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為什么會強奪冀州?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袁紹強奪冀州的原因,給大家一個參考。
袁紹本來只是渤海太守,官職在冀州牧韓馥之下。韓馥是袁氏故吏,對袁紹很是照顧。本來袁紹就是得罪董卓而出逃,后來又接受董卓冊封的官職才來到渤海。袁紹這一來,硬生生拿走了韓馥手下的一個大郡。
但韓馥是個好人,他記得袁家在他聲明不顯時的扶持。今天,輪到韓馥扶持袁家的后輩了!
但誰想到,袁紹先是用韓馥給的錢糧招兵買馬,與天下諸侯共討董卓,獲得了比韓馥更高的聲望。
其后,袁紹秘密勾搭冀州官吏,欺上瞞下,韓馥完全失去了對渤海的管控。
最后,袁紹利用袁家四世三公的巨大聲望,對冀州大族許下重利,架空了韓馥。在袁紹逼迫韓馥讓位時,韓馥屬下竟然都勸韓馥“讓賢”。
袁紹這樣子的行為,得了一時之利,但也寒了許多人的心,讓冀州很多英雄豪杰都不愿加入袁紹麾下。
在兩漢時期,本地人才基本都會原則當(dāng)?shù)爻鍪?,這樣既能保障人才自身的前途,也能及時維護家族利益。但有一個人卻胸懷忠義,即使他已經(jīng)在冀州下的郡縣任了個小官,依然決定棄官而走,投奔的方向還是袁紹的敵人。
這個人就是趙云!
趙云投奔公孫瓚時已經(jīng)出士。何以見得?趙云離開冀州時并不是一個人走的,而是帶了數(shù)百兵士官吏。假如趙云沒有一定官職,帶走的只能是義士,哪里能帶兵士官吏?
公孫瓚問趙云:“你為何不在冀州當(dāng)?shù)刈龉?,千里迢迢跑到幽州來干?”公孫瓚此時并不相信趙云,認(rèn)為趙云可能是袁紹派來的間諜。
趙云的回答直抒胸臆:“只因為這里是義之所在?!?/p>
“義”在公孫瓚這里,那“不義”自然是在公孫瓚的敵人——袁紹那里了!
后人多以為公孫瓚的義是對抗外敵異族,但趙云之前為何不投奔公孫瓚,而是在公孫瓚與袁紹勢成水火時呢?
可能在趙云看來,公孫瓚與惡袁紹為敵,這才是最大的義!
韓馥在交出冀州后,袁紹沒有放過他。韓馥受不了壓迫,逃出了冀州。但最后卻在廁所自殺,只因韓馥看到袁紹的書信緊隨而來,交給了當(dāng)?shù)靥?
趙云投奔公孫瓚后,并沒有去打異族,而是積極投入攻打袁紹的大業(yè)。但公孫瓚沒有識人之明,依然覺得趙云可疑。趙云不得意,最后借兄長去世的機會,離開了公孫瓚。
回到了冀州的趙云并沒有放棄大義,沒有在袁紹麾下任職,幾年后就在冀州治所鄴城加入了劉備麾下。
多行不義必自斃,袁紹強奪了韓馥的冀州,卻失去了趙云這名虎將。一飲一啄,莫非天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4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朱元璋為何想要把孟子弄出文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