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第一謀士,最后結局如何?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說到明朝的謀士,大家自然會想到劉伯溫,他跟三國時代的諸葛亮齊名,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之說,朱元璋打江山過程中,劉伯溫的確是幫了大忙,加上后世小說的渲染,劉伯溫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不過要說到明朝初年的第一謀士,在歷史上劉伯溫還真比不了另外一人,此人就是朱升。
元朝末年,跟朱元璋一起崛起的反抗朝廷勢力很多,包括張士誠、陳友諒等,朱元璋之所以能活下來,不被朝廷打壓,主要是采用了"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戰(zhàn)略方針,朝廷見朱元璋并不稱王,也就對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最終讓他掃平天下,而這一套戰(zhàn)略方針跟劉伯溫無關,而是朱升提出來的。
1358年,朱元璋攻打婺源時,聽說當?shù)赜袀€隱士,名叫朱升,于是朱元璋屈尊親自拜見,最終用誠心打動朱升,有點劉備三顧茅廬的意思,相比于劉伯溫的話,朱升的出場更加高級,當年朱元璋就用一道詔書,把劉伯溫請來了,而朱元璋請朱升卻是親自登門拜訪,兩人差距顯而易見,至少在朱元璋眼里,朱升是超過劉伯溫的。
后來朱元璋統(tǒng)一天下,其猜忌刻薄的性格也顯露出來,許多功臣都難逃毒手,這是朱升早就看出,于是他率先提出歸隱,洪武二年朱升以年邁為由告老還鄉(xiāng),得到批準后他帶著家人來到沂淮地區(qū),并在這邊隱姓埋名,又經(jīng)過多次周轉(zhuǎn),搞得朝廷都失去他的消息,徹底擺脫了朱元璋的控制。
反觀劉伯溫的做法,就遠不如朱升高明,朱升的眼光很長遠,早已看到功臣都難逃一死,所以率先走了,而劉伯溫也看出這一點,也打算抽身而退,但無奈之下,朱元璋也不是吃素的,哪能讓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呢,可劉伯溫堅持離開,最終還是被批準,然而朱元璋卻并沒有打算放過他。
劉伯溫告老還鄉(xiāng)后,事事小心,然而還是難逃一死,洪武八年,朱元璋聽說劉伯溫患上了感冒,于是派胡惟庸給他送了藥方,結果劉伯溫吃完后,就死掉了,后世史學家推測,這是朱元璋故意要殺劉伯溫的,劉伯溫的死是朱元璋所期待的。
朱升逃過朱元璋的暗害后,反而過得瀟灑自在,安享晚年一直活到70多歲,壽終正寢,相比而言,朱升才是明朝第一個謀士,至少他的眼光就遠勝于劉伯溫了,你覺得呢?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大明會典》
歷史二:武則天臨死前,將皇位還給了李家,不是她傻而是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女性地位比較低,在男人眼中,女子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而男人卻有“三妻四妾”。
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女性主動站出來,能力絲毫不輸給男人,巾幗不讓須眉。
縱觀中國上千年的歷史,共有四百多位皇帝,其中只有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但開始并不被看好,畢竟在當時社會中,女子地位偏低,如果讓女子當皇帝,并不被看好,甚至不能接受。
古代稱帝、稱王之人不在少數(shù),武則天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能夠脫穎而出,登上皇位,足以見得她過人的膽識與才能。
武則天不僅坐上皇位,更是在治理國家上展現(xiàn)出她的聰明才智。
她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位期間國力昌盛,四海升平,各方面發(fā)展迅速,為國家的長治久安作出很大貢獻。
武則天14歲時進宮,不久成為皇上的妃子,經(jīng)歷許多坎坷,直到李治去世后,她成功登上皇位,自己獨掌大權,建立周朝。
對于古代男強女弱的社會,武則天登上皇位歷經(jīng)了艱難險阻,此前對她稱帝的呼聲并不高,大臣們極力反對,后來她為清理朝政內(nèi)外反派人員,下令委任崇元禮、周興等酷吏進行言行逼供。
經(jīng)過多年,所有反對者以及李家在內(nèi)的大臣都被處死,在690年成功登上皇位,將唐朝改為周朝。
盡管她手段過于殘忍,但值得一提的是,她上位以后注重教育和人才的培養(yǎng),通過各種方法選取人才,影響比較深遠的就是對科舉制度的改革。
不僅如此,她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貢獻,創(chuàng)造漢字,在她的引導下,吟詩作對、宴會賦詩十分盛行,當然這與她本人才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文學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
重視水利建設,興修水利工程,提出“重農(nóng)桑、薄賦徭”的主張,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便利。抵御外敵,維護國土安寧,在很多方面都付出了不少努力。
但就是這樣一個有野心的女子,為什么在臨死前,將皇位還給了李家?并不是她傻,而是她發(fā)現(xiàn)一個大秘密。
武則天臨死前,又重新恢復了自己皇后之位,并立李顯為太子。
臨死前留下的遺詔,“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
她之所以有這樣的做法,是因為她聽取狄仁杰的建議。當時武則天糾結于皇位該傳給誰?是自己的兒子還是侄子?這時狄仁杰說:“皇上,您認為侄子跟您比較親,還是兒子?如果要將皇位傳給兒子,以后很有可能會被祭拜?!?/p>
《舊唐書》有過相關記載,狄仁杰經(jīng)常用母子關系勸說武則天,“則天無復辟意,唯仁杰每從容奏對,無不以子母恩情為言。”
經(jīng)過片刻沉思過后,決定將皇位傳給兒子李顯。雖然她稱帝,也無法改變當時的歷史潮流,她搶了李家江山,但要依靠武家,但如果要將皇位傳到武家之手,武家人以后在朝堂之上定沒有立足之地。
她死后,后代免不了會與李家人發(fā)生爭執(zhí),雙方展開殊死斗爭,引發(fā)戰(zhàn)爭,導致天下大亂,最終受傷害的還是無辜百姓。
她將皇位歸還給李家,從側(cè)面來說,也是保護了武家人。雖然她在位十幾年,殺了許多李家的擁護者,但實際上仍有很多人傾向于李家,無奈她也只能傳位給李顯。
在她死后,還是能享受李家后人的祭拜,所以說她并不是傻,而是她發(fā)現(xiàn)的這個秘密。作為一名女性,能登上皇位實屬不易,她能夠身居高位,自然能看清很多東西。
更考慮到她死后國家的發(fā)展與后世對她的評價,才會在死后為自己立下一座“無字碑”。
武則天的一生頗為傳奇,她所做的事有功也有過,“無字碑”也是想讓后人根據(jù)她所做出的事情,對當時朝政起到一定的作用,來進行評價,可以說她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女人,也難怪能夠在眾人中脫穎而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6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