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世人皆知釵頭鳳,無人知他趙士程”,“嫁人就嫁趙士程,絕不嫁渣陸游",那么陸游到底做了啥呢?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講。
唐婉是宋代才女,她嫁給陸游被休。后嫁給皇族后裔趙世成。
在母親與唐婉有你沒我的選擇中,陸游選擇母親,趙士成選擇唐婉。
在母親和妻子,二選一時,陸游拋棄妻子,選擇母親。
陸游先娶,后休。
陸游在唐婉最美的年華里娶了她 。兩人琴瑟和鳴,無比恩愛,可是陸游的母親不喜歡唐婉。逼迫陸游休了唐婉。
唐婉被休后,甘愿無名無分地居住在外宅,可是依然不被陸母接受。陸游只好將唐婉送回娘家。
在母親和唐婉之間,陸游選擇了母親。
在母親和唐婉二選一時,趙士成選擇唐婉。
趙士成是唐婉的第二任丈夫。他是南宋宗室,宋太宗玄孫嗣濮王趙仲湜的第七子。
趙士程是王爺之子,他第一任妻子去世,續(xù)娶唐婉為繼室。按理說趙士程的妻子至少應該是黃花大閨女。
唐婉是下堂婦,是被丈夫休棄、被婆母厭棄的女子。婆婆還說唐婉不孕不育。唐婉是不符合封建道德標準的女子。趙士成的父母是王爺和王妃,親友都不贊成趙世成娶下堂婦為妻。
然而,趙士成不聽任何勸阻,即使唐婉結過婚,即使唐婉不孕,他也執(zhí)意娶唐婉為妻。給她一個風光的婚禮。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趙士成冒著無后的風險,與唐婉結婚,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趙士成是在母親,在親人,在家族利益和唐婉之間取舍。趙世成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唐婉。
陸游對唐婉的愛自私,趙士成對唐婉的愛包容。
真正的愛是包容,是奉獻,是犧牲。
唐婉情竇初開,陸游以自己卓越的才華讓唐婉心悅君兮。
陸游被母親逼迫,休了唐婉。
唐婉對陸游死心后,改嫁趙士成,夫妻相對和諧。
可是陸游出現(xiàn)了,打破了唐婉寧靜的生活,讓她再次燃起對陸游的思念與渴望。
陸游和唐婉在沈園邂逅,他題了一首《釵頭鳳》表達了對唐婉的思念和自己的悔恨交加。
唐婉看后,百感交集,也寫了一首《釵頭鳳》奉和。此后,唐婉郁郁寡歡,蕭瑟秋風起時,唐婉香消玉殞。
陸游對唐婉的愛很自私。他放不下唐婉就寫下《釵頭鳳》告訴唐婉自己還想著她,念著她。
陸游沒有想到,他這么做對唐婉的傷害有多大?!垛O頭鳳》就是唐婉的催命符。
趙士成明知唐婉心里有陸游依然把她當成手心里的寶。
唐婉是一個癡情女子,雖然明知此生不能和陸游有任何交集,還是思念著他。
趙士成明知唐婉心里只有陸游,沒有自己,但是他依然把唐婉當作手心里的寶。
為了唐婉,趙士成不納妾,只有唐婉一個妻子。
在沈園見到陸游后,趙士成給陸游和唐婉創(chuàng)造了見面的機會,讓他們互訴衷腸。
趙士成給唐婉的愛,只有付出,沒有索取;只有奉獻,沒有索求。
唐婉離開后,陸游娶妻納妾,生兒育女;趙士成不續(xù)娶,不納妾。
陸游與唐婉離婚后,娶妻生子。
陸游休了唐婉后,就娶了填房王氏。王氏婚后一年就生下一子,四年里共生三子。王氏一生,生育了七子一女。
后來,陸游又納一房小妾??墒潜黄拮油跏向屩鹆恕?/p>
陸游離開唐婉后娶妻納妾,生兒育女。
陸游85歲去世。
趙士程:唐婉在世不納妾,死后不復娶。
趙士成娶了唐婉后,不納妾,唐婉死后,不續(xù)弦。
唐婉死了,趙士程的心碎了。他整理著唐婉的書畫,默默思念著唐婉。親人朋友都勸趙世成續(xù)弦,為趙家延續(xù)香火??墒勤w世成拒絕了。他表示:在世不納妾,死后不復娶。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是常態(tài),妻子死后,都會馬上續(xù)娶一位世家小姐。
《紅樓夢》里,賈赦,賈珍,賈蓉的妻子死后,都娶了填房。
為了妻子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深情男子元稹也沒有為妻子守節(jié)。妻子死后兩年納妾,四年后娶妻。
可是趙世成對唐婉真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余生,趙世成未娶妻,未納妾。人們稱趙世成是千古傷心趙士程。
沒有唐婉的日子,趙世成度日如年,他想早日去陪伴唐婉。
趙士程主動要求上戰(zhàn)場抗金,結果他求仁得仁,戰(zhàn)死沙場!他去地下陪伴他的愛妻——唐婉了。
人們同情陸游,對唐婉愛而不得;人們贊許陸游對唐婉的愛至死不渝。
可是,誰又知趙士程為唐婉犧牲了多少,放棄了多少?奉獻了多少?
誰又知唐婉死后,趙士程終身不娶,最后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
在唐婉、陸游和趙士程三人之間,千古傷心趙士程,才是最癡情的人!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詞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種存世。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杰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zhí)敗薄?br> 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
