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即宋徽宗,號宣和主人,宋神宗趙頊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之弟,宋代著名書畫家,北宋第八位皇帝,下面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次年改年號“建中靖國”。佶在位期間追求奢靡、政治腐敗、外交不力,以致民怨四起并埋下北宋靖康年間亡國的禍根。但趙佶在書法繪畫等藝術(shù)領(lǐng)域天賦非凡,獨創(chuàng)“瘦金體”書法,《芙蓉錦雞圖》《池塘秋晚圖》等都是傳世名作。靖康之變后趙佶被俘北上,1135年死于五國城,廟號徽宗。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紹興永佑陵。
為政舉措
政治方面
宋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權(quán)同處分軍國事”。太后在神宗時即是守舊派,當政后隨即任命守舊派、韓琦長子韓忠彥為執(zhí)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執(zhí)政蔡卞等相繼受攻擊,蔡卞首先被貶任知府;同時恢復(fù)被貶逐的守舊派官員的名位,守舊派官員接著相繼上臺。當年七月,向太后還政后不久,反對立徽宗為帝的左相章惇被罷相,韓忠彥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當時守舊派與變法派的斗爭日趨激化,也有官員認為元祐、紹圣均有失誤,應(yīng)該消除偏見,調(diào)和矛盾。于是改次年為建中靖國。但是新舊黨爭不僅沒有停止而是愈演愈烈。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十一月,鄧洵武首創(chuàng)徽宗應(yīng)紹述神宗之說,攻擊左相韓忠彥并推薦蔡京為相,得到執(zhí)政溫益的支持,為徽宗所采納,首先于同月末決定改明年為崇寧元年,明確宣示放棄調(diào)和政策,改為崇法熙寧變法?;兆跁r期始終是蔡京及其黨羽的天下,他們打著紹述神宗改革的旗號,作為排斥異己打擊反對者的幌子。
軍事方面
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臘利用摩尼教在幫源峒聚眾萬人起事。方臘稱圣公,建元永樂,分設(shè)官署。隨后攻克睦、歙、杭、處、衢、婺等州縣,眾至數(shù)十萬。宣和三年初,宋廷任命童貫為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領(lǐng)十五萬大軍南下鎮(zhèn)壓。方臘控制的州縣相繼失陷。四月,方臘率部退守幫源峒,與官軍決戰(zhàn),所率七萬人皆戰(zhàn)死,方臘被俘,押送汴京處決。余部繼續(xù)在浙東轉(zhuǎn)戰(zhàn)近一年,后被消滅。方臘起義失敗后,宋徽宗立即恢復(fù)了蘇杭“應(yīng)奉局”,并在開封重新設(shè)置了“應(yīng)奉司”,加緊搜刮“四方珍異之物”,宮殿、園林等巨大土木工程也照舊進行。
經(jīng)濟方面
徽宗初年,宦官楊戩先設(shè)“稻田務(wù)”,開始在汝州(今屬河南)立法,可以種稻的田土,收索民戶田契,輾轉(zhuǎn)追尋,直至無契可證,將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稱為公田,種植戶即作為佃戶,須交納公田錢,繼而推廣至黃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又設(shè)“營繕所”,檢括公田。后皆并為“西城所”,所有荒地廢田都作為公田,強令百姓承佃,交納公田錢。宣和三年(1121)楊戩死后,宦官李彥繼任,更為兇狠殘暴,凡民間好田,指使他人誣告為荒田,田主雖有地契也無用,即括為公田,甚至魯山(今屬河南)全縣的農(nóng)田都被括為公田,原業(yè)主即作為佃戶,許多投訴者受刑致死。彌漫數(shù)百里的梁山濼(泊),是濟州(今山東巨野)、鄆州(今東平)數(shù)縣沿湖漁民賴以生存之所,也被按船只強行收取賦稅,逃稅者按盜匪處罪。
文化政策
宗教政策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并經(jīng)常請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五月五日,道士認為不吉利,他就改稱十月十日;他的生肖為狗,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內(nèi)屠狗。他多次下詔搜訪道書,設(shè)立經(jīng)局,整理??钡兰?,政和年間編成的《政和萬壽道藏》是我國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他下令編寫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傳記。宋徽宗還親自作《御注道德經(jīng)》、《御注沖虛至德真經(jīng)》和《南華真經(jīng)逍遙游指歸》等書,使我國道籍研究有了完備的資料。
