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劊子手砍人之前為何都不愿磨刀?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劊(gui)子手:在古代平常工作就是執(zhí)刑殺人砍頭,盡管薪水高但是愿意干的人極少——一般是那些迫于生計的底層人民。
劊子手認為“砍頭的是刀不是人”,所以死去的人的亡靈甚至冤魂會聚集在刀上(況且古代官場不明,有一部分人是蒙冤而死),這把砍人的刀就是晦氣之刀,無人愿碰,而磨刀就是要幫助砍更多的人,被視為助惡積邪,所以再高的價錢也很難請磨刀匠去磨砍人的刀,而劊子手也不愿意去趟這趟渾水。
當年美國傳教士李遹聲的夫人露西在其回憶錄《一個美國人在中國的旅居》中有過具體描述:
話說當時安慶的安徽總督的一個小姨太對基督教感興趣,所以露西經(jīng)常去總督府見面聊天,有一天,露西的傭人告訴她,她見過一次因砍頭刀不鋒利,砍了15刀才將犯人的頭砍下來。這一問題讓露西感到憤怒和恐怖,于是她找到總督大人,而總督大人也就此給他講解了為啥劊子手不愿意磨刀的原因。
其實這主要都是因為迷信,因為在安慶人都迷信砍頭刀因為經(jīng)??愁^,所以,刀上帶有非常多的陰氣和冤魂,因此,在安慶沒有人愿意給砍頭刀磨刀,都不愿意碰,害怕因為給砍頭刀摸到了,從而將自己送進鬼門關(guān)。
所以,在安慶,再鈍,都沒人愿意去磨刀。
再說兩個極端案例:
有的朝代不成文規(guī)定,斬頭只允許三刀。一般來說,三刀足夠。磨快了用力一刀就行,但是例外情況也是有的,劊子手沒磨快刀,或者用力小了,或者犯人脖子硬,三刀下去竟沒死?怎么辦呢?明年秋后再斬!多活了一年!(例如明朝是每年秋后問斬,縣令不能私自問斬,需一級一級上報,最終得到皇帝批準后才能執(zhí)行,這個過程需要幾個月)
凌遲。這是中國古代最恐怖嚴厲的刑法了。所謂凌遲,就是一刀一刀割肉。這個刑法只有皇帝才有權(quán)判決,能得罪皇帝這么痛恨的人自然也是萬中無一。這里有個規(guī)定,皇帝要求多少刀才能死就必須多少刀,如果劊子刀掌握不好火候,讓犯人早死或晚死,劊子手要被問罪(皇帝的事沒辦好,你們想想是什么后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5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