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和呂不韋有何不同?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秦國能夠一統(tǒng)天下,離不開歷代先王的勵精圖治,也離不開東方六國源源不斷輸送人才,最后才在秦始皇時候完成,當然,他離不開一幫文臣武將的協(xié)助,其中前后兩任丞相都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這兩人就是呂不韋和李斯,前者是秦國轉(zhuǎn)折過渡時期的重要人物,沒有呂不韋,歷史肯定改寫,最少異人只是一個質(zhì)子,娶不到趙姬,秦始皇是不會出現(xiàn)的,而繼承安國君的肯定是另外的人。
沒有秦始皇,天下能不能統(tǒng)一是一回事,統(tǒng)一的時間也是一樣的未知數(shù),正因為呂不韋的出現(xiàn),在他的運作之下,長達十二年把持朝政,給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提供前提。
而李斯呢,對于秦國制度設計、包括統(tǒng)一后的度量衡、制度都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他是秦始皇統(tǒng)一得力的助手,沒有他或許秦朝又是另一番景象。
正是這兩人,一起先后出任秦國丞相,把歷史帶入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樣子。人性都是自私的,這也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前提,人世間真實的是非遠比故事精彩,呂不韋和李斯幫助秦國并不是為了什么天下大義,也不是什么黎民百姓。
電視劇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些歷史人物全都義正言辭,救世主一樣前來拯救萬民,但是真實的歷史確實他們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管是李斯還是呂不韋,最后下場都不好,一個被逼自殺,一個被夷滅三族。
這是利己主義者的必然后果,因為他們一開始注重的就是自己的個人私利,什么天下大事,黎民百姓不過是順手的事情,他們做事情的時候先看自己的個人利益,在確保自己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天下大事是不是正確。
從結(jié)果看,李斯的下場遠比呂不韋慘,所以,李斯的自私也遠比呂不韋嚴重,呂不韋是一個投機商人,獲利是他的本能,他是那交易來投資異人和秦國的,最后也是成功的,但是因為在嫪毐這里處理的非常拙劣,最后落得身死的結(jié)果。
他獲利的初衷是達到了,至于后來被剝奪,只能說是投資失敗。顯然,商人從政有著莫大的風險,拿什么都以利益來參考,根本忽略了殘酷的政治是不能太認真的。但是他還是有眼光的。
而李斯呢,從一開始他就是為個人私利來打算,當不影響個人的時候才義正詞嚴的替國家出謀劃策,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死后,謀立胡亥逼死扶蘇,他被趙高利用就是把握住李斯的利己私心。
趙高算的很準確,李斯對誰當皇帝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能不能繼續(xù)擔任丞相,果然成了趙高和秦二世的犧牲品,他忽略了丞相是由皇帝任命的,自己身家性命都在皇帝手中,顯然沒有遠見,利欲熏心,腦袋不保,哪還有命做官!他只是一個政客,只有當下,沒有未來。
所以呢,綜合畢竟,呂不韋還是強于李斯,或者說呂不韋的私心沒有李斯大,呂不韋敗于投機失敗,李斯敗給私心太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9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最高學府,瓊臺書院是為誰而建
下一篇: 北宋時期的方臘起義為什么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