俗語十道九醫(yī);黃老道家的著作《黃帝內(nèi)經(jīng)》既是傳統(tǒng)醫(yī)學四大經(jīng)典著作之一。而道家隱士與道家繼承者道教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 扮演了地方醫(yī)療機構(gòu)的角色。宋徽宗在地方上大建宮觀,他的一個想法就是把當時先進的醫(yī)療送到基層--是他作為道君皇帝的惠政之一。
茶事發(fā)展
宋代是我國茶事演進的重要階段,盛行點茶、斗茶以及茶百戲等。宋徽宗精于茶藝,曾多次為臣下點茶,蔡京《太清樓侍宴記》記其“遂御西閣,親手調(diào)茶,分賜左右”。據(jù)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還下詔北苑官焙制造、上供了大量名稱優(yōu)雅的貢茶,如玉清慶云、瑞云翔龍、浴雪呈祥等。
宋徽宗對中國茶事的最大貢獻是撰寫了中國茶書經(jīng)典之一的《大觀茶論》,為歷代茶人所引用。關(guān)于該書書名,此書緒言中說:“敘本末列于二十篇,號曰《茶論》。[15]”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說:“至大觀初今上親制《茶論》二十篇”。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中有著錄:“《圣宋茶論》一卷,右徽宗御制”?!段墨I通考》沿錄,可見此書原名《茶論》。由于晁公武是宋人,所以稱宋帝所撰茶論為《圣宋茶論》。明初陶宗儀《說郛》收錄了全文,因其所作年代為宋大觀年間(1107一1110),遂改稱《大觀茶論》,清代古今圖書集成收錄此書時沿用此書名,今仍之。《大觀茶論》全書首緒言,次分地產(chǎn)、天時、采擇、蒸壓、制造、鑒別、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對于地宜、采制、烹試、品質(zhì)等,討論相當切實。其中尤其是關(guān)于點茶的一篇,詳細記錄了宋代流行點茶這種代表性的茶藝,為后人了解宋代點茶提供了依據(jù)。
發(fā)展繪畫
宋徽宗還發(fā)展了宮廷繪畫,廣集畫家,創(chuàng)造了宣和畫院,培養(yǎng)了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畫家。他組織編撰的《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是美術(shù)史研究中的珍貴史籍,至今仍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北宋滅亡后,興盛一時的徽宗宣和畫院隨之結(jié)束,一些畫院畫家經(jīng)過輾轉(zhuǎn)逃亡,逐漸集結(jié)于南宋的都城臨安,先后被恢復(fù)在畫院中的職務(wù),成為南宋畫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劉宗古、楊士賢、李迪、李安忠、蘇漢臣、朱銳、李從訓等都屬于這種情況。宋高宗雖然在政治上也是茍且偷安,但對于書畫之事,仍十分重視,特別是后來他利用繪畫為他的政治服務(wù),組織畫家進行創(chuàng)作。所以,南宋時繪畫活動主要還是以畫院為中心。
藝術(shù)成就
創(chuàng)瘦金體
宋徽宗趙佶不僅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趙佶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cè)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書的意思是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也以挺勁自詡。趙佶傳世的書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種書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筆勢挺勁飄逸,富有鮮明個性。其中筆法犀利、鐵畫銀鉤、飄逸勁特的《秾芳依翠萼詩帖》為大字楷書,是宋徽宗瘦金書的杰作。
但是宋徽宗的書法存在著柔媚輕浮的缺點,這也許是時代和他本人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所致,但他首創(chuàng)的瘦金體的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為后人競相仿效。既以開創(chuàng)了一大流派的書體。
詩書畫印
徽宗酷愛藝術(shù),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時的宮廷畫院。以畫作為科舉升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每年以詩詞做題目曾刺激出許多新的創(chuàng)意佳話。這些都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畫意境的發(fā)展。
