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梅妃和楊貴妃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梅妃樣樣勝過楊貴妃,楊貴妃為什么比梅妃更受寵?
或許是受了影視作品的影響,很多朋友都忽略了唐玄宗在遇到楊玉環(huán)之前的感情經(jīng)歷。
實際上,李隆基在遇見楊貴妃之前,還曾寵愛過一位叫梅妃的女子。相傳,梅妃的容貌尚在玉環(huán)之上,恰似天宮仙女下凡。惋惜的是,楊玉環(huán)后來居上,逐漸取代了梅妃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致使梅妃成了李隆基生命中的過客,被棄置于冷宮,晚景凄涼。
那么,為何楊玉環(huán)姿色不如梅妃,反倒比梅妃更加得寵呢?
可能有朋友會覺得,楊貴妃是多才多藝的美人,除了動人的容顏和妖嬈的身段外,還精擅胡舞,這才使李隆基移情別戀。通過查閱史料,筆者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梅妃非但不是花瓶,反而,是歷代后妃中罕見的才女。
她自幼飽讀詩書,九歲時便能背誦《詩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段落,十四歲就能吟詩作對,時人常將其比作晉朝才女謝道韞。除了文采過人外,梅妃還精通各式各樣的樂器,對歌舞亦有涉獵,這一特長更使喜好音樂的李隆基對其寵愛備至。由此可見,梅妃在才藝方面遠(yuǎn)勝楊玉環(huán),外在因素并不是她失寵的原因。
史料中對于梅妃的記載極少,一句“梅妃喜梅,氣節(jié)若梅”十分隱晦地向我們透露了梅妃的性格,或許,這才是是梅妃失寵的關(guān)鍵原因。
在這里,我們且將梅妃放在一旁,看看楊玉環(huán)是如何獨得李隆基寵愛的。
所謂,“六宮粉黛無顏色”只是詩句中的描寫,想要一窺貴妃的魅力,還需從更直觀的畫像中入手。在后世畫家所繪的各種版本《出浴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后世畫家為了描繪貴妃的風(fēng)姿不知耗費了多少筆墨。不論畫家們使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其筆下的貴妃幾乎都大同小異:楊玉環(huán)在華清池中清潔身體,隨后如出水芙蓉般浮出水面,在幾個丫鬟的攙扶下披上一件輕紗。
為什么連出浴都需要下人的攙扶呢?
或許是因為畫家們想要表現(xiàn)“侍兒扶起嬌無力”這一特點。此時,嬌柔若無骨的玉環(huán)穿著松松垮垮的薄衫,仿佛多走一步就要摔倒在地,讓畫外的觀者忍不住想要鉆進(jìn)畫卷中攙她一把。其實,“嬌柔”就是楊玉環(huán)的一大致勝法寶,李隆基身為一國之君,在人前人后風(fēng)光無限,想必這樣的男人不會喜歡一個“女強人”。如此看來,“氣節(jié)若梅”的梅妃太過高傲,不如嬌柔的楊玉環(huán)惹人憐愛。她經(jīng)常與強勢的李隆基針鋒相對,久而久之,兩人難免會發(fā)生摩擦,也難怪李隆基會移情別戀。
那么,為何梅妃會心高氣傲呢?
