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是被陶謙殺死的?曹嵩怎么死的?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其實歷史上關(guān)于曹嵩的死還有很多疑點,雖然我們普遍認為曹嵩是被陶謙所殺,但陶謙殺曹嵩的理由似乎有些站不住腳。曹嵩是曹操的父親,當(dāng)時曹操的作戰(zhàn)部隊已經(jīng)不可小噓,陶謙何必要給自己惹麻煩殺掉曹嵩呢?主要是陶謙也拿曹操一點辦法沒有,如果說后續(xù)還有計謀的話,那也還好說,如果只是為了貪圖一時痛快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以后出現(xiàn)了另外一種說法,是說曹操借陶謙之手殺掉了自己的父親曹嵩,不過這個動機幾乎也禁不起推敲,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曹嵩是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的人,當(dāng)年靠賣官坐上了三公的位置,不過很快就被揭穿太尉一職被罷免,還沒收了大部分的財產(chǎn),最后只能回到老家養(yǎng)老。好在這件事沒怎么影響到曹操的前途,不過曹操因為是宦官世家出身,所以在朝廷也不受待見,不過也沒結(jié)識什么仇人。后來曹操將自己的勢力發(fā)展壯大起來,父親曹嵩和弟弟曹德就準備去投靠曹操,結(jié)果在路上被陶謙的部隊攔截,最后追殺致死。曹操也是替父報仇,出兵討伐陶謙,還將徐州屠城泄憤。
不過關(guān)于曹嵩的死還有另一種說法,本來陶謙是要護送曹嵩去曹操的根據(jù)地兗州,但路上陶謙部下張闿卻對曹嵩的財物搭起了心思,所以便一不做二不休將曹嵩殺死奪財,然后逃到了袁術(shù)那里。其實歷史上不止《三國志》記載了這件事,很多古書也有記載,例如《后漢書》、《世說新語》、《吳書》等。但我們還是會以《三國志》當(dāng)中的記載為標準,畢竟其他書籍就有些偏小說了。
例如在《世說新語》中,這個故事就非常精彩,但一看就是杜撰出來的。是說當(dāng)時曹嵩帶著自己的小妾本想一起逃跑,當(dāng)時小妾體型偏胖根本跑不動,但曹嵩是一位有情義的人根本來想著自己逃跑,而是一定要帶著她一起跑(這點來看曹嵩還是要比劉備重感情不少)。所以曹嵩就帶著小妾躲到一間茅廁當(dāng)中,結(jié)果最后還是被陶謙的士兵給抓住,因為其中有位士兵正好三急所以在廁所抓到了曹嵩。
不過大家應(yīng)該還是會更加相信《三國志》當(dāng)中的描述。不過陶謙直接殺掉曹嵩的確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他為什么執(zhí)意這樣做呢?如果陶謙留個活口,說不定還能同曹操談判或者當(dāng)做一個籌碼,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沒了。所以這里陶謙的動機一直是一個謎,最后不僅失去一個籌碼還吸引了曹操的仇恨值,最終過度勞累致死。
而曹嵩已經(jīng)在瑯琊郡住了好幾年,陶謙有很多機會殺死曹嵩,但曹嵩一直活得好好的。初平三年,曹操派泰山太守應(yīng)劭與陶謙并肩討伐李玨。他們的感情不淺。從這幾點來看,陶謙派兵保護曹嵩,向曹操示好是最有可能的情況。
不幸的是,問題出在警衛(wèi)隊的將軍們身上。從曹嵩到兗州,載著一百多輛金銀車輛,真是令人羨慕。陶謙的部下,很多都是黃巾將軍,而言情將軍張凱也有這么一套,還是挺有道理的。此外,滑縣、費縣等地有不少造反派聚集,治安狀況十分惡劣。張凱冒充賊兵,也有渾水摸魚的借口。
更重要的是,張凱殺了曹嵩之后,曹操并沒有盡力去淮南殺父仇人,而是把所有的怒火都發(fā)泄在徐州的陶謙身上,攻占了徐州十余城,甚至屠城殺光了所有的人。整個徐州都害怕它。好在青州刺史田忌、平原相劉備領(lǐng)兵救援徐州,勉強抵擋住了曹軍的進攻,恰在此時,張淼、陳宮等人聯(lián)合呂布,在曹操的老巢兗州發(fā)動起義,攻占了兗州大部分郡縣。曹操不想殺雞取卵,只好退兵,徐州得救了。