趙佶于花鳥畫尤為注意?!缎彤嬜V》記錄了他收藏的花鳥畫二千七百八十六件,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梢娖淦珢壑??!懂嬂^》記載趙佶曾寫《筠莊縱鶴圖》。歷來關(guān)于趙佶的藝術(shù)成就,論者都以他的花鳥畫為最高。趙佶藝術(shù)的獨創(chuàng)性和對后代的影響力,也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花鳥畫中。這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物象意念安排的獨特性。經(jīng)營位置為畫家的總要,所以畫面布置因題材內(nèi)容繁簡不同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般的方法,這是人人皆能學習而得的;也有特殊的方法,這需要作者獨出心裁,巧妙安排。趙佶花鳥畫的構(gòu)圖,時有匠心獨運之作。由此開啟了南宋劉、李、馬、夏在山水畫構(gòu)圖方面的改革先聲。
第二,寫實技法的獨特性。有一位研究中國美術(shù)史的外國專家曾把趙佶花鳥畫的寫實技巧稱為“魔術(shù)般的寫實主義”,因為它給人以“魔術(shù)般的誘惑力”。北宋的繪畫理論中以氣韻為高的說法已不少見,但在趙佶時代,嚴格要求形神并舉。“有氣韻而無形似,則質(zhì)勝于文;有形似而無氣韻,則華而不實”。形似以物趣勝,神似以天趣勝,最理想的境界是由形似達到神似。所謂寫生的逼真,不但要有正確的形體,還必須富有活潑的精神。趙佶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一直是力求由形似達到神似的。傳說趙佶畫翎毛多以生漆點睛,隱然豆許,高出紙素,幾欲活動。這正是為了由形似達到神似所作的技術(shù)性嘗試。
第三,詩、書、畫、印結(jié)合的獨特性。趙佶的繪畫尤其是花鳥畫作品上,經(jīng)常有御制詩題、款識、簽押、印章。詩題一般題在屬于精工富麗一路的畫作上,如《芙蓉錦雞圖》軸,左下角秋菊一叢,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鳥錦雞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戲飛的雙蝶,順著錦雞的目光,導向右邊空白處的詩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鬼管?!比珗D開合有序,詩發(fā)畫未盡之意,畫因詩更顯圓滿。這首詩題,實際上已巧妙地成了畫面構(gòu)圖的一部分,從中可以見出趙佶對詩畫合一的大膽嘗試和顯著成就。畫上的題字和簽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體”,秀勁的字體和工麗的畫面,相映成趣。
總而言之,“徽宗皇帝天縱將圣,藝極于神”(《畫繼》) ,詩詞書畫各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藝術(shù)高度,尤其是繪畫方面,無論山水、花鳥、人物,都能“寓物賦形,隨意以得,筆驅(qū)造化,發(fā)于毫端,萬物各得全其生理”。可以說,徽宗趙佶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擁有較高的藝術(shù)涵養(yǎng)和繪畫才能,并真正稱得上畫家的皇帝。
藝術(shù)主張
趙佶的藝術(shù)主張,強調(diào)形神并舉,提倡詩、書、畫、印結(jié)合,他是工筆畫的創(chuàng)始人,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點。他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充滿祥和的氣氛。他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相傳他曾用生漆點畫眼睛,更加生動、栩栩如生,令人驚嘆。趙佶的畫取材于自然寫實的物像,他構(gòu)思巧妙,著重表現(xiàn)超時空的理想世界。這一特點打開了南宋劉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畫構(gòu)圖方面的變革之門。他還強調(diào)形神并舉的繪畫意念。勞倫斯·西克曼在《中國的藝術(shù)和中國的建筑》一書中曾說,趙佶的畫寫實技巧以“魔術(shù)般的寫實主義”給人以非凡的誘惑力。趙佶提倡詩、書、畫、印結(jié)合。他創(chuàng)作時,常以詩題、款識、簽押、印章巧妙地組合成畫面的一部分。這成為元、明以后繪畫派傳統(tǒng)特征。
趙佶在位時,曾廣泛收集歷代文物書畫,并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讓文臣分門別類,著書評論,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這些都對宋代的繪畫藝術(shù)起到了推動和倡導作用。他還增加畫院畫師的俸祿,將畫院列入科舉制度中,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自橫”、“嫩綠枝頭紅一點,惱人春色不須多”等詩句為題,考錄畫師,給畫院注入“文人畫”的氣質(zhì)。許多畫師,如李唐、蘇漢臣、米芾等,皆是由此脫穎而出,樹譽藝壇。皇帝如此鐘愛書畫,文人雅客又怎能不趨之若鶩?北宋書法、宮廷畫在此時發(fā)展到極致。