相傳,梅妃所在的江氏是閩地望族,梅妃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當(dāng)時的大唐雖然開放,但儒術(shù)已在中國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所以,“無才之女”受歡迎的程度遠(yuǎn)超才女。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時人希望從無才女人的身上獲取畸形的優(yōu)越感,因此,梅妃的才學(xué)和見識反倒成了她得寵的“絆腳石”。
梅妃入宮前,李隆基最喜歡的武惠妃已香消玉殞。史料中并無關(guān)于武惠妃才學(xué)的記載,從她陷害大臣排除異己的做法來看武惠妃是個非常淺薄的女人。此時的唐玄宗深愛武惠妃,所以,縱容了她的種種出格舉動。武惠妃過世后,唐玄宗陷入喪妻之痛中無法自拔,終日郁郁寡歡,被身邊的小人鉆了空子。高力士為了討好李隆基,上表勸皇帝在民間展開選秀。
李隆基選秀的初衷又是什么呢?不過是想找個女子作武惠妃的替代品罷了。
就這樣,梅妃走進(jìn)李隆基的視線,前文我們提到梅妃的容貌堪比天人,自然會在眾多秀女中脫穎而出。李隆基與梅妃接觸了一段時間,從她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于武惠妃的特質(zhì),這個女人才貌雙絕,她與“文藝青年”李隆基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所以,兩人在一起時自是如膠似漆,李隆基很快便走出了武惠妃去世的陰霾。李隆基是個重視感情的人,他不但對女子用情極深,對自己的兄弟亦是如此。
唐玄宗登基之初,經(jīng)常與宋王成器、申王成義、歧王范、薛王叢四位本家兄弟飲宴,飲到酣處索性與兄弟們同寢。兄弟五人不但情深義重,他們的喜好也大體相同,李隆基在宮殿中擺下五個帷帳,與兄弟們盤坐其中,談天論地,從詩賦聊到音律,相處的非常融洽。李隆基將梅妃召入后宮后,迫不及待地想將這個才女引薦給自己的兄弟們,于是,他在飲宴中請出梅妃,讓她吹奏白玉笛助興。
一時間,梅妃的笛聲繞梁,五個兄弟聽得如癡如醉。隨后,李隆基又派人取出自己珍藏的美酒,款待諸王。梅妃端著酒具向眾人敬酒,薛王酒量不濟(jì),已喝得東倒西歪,恍然間,從桌下伸出腳勾住梅妃的纖纖玉足,神魂顛倒。梅妃頗識大體,不想讓眾人難看,便不動聲色地掙脫,隨后,跑回自己的寢宮中不再出來。唐玄宗不明就里,問左右:“梅妃為何不告而別?”
宮女們答道:“娘娘鞋子上的玉珠脫落,待回宮重整珠鞋后就來?!边^了好一會,仍不見梅妃返回,李隆基心下起疑,派人催促梅妃盡快回到殿上,誰知梅妃竟以腹痛為由,拒絕出席。失去美人坐陪,李隆基失去了飲宴的心思,眾人寒暄幾句早早散場。第二天一早,薛王醒了酒,想起昨天的失禮行為后面如土色,生怕梅妃會在李隆基面前告狀,自己小命不保。
于是,薛王負(fù)荊請罪,跑到李隆基面前磕頭說道:“承蒙皇兄賜下飲宴,我酒量不佳,醉酒后誤觸皇嫂的珠鞋,這雖是無心之舉,但終究釀成大禍,請皇兄懲罰我?!崩盥』犃T,頓時想通了昨日飲宴時梅妃不辭而別的原因,但是,薛王是李隆基的兄弟,李隆基亦不想與他翻臉,便大度地說道:“既然是無心之舉,朕自然不會追究。”此件事了,唐玄宗來到后宮想要試探梅妃。
梅妃深明大義,不希望因為自己的緣故破壞皇上與諸王的兄弟情,于是,仍竭力否認(rèn)。李隆基見梅妃一心想著皇家骨肉之情,竟甘愿受辱息事寧人,對這個女人愈發(fā)寵愛。
惋惜的是,梅妃的“深明大義”恰恰成了她失寵的最大原因。
眾所周知,楊玉環(huán)與李隆基之間的愛情是有違倫常的,在楊玉環(huán)入宮之前已被李隆基的兒子壽王娶作王妃,李隆基強幸玉環(huán)之舉無疑是“扒灰”,難免會受千夫所指。梅妃聽說這件事后,怒不可遏,當(dāng)即寫下一首《樓東賦》,希望李隆基能夠回頭:
“玉鑒塵生,鳳奩香殄。懶蟬鬢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緣??嗉拍谵m,但凝思乎蘭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況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風(fēng)習(xí)習(xí),春鳥啾啾。樓上黃昏兮,聽風(fēng)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對素月而凝眸。