另一方面,張凱在投奔淮南后并沒有消失。淮南是袁術(shù)的地盤,袁術(shù)和曹操相持不下。此外,張凱有數(shù)百輛汽車的黃金和白銀。袁術(shù)怎么會不接受張凱呢?而《后漢書》引用謝承的話說:“袁術(shù)派張開陽到陳那里君府私會,君去飲酒,因詐殺君。一個縣官員像失去親人的父母一樣嚎啕大哭這表明張凱確實投靠了袁術(shù),并在袁術(shù)手下為刺殺陳國祥羅俊而工作。做殺手是張凱的強項。
當(dāng)時,曹操不可能知道張凱的下落。但是,這個時候的袁術(shù)還是很強大的。一旦雙方開戰(zhàn),曹操是占不了便宜的,但是徐州就不一樣了。只要沒有外界的干擾,拿下徐州幾乎輕而易舉,曹操也可以借此機會把兗州和徐州連在一起,東線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所以曹操沒有殺死父親的仇人張凱,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徐州的陶謙,消滅陶謙,占領(lǐng)徐州。這并不需要太多的努力,但他可以大大增加他的力量。而且以替父報仇為由出兵,其他諸侯強行干預(yù)的幾率會大大降低,全軍士氣必然會大大提振。曹操的算盤打得很響。可惜沒想到呂布用刀捅了他,捅得很深,差點要了曹操的命。對我父親的報復(fù)會消失。
于曹嵩之死,史書上的記載不盡相同,主要有這么幾種記載: 一是《三國志·武帝紀》:“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后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瑯邪,為陶謙所害,故太祖志在復(fù)讎東伐”。 二是《后漢書·應(yīng)劭傳》:“興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從瑯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謙素怨嵩子操數(shù)擊之,乃使輕騎追嵩、德,并殺之于郡界。劭畏操誅,棄郡奔冀州牧袁紹”。 三是《世語》記載:“嵩在泰山華縣。太祖令泰山太守應(yīng)劭送家詣兗州,劭兵未至,陶謙密遣數(shù)千騎掩捕。嵩家以為劭迎,不設(shè)備。謙兵至,殺太祖弟德于門中。嵩逃于廁,與妾俱被害,闔門皆死。劭懼,棄官赴袁紹”。 四是《吳書》:“太祖迎嵩,輜重百余兩。陶謙遣都尉張闿將騎二百衛(wèi)送,闿于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太祖歸咎于陶謙,故伐之”。 五是《后漢書·陶謙傳》:“初,曹操父嵩避難瑯邪,時謙別將守陰平,士卒利嵩財寶,遂襲殺之”。 綜合這幾種不同說法,筆者的看法是:曹嵩是在陶、曹交戰(zhàn)的初期打算移居兗州,去投靠曹操,中途被殺。因為如果曹嵩在等到曹操血腥屠城以后再去投靠,時機不對,曹嵩應(yīng)該沒有那么傻,而且曹操血腥屠城對徐州的震動非常大,以曹嵩“輜重百余兩”這么龐大的隊伍,想躲過徐州這么多與曹操有著血海深仇的徐州百姓的眼睛應(yīng)該是不可能的,說不定哪個沖動的老百姓就會要了曹嵩的命,曹嵩不會那么的張揚,率領(lǐng)一支這么龐大的隊伍招搖過市。再者,曹操聽說父親被害而血腥屠城,似乎更合情理,也就是說,曹嵩遷居的時間不會在興平元年(194年),而應(yīng)該是獻帝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和陶謙交戰(zhàn)一年后局面相對平靜的時期,曹嵩看到局面相對平靜后立即慌慌張張舉家遷移。至于到底是不是陶謙殺了曹嵩,筆者認為極有可能是陶謙所為。陶謙怨恨曹操與自己為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向曹操實施報復(fù)的機會。而在實施報復(fù)的過程中,陶謙的部下眼見曹嵩的富裕見財起意,同時進行了搶劫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某也認為曹嵩之死尚在屠城之前