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據《寧德縣志》卷三《宦績》中記載:“陸游,字務觀,即放翁也┅┅紹興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愛戴”。在寧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陸游塑像.曾任鎮(zhèn)江隆興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后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zhàn),充實軍備,要求"賦稅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xiàn)出渴望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熱情?!蛾P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后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釵頭鳳》等,都真摯動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
他的詩歌藝術創(chuàng)作,繼承了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 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陸游書名為詩名所掩,陸游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草書學張顛(張旭),行書學楊風(凝式)。"他的書法簡札,信手拈來,飄逸瀟灑,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札精妙,遒嚴飄逸,意致高遠。遺留書作不多,書論有《論學二王書》。傳世之作有《苦寒帖》、《懷成都詩帖》等。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
中國有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示兒》。詩是這么寫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臨終遺囑。詩中表達了一個行將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一天,告訴他勝利的消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他就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陸游。
陸游是中國南宋詩人,生于公元1125年。陸游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國頻頻向宋朝發(fā)動戰(zhàn)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zhàn)亂和動蕩之中。少年時代的陸游就不得不隨著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
陸游從小受到父親強烈愛國思想的熏陶,很早就養(yǎng)成了憂國憂民、渴望國家重建的品格。為了實現(xiàn)自己報效祖國的理想,他特別注意學習兵書。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zhàn)場、殺敵報國。然而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xiàn)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軍中生活,在陸游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著戎裝,來往于前線各地,抗敵將士的艱苦生活和愛國熱情,極大地開拓了他的詩歌境界,豪邁而悲壯也成為他一生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調。
1162年,宋孝宗趙慎起用主戰(zhàn)派張浚,準備北伐。孝宗召見了陸游,陸游趁此良機提出了許多政治軍事主張,并給予趙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動搖,朝中主和派重新抬頭,張浚被罷官,陸游也被削職還鄉(xiāng)。1170年,陸游到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縣)任通判。后來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積極向王炎提出恢復中原的作戰(zhàn)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撓破壞,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陸游的作戰(zhàn)主張不僅得不到實現(xiàn),自己也被調到成都府安撫司任參儀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為蜀州(四川崇慶)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調到嘉州(四川樂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報國無門,愛民無力,終于在1174年十月,陸游又被調到榮州(四川榮縣)去攝理州事。陸游,在蜀州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對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陰老家,也還寫了許多記念蜀州的詩篇。蜀州人民也懷念放翁詩人,詩人長溘之后,人們的罨花池旁為他和趙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廟宇,稱趙陸公祠,后改稱“二賢祠”。現(xiàn)在,“二賢祠”已改建為“陸游紀念館”。
