,世宗與武宗為堂兄弟,如按繼承皇位的要求,他應稱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叔父,而尊武宗之父明孝宗為父。但朱厚熜卻想尊興獻王為皇考,并想追封興獻王為皇帝。嘉靖初年,朝廷中一方主張尊重明朝的皇統(tǒng),另一方則迎合朱厚熜的私意。一場史稱'大禮議'的爭論延續(xù)了近20年,它實質(zhì)上是朝臣與皇帝、朝臣各派系之間的斗爭。
推理:'大禮議'之爭剛以朱厚熜的勝利宣告結(jié)束,即發(fā)生'壬寅宮變',而且與一妃一嬪有關。因此推斷,宮變是政治斗爭失敗者想利用妃嬪除掉朱厚熜。
案情分析
令人不禁要追問的,究竟為了什么事情,逼得十幾個日處深宮、體弱少力的年輕女子,敢于冒著死罪,齊心下手要把皇上勒斃呢?口供中曾有'強如死在手里'的話,這就使我們推想到,必然是有某種要將她們置于死境的措施,被她們發(fā)覺了,反正怎樣也是死,莫若先下手。根據(jù)這種情況來揣度,很可能和朱厚熜炮煉丹藥有關系。朱厚熜這個人,在歷代封建皇帝中間是最突出的自私自利的一個。其父興獻王朱佑杬封于安陸(湖北鐘祥縣),故他是由藩王身份入繼皇位的,和武宗朱厚照(正德)是叔伯兄弟。按理說,朱厚熜繼武宗做皇帝,就應當過繼給孝宗朱佑樘(弘治)。然而,朱厚熜不但堅決不肯這樣做,并且還要將死去的父親追升為皇帝,遷葬天壽山(今明十三陵)。廷臣為了維持皇統(tǒng)體系,同朱厚熜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斗爭。最后臣扭不過君,還是君勝利了。明史上稱之為'大禮議'之爭。
朱厚熜抬高他死父的私愿已遂,接著就營建自己的壽陵,即永陵。他為這座陵是費盡心思的,在四年(嘉靖十五年到十八年)施工期間,親臨天壽山共十一次之多,周詳審視,細致指點,務期做到精益求精,準備死后享用。等到陵成之后,他便退居西苑,又去炮煉長生不死的丹藥。既然造陵,又想長生,豈非自相矛盾?實則全然一致,朱厚熜不管活著、死了,一句話,是只顧自己永遠享樂的。
嘉靖十九年,即永陵建成的第二年,朱厚熜寵用方士段朝用炮制長生不老丹藥,太仆寺卿楊最因'諫丹藥,予杖死。'(《明史·世宗本紀》)因此,推察情由,宮變之事,必肇端于為煉丹藥而摧殘少女的健康,甚至生命。楊金英等目睹先已犧牲者的慘狀,恨之徹骨,明知事情成與不成,自己定遭凌遲處死,她們卻全無畏懼,下定決心,要和這個萬惡的劊子手朱厚熜展開同歸于盡的拚死搏斗。
再看,朱厚熜經(jīng)受這次沉重打擊后并無絲毫懺悔之意,相反,更變本加厲,'移居西內(nèi),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只顧干他的妄想成仙的勾當。明人沈德符的《野獲編》有一段記載:'嘉靖中葉,上餌丹藥有驗。至壬子(嘉靖三十一年)冬,命京師內(nèi)外選女八歲至十四歲者三百人入宮。乙卯(嘉靖三十四年)九月,又選十歲以下者一百六十人。蓋從陶仲文(方士)言,供煉藥用也。'
前后比觀,可以清楚,她們是因深陷絕境而被迫采取反抗。其所以沒再發(fā)生暗殺事件,一是加強了防范;二是這些新選入宮的女子年齡稚小,不能起來反抗,只得聽憑擺布。這應當就是嘉靖宮變的內(nèi)幕實情。
相關評價
楊金英和她的姊妹們發(fā)動的“壬寅宮變”,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抗暴行為,雖然史書上每提及此事就是“謀逆”、“弒君”,但是封建皇家豢養(yǎng)的史官們無論怎樣謾罵和攻擊,也掩蓋不了這樣一個事實:楊金英們所要謀殺的,是一個已經(jīng)肆意殘殺了二百多個無辜宮人的帝王,她們發(fā)起的只是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自救行動,縱使失敗了,也至少能讓這個世界知道,她們不是坐以待斃的懦夫。
這也是一個心理不穩(wěn),手法簡單,時間倉促的宮變,是個不成功的反抗,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影響介紹
