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臨死前大喊六個字,曹操為何沒在意?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呂布三國第一猛將的威名,在呂布臨死之前一直響徹三國。三國之中無人敢墜了呂布的英武。呂布雖然有才,可卻太過搖擺不定,最終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話說呂布臨死之前曾經(jīng)大呼過六個字,而曹操卻不甚在意。那么呂布臨死之前到底說了什么呢?曹操在意了又會怎么樣呢?
呂布的實力
呂布,字奉先。呂布最初是丁原的部下,被別人一攛掇,殺了自己的舊主丁原,又改投到了董卓門下。本以為呂布會安安心心地跟著董卓,因為呂布甚至認了董卓作自己的義父。可呂布又因為貂蟬之事,殺害了董卓。在董卓死后,呂布選擇依附袁紹??稍B知道呂布的過往之后,對呂布極為不信任。興平元年,呂布又在曹操的背后插了一刀。曹操打的呂布節(jié)節(jié)敗退,呂布不得已又投奔了劉備。不久后,呂布又背叛了劉備。從呂布這背叛史來看,他能在三國之中活這么久,也是神奇了。
呂布在背叛了大多數(shù)人之后,帶著軍隊到了下邳。曹操對呂布的行徑忍無可忍,選擇了親征。當曹操活捉呂布之后,呂布選擇了投降。曹操見呂布勇猛,也有意接受呂布的投降??蓜湓趺茨苎郾牨牭乜粗鴧尾季瓦@樣投降呢?于是劉備對曹操說道“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曹操一聽劉備的話之后,立馬就歇了收呂布為己用的想法,決意殺了呂布。呂布見情況不妙,于是說了六字為自己辯白“是兒最叵信者”??刹懿贇⒁庖褯Q,呂布的這六個字也就成為了遺言。
原來呂布這六個字的意思是說‘劉備這個人說的話是不能相信的’。呂布何出此言呢?原來呂布自認為自己曾經(jīng)幫過劉備,而劉備這是落井下石。確實呂布曾經(jīng)幫過劉備。當年袁術(shù)野心不小,企圖吞并劉備。劉備見情況危急,便向呂布發(fā)了求救信。呂布經(jīng)過一番思想掙扎之后,選擇了與劉備一同對抗袁術(shù)。
而劉備一方也是因為有了呂布的助力,在和袁術(shù)一方大戰(zhàn)之時,才沒有落于下方。呂布以為自己救過劉備一次,劉備不應(yīng)該落井下石。可呂布卻忘了自己曾經(jīng)背叛過劉備。若曹操重視了呂布的話,將呂布留了下來,結(jié)局可能又會不一樣了。
眾所周知, 由于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政治黑暗,皇權(quán)虛弱無力,加之對地方過度放權(quán),因而造成了各路割據(jù)勢力擁兵自重,戰(zhàn)事不斷爆發(fā)。 此時漢朝的朝綱混亂,人民飽受苦果,延綿數(shù)百年大漢氣數(shù)似乎將近,英雄豪杰無不覬覦天下,其中像曹操、劉備、袁紹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成為一方霸主。
時代的動蕩不安,除了出現(xiàn)諸多地方豪強外,還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運籌帷幄的謀士與征戰(zhàn)驍勇的將士,這其中就有以勇武聞名于世的“三國第一猛將”溫侯呂布。 作為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呂布素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都曾是那個風(fēng)云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 由于他的出現(xiàn),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格局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先是誅董卓、破張燕,后又大敗袁術(shù),使曹操數(shù)戰(zhàn)不利。
戰(zhàn)將呂布可謂是制造了三國歷史發(fā)展的諸多變局,只是最后因部下的叛變,終被曹操俘獲折戟白門樓。然而,就是呂布被殺前也曾大喊7個字,本可再次改寫三國歷史,只可惜曹操當時沒聽懂!