作為一名杰出的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9300余首。這些詩中大多數都是與抗擊侵略者的有關的。或者描寫火熱的軍中生活,"失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或者寄托自己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深切憂慮和自己空抱一腔報國熱情的愁悶心情。
陸游的詩歌不僅始終貫注著熾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同情當時人民的疾苦。憂國和憂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織在一起。他在《太息》、《秋獲歌》等詩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強對下層人民的剝削,同時又真切地寫出了下層人民勤勞、善良的優(yōu)秀品質。
除了詩歌作品,陸游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有的記生活瑣事,有的議論國計民生,有的敘述友人事跡,但都貫穿以愛國情感,有很強的感染力。
陸游一生飽經憂患,對普通人民所處的環(huán)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達到了同代詩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陸游豐富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他以后的宋代文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更為顯著的,還在于他強烈執(zhí)著的愛國主義精神方面。他的詩文作品,對遭受異族壓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當民族的生死存亡關頭,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位在自己85歲的生命歷程中深切關注祖國命運的詩人。
八百多年來,蜀州人民懷念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扶老攜幼,不遠千百里前來瞻仰、憑吊陸游。罨花池是陸游生活過的地方,這里的水榭樓臺、林木花草,都篆刻下傳大詩人憂國憂民的詩篇。
陸游和唐琬的哀情故事
南宋的大詞人陸游(1125-1210),在1144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門,原因依古人的說法是「不當母夫人意」「二親恐其惰于學,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以上的意思是說,唐琬在夫家,與婆婆不合;或說因為夫妻兩人太恩愛,公婆認為會妨礙陸游的上進之心,所以常常責罵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真相:根據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陸游與唐琬是相愛的,他們分手以后,陸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趙士程,但真正兩人的哀情傳世的一段,就是兩人的重逢于相別后的十年,在紹興城外的沈氏園中,那是一個春日,陸游來此賞春,而唐琬和丈夫趙士程
也來此游春,而在此意外的重逢.兩人重逢,又無法當面相訴離情,隨后,唐琬派人送來一些酒菜,默默以示關懷,而就與丈夫離去,陸游在傷心之余,就是園子的壁上題下了一首哀怨的《釵頭鳳》.
兩人重逢后沒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憂傷而憂死(在歷史上記載:「未幾,怏怏而卒」--沒有多久,就心情憂郁而死)
陸游在死前一年(八十四歲,1208年),又來到沈園,寫下了: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這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正是陸游對唐琬最深的懷念,第二年,陸游終于也追隨著唐琬去到另一個世界了.
陸游共有七子。《陸游年譜》中有記述:長子陸子虞,次子陸子龍,三子陸子修,四子陸子坦,五子陸子約,六子陸子布,七子是陸子聿。
沈園絕戀
沈園位于紹興市區(qū)東南的洋河弄。宋代池臺極盛,為越中著名園林。據載:南宋詩人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愛,卻為陸母所不喜,陸游被迫與唐琬分離,后來唐改嫁趙士程,陸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們春游沈園相遇,陸游傷感之余,在園壁題了著名的《釵頭鳳》詞,唐琬見了不勝傷感,也和詞一首,不久便憂郁而死。陸游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賦詩憶詠園,有"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句。沈園亦由此而久負盛名,數百年來,風雨滄桑,沈園已"非復舊池臺"。
近年來紹興重建了沈園,在其東部建雙桂堂,內辟陸游紀念館,展出了陸游在沈園的經歷,以及陸游的愛國史跡和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中部為宋代遺物區(qū),這里的葫蘆形水池、池南的假山、池西的古井,都是宋代遺物。。園西為沈園遺跡區(qū),以氣勢雄渾,表制古樸的孤鶴軒為中心。正南用出土斷磚砌成的斷垣上,刻有當代詞學家夏承燾書陸游的《釵頭鳳》詞,點明了造園主題。東南有俯仰亭,西南有閑云亭,登亭可攬全園之勝。孤鶴軒之北,有碧池一泓,池東有冷翠亭,池西有六朝井亭,井亭之西為冠芳樓,底樓設茶室,供游人品茗。整個園林景點疏密有致,高低錯落有序,花木扶疏成趣,頗具宋代園林特色.
