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四大著名陽謀分別是什么?計謀可劃分為陰謀和陽謀,陰謀相信大家都了解,就是背地里算計他人,但是陽謀就剛好相反,正大光明的使用計謀,即使是被對方識破,也沒有辦法破解,只能掉入陷阱當中。今天對百科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陽謀。
一、圍魏救趙
先說一下戰(zhàn)場上的權謀吧,圍魏救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學校課本中就會講到這個典故。當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時,趙國向齊國求救,而齊國并沒有選擇直接前往邯鄲相助,齊國兵隊一路出發(fā)前往魏國都城,而且在從趙國回魏國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魏國的主力軍全都在趙國這邊,所以都城自然就比較松懈。魏國都城遭受齊國圍困,攻打趙國的軍隊就只能選擇趕快回國。雖然魏國知道這是齊國的計謀,但是他們更知道如果都城被破,即使打贏了趙國也無濟于事。齊國也就用這一招,沒有耗費太多的兵力就直接解救了趙國。
二、推恩令
漢武帝時期,由于國土被眾諸侯劃分,諸侯的領土面積變得越來越寬,權力也變得越來越大。以至于這些諸侯變得越來越驕縱,不太聽從漢武帝的管理。主父偃見狀就向漢武帝獻了一個計謀,名叫推恩令。推恩令就是提倡讓各諸侯不僅傳位于嫡長子,庶子們也可以得到封地。雖然推恩令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為諸侯子嗣們謀福利,其實是為了引起他們內斗。
不管各方諸侯是否實行推恩令都將會面臨問題。如果諸侯執(zhí)行推恩令,那么諸侯的領土和權力都將會被分散,而且這些得到封地的庶子們還會對朝廷感恩戴德,對于漢武帝來說,就可以更加輕松地對他們進行管理。如果諸侯不執(zhí)行推恩令,還是將封地和權力都全部傳給嫡長子,那么庶子們就將會發(fā)起反抗,兄弟之間就會互相殘害,說不定這一家子都會為了搶奪權利和領土而亡,權利也就輕松地回到了漢武帝的手中。
三、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期,齊景公的手下有三名得力大將,這三名大將都是戰(zhàn)功赫赫的人物。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這三人為齊景公立下了很多功勞,但是正是因為戰(zhàn)功顯赫,以至于這三人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有點驕縱。慢慢的,齊景公發(fā)現這三人對于自己來說雖然功勞很大,但是目前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所以想要借機除掉這三人。于是晏子便為齊景公獻上了一個計謀。齊景公將這三人請來,表示有兩個桃子要賞賜給他們,但是桃子只有兩個,而人有三個,該如何劃分呢?
齊景公就讓他們比戰(zhàn)績,戰(zhàn)績高的兩位可以得到桃子。于是公孫接和田開疆就開始匯報自己的功勞。并且兩人就主動的將桃子拿到了自己的手里。而古冶子見狀氣憤不已,也開始匯報自己的功勞。當公孫接和田開疆聽了古冶子的功勞后自愧不如。便將桃子讓了出來而且當場自盡。而古冶子也因為覺得自己剛剛失了態(tài),讓兩名大臣為自己而犧牲,所以也選擇了當場自盡。就這樣,齊景公就用兩個桃子輕松除掉了這三人。
四、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計謀本來是謀士給袁紹的建議,但是由于其他謀士不贊同,所以就沒能得以實行。曹操身邊的謀士也給他提出了類似的計謀,而曹操對于此計謀卻非常滿意。于是曹操便用這計謀招攬了很多的能人賢臣,就算當時的呂布和劉表心里不愿意臣服曹操,但是曹操得以天子之命,任何事都得向他請命,所以也不得不向他臣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9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五皇子胤祺為什么沒有參與奪嫡
下一篇: 秦莊襄王在位三年,在歷史上名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