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公主求婚的王獻之,他的愛妻是誰?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386年,王獻之病重難治,因為他們瑯琊王家世代信奉道教,于是就請來道人為他上表章以祛除疾病。
上表章的時候,需要病人深刻反思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43歲的王獻之深思良久之后,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記得自己曾經犯過其他錯誤,只記得不應該與郗家離婚。”
幾年前,因為被新安公主看中,王獻之不得不休掉原配妻子郗道茂,一直到病重離世,他都為之痛心不已。
一、 王羲之最小卻最優(yōu)秀的兒子
王獻之是和他父親王羲之齊名的書法家,他出生于公元344年,是王羲之最小的兒子,也是王羲之七個兒子中書畫水平最高的一位,和他的父親合稱“二王”,王羲之被贊為“書圣”,他則被稱為“小圣”。
王獻之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有一次,他和他的兩位哥哥,王徽之和王操之,去拜訪吏部尚書謝安。
謝安既是當時的朝中重臣,又是王羲之的好友,王徽之和王操之在他面前侃侃而談,表現得既熱情又博學,唯有王獻之只是客氣地說了幾句問候的話。
兄弟三人離開之后,有人問謝安對三個人的印象如何,謝安回答道:“小者佳”。
相比王徽之和王操之,謝安更認可王獻之,原因是“吉人之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p>
謝安認為有大作為的人少言寡語,王獻之恰恰不愛說話,所以認為他必定會出類拔萃。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王羲之七個兒子中,王獻之是最杰出的一位。
二、 與郗家的婚事
王獻之的母親郗璿是東晉輔政重臣郗鑒的女兒,她還有兩個弟弟郗愔和郗曇。
郗曇有一子一女,女兒郗道茂比王獻之大一歲,是王獻之的表姐。王獻之和郗道茂從小一起長大,兩個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到了婚嫁年齡的時候,王獻之如愿娶得郗道茂為妻。
婚后兩個人的生活幸福美滿,后來郗道茂為王獻之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玉潤??上н@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
郗道茂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失去幼女之后,她非常悲痛,整天都為此憂傷不已,自此再沒有生育過任何子女。
可是她沒想到的是,還有更讓她憂傷的事在未來的日子里等著她。
三、 公主橫刀奪愛
王獻之出自魏晉名門世家—瑯琊王氏,他又長得一表人才,少年時期就負有盛名,在當時的王公貴族之中很受歡迎,因此也入了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的眼。
司馬道福是晉簡文帝司馬昱的三女兒,她曾經嫁給大司馬桓溫的次子桓濟,桓濟因為不滿叔叔桓沖當權,密謀和兄長聯手殺死叔叔,結果后來事情敗露,桓濟兄弟被流放,司馬道福于是和桓濟離婚了事。
離婚后的司馬道??粗辛水敃r大家眼中的世家才子王獻之,想將他招為駙馬。
此時的王獻之和妻子感情很好,雖然兩個人再沒有生育子女,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兩個人生活的溫馨和融洽。
雖然王獻之并不想離開自己的妻子,但是皇家之命又難以直接違抗,無奈之下,王獻之不惜用灸法燒傷自己的腳,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他想讓自己以這種形象讓新安公主死心。
但是即便如此,新安公主仍然對王獻之初心不改,執(zhí)意要嫁給他。
受到皇權逼迫的王獻之只好忍痛休妻。
此時郗道茂的父親,也就是王獻之的舅舅郗曇已經去世,郗道茂只好含羞帶愧地投奔伯父郗愔,不久就抑郁而逝。
四、長久思念
因為有謝安的賞識,又有皇權的支持,當上駙馬之后的王獻之官職越做越大,先是當了建威將軍,后來當上吳興太守,不久又入朝擔任中書令,是朝中最高的行政長官,地位在丞相之上。
新安公主為王獻之生了一個女兒,起名神愛。
雖然看起來王獻之官場得意,家庭生活美滿,但是王家的人,從王羲之開始就對功名很是淡泊,王獻之顯然繼承了這一點,權貴榮耀、駙馬之名都不曾讓他真正歡喜,他的心里始終牽掛著前妻郗道茂,經常給她寫信問候,其中最有名的一封信就是《奉對帖》:
王獻之《奉對帖》,網絡圖
“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嗖槐M觸額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匹,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
雖然我曾經和表姐你每天相對,持續(xù)了十幾年的時間,但是我多希望那樣的日子能夠再持續(xù)下去,讓我能夠和表姐你白頭到老啊!