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游;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憶昔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宴,陪從宸旒。奏舞鸞之妙曲,乘畫鷁[yì]之仙舟。君情繾綣,深敘綢繆。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氣沖沖。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朧。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fēng)。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屬悉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鐘??臻L嘆而掩袂,躊躇步于樓東?!?/p>
惋惜的是,李隆基沉浸在與楊玉環(huán)的淫樂中無法自拔,況且,梅妃的諷詩已觸動了他的敏感神經(jīng),所以,梅妃自然遭到了冷落。
自李隆基寵幸楊玉環(huán)后,不再勵精圖治,反而,展現(xiàn)出種種怠政的跡象。識大體的梅妃不遺余力地勸說李隆基,但擅長撒嬌的楊玉環(huán)時常在皇帝耳邊吹“枕邊風(fēng)”,在她的曲解下梅妃的好言相勸全都成了逆耳的惡語。而梅妃一再揭李隆基的傷疤亦使皇帝惱羞成怒,李隆基終于一紙詔書將梅妃打入冷宮。不過,若說梅妃就此失寵,倒也不盡然。畢竟,此女除了性格剛烈以外,不論相貌才學(xué)均勝楊玉環(huán)一籌。
所以說,李隆基雖厭惡她的高尚氣節(jié),但又時常想起兩人在一起無話不談的日子,陷入深深的矛盾中。這年梅花盛開,趁著楊玉環(huán)回娘家探親,李隆基便派出貼身的小太監(jiān),打著聽?wèi)虻幕献诱埫峰巴淙A西閣相見。誰知楊玉環(huán)聽說這件事后,第一時間闖入翠華西閣打算“捉奸”,嚇得李隆基只能抱著梅妃躲進(jìn)夾墻中。后來,楊玉環(huán)揪出二人,面色不善,李隆基只能將梅妃送走了。
再后來,李隆基思念梅妃,便命人把外國使節(jié)進(jìn)貢的一斛珍珠送給梅妃。梅妃回詩《謝賜珍珠》,不受: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我很久沒有畫我的柳葉眉了,面上的殘妝和著眼淚打濕了我的紅綃衣。我自是很久沒有梳洗過了,你也不必送一斛珍珠來安慰我的寂寥之心?!?/p>
皇帝看完詩,指示樂府為這首詩譜一個新曲子,取名《一斛珠》,并且,又差人將梅妃留下的鞋子和金釵送去給梅妃,梅妃問使者道:“陛下打定主意要拋棄我了?”使者答道:“陛下并未拋棄娘娘,只是害怕太真撒潑?!泵峰鷤牡卣f道:“為了不讓那個胖丫頭吃醋,陛下竟如此疏離我,這與拋棄我何異?”楊玉環(huán)對這件事耿耿于懷,覺得李隆基背棄了自己,于是,躲在后宮中一杯接著一杯地借酒澆愁。
酒過三巡后,楊玉環(huán)越想越氣,她本是善妒媚浪的女人,怎會容忍自己的男人臨幸其他后妃呢?楊玉環(huán)一氣之下,叫來兩個太監(jiān),與二人做“求歡狀”,放浪形骸。后人將這一歷史事件改編成經(jīng)典劇目“貴妃醉酒”,但卻刪減了其中不堪入目的色情表演,徒留楊玉環(huán)一人孤芳自賞。實際上,所謂“貴妃醉酒”不過是一個小家子氣的女人撒潑做出的低俗舉動罷了。
總而言之,梅妃被淺薄的楊玉環(huán)擊敗,獨居冷宮無人問津。安史之亂之際,梅妃為了守貞,用白布包裹自己的身體,毅然決然地投井自盡,可歌可泣。也有傳言,直到某天梅妃托夢給皇帝,梅妃說:“當(dāng)年陛下逃難時,我死在亂兵的手上,有可憐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xùn)|邊的梅樹下。”最終,在溫泉池邊梅樹底下,找到了梅妃尸體,外面用錦褥裹著,上面堆著差不多三尺厚的土。
察看梅妃身上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放聲大哭,以妃禮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種滿各種梅樹,并親手為她寫下祭文......
與終日爭寵吃醋纏綿于李隆基身邊的楊玉環(huán)相比,她們兩人自然高下立判了。
參考資料:
【《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5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