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去世,新繼位的周靜帝才七歲,外戚楊堅以丞相身份掌握了大權(quán)。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王謙出身武將世家,為西魏太保王雄之子,雖然為人謙遜有禮,做事小心謹慎,但并沒有多少才能,對軍事也不十分了解??捎捎谕跣垓斢律茟?zhàn),屢立大功,王謙才因此憑借其父的庇佑屢屢得以升職,成為驃騎大將軍。
二,效力北周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宇文覺在堂兄宇文護的支持下滅西魏,建立北周。王謙因此升任右小武伯,成為北周官員。保定四年(564年),王雄隨晉公宇文護東征北齊,結(jié)果戰(zhàn)死沙場。北周朝廷因此給予王家厚恤,要提升王謙為柱國大將軍。王謙本來就因為父親戰(zhàn)死而悲痛萬分,加之還在服喪,就堅決推辭朝廷的任命,不肯擔任柱國大將軍。
北周武帝宇文邕覺得王謙是個大孝子,應該予以重用,于是下詔奪情,還加封他為庸公。建德五年(576年),王謙隨皇太子宇文赟西征吐谷渾,得勝而還。隨后王謙參與北周滅北齊之戰(zhàn),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勇猛,得以晉升上柱國。建德六年(577年),宇文邕任命王謙為益州總管。
三,反抗楊堅
大象二年(580年),丞相楊堅掌握北周大權(quán),獨攬朝政,擔心王謙不服,于是派梁睿接任益州總管。王謙因此派司錄賀若昂前往京師述職,刺探朝廷動向。賀若昂回來后向王謙報告說:“丞相楊堅圖謀不軌,有謀朝篡位的野心?!蓖踔t世受宇文家厚恩,決定挽救北周,起兵聲討楊堅。然后王謙召集益州所屬官員,調(diào)動軍隊,進行起兵準備。
不久相州總管尉遲迥起兵討伐楊堅,隨后鄖州總管司馬消難起兵響應。兩軍聲勢浩大,嚇得楊堅寢食不安。王謙因此想要立即起兵響應尉遲迥與司馬消難,聲討楊堅??偣荛L史乙弗虔與益州刺史達奚惎(ji)對此表示反對,勸王謙據(jù)險而守,靜觀其變。王謙沒有同意。
王謙所管益州、潼州、新州、始州、龍州、邛州、青州、瀘州、戎州、寧州、汶州、陵州、遂州、合州、楚州、資州、眉州、普州等十八州官民因為他治政寬仁,大都跟隨他聲討楊堅。嘉州、渝州、臨州、渠州、蓬州、隆州、通州、興州、武州、庸州等十州官員見三總管兵強馬壯,于是也加入反楊堅陣營,投靠領(lǐng)近的益州總管王謙,聽他調(diào)度節(jié)制。
隆州刺史高阿那肱勸王謙說:“如果將軍親率精銳北攻散關(guān),巴蜀百姓知道后必定欽佩將軍精忠報國,肯定會奮不顧身地拼死效命,這是上策;如果將軍出兵梁、漢二地,顧望天下局勢,這是中策;據(jù)守劍南,保境安民,這是下策?!蓖踔t聽了,覺得中下兩策穩(wěn)妥,于是兼而用之。
四,兵敗被殺
王謙派兵鎮(zhèn)守始州,派達奚惎、乙弗虔領(lǐng)兵十萬精銳攻利州。利州總管楚國公豆盧(ji)死守四十天,使得王謙軍無法攻下。楊堅聽說王謙在益州反叛,于是任命梁睿為行軍元帥,讓他統(tǒng)帥利州、鳳州、文州、秦州、成州等諸州兵馬討伐王謙。
達奚惎、乙弗虔所部聽說梁睿到來,嚇得潰不成軍,望風而逃。梁睿趁機乘勝追擊,攻入益州腹地。達奚惎、乙弗虔見大勢已去,于是秘密派使者向梁睿投降,稱要當內(nèi)應,活捉王謙來將功贖罪。梁睿同意,然后達奚惎、乙弗虔就回了成都做準備。
梁睿大軍逼近成都,王謙于是出城迎戰(zhàn),還讓達奚惎、乙弗虔各自的兒子擔任左右軍統(tǒng)帥。結(jié)果王謙大軍出城才走了幾十里,左右兩軍就突然反叛。王謙嚇得驚慌失措,只得帶領(lǐng)二十名親信騎兵逃跑,結(jié)果被新都縣令王寶斬殺。
總的來說王謙沒有多少謀略,為人過于保守而不敢冒險,認為巴蜀之地地勢險要,自己憑借天險,進可攻,退可守,所以沒有與尉遲迥、司馬消難二人合力對抗楊堅,導致被各個擊破。另外王謙識人不明,任用的達奚惎、乙弗虔等人不堪大任,貪生怕死,賣主求榮,導致自己迅速敗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8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