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皇帝司馬曜,最后竟被寵妃捂死,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東晉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馬曜,35歲年紀時因一句戲言輕而易舉死于宮中。司馬曜號稱武帝,卻沒有死于沙場,也沒有死于疾病或政敵之手,堪稱史上最悲催的皇帝。
司馬曜的父親是簡文帝司馬昱,母親是一個又黑又丑的宮中織婢昆侖婢。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講究門閥制度,司馬曜這樣的出身又能當上皇帝,那是極為罕見的。
那么,為什么司馬曜會有這樣的出身呢?
司馬曜之父司馬昱原是一個親王,他的妻妾們生的4個兒子,但都沒成人就相繼夭折了。一晃10年過去了,司馬昱年近40,雖然妻妾成群,卻仍膝下無子,司馬昱著急了。
一次,他聽說有位術士善面相,能相出女人有無子嗣,于是立刻重金請他進王宮,殷勤款待,然后請愛姬們出來讓術士相面。誰料,術士一個個看過后一再搖頭,又招來婢媵,術士看后仍搖頭。
司馬昱心灰意冷,正要吩咐送客時,一個女管家插嘴道:“還有一個呢,昆侖婢還沒相呢?”司馬昱大怒:“混蛋,昆侖婢算什么東西!”
原來,司馬家有一織婢,長得粗壯黝黑,眾人戲稱她為昆侖婢。司馬昱一直就把她當粗使下人,管家一提起,就認為辱沒了自己,不禁動怒。
術士說:“召來看看,又何妨?”司馬昱想反正都相了大半天了,再相一個也無妨,就叫人去召她。
昆侖婢粗大的身軀剛進殿,術士馬上拍案道:“殿下果然有福,這位就能給殿下生出貴子,殿下不但有子,還將南面稱帝呢!”
司馬昱一聽又驚又喜,術士又說他有天子之命,命中有兩位貴子。司馬昱寧可信其有,不肯信其無。
于是,不顧昆侖婢丑陋卑賤,當天就召她侍寢。不久昆侖婢果然懷了孕,十月后生下一個漂亮結實的兒子,取名司馬曜。不久又生一兒子司馬道子和一個女兒。
司馬曜8歲時,司馬昱當了皇帝,但他是個短命皇帝,在位1年就去世了。司馬曜10歲繼位,史稱晉孝武帝,他在位期間,司馬道子和恒玄當政,他卻沉溺酒色,荒廢朝政。
但司馬曜卻是一個孝順的君王,他不嫌棄自己的母親出身卑微,即位后就尊母親為淑妃,不久晉為貴人,后來稱皇太妃和皇太后。
但他自己的個人生活卻不十分美滿~~
司馬曜娶了名門望族王蘊之女為皇后,王皇后資容俏麗,聰明伶俐,但就是嗜酒和嫉妒,父親王蘊也是嗜酒如命。王皇后受其影響,終日酣飲,最終嗜酒過度,21歲就去世了。
王皇后死后,司馬曜寵愛上了陳淑媛,她長得極美,能歌善舞,但出身卑微。幾年生下兩個兒子,即東晉最末兩位皇帝。因為她出身低微大臣反對,至死都沒封為皇后。
陳淑媛死后,司馬曜很悲痛,郁郁寡歡一年,將心思全放在兩個兒子身上。但宮中佳麗成百上千,皇帝生活怎么都不會寂寞,不久一位張姓美人得到司馬曜的歡心。
張美人聰慧貌美,司馬曜被她迷得神魂顛倒,就封她為貴人,日夜相伴,把朝政交給胞弟司馬道子來管理。但司馬道子是昏庸無能的人,很快,東晉的政Z開始混亂起來,國力一天不如一天。
司馬曜和張貴人就這樣過了幾年昏天暗地的生活,此時司馬曜已35歲了,張貴人也有30歲了。
一天下午,司馬曜與眾姬妾一同宴飲,司馬曜因國內(nèi)水災而愁眉不展,張貴人因中年無子而悶悶不樂。
喝了幾杯悶酒后,他張貴人仍一臉不高興,終于按捺不住問張貴人不高興原因,張貴人自然不便說出來就沒回答。司馬曜很掃興,轉身去與其他姬妾調(diào)笑。
5年來張貴人何時受到過如此冷落,因而非常生氣。司馬曜從沒見過張她氣成這樣,反而覺得她生起氣來特別有意思,更加嫵媚動人,于是假裝崩起臉來說:
“張愛卿,你歲數(shù)不行了,我現(xiàn)在喜歡比你更年輕的了?!?/p>
說完,故意走到眾姬妾群里左擁右抱,好不恣意。張貴人并不知司馬曜是在跟她開玩笑,就冷笑一聲,帶著貼身侍衛(wèi)拂袖而去。
天晚席散,司馬曜已喝得爛醉如泥,被侍衛(wèi)抬到清暑殿里。張貴人見司馬曜爛醉,又想起他白天對自己的冷落,不禁動了殺機。
她讓眾侍者將剩下的酒菜拿到外邊去吃,自己則叫來心腹婢女,讓她用被子捂住司馬曜的臉,竟把他活活捂互了。
第二天一早,張貴人在殿里大哭,哭聲越來越高,眾宦官不知發(fā)生了何事,一齊聚到殿前侯旨。一會兒,婢女走出來說:“皇帝昨天飲酒過量,半夜做噩夢暴崩了?!?/p>
一個35歲年富力強的皇帝,好端端一夜之間就死了。大家都懷疑,但沒真憑實據(jù),誰也不敢說。
當時最有權力有資格過問此事的是母親李太后、弟弟司馬道子和太太司馬德宗三人。但李太后昆侖婢是憨厚的老太太,只知享福,缺少心眼;弟弟是昏庸之人,太子又與晉惠帝一樣是個白C。
這三個重要的人都不過問,誰會過問呢?于是一場天大的弒君案,竟因無一人來追查,就此不了了之。
東晉第九代皇帝晉孝武帝,竟死于一句戲言,想來真夠荒謬!
