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古代書生和土匪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古代書生進京趕考,身上帶的錢那么多,為啥土匪不敢打劫?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隋唐以后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論地位高低、貧富與否,只要你肯讀書,就有機會從中下階層從社會上層流動。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千萬莘莘學子都為其花費終身精力,只為光宗耀祖。
很多人把科舉想象得十分簡單,小編在寫這篇文章之前,還專門查閱了相關的數據。有人將現在的高考稱之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科舉就是萬軍億馬過獨木橋。僅僅是沒有實權的秀才,錄取率就和現在的博士相同,更別說中個舉人開始從仕,這也難怪范進后來會發(fā)瘋。
在古代的交通很不發(fā)達,最快而且最不折騰的應該就是馬車了,但這并不是誰家都有。為了可以準時參考,這些考生一般都會提前幾天到達,同時也會準備充足的資金保證吃喝。當時山上有許多土匪,面對這些盤纏豐厚并且勢力單薄的考生,為什么不敢下手打劫呢?
進京趕考地位不一般
正常的科舉分為三個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是誕生秀才的考試,這一關是最難的,大多數人都敗在了這里,包括諸位所熟知的孟浩然、杜甫等等。范進看似考了三十幾年科舉,其實只有一年在參加會試,其余時間都是在考秀才。
參加會試中舉之后,代表著自己已經開始仕途之旅,接下來的就是參加殿試。由皇上親自命題,然后選出最終的進士。鄉(xiāng)試和會試都是在本省進行,進京考試的都是參加殿試的。一方面這名考試已經做官,另一方面這是要見皇上的人,哪個土匪不想活命了敢打劫?
舉人“老爺”
這一點不用說想必諸位也都了解,電視劇中那些被稱為“老爺”的人,一般都是中過舉人的。從這個稱呼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們的地位多高。這些書生在當地已經是官員,貧窮的也早已改變命運,身邊必然也會有武力隨從;那些富貴人家更不用說,隨從甚至比土匪都多。
進京趕考的人雖然盤纏眾多,土匪也垂涎欲滴,但他還是不敢下手。好的結果是沒得到財,自己也受到很大傷害,壞的結果是別人前腳剛走,后腳就有人秋后算賬。這些財物搶得合不合理,土匪內心比誰都清楚。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當今有這種思想的人不在少數,在當時可謂十分流行,只要你是“讀書人”就高人一等。這些要進京參加殿試的考生都會有朝廷發(fā)放的一面旗幟,高掛在自己的馬車上。土匪當然也不例外,對他們也十分尊重,一般情況下都會放行,不會有任何難為。
另外這面棋子也是對土匪們最好的提醒,他們的上面可是朝廷,在打劫之前那也得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不過提起底,這些進京考試的人,一般都會在朝廷人手的掩護下走秘密小道,很少會碰見土匪。
小編說
在小編看來,古代科舉絕對不僅是個人、宗族的希望,利益也關系到了朝廷。一旦有考生遭遇劫匪的毒手,那么官府一定會追查到底,誰會做出這樣愚蠢的行為呢?
另外我們從這里也看出一點,古代科舉對不是諸位所想的那樣簡單。不僅需要學識到位,還要歷經重重關卡考驗,最終是要直面皇上的。如果一句話說錯,這輩子也徹底結束了。
古代進京趕考的考生,自宋代開始,每三年就會有一次。依照古代嚴重的官本位思想,即便是貧寒人家的考生,家中也會給他們準備銀兩傍身。而會試又是每三年都會有的事情,所以對于攔路搶劫的人來說,是一筆穩(wěn)定的財源??墒?,為什么,山賊不敢搶他們銀兩呢?