著名詩篇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
其一: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 瞞、瞞。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鷓鴣天》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漁家傲》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
無語只凄涼。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綠樹暗長亭。
幾把離尊。
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
各自消魂。
一江離恨恰平分。
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zhí)敗?br> 陣云高、狼煙夜舉。
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
漫悲歌、傷懷吊古。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
嘆流年、又成虛度。
《夜游宮》
雪曉清笳亂起。
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
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里。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浣溪沙?和無咎韻》
懶向沙頭醉玉瓶。
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xù)舊愁生。
客中無伴怕群行。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br>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
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
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
恨難窮。
恰似衰翁一世中。
《漁父》
湘湖煙雨長菁絲。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時。
潮落舟橫醉不知。
《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其父陸宰,是很有民族氣節(jié)的 官員和學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鄉(xiāng)箸書了。陸游自幼就受到愛國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戰(zhàn)復仇的 壯志。29歲參加進士考試,名在前列,因觸犯殲臣秦檜而被除名。孝宗時,被賜給進士出身,歷任夔州 通判,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等地方官,還參贊王炎、范成大幕符軍事,后來做過朝議 大夫,禮部郎中。65歲那年罷官,即回老家山陰閑居,死時年八十六。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tǒng)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于 創(chuàng)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xiàn)抗金報國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稱。
陸游書巢里的一幅對聯(lián)
陸游一生酷愛讀書,經常讀得廢寢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讀書有味身忘老”,還象年輕時那樣發(fā)憤讀書。他把自己的住房取名為“書巢”,還寫了一幅對聯(lián):
萬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曉送流年。
入蜀,出任夔州府(今四川奉節(jié)》通判.乾道八年(1172)冬,陸游受聘來到成都,先后出任四川宜撫使王炎幕僚和成都安撫司參議官;蜀州(今四川崇慶縣)、嘉州(今四川樂山市)、榮州(今四川榮縣)等處地方官,直至淳熙五年(1178)東歸,大部分時間寓居成都,因而有許多詩篇反映當日的成都。后來陸游官至寶章閣待制,一直主張堅決抗金,加強軍備,收復失地,反對屈辱求和,提出“賦斂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之事宜挨大商”,受到投降派的壓制,未能實現(xiàn)。晚年退居故鄉(xiāng),仍對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信心至死未變,名篇《示兒》一詩便是他熱望國家統(tǒng)一的寫照,他如《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等詩亦為大眾傳誦.陸游共作傳九千余首,取名《劍南詩稿》,有文集名《謂南文集》、《人蜀記》、《老學庵筆記》,記載蜀中事頗多,保留了重要史實。亦工詞,格調清麗婉約.
放翁書法飄逸俊毅,自成一格,多為詩名所掩,宋朱熹瞇子文集》謂:“務觀筆札精妙,意致高遠?!泵魑呐碇^:“放翁書法遒嚴,所謂人品既高,下筆自不同者也?!逼鋫魇滥E有《自得我心詩跡》、《仲躬帖》等計七件;石刻有《西湖石刻》等三處;書論有《論學二王書》等。
今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尚配祀有清代陸游塑像,并一通陸游碑。崇慶縣罨畫池公園內已修復陸游祠,正式對外開放。陸游祠今已列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陸游祠
陸游毗鄰罨畫池,為紀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占地面積約4畝,建筑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xiāng)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念陸游的專祠。
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游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fā)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筑,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后辟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圣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崖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后來后《卜算子 詠梅》獲取了創(chuàng)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區(qū)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jié),呈現(xiàn)“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
柴頭峰路友
赤手空拳,黃藤酒,滿城春柳。東風邪,郁郁寡歡,幾年不見。不對!不對!不對!