曹操是漢末三國風(fēng)云人物,是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者,曹操一生南征北戰(zhàn),剿滅呂布、袁術(shù)、袁紹、劉表、張魯、韓遂、馬超等割據(jù)勢力,橫掃群雄,統(tǒng)一北方,立下了不朽功勛,曹丕代漢稱帝后,追尊其為魏武帝。
曹操很厲害,然而,他的父親曹嵩,曹操卻沒能保護好他的父親和家人,曹嵩在曹操接他到兗州時,慘遭殺害,為此,曹操要血洗徐州,為父報仇,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曹嵩的死,完全可以避免,然而,偏偏因為一個小女人,讓曹嵩喪了命,慘遭毒手。
曹嵩是東漢末年大宦官中常侍曹騰的養(yǎng)子,漢靈帝時,升為太尉,位列三公,地位顯赫。
興平元年(194年)春 ,曹操在兗州時,曹嵩帶著一家老小去投奔曹操。曹嵩一家從瑯邪郡趕往泰山郡時,泰山郡太守應(yīng)劭前去迎接,但他們還沒到,曹嵩一家便被徐州牧陶謙的部將所害,所以曹操大怒,要血洗徐州。
當(dāng)時,關(guān)于曹嵩一家被殺,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曹嵩一家人當(dāng)時沒防備,陶謙派兵追殺,先將曹操的弟弟曹德殺死在門口,曹嵩害怕了,趕緊在后墻打了一個洞,準備鉆出去,但是,曹嵩讓他的一個小妾先鉆出去,可是,這個小妾太胖了,鉆了半天,也沒鉆出去,曹嵩無奈,趕緊逃到廁所躲藏起來,結(jié)果,被發(fā)現(xiàn)了,于是,曹嵩一家全部被殺。
也就是說,曹嵩如果當(dāng)時先鉆墻出去,就可以逃過一劫,然后,他讓肥胖的小妾先鉆出去,耽誤了時間,錯過了最佳逃生的機會,因此,把命丟了。
《三國志》注引《世語》記載:嵩在泰山華縣。太祖令泰山太守應(yīng)劭送家詣兗州,劭兵未至,陶謙密遣數(shù)千騎掩捕。嵩家以為劭迎,不設(shè)備。謙兵至,殺太祖弟德于門中。嵩懼,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時得出;嵩逃于廁,與妾俱被害,闔門皆死。
不過,這也從一個側(cè)面說明,曹嵩還是很重情義的,至少沒有丟下自己的女人,是個負責(zé)的男人,比劉邦好多了,劉邦逃命的時候,嫌兒女在車上是累贅,跑不快,居然一腳將兒女踹下車,要不是夏侯嬰將他們抱上車,劉邦的兒女就沒命了。由此可見,劉邦的無情無義,俗話說,虎毒還不食子呢!
第二種說法,當(dāng)時,曹操迎接曹嵩時,曹嵩帶著家人,財物很多,車子有一百多輛,非常顯眼,徐州牧陶謙為了巴結(jié)、討好曹操,好心派都尉張闿,帶領(lǐng)兩百名騎兵一路護送,誰知,這個張闿見財起意,居然在泰山郡華縣、費縣之間,殺害了曹嵩一家,搶走了財物,逃往淮南。
所以,曹操歸罪于徐州牧陶謙,要討伐徐州,為家人報仇雪恨。
《三國志》注引《吳書》記載:太祖迎嵩,輜重百馀兩。陶謙遣都尉張闿將騎二百衛(wèi)送,闿於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太祖歸咎於陶謙,故伐之。
后來,是劉備出面救援徐州,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勸和,正好這時呂布在攻打曹操在山東的大本營,曹操首尾難顧,無奈之下,只得撤軍,給了劉備一個順水人情。
于是,劉備白撿了一個便宜,劉使君能救人危難,仁德布于天下,就此揚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4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