據(jù)《三國志·呂布傳》記載: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并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nèi),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意思說戰(zhàn)將呂布生于并州五原郡九原縣(今內(nèi)蒙古包頭市人),后因弓馬嫻熟、驍勇尚武而在并州任職。當時,駐守河內(nèi)的刺史騎都尉丁原對呂布非常賞識,對他關(guān)系很親近,特意任命呂布為主簿。漢靈帝駕崩后,漢廷上下各方勢力暗流涌動,作為領(lǐng)軍將領(lǐng)丁原被大將軍何進徵召進京,密謀誅殺宦官奪權(quán)。
結(jié)果卻是何進先被宦官所殺,丁原也被董卓誘使呂布殺死,進而吞并丁原的軍隊。董卓得勢后收呂布為義子,任中郎將,封都亭侯。事后董卓擅自廢立天子,遭到各路諸侯討伐,最終董卓被迫挾漢獻帝遷都長安。然而,由于權(quán)臣董卓為人暴躁,雖說呂布是自己的義子,雙方依舊沖突不斷?!度龂尽肪驮涊d: “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后呂布又因與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發(fā)覺,最終在王允的挑撥之下,呂布殺死董卓,任職奮武將軍,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董卓死后數(shù)月,其舊部屬李傕和郭汜等人召集舊部,以報仇名義討伐呂布,呂布不敵只能逃走。當時正值戰(zhàn)亂,天下諸侯彼此爭斗不止,能讓呂布加入的不多,呂布初投袁術(shù)卻因驕恣、恣兵抄掠被拒絕。無奈之下,呂布又轉(zhuǎn)投袁紹,幫助袁紹對抗黑山軍,在戰(zhàn)場上他與所屬健將僅用少數(shù)人就擊破張燕,使袁紹獲得了不菲的戰(zhàn)果。事后袁紹畏懼呂布能力過大,袁紹便派兵追殺之, 《三國志》記載:“紹恐還為己害,遣壯士夜掩殺布,不獲。事露,布走河內(nèi),與張楊合?!?
呂布離開袁紹后曾與曹操爭奪兗州,雙方互有勝負,且呂布一度讓曹操在軍事上吃虧, “布出兵戰(zhàn),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陣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司馬樓異扶太祖上馬,遂引去” ,“二年春,襲定陶。濟陰太守吳資保南城,未拔。會呂布至,又擊破之”,呂布在兗州多次使曹操軍隊陷入被動之中。當時曹操本想東征徐州陶謙,聽到消息后立即回師,與呂布數(shù)次征戰(zhàn),最終呂布不敵,投向東邊的劉備,劉備讓他屯兵小沛。
可以說呂布和劉備本來沒有什么瓜葛,他是被曹操打得走投無路,才跑到徐州投奔了劉備。當時呂布很窘迫,對劉備畢恭畢敬,還讓妻子向劉備行禮,稱其為賢弟。 《英雄記》記載:“布見備,甚敬之。請備于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名備為弟。” 然而,面對劉備好心收留,呂布卻無半點感恩,反而趁機奪取了劉備的徐州。興平二年(195年),袁術(shù)率軍攻打徐州,雙方激戰(zhàn)月余互有攻守。
呂布此時在袁術(shù)的挑唆下,也起了貪心,主動攻擊了下邳,守城的張飛打不過他。于是,呂布便成為了徐州之主,自任徐州牧。同時,劉備也被袁術(shù)所擊敗,反過頭來又投奔呂布。 就這樣,呂布和劉備主客易位,呂布反而將劉備安置在小沛。 次年,袁術(shù)再攻打劉備,呂布為免袁術(shù)北連泰山寇,圍堵自己,于是出面相助,以轅門射戟解決事件,袁術(shù)麾下大將紀靈大贊“將軍天威也”??墒呛竺姘l(fā)展卻不盡如人意,呂布反復(fù)無常,終將劉備趕出了小沛。
作為一位軍事統(tǒng)帥,呂布如此反復(fù)行事,終成就了他“三姓家奴”的罵名。史學(xué)家陳壽在其《三國志》中也稱其: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fù),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在漢末三國時代,群雄并起,智謀之士云集,以呂布這樣的小智小謀并不足以應(yīng)付當時錯綜復(fù)雜的政治軍事斗爭局面。
古人重視氣節(jié)忠義,尤其是弒主,呂布不想在原來主公麾下,離去就可以了,所謂臣可以擇君,對此古人還是相當寬容的,但是你不但叛變,還殺了原來的主公邀賞,這就是極大的過錯了,而呂布不單做了,還一連做了兩次。
因為呂布反復(fù)無常,多疑,少決,最終被曹操劉備聯(lián)手打敗于白門樓之上。 呂布乃上將之勇,倘若不是屬下反叛,曹操劉備想要抓住他恐怕也并非那么容易,不過此次呂布被抓,他仍然抱有一絲幻想,他想要生存下去。于是他此時求了一人,并讓他向曹操替自己求情!此人便是劉備。
對于這段歷史在《后漢書·呂布傳》是這樣記載的,被俘的呂布不甘心就這樣死去,于是對曹操說:“明公您所擔心的不過是呂布罷了。如今我已經(jīng)臣服與您,這樣一來,天下就不足慮了。明公您率領(lǐng)步兵,讓我率領(lǐng)騎兵,天下哪還有平定不了的呢?”隨后呂布又顧謂劉備曰: “玄德,卿為坐上客,我為降虜,繩縛我急,獨不可一言邪?”