在書法上,趙佶起初學的是黃庭堅,后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雜揉各家,取眾人所長又獨出己意,最終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之感,又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如“屈鐵斷金”。特點是筆劃瘦細而有彈性,尾鉤銳利,運筆迅疾。字一般呈長形,張弛有度,有一種秀美雅致、舒暢灑脫的感覺,而且通篇法度嚴謹,一絲不茍。這種瘦挺爽利、側(cè)鋒如蘭竹的書體,需要極高的書法功力、涵養(yǎng)以及神閑氣定的心境來完成。此后盡管學習這種字體的人很多,但能得到其神韻的卻寥若晨星,這足以見證趙佶的書法功力。相比之下,趙佶的詩詞顯得較為平庸,尤其是前期詩詞,多為矯情之作,享樂情調(diào)十分明顯。但在淪為亡國之君之后,他觸景生情,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像“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讀來讓人心中隱隱作痛。
收藏成就
宋徽宗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并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繪畫藝術(shù)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擅。平生著作極多,都散佚無存。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徽宗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書畫,與駙馬都尉王詵、宗室趙令穰等畫家往來。即位以后,在書畫方面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對中國繪畫的發(fā)展有過重要貢獻,其中之一就是對于畫院的重視和發(fā)展。
他于崇寧三年(1104年)設(shè)立了畫學,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以招攬?zhí)煜庐嫾?。畫學分為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詩句作為考題??既牒蟀瓷矸莘譃椤笆苛鳌焙汀半s流”,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養(yǎng),并不斷進行考核。入畫院者,授予畫學正、藝學、待詔、祗侯、供奉、畫學生等名目。當時,畫家的地位顯著提高,在服飾和俸祿方面都比其他藝人為高。有如此優(yōu)厚的待遇,加上作為書畫家的徽宗對畫院創(chuàng)作的指導和關(guān)懷,使得這一時期的畫院創(chuàng)作最為繁榮。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并且將宮內(nèi)書畫收藏編纂為《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成為今天研究古代繪畫史的重要資料。宋徽宗本人的創(chuàng)作面目并不象他要求畫院畫家的那樣工謹細麗,而是偏于粗獷的水墨畫。傳世作品中,有其簽押的作品較多,但所畫比較工細的,如《祥龍石圖》、《芙蓉錦雞圖》、《聽琴圖》、《雪江歸棹圖》(以上均藏于故宮博物院)、《瑞鶴圖》(遼寧省博物館藏)、《翠竹雙雀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等作品皆被專家認定為是畫院中高手代筆之作。只有藏于美國納爾遜藝術(shù)博物館的《四禽圖》卷和上海博物館藏的《柳鴉圖》卷被認定是他的親筆,兩畫都是水墨紙本,筆法簡樸,不尚鉛華,而得自然之趣。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圖》也屬此類。
宋徽宗趙佶的藝術(shù)成就有哪些 宋徽宗趙佶不僅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趙佶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cè)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書的意思是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也以挺勁自詡。趙佶傳世的書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種書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筆勢挺勁飄逸,富有鮮明個性。其中筆法犀利、鐵畫銀鉤、飄逸勁特的《秾芳依翠萼詩帖》為大字楷書,是宋徽宗瘦金書的杰作。 但是宋徽宗的書法存在著柔媚輕浮的缺點,這也許是時代和他本人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所致,但他首創(chuàng)的瘦金體的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為后人競相仿效。既以開創(chuàng)了一大流派的書體。 徽宗酷愛藝術(shù),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時 成就(5)宋徽宗(7)