沒想到命運乖張到了這種地步,我們被迫生生分離!我對此十分傷心惆悵,什么時候才能像當初那樣和你朝夕相處呢?
我悲傷地低頭悲泣,仰頭嘆息,可是卻又實在沒有什么辦法!或許只有到我斷氣的那一天才能和姐姐再次相見吧!
五、一生憾事
王獻之所期待的和郗道茂相見的日子很快就來到了。
公元386年,大概是和新安公主成婚六年后,王獻之病重,在醫(yī)治難愈的情況下,王獻之讓人請來道人為自己上表章。在反思有生以來所犯的錯誤時,他沉思良久,終于緩緩回答道:“不覺有余事,惟憶與郗家離婚?!?/p>
這是王獻之一直耿耿于懷的事,雖然在書信中多次抒發(fā)出來,可是這份痛苦直到臨終之際仍然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不久,王獻之去世,時年43歲。
王獻之的女兒王神愛長大之后,嫁給太子司馬德宗為妻。
公元396年,司馬德宗繼位,是為晉安帝,王神愛被立為皇后,是為安僖皇后。
雖然晉安帝一生從來沒說過一句話,凡事不能自理,但是在朝中主事官員的主持下,王獻之作為皇后的父親,還是被追贈為侍中、光祿大夫、太宰,賜謚號為“憲”。
王獻之與原配妻子相互恩愛,最后倆人卻以離婚而收場,這是因為當時的晉簡文帝的女兒司馬道福看中了王獻之,并且決心要嫁給他,晉簡文帝寵愛女兒,就替女兒做主,逼著王獻之與其原配妻子離了婚。
很多人都覺得,年輕的男子們一定都希望與帝王的女兒也就是公主結為連理,這樣的話,仕途基本上是不愁的了,但是事實上并沒有多少人愿意娶公主,不僅是因為公主平日里嬌慣脾氣不好,更多的因為沒有感情基礎,更多的是與政治相掛鉤,婚后生活基本上都是不幸福的,也許哪一天就遭來了殺身之禍。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是王獻之,王羲之的兒子。
王獻之是著名的書圣王羲之的兒子,他和王羲之一樣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不僅僅是書法家,同樣也精通詩作,還是一個畫家,可謂是一位才子。王獻之娶了郗鑒的孫女郗道茂,兩人原本生活得是和和美美,夫妻兩人非常恩愛,但是這一切的平靜都被一個人給打破了,這個人就是晉簡文帝的女兒司馬道福。司馬道福原本是有婚約在身的,但是她并不喜歡她的準駙馬爺,因為他不僅不學無術,而且還心狠手辣意欲謀殺他的叔叔來奪得家產,沒想到被晉簡文帝發(fā)現,之后就被流放了,因此司馬道福與其婚約也就解除了。
解除婚約之后的司馬道福感覺一身輕松,她其實一直都對王獻之有意思,但是當時迫于有婚約的束縛,正好現在婚約解除了她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喜歡王獻之了,于是她就將自己的心思告知了她的父親晉簡文帝。晉簡文帝非常寵愛他的女兒,所以為了女兒,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明知王獻之有妻子有家庭,卻逼迫其與原配妻子離婚娶司馬道福,王獻之聽到這件事之后,自然是不答應的,但是帝王的意愿誰又敢公然違背呢,于是他就自斷雙腿,想要以這個借口來打消他們的念頭,可沒有想到的是司馬道福卻是一個非常固執(zhí)的人,她已經鐵了心要嫁給王獻之,所以即使是斷了雙腿也無所謂。
就這樣,王獻之在晉簡文帝的命令下,被迫與其恩愛有加的原配妻子離了婚,娶了司馬道福。
王羲之和原配皮道茂的婚姻,王獻之為什么要離婚?他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詩人、畫家之子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的前妻紀道茂是他的表妹。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因為王朗家和高平的西家很般配,也有感情,所以在合適的時候,他們的父母順勢而為,成就了他們的婚姻。讓校易搜給你簡單介紹一下王獻之和紀道茂離婚的原因。
王獻之簡介:王獻之為什么離婚?