這個君王就是司馬曜,主要是他當時喝醉了酒,然后呢就對自己的妃子張貴人說了,您人老色衰,這就讓張貴人心有不滿想要殺了他,隨后又讓皇太子司馬德宗登上了皇位??梢哉f這也是特別離譜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死了,兇手沒有被繩之以法,甚至,他的皇位還是一個癡傻之人登上了。
司馬曜當時最為喜愛的一個妃子就是張貴人,張貴人也就在皇帝的寵愛中生活,可以說在后宮沒有人可以讓她不痛快。可以有一次這個張貴人在和司馬曜一同赴宴后,司馬曜喝醉了也就有心想要調(diào)戲自己的妃子,可是這樣一調(diào)戲就把自己的命也調(diào)戲進去了。原話是
“自己喜歡你不過是迷戀你的美貌,而現(xiàn)在你人也老了,還是個沒有子嗣的妃嬪,真的是平白浪費了這個妃位,道不如回頭廢了你,我再重新找個妃子。”
這樣一來就讓張貴人心生懷恨和惶恐,一念之差就把這位皇帝給捂死了。
皇帝死后也沒有人想要來大肆的調(diào)查,這樣也就讓張貴人逃過一命。當然,其實這位皇帝也死得特別的冤,主要是他當時喝了酒便與寵妃開了個玩笑,也就是這樣,一不小心就將自己的小命給丟了上去。所以我們由此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千萬不要小瞧女人。最后可悲的就是他死后就讓一個有智商問題的皇子登上皇位,成為別人的江山了。
最后這個國家開始了傀儡政權交替,也是非常讓人覺得可惜的。當然這樣的情況也是那位皇帝不想看到的吧。
不是被皇后悶死的,當時主使的張貴人也只是個貴人,而且也沒有親自動手,是指使宮女把他悶死的,可憐這個君主,還在睡夢中,就這樣喪命了。
司馬曜這個君主,女人緣不太好,原配皇后王法慧,是個脾氣暴躁的酒鬼,喝多了就發(fā)酒瘋,搞得司馬曜很是頭疼,好在這皇后20歲就死了,也沒有太大影響。正皇后死了后,司馬曜就不立皇后了,寵愛張貴人一個,大臣們本來就對他有所愧疚(因為給他找了個酒鬼皇后),所以也不管他的后宮之事,隨便他浪吧。
所以司馬曜就酒池肉林,每天昏昏沉沉,喝多了也張口就來,這一天他又喝醉了,迷迷糊糊的看著當時最寵愛的張貴人說:哎呀你都30了,眼角都有皺紋了,看來我也要換換口味,再找一些美女咯。說完倒下睡了。這張貴人也不是好惹的主,當下臉色變不好看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張貴人耿耿于懷,深怕這一語成讖,自己沒了寵愛,加上在這么多人面前說她老了,這個太誅心了,是個女人都不能忍,以后這宮中如何自處,豈不是走到哪都要被人指指點點說老女人,看著這個熟睡的家伙,她怒火中燒。
張貴人心中有了盤算,就把太監(jiān)也灌醉支開,叫來心腹宮女,用被子捂死了司馬曜。更離譜的是,事發(fā)之后她一點不慌張,對前來查探的司馬曜兒子說是做噩夢死了,這兒子也是個白癡,又沒有人證物證,反正自己可以當?shù)弁趿?,還管老子怎么死的干嘛,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張貴人沒有受到制裁。
司馬曜在位24年,曾經(jīng)也有一番建樹,最后死于床榻,真的是太悲催了。
據(jù)說,晉孝武帝司馬曜喝醉之后,和自己寵妃張貴人開玩笑說:“你已經(jīng)快三十歲了,可我喜歡更年輕的女人,所以我以后不想理你了?!本褪沁@樣一句玩笑話,讓張貴人動了殺機,并且因此殺了司馬曜。
于時年幾三十,昌明妙列妓樂,陪侍嬪少,乃笑而戲之云:‘汝以年當廢,吾已屬諸姝少矣。’張氏潛怒,昌明不覺而戲逾甚。向夕,昌明稍醉,張氏乃多潛飲宦者內(nèi)侍而分遣焉。至暮,昌明沉醉臥,張氏遂令其婢蒙之以被,既絕而懼,貨左右云以魘死?!段簳贰ぞ砭攀ち袀鞯诎耸摹べ詴x司馬叡傳附昱子昌明傳
這個故事就是標準的宮廷秘聞,雖然傳得有鼻子有眼,但兇手卻并未受到任何懲罰。而這個故事的來源只是一些小道消息,雖然在后世廣為流傳,但在當時卻并未得到官方的證實。
對于這種歷史上的宮廷秘聞,我通常都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來對待的,因為這其中有太多不合常理之處了。
首先,謀殺需要足夠的動機、勇氣和實力,而張貴人謀殺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動機本身十分離奇,同謀者(心腹宮女)的動機更是難以解釋。
就算晉孝武帝司馬曜酒后吐真言,也不代表他們會有什么顯而易見的危害?;实劢裉煜矚g這個女人,明天喜歡那個女人,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如果每個女人都因為這種事情謀殺皇帝,那中國歷史上又能有幾個皇帝得以善終呢?