壬寅宮變是嘉靖帝專橫暴躁,橫施 *** 所造成的,對嘉靖朝政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第一,開啟了嘉靖帝怠政的時期,嘉靖帝從此獨居西苑,潛心修道;第二,宮變的起因主要是嘉靖帝為了煉丹而把宮女們逼上絕路。這一事件后也加深了嘉靖帝崇奉方術(shù)的程度。嘉靖帝狂熱地崇信道教,專一奉道事玄;第三,直接導致嚴嵩專權(quán)亂政的出現(xiàn)。壬寅宮變是嘉靖朝政由盛轉(zhuǎn)衰的轉(zhuǎn)折點。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的一天夜里,紫禁城內(nèi)發(fā)生了一起驚天大案:嘉靖皇帝當晚夜宿在寵愛的妃子端妃曹氏的宮中,宮女楊金英等人乘著皇帝熟睡之時,用繩子勒住他的脖子,想把他勒死,可是匆忙中,宮女們將繩子結(jié)成了死扣,沒辦法勒緊,只是把嘉靖皇帝給弄昏迷過去。這時,有一個宮女認為不能勒死皇帝是因為有神靈的佑護,害怕之中,就偷偷跑出去告訴了方皇后,結(jié)果嘉靖皇帝被救下。這一年是農(nóng)歷壬寅年,所以這起兇案又稱為“壬寅宮變”。由于涉及皇宮內(nèi)的隱私,所以明朝統(tǒng)治階層極力掩蓋此事,史書中很少有詳細的記載,而在民間則議論紛紛,說法很多,成為明史中又一疑案。
“壬寅宮變”震驚了皇宮上下,人們實在難以想像宮女竟然有如此膽量謀殺皇帝,于是追尋作案動機、擒拿幕后黑手便成為案發(fā)后的首要任務。事發(fā)之后,楊金英等十六名當晚值班的宮女全部被抓起來,并受到嚴刑拷打,很快就供出了試圖弒君的主謀元兇,宮女們一致指認是寧殯王氏所策劃。一個妃子之所以會做出如此大案,說到底,根源仍在嘉靖皇帝本人身上。說到這里,就必須簡單介紹一下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名朱厚熜(音zong),是武宗朱厚照弟弟興獻王的長子。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朱厚照因為長期的荒淫無度而死,死時僅三十歲,沒有留下兒子,于是就在皇太后和當時的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的商議下,立朱厚熜為帝,以明年為嘉靖元年,史稱明世宗。嘉靖皇帝登極初始也頗有作為,他革除了很多正德年間的弊政,并誅殺了朝中的奸臣錢寧、江彬等,當時朝廷上下都認為碰到了少有的圣君,可以大有一番作為。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嘉靖皇帝和大臣們之間就產(chǎn)生了嚴重的矛盾,這就是有名的“大禮議”之爭。原來,嘉靖皇帝是以明武宗嗣子的身份當上皇帝的,因此他繼承的是武宗的江山和血脈,這是中國封建正統(tǒng)倫理所十分講究的名分問題??墒牵尉富实墼诩次涣熘缶妥兞素?,發(fā)下詔旨讓大臣們討論如何才能給自己已故的親生父親興獻王封上皇帝的尊號。對于這件事,朝中大臣認為是關系天下的根本問題,所以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百官都極力反對,并出現(xiàn)了六十多位大臣聯(lián)名 *** 的事情,對此皇帝一概殘酷對待。事情僵持得不可開交,最后大臣們雖然對抗不過皇帝,但也因此導致君臣之間的不和,此事一直鬧騰了二十多年才消停。
經(jīng)過此事,嘉靖皇帝開始荒于朝政而沉迷于荒淫之事,縱情于女色之中。特別是他繼位近十年后,仍沒有生下兒子,讓他很著急。恰巧在這個時候,有個大學士叫張孚敬說什么古時候的天子在立皇后的同時,還要建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這樣才會有很多的后代,他向嘉靖皇帝建議說,皇上年富力強,更應該廣求淑女,為將來有更多的后代打算。這正對了嘉靖的心意,既可以滿足他的 *** ,同時嬪妃多了,生兒子的幾率也提高了。所以他就下旨廣選天下的淑女,使得后宮佳麗越來越多。只是紅顏易老,隨著皇帝的喜新厭舊,后宮妃子之間就不斷發(fā)生各種各樣的沖突,這當中,就涉及到了“壬寅宮變”中的幾個女人。其中一個是方皇后。嘉靖皇帝前后共有過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陳氏在嘉靖帝還沒有即位時就是王妃,只是由于為人性情冷僻、不茍言笑,受到了冷落。有一天陳氏與嘉靖坐在一起,此時陳氏已經(jīng)懷孕多日,正在閑聊時,有張氏、方氏兩個妃子進來,嘉靖對其中的張妃十分喜愛,惹得陳皇后吃醋了,就將杯子投到地上,結(jié)果觸怒了皇帝,被大加呵斥,一驚之下,陳氏流了產(chǎn),大病一場死去了。第二位皇后就是那位張氏,陳皇后死后,張氏被立為皇后。后來張氏紅顏漸老,皇帝不喜歡了,嘉靖十三年 (153年),明世宗找了個借口廢掉了張氏。第三位就是方皇后,她與前兩位皇后一樣都沒有生育??梢韵胍?,隨著歲月的流逝,嘉靖皇帝很快對方皇后也漸漸厭倦起來,這很自然就會引起方皇后對其他妃子的怨恨。第二個女人則是事變的主謀寧嬪王氏,王氏后來曾為嘉靖帝生了一個兒子,按慣例,她應該由嬪晉為妃,但不知為什么,沒有受到晉封。因此有人在分析此案的起因時提出,王氏就是由此而心懷不滿,才策劃謀害皇帝的。第三個女人,則是受“壬寅宮變”牽累的端妃曹氏,她長得非常美麗,深受嘉靖皇帝的寵愛。可以說,自從有了端妃,皇帝就連每天的早朝也不上了,整日在后宮與端妃飲酒狎歡。而端妃因受皇帝的獨寵而和王氏產(chǎn)生過沖突,受到了王氏的嫉恨。