趙佶是宋神宗的兒子,即宋徽宗。他是一位迷戀書法、繪畫、詩的俊朗青年。由于出身皇室,他自幼便有機會飽覽群書,大量臨摹宮中歷代名人的書畫真跡,同時又得到名師的精心指點,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勤學苦練,所以年紀輕輕便擁有雄厚的藝術(shù)功底,無論書法、繪畫,還是詩,都顯示出非凡的藝術(shù)才華。趙佶在位期間,政治腐敗,窮奢極侈。后來,他傳位給兒子宋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他和欽宗都被金兵俘虜,最后死于金朝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附近)。
繪畫方面,趙佶是工筆畫的創(chuàng)始人,尤其擅長畫花鳥、山水、人物、樓閣。他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充滿吉祥的氣氛。他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相傳他曾用生漆點畫眼睛,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令人驚嘆。
代表作《芙蓉錦雞圖》所畫的錦雞,飛臨于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轉(zhuǎn)頸回顧,翹首望著一對彩蝶翩翩飛舞。畫中狀物工麗,神情逼真。錦雞全身羽毛色澤艷麗,曲盡其妙,俱為活筆。
芙蓉枝葉的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葉都不相同,各具姿態(tài),而輕重高下的質(zhì)感耐人尋味。圖下幾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構(gòu)圖的錯綜復(fù)雜感,渲染了金秋的氣氛。芙蓉斜刺向上,使觀者凝神于飛舞的雙蝶。用筆精嫻熟練,雙勾設(shè)色細致入微,空間分割自然天成,足以代表北宋宣和年間院體畫的最高水平。工筆畫的典雅與俗氣之分,關(guān)鍵就在于胸懷修養(yǎng)的內(nèi)涵,運筆的動力節(jié)奏感和詩意的構(gòu)成。趙佶的這幅畫典雅濃麗,詩情畫意,不愧是中國繪畫史上院體畫的上乘之作。
趙佶獨創(chuàng)的花鳥畫風格對后世影響極大。趙佶的花鳥畫,大都取材于自然寫實的物象。他的構(gòu)思十分巧妙,著重表現(xiàn)超時空的理想世界。這一特點開啟了南宋劉松年、李嵩和夏圭在山水畫構(gòu)圖方面的變革先聲。他還強調(diào)形神并舉的繪畫技巧。勞倫斯·西克曼在《中國的藝術(shù)和中國的建筑》一書中曾說,趙佶的花鳥畫寫實技巧以“魔術(shù)般的寫實主義”給人以非凡的誘惑力。趙佶提倡詩、書、畫、印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他創(chuàng)作時,經(jīng)常以詩題、款識、簽押、印章巧妙地組合成畫面的一部分。這成為元、明以后的傳統(tǒng)特征。
趙佶在位時,曾廣泛收集歷代文物書畫,并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讓文臣分門別類,著錄評論,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這些都對宋代的繪畫藝術(shù)起了推動和倡導的作用。他還增加畫院畫師的俸祿,將畫院列入科舉制度中,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嫩綠枝頭紅一點,惱人春色不須多”等詩句為題,考錄畫師,給畫院注入“文人畫”的氣質(zhì)。許多畫師,如李唐、蘇漢臣、張擇端、米芾等,皆是由此脫穎而出,樹譽藝壇?;实廴绱绥姁蹠?,文人雅客又怎能不趨之若鶩?北宋書法、宮廷畫在此時發(fā)展到極致。
在書法上,趙佶起初學的是黃庭堅,后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又獨出己意,最終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之感,又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如“屈鐵斷金”。特點是筆畫瘦細而有彈性,尾鉤銳利,運筆迅疾。字形一般呈長形,張弛有度,有一種秀美雅致、舒暢灑脫的感覺,而且通篇法度嚴謹,一絲不茍。這種瘦挺爽利、側(cè)鋒如蘭竹的書體,需要極高的書法功力、涵養(yǎng)以及神閑氣定的心境來完成。此后盡管學習這種字體的人很多,但能達到其神韻的卻寥若晨星,這足以見證趙佶的書法功力。
相比之下,趙佶的詩詞顯得較為平庸,缺乏精品力作。尤其是前期的詩詞,多為柔麗綺靡的矯情之作,享樂情調(diào)十分明顯。但在淪為亡國君之后,他觸景生情,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像“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讀來讓人心中隱隱作痛。
