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崇禎和明代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崇禎皇帝作為一個勤勉政事的皇帝,崇禎為何挽救不了明代?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王朝的變遷早已成為了家常便飯,所以,歷代王朝的末位帝王,都會被人尊稱為“亡國之主”,并被后世所記住。
明代是漢族人所創(chuàng),歷時276年,共16任帝王。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代十六代帝王之中的末代,崇禎皇帝雖然是亡國之君,但并不是一個任人唯親的帝王,相反,他野心勃勃,勤政如命,《明史·本記第二十四》里對崇禎陛下的評價是:“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蹦敲此麨槭裁醋詈筮€沒能挽救明代呢?
一位英主,天生就是個錯誤
要說崇禎時期最有名的一件事情,便是把“閹黨”這個以魏忠賢為首的組織連根拔起。明熹宗時期,魏忠賢頗得明熹宗歡心,甚至漸漸在朝廷中建立起自己的力量,將大權(quán)完全掌握。
崇禎登基之后,對太監(jiān)們造成了巨大的沖擊,讓魏忠賢陷入了絕境。以崇禎陛下對太監(jiān)的處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干脆利落,雷厲風行的君主。不但如此,他還為那些被誣陷的大臣們進行了洗刷,重用了他們,并且用自己的手段把整個明代都給整肅了。相比于其他兩個王朝,崇禎王朝的情況要好得多。
不過,單憑崇禎陛下一己之力,也不足以拯救早已腐朽不堪的明代,他不過是一位英主,生不逢時。明王朝滅亡的征兆,早在萬歷年間就開始了,自萬歷皇帝開始,到后來,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沒有為明代立下任何功勞,而是一直在偷懶。所以,單憑崇禎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扳倒明代的。
內(nèi)部矛盾和外部壓力
而且,崇禎帝國內(nèi)部的內(nèi)亂,還要與李自成的叛亂抗衡,而此時的清廷正在崛起,發(fā)展壯大,而李自成又是叛軍的領(lǐng)袖,他的叛軍因為對大明的絕望,而變的更加的強大,所以,明王朝的覆滅,也是理所當然的。
崇禎時期,既有內(nèi)憂,又有長期的天災(zāi)人禍。自1628年開始,《漢南續(xù)郡》中的記錄是:“崇禎元年,全陜天赤如血。五年大饑,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饑,八年九月西鄉(xiāng)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焙髞磉€發(fā)生了饑荒、蝗災(zāi)等自然災(zāi)難。
1640年,大明出現(xiàn)了嚴重的傳染病,因為醫(yī)學條件的限制,這種疾病的死亡率極高,所謂的“瘟疫傳染,人死八九”。天災(zāi)人禍也是造成明代滅亡、李自成等農(nóng)民暴動的主要因素。
李自成在《登極詔》中寫道:“崇禎陛下并不是很壞,他被孤立無援,被叛徒所迷惑,大臣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公忠?!?/p>
而且崇禎帝性情頗為古怪,崇禎在鏟除魏忠賢的時候,顯得十分聰明,但對袁崇煥的處置,就顯得有些笨拙,《明史》中記載,崇禎帝用人不正,疑心太重,治下太過嚴厲,所以被稱為崇禎五十相(十七年間,內(nèi)閣大學士、首輔共換了五十多個),這也是加快了明代滅亡的速度。
勤政,不是一個皇帝的充分條件,甚至不是必要條件。做皇帝,并不一定需要自己非常忙,但是一定要知道怎么讓別人為他忙。為什么勤政?崇禎皇帝朱由檢確實是很勤政,在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恐怕只有極個別會比他忙的。雞叫了就起床,很晚了還不睡,就是每天從雞叫干到鬼叫。所以經(jīng)常積勞成疾,而且宮里從來沒有娛樂節(jié)目。
之所以忙,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他接手的江山確實事兒特別多。其次,他多疑。多疑就不放心別人做事,所以很多事得自己動手做。再者,他能力有限。最后,他喜歡讓別人揣摩他的圣意,不滿意的事,寧可放著拖著,等著有人按他的意思辦,然后他再同意。一句話,效率極低。
他勤政,胡亂更換內(nèi)閣,隨意濫殺大臣,導致關(guān)鍵節(jié)點的機關(guān)常年處于癱瘓狀態(tài),崇禎以這種手段和官員們博弈,以濫殺和凌辱的手段和強行壓迫一些不能從命的官僚。十七年間,明朝一朝,總共殺死過兩個宰相,嘉靖和崇禎各占一個。一品二品大員崇禎殺死二十余人,大學士殺死兩人,十七年更換五十個首輔。地方巡撫讓他殺了十幾個,總督這種職位胡亂給予,以至于防區(qū)不明,權(quán)利混亂,出了事就統(tǒng)統(tǒng)殺死了事。
瘋狂更換首輔,瘋狂殺死地方總督,一個公司如果月月?lián)Q總經(jīng)理,不說十年,一年也夠嗆了,也就淪為笑柄了。明朝能讓崇禎折騰十七年,靠的就是一群賢臣毀家紓難,比如趙光抃這種人,捐獻家財養(yǎng)兵打仗,最后不敵卻被崇禎殺死,家人沒有怨言,繼續(xù)抗清。
崇禎皇帝的勤政是公認的,但是他的勤政是無法挽救一個腐爛到骨子里的明王朝,那時候的明朝積重難返,官員腐敗,百姓民不聊生,社會矛盾尖銳各地農(nóng)民起義不斷,關(guān)外清軍虎視眈眈,面對這一切崇禎也是無可奈何,也無法扶起一個即將倒塌的大廈。
崇禎皇帝若是一個太平時期的君王,或許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生不逢時,大明王朝的接力棒傳到他手上的時候,這個王朝已經(jīng)破敗不堪。首先是國內(nèi)的農(nóng)民起義不斷,由于明朝中后期出現(xiàn)了罕見的小冰川時期,天氣情況較為極端,連年的自然災(zāi)害讓很多老百姓吃不飽肚子,而政府官員有極力征收苛捐雜稅,國內(nèi)的農(nóng)民起義接連不斷。其中李自成,張獻忠勢力最為強大。這些農(nóng)民起義是在崇禎繼位之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只是到崇禎皇帝手中問題集中爆發(fā),這不是崇禎不能挽救,是誰都無法挽救。
另外崇禎雖然勤政,但是他生性多疑,沒有什么人能夠讓他充分信任,他殺害袁崇煥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袁崇煥是明朝最后的一張牌,有他在清軍就無法入關(guān),農(nóng)民起義也好鎮(zhèn)壓的多,但是崇禎皇帝懷疑袁崇煥要造反,于是將其殺害,明朝就此失去了翻身的機會。崇禎的勤政彌補不了他政治上的跛腳,他想成為一個好皇帝,希望重振大明雄風,但是他的能力卻撐不起他的野心。
明朝的滅亡其實也是歷史的必然,封建社會的朝代總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這是歷史發(fā)展的滾滾洪流,崇禎皇帝又能抵擋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5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