當時,曹操對呂布的話的確動了惻隱之心,“乃令緩布縛”。但此時劉備卻對曹操講: “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董太師乎!” 劉備此話一出,真可謂是句誅心的話。曹操聽后,也確實如此,默默的點頭。此時,呂布發(fā)現(xiàn)自己這次是必定難逃一死了,于是開口大罵劉備,根據(jù)《呂布傳》記載,:“布因指備曰: 大耳兒最叵信者! ”意思是劉備是天下最不能相信!呂布在大喊完這7個字之后,便被曹操下令先縊死,再梟首。
可見,呂布之死,雖然源于他的不忠不義,但直接導(dǎo)火索卻是劉備的勸諫。這也難怪呂布會大罵劉備,之前呂布在轅門射戟,解了劉備之急,此時呂布被活捉,劉備不出言相救,反而落井下石。 而看似呂布的這7個字在罵劉備無信,但也是在提醒曹操要防著劉備,劉備才是最不講信義的人。 只可惜當時曹操當時沒聽懂,如果曹操聽懂了呂布的意思,把劉備殺掉,很可能改寫三國歷史。
事實也證明,劉備果然棄曹操而去,最后還成為曹操最大的勁敵。在決定天下勝負的赤壁之戰(zhàn)中,幾十萬曹兵被劉備和孫權(quán)五萬聯(lián)軍頃刻燒光,自己也差點丟了性命,自此失去了一統(tǒng)天下的絕佳時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蛟S這正所謂是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呂布臨死前怒喊:?大耳兒賊叵信者? ,意思是說最不值得信任的人是劉備。但是當時的曹操并沒有相信這句話,因為當時劉備把呂布多次背主的事情說出來為例子,這無疑讓他說話的可信度降低了。
三國時期的呂布,是第一猛將,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天下無敵,只是呂布其人有勇無謀,見利忘義,曾因赤兔馬而殺掉義父丁原,后因貂蟬殺掉義父董卓,董卓實力被推翻之后,呂布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多次與曹操交手,后來不敵曹操,走投無路,這才到徐州投奔劉備,劉備將小沛給予呂布屯兵,呂布這才有了容身之處。后來袁術(shù)稱帝,劉備前去討伐袁術(shù),呂布趁機占領(lǐng)了徐州城,劉備在呂布為難之時給予幫助,而呂布卻趁劉備外出占領(lǐng)劉備的城池,這才導(dǎo)致兩人之間的隔閡與矛盾。也就有了呂布的三次背主,最后投靠了袁術(shù)。但是他自己的信用也徹底沒了。
呂布雖然武功高強,但是他的智謀卻是欠缺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情商低,而且他還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太自傲了,聽不進去別人的講話,當時他和曹操劉備打仗時,不聽陳宮的話,總是吃敗仗,還失去了很多的領(lǐng)地,后來在與曹操的一次對戰(zhàn)中,本來計劃是他出去誘敵,而陳宮留在鎮(zhèn)內(nèi),這樣內(nèi)外夾擊曹操,此戰(zhàn)勝利把握特別大,但是呂布卻聽信自己的妻子的,說陳宮守不住城,會讓他們妻離子散,所以呂布竟然沒有出兵,最后呂布被自己的部下給活捉了,帶到草擦面前去邀功了。
當時他見到曹操的時候,想與曹操聯(lián)合,說出了自己愿意當副將,聽從曹操的,本來曹操都心動了,但是和曹操前來的劉備卻將丁原和董卓的示例說出來,意思說呂布連將他視為義子的丁原和董卓都能背叛,還有什么不能做出來呢,所以曹操沒有接受呂布的建議,決定殺了呂布,這時候呂布大喊的說,劉備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奈何曹操沒聽。最終是劉備和孫權(quán)聯(lián)手將曹操打敗了,分了天下。其實呂布的死并不能怪劉備,只能怪自己的信用太差了。