宋徽宗簡介
宋徽宗,宋神宗的第十一個兒子,名叫瓦,在位二十五年。由于他對義的不忠,他成了親近A的人,于是蔡京、童貫等人橫行無忌。至于最后的邊疆混亂,金兵南下,國家童貞,客死北方。宋徽宗中國書法始于薛琦早年的書法風格,后來又改變了薛吉風格,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瘦金風格,這是自然而然的。宋徽宗線,草書和楷書的特點是筆法蒼勁灑脫。
宋徽宗,字道君,號渾德公,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是古代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天才和全才。他創(chuàng)立了瘦身術(shù),寫了宋徽宗御制道德經(jīng)解本書,牡丹詩等作品??翟旯?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金帝拋棄了宋徽宗和他的兒子趙桓,改稱庶人。在監(jiān)禁期間,宋徽宗遭受了精神折磨。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因精神折磨死于五國城,享年54歲。謚號文仁德小閑,廟號惠宗,葬于尤勇陵。
人的生活
早期經(jīng)驗
宋徽宗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個兒子,宋哲宗的弟弟,宋朝的第八個皇帝。在位期間,重用了蔡京、高俅、王符、童貫、梁實誠、汪伯彥、朱厝、李邦彥等奸臣。大肆掠奪人民他建立了一個供皇室享用的制器局,四處尋找奇花異石,運到開封,被稱為花石輪廓,以造福報。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爆發(fā)了方臘、宋江等農(nóng)民起義。第5卷靖康稗史箋證備注:第二個國王命令成帝翻譯并在宮中打聽事宜:道宗必須在第5天或第7天娶一個處女,一旦她獲得皇家爵位,她將被提升到第一等級。退位后有六千丫鬟,滅亡也是應(yīng)該的。
本來,趙霽沒有機會繼承一般制度,但宋哲宗在23歲時英年早逝,沒有孩子。所以宋朝皇室是由他弟弟物色繼承人。原來,哲宗的弟弟是大寧郡最長的,可惜得了眼疾,沒能繼承王位。因此,當時被封為國王的趙霽繼承了這個偉大的制度。當時的宰相張盾反對趙霽繼位。相反,他建議李哲宗像他的母親和弟弟蔡旺昭一樣,但支持趙霽他是王太后的繼承人。因此,趙霽成功地當上了大宋皇帝。
在趙霽在位期間,他揮霍無度,過分追求奢侈的生活。他在南方購買花石類,收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開封府,修建園林宮殿,任用貪官勒索錢財,激起各地民變。其中以新黨蔡京為宰相、宦官童貫為將軍引發(fā)的問題最為嚴重。
當趙霽繼承王位時,他遭到了朝鮮大臣們的反對,他們認為他輕浮,不能治理國家。但他極力向太后推薦,并反駁了宋神宗的反對意見:始皇帝有味道:段王命好,仁孝雙全,應(yīng)該立。趙霽第二年建中即位后,他向王太后辭世,并把自己的國號改為建中郭靖。這是趙霽持續(xù)了25年的美國統(tǒng)治政權(quán)。
他信奉道教,自稱道軍的首領(lǐng),皇帝。他建了一座大寺廟,并設(shè)立了26名道士,給他們發(fā)薪水。派人與官府立約,攻打遼。金軍南下攻打宋朝。他傳給了趙桓,并自稱為皇帝的父親。
康之邊
康元年八月公元1126年,金太宗再次下令東西兩軍大舉南下。宋兵部尚書孫福把希望寄托在士兵郭靖身上
一一二六年,十一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汴京被攻破,金帝廢宋徽宗、趙桓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護送著惠帝和秦始皇,連同他的后妃、宗室和數(shù)千名官員,以及樂師、能工巧匠、法國司機、禮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和玩具、皇家書籍、世界地圖美國各州首府等。往北走。汴京公私積蓄被洗劫一空,北宋滅亡。所以發(fā)生在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變。據(jù)說宋徽宗沒有當他聽說珍寶被掠奪,當他聽說皇家書籍也被搶劫,他嘆了口氣。在被押送的路上,宋徽宗受到了羞辱。先是愛情公主王婉容被錦江強行帶走。然后,在到達首都后,他被命令和一起穿上喪服,去參觀的寺廟,這意味著向毛獻了一個俘虜。后來宋徽宗被金帝羞辱為昏君,囚禁在漢州,后遷至吳國成囚禁。
囚禁期間,宋徽宗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寫下了許多悔恨、悲傷、凄涼的詩篇,如:西風搖門通宵,孤亭一燈愁?;厥纂x家三千里,山南無大雁飛。公元1127年7月,派他的朝臣曹荀從金偷渡到南宋。在他離開之前,他給了他一件他穿的背心,上面寫著快來救你的父母。宋徽宗把這些話給周圍的朝臣看,所有的王子都哭了??拗鴦癫軇子浀酶嬖V高皇帝不要忘記我北行的痛苦。他拿出一塊白紗手帕擦了擦眼淚,然后交給曹勛,說:讓皇上知道我思念故國,痛哭一場。岳飛曾在他的續(xù)資治通鑒宋紀八十六中寫道:靖康之恥,其現(xiàn)在還沒有下雪;朝臣恨,何時出?