老如春,人空瘦,淚紅苦。桃花落,閑池亭,山盟都有,卻難求一本錦書。莫,莫,莫!
柴頭風唐丸
世態(tài)薄,人情惡,雨送晚花易落。馮曉是干的,眼淚是殘留的,她想寫她的想法,她只是轉彎抹角地說。難!難!難!每個人都不一樣,但這不是昨天,病入膏肓的靈魂往往如千弦。聲音冰冷,夜色朦朧,人們不敢發(fā)問,咽下眼淚,假裝快樂。藏起來,藏起來,藏起來!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坎坷。他不僅事業(yè)坎坷,感情生活也很不幸。
紹興十四年,20歲的陸游嫁給了表妹唐婉。兩人從小就是青梅竹馬,婚后互敬如賓。然而,唐萬他與陸游的輝煌而親密的感情引起了陸牧的不滿,最后發(fā)展成逼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彼此深深依戀,唐我不想分開。他一次又一次地懇求他的母親,但是她責備了他。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盡管各種哭喊,最后還是到了牽手含淚的地步。
陸游是被他媽逼的的生活,無奈到他忍痛與唐婉分開。后來,陸游按照他母親的說法嫁給了王唐婉迫于父親的壓力,嫁給了同縣的趙士程。這對年輕夫婦的幸?;橐鼍瓦@樣破裂了。
十年后的一個春天,陸游獨自徘徊在殷珊的沈家園,滿懷惆悵。當他獨自坐著喝酒時,他突然看到了唐婉和他的再婚丈夫趙士程。
雖然與唐婉分離多年,但內心對唐婉的感情并沒有完全擺脫。他以為唐婉過去是他心愛的妻子,現(xiàn)在卻屬于別人,就像禁宮里的楊柳,只能想象。
想到這里,悲痛突然涌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離開。卻發(fā)現(xiàn)唐宛征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了一杯酒。陸友看到了唐婉的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淚流下凄然的淚,一個年輕人喝下了這杯來自唐宛的苦酒。然后在粉墻上寫下了永恒的絕唱釵頭鳳。
陸游表達了自己的悲傷、內疚、對唐婉的深情和對母親的不滿在鴛鴦的愛情被摧毀后,她在打鴛鴦。
此后,陸游北上抗金,后在四川、四川任職。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仍然不能我擺脫不了詩人多愁善感。他六十三歲了,偶爾回來縫個枕頭,心情很難過,寫了兩句傷感的詩:
采花黃花作枕袋,曲屏深悶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火闌珊處無人言斷腸!
邵曾寫了一首關于菊枕的詩,補殘稿鎖住了蜘蛛絲。
世間萬物盡,唯有芬芳如舊日!
六十七歲重游沈園,看到當年半壁破墻的p2p理財,第一選擇是艾康金夫。他被這一幕感動了,深受感動,并寫下了詩:
楓葉初綻,栲樹葉黃,江河滿新霜。
回望老空亭,誰能說斷腸春路?
