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周朝諸侯國,國君媯姓,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大家都知道楚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諸侯國。特別是在疆域面積上,連秦國、晉國、齊國等大國都無法和楚國相媲美。值得注意的是,楚國立國之初,初居丹陽,只是彈丸之地,其后,即以此為立足點,向南推進,發(fā)展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也即楚國的疆域,是靠著不斷消滅周邊的諸侯國,以此得來。比如鄧國、庸國、權國、唐國、申國、息國等,都沒能抵擋楚國的大軍。
不過,在這些諸侯國中,有一個諸侯國被楚國消滅了三次,也即前兩次,這個諸侯國都成功復國。直到第三次,楚國才徹底占據(jù)了這個諸侯國的疆域。并且,這個諸侯國君主的子孫,還跑到了齊國,通過百年的努力,篡奪了齊國君主之位。那么,問題來了,這個諸侯國是哪一個呢?
一
首先,這個小國,就是陳國。陳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8年),出土金文資料作敶。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周朝諸侯國,國君媯姓,是虞舜后裔。在周武王建立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就是周王室的姬姓宗室,比如魯國、燕國、衛(wèi)國、晉國、鄭國等諸侯國,都是姬姓諸侯國;第三類是功臣,比如齊國、楚國等諸侯國,就是因為祖先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勞,所以被分封為諸侯;第三類就是陳國這樣的諸侯國,也即祖先是堯舜禹或者商朝的后人。
在西周時期,陳國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鎮(zhèn)),媯滿史稱胡公滿、媯陳公或陳胡公,成為胡氏與陳氏的得姓始祖。后來,陳國遷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東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
二
由此,陳國因為地處中原地區(qū),擁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但是,進入到春秋時期,因為齊國、晉國、楚國等大國的崛起,夾在中原之地的陳國,和鄭國、宋國、許國等諸侯國一樣,都走向了衰落。特別是在晉楚爭霸期間,陳國等諸侯國只能“朝秦暮楚”,以此求得自保。不過,對于致力于爭霸中原的楚國,顯然希望可以吞并陳國這一諸侯國。陳靈公在位期間,陳國爆發(fā)了內(nèi)亂。
對此,楚莊王以此作為出師的名義,從而趁機消滅了陳國。在第一次消滅陳國后,楚國向在陳地建縣,一如當年楚國消滅息國,設立息縣(今河南省信陽市息縣一帶)一樣。不過,楚莊王的這一想法被申叔時勸阻。
三
在申叔時看來,如果長期占據(jù)陳國,會在中原諸侯國中留下不好的名聲,不利于楚國爭霸。于是,楚莊王立流亡在晉國的陳靈公的太子午,這就是陳成公。當然,陳國能夠第一次復國,除了楚莊王的仁慈,也和鄭國、晉國的支持存在直接的關系。到了楚靈王在位時,又找了個借口興兵討伐陳國,陳君留逃往鄭國,這是楚國第二次消滅陳國。在此基礎上,楚國在陳地建縣,穿封戌為縣公。公元前529年,公子棄疾發(fā)動兵變,推翻楚靈王,自立為楚平王。
楚平王即位后,為了籠絡人心,獲取周邊諸侯國的支持,于是讓陳國復國。而這,成為陳國第二次復國的重要原因。當然,經(jīng)歷兩次滅亡的陳國,已經(jīng)是衰弱不堪了。到了公元478年,楚惠王在位時,第三次消滅陳國,徹底結(jié)束了陳國的歷史。
四
最后,雖然陳國的歷史結(jié)束了,但是,陳國君主的后人,卻依然活躍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舞臺上。其中,就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田完),早在春秋時期就逃到了齊國,并且在齊國走向了仕途。自此之后,陳完(田完)的后人在齊國開枝散葉,成為齊國的一個卿大夫家族。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呂氏從此退出齊國的歷史舞臺,而這,意味著田氏徹底取代了姜太公的后人,并統(tǒng)治了齊國,這就是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偟膩碚f,就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陳國,因為夾在齊國、晉國、楚國、吳國等大國之間,可謂朝不保夕,其之所以能夠兩次復國,不是因為自己實力有多強,主要是當時諸侯國之間的制衡關系和楚國的爭霸需要。對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1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