公元373年至375年,晉孝武帝的妹妹司馬道孚看上了王獻之,哭著喊著要他的弟弟司馬曜把她許配給王獻之。其實新安公主已經出嫁了。她前夫桓溫的兒子桓姬被他叔叔桓沖廢了之后,就踢了前夫一腳。
此后,司馬曜非常惱火,他不得不找機會私下和王獻之談一談。說話間,司馬曜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將妹妹新安公主許配給他的意愿。司馬曜為王獻之的妻子和妹妹新安公主感到難過。憑著他聰明的意識,王獻之立刻認出了蕭武皇帝的真實意圖。
事實上,如果王獻之能夠態(tài)度堅定地告訴司馬曜,他和妻子紀道茂的關系非常好,并發(fā)誓不分開,那么司馬曜就會尷尬得對此毫無辦法,可能就不會再有任何事情了。
后來,王獻之回到家里,沒用多長時間就離開了西道貌岸然。沒有生下一子半的道貌岸然最后走出王家是什么樣的場景?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想想也很凄涼。
王獻之簡介:王獻之娶了一位公主
不久,王獻之幸福地娶了新安公主司馬道夫。得了金枝玉葉的王獻之,自然是走上了仕途,行情一路看漲。
然而,王獻之仍然沒有忘記他對前妻的虧欠。公元386年,王獻之含淚而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面包的愛情固然不穩(wěn)定,甚至搖搖欲墜,但沒有愛情的婚姻卻是一潭死水。
這位才子叫王獻之,是東晉時期的人,他為抗婚不惜燒爛雙腳并不是因為公主長得太丑,只是因為他當時已經娶妻,而且和妻子感情很好,他一點也不喜歡公主,而且也不想攀龍附鳳,為了抗旨,就燒爛了自己的雙腳,這樣就不用娶公主了。
這位公主名叫司馬道福,是東晉帝王家的第三個女兒,她一開始的婚姻只是政治聯姻,與駙馬桓濟沒有任何感情。后來桓濟謀反失敗被貶,公主趁機就和駙馬離了婚。她想嫁給大才子王獻之,就求簡文帝和太后賜婚。
說到王獻之,那可是當時有名的才子,其父親是名滿天下的書法家王羲之,屬于名門之后,而且長得也是一表人才。這樣一位既有顏值又有才華的人,哪個女子不喜歡?司馬道福公主婚前就喜歡上了才子王獻之,可惜那時已經結婚了,現在離了婚,怎么能錯過這次機會?