殺人容易善后難,張貴人有多大的勢力,能夠在殺死皇帝之后平安無恙?董卓和曹操恐怕都沒有這個本事吧?
其次,從東晉執(zhí)政官司馬道子不聞不問的反應來看,晉孝武帝司馬曜也不太可能死得如此離奇。
春秋時期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晉靈公被趙穿謀殺,而史官董狐卻在史書上寫道:“趙盾弒君。”很多人都認為董狐寫得不對,因為晉靈公被殺的時候,趙盾并不在都城。董狐的回答是:“晉靈公被人殺害了,趙盾作為晉國執(zhí)政官,有能力也有義務懲罰兇手,可趙穿卻能光明盛大地在晉國生活。趙盾不是弒君主謀,誰是呢?”
董狐的推論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如果你有能力也有義務阻止一件事的發(fā)生,可你卻并未這樣做,我們就可以認定:你默認這件事發(fā)生。從這個角度來說:“趙盾弒君”才應該是歷史的真相。
話題回到晉孝武帝司馬曜之死,如果司馬曜真是被張貴人謀殺的,執(zhí)政官司馬道子應該怎么做呢?當然是殺死張貴人替司馬曜報仇?。?/p>
如果司馬道子膽敢無視這件事,他的政敵立刻就會用“趙盾弒君”的典故套到司馬道子頭上??墒聦崊s是:根本沒人拿這件事大做文章。
從這個角度來看,晉孝武帝司馬曜的離奇死亡,應該只是一個小道消息而已。
晉孝武帝司馬曜去世之后,他的兒子司馬德宗繼承了皇位。據(jù)史書記載,這位皇帝是個白癡,智力只相當于幾歲孩子的水平。
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稌x紀》·卷十·帝紀第十
按說:如果這是真的,那說明此時的東晉皇帝只是一個傀儡,國家的大事小情都由執(zhí)政官司馬道子說了算。
可實際上,晉孝武帝司馬曜去世之后,司馬道子依然無法真正控制中央政府。因為支持司馬曜的豪門士族本就擁有強大的家族背景,司馬曜死了,這些豪門士族的實力卻并未受到太大的損傷。雖然在此時的東晉,司馬皇族的勢力已經(jīng)獲得了極大提升,但他們依然不敢無視豪門士族的利益。
從這層意義上講,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去世,只是使東晉的力量均勢發(fā)生了一點偏差。絕不是意味著司馬曜一系的勢力從此一蹶不振,更不意味著整個東晉成為了司馬道子的天下。
這是當時的天下大勢,可司馬道子一系卻錯誤地估計了形勢。王恭等人曾臣服于晉孝武帝司馬曜,司馬曜去世之后,司馬道子一再拉攏王恭等人,卻并不愿意給王恭等人什么重要的職務。
史書是這樣說的:司馬道子想使朝廷內(nèi)外團結,于是對王恭用心結交,希望消除舊日的矛盾,可王恭談到朝政時總是聲色俱厲。司馬道子知道王恭不能合作,就產(chǎn)生了除掉他的想法。
而道子亦欲輯和內(nèi)外,深布腹心于恭,冀除舊惡。恭多不順,每言及時政,輒厲聲色。道子知恭不可和協(xié),王緒之說遂行,于是國難始結?!稌x紀》·卷八十四·列傳第五十四
雙方為什么無法談攏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在權力的分配方案上各有想法。
基于司馬道子的利益,他最想對王恭說的是:“我哥哥死了,你以后就跟著我混吧,我給你榮華富貴?!?/p>
基于王恭的利益,他最想對司馬道子說:“想拉攏我就拿出點干貨來,別跟我玩虛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3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