呂布死前對曹操悲喊了“大耳兒,最叵信者”這七個字,曹操讀出了這個意思,思考了劉備之前的所作所為,他每次回想就會大哭一場。
在三國時期不乏有許多優(yōu)秀的將領(lǐng),但是在這些將領(lǐng)當中,能夠排上號的也不是特別多,其中戰(zhàn)斗力非常強的那自然是呂布,呂布當仁不讓。但是呂布最后的結(jié)局是十分凄慘的,明明已經(jīng)選擇了屈服投降,但是曹操也仍舊聽信了劉備的話,“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便將呂布處決了。
呂布在自己臨死的時候?qū)χ懿俦傲似邆€字,但是讓人十分奇怪的是,在呂布死后,曹操時不時的就會想起呂布對他說的那七個字,讀出來后,每一次都還要哭。是不是感到特別的奇怪?
其實這背后真正的原因就是,當初曹操將呂布捉住,本來是想讓呂布投降于自己為自己所用。呂布思考過后,也同意屈服投降。但是,當時劉備也在場,他直接對著曹操說,如果將呂布收為自己所用,呂布之前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背叛了自己的主公,而且他的品行也不行,可能最終你對他不利的話,他可能會把你殺死。于是曹操仔細回想了一下之前的事,最終還是把呂布給殺了。
那是因為寧愿錯殺千個,也不放過一個,他不愿意將危險留在自己的身邊。呂布在臨死前,悲喊了七個字大耳兒,最叵信者,其實這都是劉備的計謀。曹操這時才意識到自己上了劉備的當,但是呂布已經(jīng)被自己斬殺了,后悔也沒有用了。
曹操每當看到劉備的強將時,他自己也挺自卑的,自己錯殺了呂布。每次讀那七個字的時候,曹操不禁感嘆。
?大耳兒最叵信!?是呂布臨時之前說出的六個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劉備這個大耳賊是一個沒有信義的人,言外之意就是讓曹操殺了劉備這個人。如果曹操聽出了呂布這句話的意思,并且聽信了呂布的話,當場就殺了劉備,曹操就會消除了自己的一個大隱患。曹操在進攻東吳的時候,也不會遭遇赤壁之戰(zhàn)的大敗,更不會有后來三國鼎立的局面??上М敃r呂布是一個俘虜,沒有人會聽從他的話。
呂布在《三國演義》中的武力是排在前幾名的。但是他有勇無謀,手中有陳宮這樣人才,但是他不會使用,自己一意孤行,變節(jié)不忠,更是不孝不義,變成了張飛口中的三姓家奴,后來在和曹操的對戰(zhàn)中,被曹操打敗,被曹操活捉了。
呂布被曹操活捉了之后,本來有著生還的機會。但是劉備的一句話徹底斷送了呂布的生路,劉備說?君不記得丁原,董卓呼??。這就是在提醒曹操殺了呂布,不要讓自己成為下一個董卓、丁原,這兩個人都是死在了呂布的手里,都曾經(jīng)收留了呂布。劉備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借刀殺人,曹操心里也是對呂布產(chǎn)生了很壞的印象。
劉備這么做的原因就是在位自己以后的事業(yè)做打算。劉備是一個天下梟雄,他知道自己早晚會和曹操分道揚鑣,曹操早晚會是自己的對手,如果讓曹操得到了呂布這樣的人才,那對劉備會是大大的不利,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讓別人得到,尤其不能讓曹操得到。呂布臨死前才看清劉備的真面目,可惜太晚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2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