惠帝八年七月,金將第二位皇帝移至五國城軟禁。到了五國城,隨行的男女只有140多人。在流亡期間,惠宗仍然擅長寫詩和閱讀李米唐人傳記,他深有感觸。
回到一的祖國
宋徽宗被監(jiān)禁了九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他終于在五洲城死于精神折磨,享年54歲。熙宗皇帝把他葬在河南廣寧。1142年8月,根據(jù)協(xié)議,宋金將遺體運回紹興,宋高宗葬于尤勇陵,寺名惠宗。
皇帝元年二月建安元年,為了改善與南宋的關(guān)系,西封已故的為天水郡王,秦為天水郡公。首先是提高水平。原來惠宗被封為二等昏德公,后來被封為天水郡王,晉升為一等。原欽宗封為三等重昏侯,現(xiàn)封為天水郡公,升為二等。二是去掉原標題中的侮辱性含義。第三個是拿趙氏以天水郡為爵位,以示尊敬。
紹興十二年三月,晉松滿江紅完全完成了所有手續(xù)。四月的夏天,丁卯,韋賢妃,高宗的生母,和惠宗的棺材回到了宋朝。
同年八月,十余輛牛車到達浙江、浙江兩省。十月,南宋臨時將惠宗葬于紹興會稽縣,定名為永固嶺。
宋徽宗瘦金體
惠宗獨創(chuàng)的瘦骨嶙峋的書法舉世無雙,相信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超越。這種瘦骨嶙峋的書法,挺拔、優(yōu)美、飄逸、犀利。甚至那些不對書法一無所知的人看完會覺得很棒。國際貨幣市場
宋徽宗他創(chuàng)作的薄金書受到書法家的高度重視,用這種字體書寫的崇寧大觀等錢幣更是收藏家最喜歡的寶貝。評論道:惠宗草書筆法端正,文風蒼勁灑脫,學紀初學,改戒。他有一本薄薄的金書,他的意思很自然,所以他可以不要問了。他的畫重視寫生,尤其是花鳥畫,非常注重細節(jié),以精確逼真著稱。
歷史評價
張盾:段王輕浮,所以他可以不要統(tǒng)治世界。
記錄:惠宗的原因失國非之愚,非孫皓之暴,非曹、馬之篡。他憑借個人的聰明才智,心存偏見,擊退了義士。所以蔡京借助她的浮躁,幫她奢侈浪費。信仰虛無,崇拜觀光概念,累死人的力量。我我忠于你,我我和你在一起很開心。我我懶得放棄國家政府,它每天都做這件事是可笑的。童貫役雖好,但其兵勤而遠,其患疾而亂。他被他國羞辱,所以和史進是一家人,為什么要怪別人?在西周新建立的國家,還對說,有利不害,不貴用外物和便宜的東西,稱帝統(tǒng)治的是宋朝,成,馮,邵生丟了性命,卻向兩樣東西的弊端低頭?自古以來,人們因玩物喪志,因縱欲而喪了命,但沒幾個人沒死過,惠宗很尷尬,引以為戒。
元代紹興和議,寫于瘦金體千字文,不禁擲筆感嘆:宋徽宗無所不能,而他不要只做你的耳朵!
據(jù)明朝欲借風霜二詩帖年的記載,李后主宋徽宗的屈服是最可憐的,他跟著他。
1964年3月24日,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評價這位知識分子皇帝說:唐不要瞧不起鄉(xiāng)下人。知識分子是最沒有前途的。歷史上的皇帝很多都是知識分子,沒有什么野心。楊迪皇帝是一個能寫散文和詩歌的人。陳后主和李后主都是詩人。宋徽宗不僅會畫畫,還會寫詩。有些鄉(xiāng)下人能做大事,比如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
宋徽宗,號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生于公元1082年,卒于1135年,他是北宋神宗皇帝的第11個兒子,哲宗的弟弟,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即位,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是著名的書畫家、金石家、收藏家,造詣很高,完全可以躋身大師級行列。尤其在書法上獨創(chuàng)“瘦金體”,自成一派。在繪畫方面,他首先將生漆用于繪畫,用生漆點鳥之睛,鮮活生動,酷似真鳥。他還是位藝術(shù)生產(chǎn)的領(lǐng)導者和組織者,他利用皇帝獨有的特權(quán),擴充發(fā)展了翰林院畫院,幾乎把全國知名畫家都囊括其中。組 宋徽宗畫 織編纂了“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專集,對保護和傳承祖國文化遺產(chǎn)做出巨大貢獻。然而,在治國方面他卻昏庸無能,重用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朝政腐敗,對金兵入侵采取賣國投降的不抵抗政策。終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國都被金兵攻破,他與退居太上皇的宋欽宗一起被金兵俘擄,被押往寒冷荒涼的北國邊地,于宋高宗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死于囚禁的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9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