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位皇帝,叫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穩(wěn),智勇雙全,殺伐果斷,歷史上與李炎有關(guān)的著名事件是“滅佛運動”,那么李炎為什么要滅佛呢?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歲時登基。會昌五年八月(845年),在深入清查后,開始大毀佛寺,詔書明令拆除寺廟4600余所,小寺院4萬余所,佛經(jīng)大量被焚,佛像燒熔鑄錢,強令26萬多僧尼還俗,古印度和日本和尚也不能幸免。外來的回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回紇教也一同遭難,相應(yīng)寺院被拆,京城女摩尼70人無所棲身,自盡;回紇教徒多半死于被驅(qū)逐的途中……史稱會昌滅佛。
大唐盛世,也是佛法的盛世,唐朝后期衰落,佛法依然深入人心。武宗滅佛大失民心,有的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根本不執(zhí)行,竟說:“天子自來毀拆焚燒”。政亂中初有安定,社會稍有好轉(zhuǎn)的“會昌中興”,在四起的民怨中日漸消退。次年民間即傳出武宗滅佛折壽10年、陰曹索命之說。不久武宗突然病死,年僅32歲。
歷史循環(huán)的規(guī)律,又在此時重現(xiàn)了。繼位的皇太叔李忱(宣宗),登基后的頭一件大事就是下詔“平反”,全面恢復(fù)寺院僧尼,從此天下修復(fù)廢廟的斧斤之聲,不絕于耳。
宣宗喜歡效法太宗。他恢復(fù)佛法,如同太宗登基后廢止高祖滅佛的政策。宣宗在位13年,勵精圖治,民富國興,承平安定,史稱“大中之治”。宣宗也得到了“小太宗”的美譽,史書留芳,為百姓所歌詠。
李炎最初被封為潁王,唐文宗逝世后,李炎繼位,他知人善用,改革吏治,發(fā)展經(jīng)濟,并削弱宦官和僧侶的勢力,會昌五年,寺院經(jīng)濟泛濫,嚴重影響了國庫的收入,于是李炎下令拆毀佛寺,沒收寺眾的土地,這就是滅佛運動。
影視劇把唐武宗刻畫成一個窩囊無能的昏君,事實上唐武宗是唐朝不可多得的明君,只不過最后因食用丹藥暴斃而亡。李炎是唐穆宗的第五子,唐敬宗和唐文宗都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按理說,李炎是沒有資格做皇帝的,誰知唐文宗發(fā)動了甘露之變,不僅沒有除掉宦官仇士良,還反被控制住,最后唐文宗郁郁而終,仇士良等人就把老實聽話的李炎推上了皇位。
李炎并沒有表面上那么軟弱,他讓李德裕出任宰相,打擊了宦官勢力,在李德裕的支持下,李炎發(fā)動滅佛事件,就這樣“會昌中興”出現(xiàn)了,這都是李炎為大唐所做的貢獻。
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他是繼唐太宗、唐憲宗和唐穆宗之后,第四位因服食丹藥而死的唐朝皇帝,他想要長生不老,但這世上根本沒有不老藥,長期食用那些所謂的仙丹妙藥不但不能讓他長壽,還會導(dǎo)致他的身體越來越糟糕,直到死亡,李炎死后被葬在端陵,年僅三十二歲,只當了七年的皇帝,李炎死后,光王李忱繼位,史稱唐玄宗,他勵精圖治,整頓朝綱,被世人稱為“小太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6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魏開國名將,朱靈的一生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