壞墻醉塵,云破夢無邊,
多年的錯覺已經消除,我我要回到蒲龕去聞香。
陸游七十五歲以后,住在沈園附近,每次進城都要去廟里看看。他可以t戰(zhàn)勝了自己的感情,寫下了兩句絕句,即0755到79000的兩句詩。
陸游
(1125~1210)
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自幼好學不倦,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20歲時與唐琬結婚,后被其母強行拆散。這種感情傷痛終其一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29歲時,赴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應鎖廳試,名列第一,因居秦檜孫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國恥“喜論恢復”,竟在復試時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通判和蜀州、嘉州、榮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職。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鎮(zhèn)蜀,邀陸游至其幕中任參議官。淳熙五年,陸游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在江西任上,當地發(fā)生水災,他“草行露宿”,親到災區(qū)視察,并“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fā)粟以予民”,不料卻因此觸犯當道,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xiāng)。陸游在家閑居6年后,又被起用為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陸游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xiāng)。不久,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jiān)。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于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后,陸游長期蟄居農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他是一位創(chuàng)作特別豐富的詩人,集中存詩共約9300余首。他的詩大致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實。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后近20年,存詩2400余首。這一時期是他從軍南鄭,充滿戰(zhàn)斗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xiāng)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xiàn)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xiàn)了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并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霸姷綗o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的某種心情和所向往的藝術境界。另外,在這一時期的詩中,也表現(xiàn)出趨向質樸而沉實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陸游三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串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現(xiàn)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陸游的詩可謂各體兼?zhèn)?,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在這方面,陸游繼承了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富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所以有人稱他和杜甫、李商隱完成七律創(chuàng)作上的“三變”(舒位《瓶水齋詩話》),又稱他的七律當時無與倫比。在陸游的七律中,確是名章俊句層見疊出,每為人所傳誦,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等。這些名作名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wěn),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除七律外,陸游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陸游的詩雖然呈現(xiàn)著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chuàng)作傾向看,還是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立足于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fā)揮。
詞的創(chuàng)作不僅工詩,還兼長寫詞。由于他對這種詩體不甚注重,所以詞作不多,現(xiàn)存詞共有130首。他的詞也風格多樣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fā)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如(卜算子)“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涼曠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蘇軾比較接近。但是最能體現(xiàn)陸游的身世經歷和個性特色的,還是他的那些寫得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如(漢宮春)“羽箭雕弓”、(謝池春)“壯歲從戎”、(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夜游宮)“雪曉清笳亂起”等,都是飽含著一片報國熱忱的雄健之作。這類詞又和辛棄疾比較接近。陸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fā)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xiàn)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表現(xiàn)著愛國主義的情懷,如《靜鎮(zhèn)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
陸游的著作,據汲古閣刻《陸放翁全集》,計有:《劍南詩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詞2卷,《入蜀記》6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書》18卷,《老學庵筆記》10卷等。其他尚有《放翁家訓》(見于《知不足齋叢書》)及《家世舊聞》等。中華書局于1976年排印《陸游集》5冊,書后附今人孔凡禮《陸游佚著輯存》。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有許多燴炙人口的佳作,譬如“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巴鯉煴倍ㄖ性?,家祭勿忘告乃翁”。廣為人們吟頌。
陸游的一部《劍南詩稿》,有詩九千三百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并非虛數。其中涉及茶事的就有三百首之多。 陸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調任鎮(zhèn)江,又入蜀、赴贛,輾轉祖國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飽嘗各處名茶。茶孕詩情,裁香剪味,陸游的茶詩情結,是歷代詩人中最突出的一個。他一生中所作的詠茶的詩多達二百多首,為歷代詩人之冠。陸游的茶詩,包括的面很廣,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對江南茶葉,尤其是故鄉(xiāng)茶的熱愛,他自比陸羽,“我是江南桑苧翁,汲泉閑品故園茶”。這“故園茶”就是當時的紹興日鑄茶。他認為“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凹橙笕砧T,舌本方味永”。 陸游在詩中還對“分茶游戲”作了不少的描述。分茶是一種技巧性很強的烹茶游戲,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盞上用水紋和茶沫形成各種圖案,也有“水丹青”之說。陸詩中反映出,他常與自己的兒子進行分茶,調濟自己的生活情致。
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一詩中吟道“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詩中表露的閑散和無聊的心境,間接地反映出在國家多事之秋,愛國志士卻被冷落的沉重的社會景象,也反映出南宋王朝的腐敗和衰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5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