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隋朝國號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隋朝的國號和古代隨州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
國號這種東西,主要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給玩壞了,否則,之前都基本與該國開國君主的爵位、封地有關(guān)的。
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為什么會玩壞了呢?
很容易理解的,作為入侵中原的外來政權(quán),它們在中原一無地位,二無淵源,只能因循讖語或文義來定國號了。
如與對峙的契丹人,他們的國號“遼”,當然也和“遼河”有關(guān),但“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那么,以“遼”為國號,自然就隱含有如鐵一樣堅硬的意思了。
受契丹欺壓的女真政權(quán)為了從氣勢上壓倒它,命名為“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
后來努爾哈赤的后金就沿襲了“金”這一國號。
至于后金后來改“清”,有史家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但也有人認為,“清”為水,“明”為火,以清克明,那是以水克火。
……
不用說,取國號最有氣勢的是元,是取《易經(jīng)》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來的。
說回遼金之前,夏部落酋長啟建國,以夏為國號;周酋長姬發(fā)(即周武王)滅商建國,以周為國號;秦以封地秦地為國號;漢以封地漢中為國號;曹魏以曹操曾受封為魏王為國號;孫吳曾得曹魏封吳王為國號;晉以司馬昭曾封晉王為國號……
至于隋,是因為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
楊忠為什么得受封為隨國公?
因為楊忠曾經(jīng)被西魏任命為都督二荊、二襄、隨等十五州諸軍事,先后打下過南朝梁的隨郡、安陸等地,立下過赫赫戰(zhàn)功。而占據(jù)了隨郡后,西魏又改隨郡為隨州。
楊堅繼承了楊忠的爵位,后來又晉封為隨王。
楊堅篡北周權(quán)建國,以“隨”作為國號,但是楊堅認為“隨”字的“辶”偏旁有走的意思,不吉祥,硬生生地造出一個之前不存在的生字,為“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4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馬超歸順蜀漢后,為什么得不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