進京趕考的考生身份已經是舉人
首先,能夠進京趕考的人,已經獲得了舉人的身份。因為中國古代的科舉制,是有很多道程序的,從鄉(xiāng)試考上秀才,就算有了功名,之后再通過州縣考試,就算舉人的身份。而有了舉人的身份則意味著:舉人登科即可授官,但無"出身",可免丁役。已經有了初步入仕的資格。
我們不妨參考一下范進中舉。在《范進中舉》中,范進因為中舉,很有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派頭。而這也為我們理解舉人的身份打了樣,舉人就意味著有上京趕考的資格。而范進中舉后的一系列變化,甚至是他周圍人從嫌棄到巴結的惡心舉動,都意味中舉人這個身份的價值。
如此一來,就可以理解,山賊不敢打劫進京趕考的人的做法了。因為考生,都是舉人,而舉人離為官就剩一步之遙,即便是平時打家劫舍、稱霸一方的山賊,也要掂量掂量他們的分量。何況,一旦打劫舉人,在全國赴考的時期,發(fā)生舉人被殺一事,當地的父母官的烏紗帽,怕是保不住了??墒牵^路的人這么多,山賊又是如何分辨,誰是考生,誰是普通路人呢?
考生身份標識
在明清時期,科舉制已經非常成熟。不僅體現在考試制度上的成熟,也體現了在科考的后勤保障制度上的成熟。明清時期,一旦確定進京趕考的考生名單,官府會特制一面旗子,上有"奉旨考試"的字跡??忌诟熬┩局校恍枰哑熳觿e在腰間,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考生身份。
而山賊一旦殺了官方聲明要保護的人,他們需要對抗的,就不是地方的官兵,而是整個國家的權威。再者,明清時期的后勤保證已經非常完善,道路相較于前朝,也十分方便。考生只需要沿著官道行走,夜間投宿時,也以官方提供的驛站為主,就可以很大范圍的減少與山賊接觸的幾率。
考生大多都是窮人
而考生中,富貴出身者有,窮苦出身者也有。富貴出身的人,一路不會一人落單,走到偏僻的山間小道被搶。此外,窮苦出身的考生,占考生人數中的很大比率,他們參考多是幾代人的努力,才走到了這一步。因為家境貧寒,即便是全家傾盡全力給他湊盤纏,隨身所帶的也不過換洗衣物、干糧、書本以及為數不多的銀兩。這些窮苦考生,對于山賊的吸引力不大。
山賊盜亦有道
再加上,古代如果政治清明,富貴人家的人,落草為寇的幾率非常小。所以,山賊多是窮苦出身,被逼無奈無法謀生才落草為寇。而窮苦人出身的他們,非常知道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走到進京趕考這一步需要多大的努力。而且,山賊也是人,也有搶劫的底線:"節(jié)婦孝不搶;先生郎中不搶;清官還鄉(xiāng)不搶;考生苦力不搶等。"
中國人自古對讀書人的尊敬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是在中國流傳很久的話,體現了中國人自古對于讀書人,都帶有一種尊敬。進京趕考的考生們,在全國范圍來講,已經是絕對的人才,日后封侯拜相都是從這些人中所出。而上文已經講到,落草為寇之人,多數出身貧寒,尚且不能飽食的他們,如何讀書識字呢?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于考生天生帶著一種崇敬。所以山賊打劫考生的幾率很低。
山賊害怕被報復
上完已經提到,進京趕考的考生,在全國范圍內都是人才,日后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走向仕途,甚至是封侯拜相。而山賊打劫,大多是以劫財為主,傷人性命的很少,一旦被劫的考生高中,難免不會懷恨在心,將他們的土匪窩給搗毀了。山賊不會輕易惹這些日后的國家棟梁。
再者,當時是赴考的高峰,一旦有官員管轄的地方出現考生被劫持,山賊遭遇的報復,還會有當地地方官的。古代地方官的任職,多是有固定期限的,也就是說官員在當地不可能是毫無根基,如果是鐵了心的要拿山賊歸案,并非不可能,畢竟這是給他們?yōu)跫喢鄙蠞娕K水的舉動。
所以,從大環(huán)境來講,進京趕考是全國范圍內的盛事,國家重視,地方輔助,山賊不會挑戰(zhàn)統(tǒng)治者的權威。從山賊本人來看,他們對于讀書人的尊敬,讓他們不會對考生下手。從考生來看,他們是日后棟梁,會執(zhí)掌這個國家的權柄,山賊不敢惹。從考上組成部分來講,大多考生是窮苦出身,搶了也沒什么油水。所以,山賊才不會搶進京趕考的考生的盤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6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