但是,才子王獻之早已和表姐郗道茂成婚,還是青梅竹馬,兩人感情深厚。妻子家也是名門,兩人算得上是門當戶對,而且長得也很美麗,性格文靜賢淑。無奈,家族背景再大也敵不過皇家。
因為郗道茂沒有生下一個兒子,所以被公主抓到了把柄,請求太后和帝王下昭,讓王獻之休了其妻子,然后再娶公主。那時,如果女人膝下無子,丈夫就可以休了她。但是王獻之深愛自己的妻子,而且對政治也沒有興趣,也不喜歡公主。
可是抗旨是死罪,于是王獻之只好用苦肉計,也就是燒傷自己的雙腿,來達到抗婚的目的。但是,公主表示,就算王獻之殘廢了,也阻止不了她要嫁給他的決心。
最后,王獻之的妻子為了讓丈夫不為難,主動離開了,并且發(fā)誓終身不嫁。而公主如愿以償,嫁給了才子王獻之,由于王獻之根本就不喜歡公主,而且恨公主拆散了自己和妻子,當然是婚姻不幸福,公主只能夜夜守空房,其實,這又何必了,害人終歸也害了自己。
大家都知道許為了自己選擇了娶公主為妻。事件曝光后,他甚至想殺死自己原來的妻子和孩子。他真是一個殘忍冷血的人。幸運的是,陳世美最終被包公殺死了
雖然極其可恨,但如果皇上的女兒看上了你,要你做她的徐,我估計幾乎沒有人不同意。畢竟這真的是很大的成功!
但這并不是完全絕對的。東晉時有這樣一位著名的書法家,長得好看,文采出眾。到了東晉,他得到了很多女人的喜愛,也許他真的是千千萬萬女人的理想丈夫。沒想到,公主對他非常迷戀。后來,為了嫁給他,皇帝命令書法家與妻子離婚并娶她,但為了避免結婚,他不惜自焚。
他是“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王獻之繼承了他父親王羲之的書法水平。雖然王獻之的書法不能達到他父親的高度,但他自成體系,絕對是古代書法家中的佼佼者。
此外,王獻之是一個英俊的男人,有著放蕩不羈的個性??梢哉f,這樣年輕的人才,真的是千千萬萬少女心目中最好的伴侶。王獻之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寫作和打字,他對做官沒有太大興趣。
讓我們來看看王獻之的原配妻子郗道茂,他們一起長大,屬于典型的童年關系。所以他們的關系也很好。另外,對方家族都是東晉的大豪門。王獻之出生在王氏,瑯琊,而郗道茂家族是江東大家族。因此,郗道茂和王獻之絕對是天作之合。后來,當他們的家庭就位后,他們就預訂了年輕的婚姻。
郗道茂和王獻之結婚后,他們相處得很好,沒有問題,因為他的妻子王獻之,是郗道茂, 2歲的丈夫。經過半年恩愛的夫妻生活,兩個家庭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就是他們的父親(王羲之、郗曇相)相繼去世,這無疑對兩個家族的后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可能直接影響他們在東晉的地位。
看新安,公主新安公主是東晉簡文帝的女兒,可以說是東晉簡文帝的寵幸。事實上,新安公主很早就喜歡上了王獻之,但那時他們倆還年輕,她認為她將來可以嫁給王獻之。然而,父皇把新安公主嫁給了桓濟,而桓濟則是權力很大的桓溫大臣
這顯然是一場政治婚姻。雖然新安公主不情愿,但她很無助。盡管新安公主已經結婚了,但她心里仍然想著王獻之,并夢想著有一天能嫁給他。我沒想到她的愿望會實現。由于桓家,的嚴重不幸,她的丈夫桓濟被流放,新安公主正好抓住機會和他離婚。離婚后,新安公主開始打王獻之的主意,所以她經常有時間麻煩皇帝向王獻之求婚。
最后,皇帝無法忍受被激怒,所以他命令王獻之與他的妻子離婚,并與新安公主結婚。然而,王獻之起初拒絕殺死她。為了拒絕嫁給新安,公主,王獻之甚至燒了她的腳。結果,新安公主非常大膽地說瘸子要結婚了。
王獻之知道,如果繼續(xù)下去,瑯琊榜王氏遲早會垮掉,所以他不得不忍痛與妻子郗道茂離婚,然后與新安,公主結婚,結果郗道茂很不開心。
另一方面,王獻之,因長期衣冠不整而患病,并患有艾灸避娶公主的后遺癥,最終于386年去世,享年43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0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