所以,當王氏被招供出來之后,出于嫉妒端妃,王氏便將她也拖下水,硬說端妃是此事的同謀。而事件發(fā)生后,嘉靖皇帝本人一直處于昏迷之中,宮中的事務都由方皇后處理,于是方皇后就代替皇帝下令,將一貫與自己不和的端妃還有王氏等二十余人統(tǒng)統(tǒng)處以凌遲。據(jù)說在臨刑的時候,端妃曾經(jīng)大聲呼喊冤枉,罵王氏誣陷自己,而王氏知道自己必死,因此冷冷地說:“當初你在皇帝面前 *** 我,今天你也得到了報應,我總算出了口氣,讓你也不得好死。”
事情過了一個月后,嘉靖皇帝才醒了過來。醒后他第一個要找的人就是端妃,誰知已經(jīng)被方皇后處死了。起初,人死不能復生,嘉靖皇帝也就沒有多想,以方皇后救駕有功,封其父親為平安伯,并且從此后對方皇后非常敬重。可是,嘉靖皇帝終究念念不忘端妃的好,開始疑心起來,不相信端妃會害自己,因為她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一段時日后,嘉靖皇帝向身邊的侍衛(wèi)詢問端妃受刑的情節(jié),侍衛(wèi)就把端妃臨死前與王氏的對話說了出來,他才知道原來端妃是冤枉的,就更加懷念端妃,并痛恨方皇后,從此就很少接觸皇后。再后來,皇帝又有了新寵,方皇后的處境就更加不堪了。
“壬寅宮變”五年之后的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的一天,皇后居住的坤寧宮突然失火,嘉靖皇帝眼看著大火越來越猛烈,卻遲遲不命人去救火,并說宮殿燒了可以再重新建起來,結(jié)果方皇后被活活燒死。據(jù)近代史學家分析,正是嘉靖皇帝讓人放的火,原因自然是要給端妃報仇,但因皇后沒有明顯過失,不能光明正大地廢掉她,就只好出此下策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
后世史家們對“壬寅宮變”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持有不同的意見。
對于王氏主謀加害皇帝的說法,就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王氏沒有理由指使宮女們殺死嘉靖帝,因為作為一個生有皇子的妃嬪,為了爭寵而冒這么大的風險,是沒有必要的,而十幾位宮女為爭寵而不顧生死謀害皇帝,這種可能性也不大。
于是有人提出,“壬寅宮變”的發(fā)生是由于嘉靖帝為煉制長生不老的丹藥,酷虐宮女所致。因為嘉靖皇帝十分嗜好修道,自號“天池釣叟”,每日不是與后宮的美女鬼混,就是與道士混在一起煉丹求仙。當時,南陽有一個方士叫梁高輔,自稱有養(yǎng)生的法術(shù),道士陶仲文將他介紹給了嘉靖皇帝。梁高輔入宮后就教皇帝如何煉制 *** ,制作 *** 的方法十分殘忍,據(jù)說要用七七四十九個童女初潮的經(jīng)血精心煉制成丸,服后一夜可御十女。嘉靖皇帝大喜,立刻按照道士的話去煉制這種藥丸,為此,曾先后從全國征選了一千多名八至十四歲的 *** 進宮供其煉制 *** 。在“壬寅宮變”前的兩年中,宮內(nèi)煉丹之風達到了極點,為了采得足夠的煉丹原料,皇帝強迫宮女們服食催經(jīng)下血的藥物,造成失血過多甚至血崩,許多人因此喪命。此外,為了防止泄漏煉藥的秘密,甚至殘忍地將取過血的宮女殺死滅口。所以后來有人推測,楊金英等宮女正是由于親眼目睹宮女們飽經(jīng)殘害,自知這種災難早晚會降臨到自己頭上,才決定拼死一搏的。還有人則認為此次宮變很有可能是一場政治斗爭的結(jié)果,因為“大禮議”之爭剛剛才以嘉靖帝的勝利宣告結(jié)束,就發(fā)生了“壬寅宮變”,因此,不排除這是政治斗爭的失敗者利用妃嬪意圖除掉嘉靖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4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史上最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