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煦,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軍渡過長江,進逼南京城下,曹國公李景隆與谷王朱橞開金川門降,南京城陷,宮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終。一個多月后,朱棣在南京即位,改年號為永樂,是為永樂皇帝。隨著朱棣的即位,立儲也成了這位皇帝所面臨的頭等大事。和子女眾多的父親不同,朱棣一共只有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為人寬厚,恭檢愛民,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愛,但肥胖多病的他并不能得到父親的青睞。次子朱高煦身高七尺,生性兇悍,身體輕捷,騎術(shù)精湛,是朱棣最喜愛的兒子,三子朱高燧天資聰穎,擅長騎射。但就立皇太子的問題上朱棣又出現(xiàn)了猶豫,朱高熾由于仁愛、儒雅,深得文臣們的擁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而朱高煦性格頗似朱棣,武勇英俊,在靖難中立下大功,而且朱棣也曾親自許愿將皇位傳給他,就朱棣本人來講,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覺得朱高熾過于仁弱,將來會遭人脅迫。但是最終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因為明朝的內(nèi)閣制度和漢族的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制度在某種程度制約著帝王,他清楚的知道,廢長立幼是取禍之道,可能引發(fā)蕭墻之亂。
哥哥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后,次子朱高煦被封為漢王,藩國在遙遠的云南。憤憤不平的他對父親朱棣說道:“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的荒涼之地?”不肯前往藩國。朱棣又把他封到山東青州,心想這次總不是什么遙遠荒涼之地了吧,沒想到朱高煦又嫌棄青州不如江南的富庶,說道:”我何罪,處我瘠土“(我有什么罪,把我趕到那個窮地方),最后朱棣沒轍了,問他到底想去哪,結(jié)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著,無可奈何的朱棣只得聽任他在南京賴了下去。但朱高煦接下來的舉動卻讓朱棣越來越懷疑自己這個兒子不肯就藩的真實目的,朱高煦先是索取親軍天策衛(wèi)為漢王護衛(wèi),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當(dāng)初被封為“天策上將”,所以朱高煦也常常以唐太宗自比(唐太宗李世民可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了兩個弟弟才坐上的皇位)。不久,朱高煦又請求增加護衛(wèi),行事也更加放縱,他自負(fù)勇武,又常跟隨朱棣左右,便多次挑撥是非,陷害太子和太子身邊的朝臣。朱棣這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兒子的野心,開始催促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并私自挑選衛(wèi)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借故擊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并僭用御用車馬器物。
這樣赤裸裸的叛逆之舉令朱棣勃然大怒,調(diào)查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shù)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nèi),準(zhǔn)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wèi),將他的親信誅殺并徙封到山東樂安,可這次朱高煦就藩后依然死性不改,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數(shù)年后,明成祖朱棣病死于北伐回軍途中,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本就看不起自己這個大哥的朱高煦派遣心腹入京,窺視朝廷舉動以圖伺機而動,仁厚的朱高熾沒有處罰這個弟弟,反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shù)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余兒子均封為郡王。這樣的厚待并沒有使權(quán)欲熏心的朱高煦滿足,一年后明仁宗朱高熾病逝,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又打算在半路設(shè)伏,截殺侄子朱瞻基,但由于行動倉猝,沒有成功。不久,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宣宗即位后對這個叔叔還是很厚待的,不但賞賜厚于其他王府,其關(guān)于國政提出的意見也一一采納。而朱高煦卻認(rèn)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他在起兵前還企圖勾結(jié)英國公張輔為內(nèi)應(yīng),但被張輔告發(fā)。結(jié)果在宣宗御駕親征之下,第二天就灰溜溜地出城投降,跪在地上磕頭請命。按說謀反是殺全家的大罪,群臣也紛紛上表要砍了朱高煦,可宣宗皇帝和他爹一樣心軟,以漢王宗親之故免其一死,殺其同黨六百余人,流放戍邊者兩千多人,在西安門內(nèi)蓋了間宅子,把朱高煦父子軟禁了起來。身為一個叛國的王爺,不砍頭、不發(fā)配邊疆、不進天牢,這也算是最好的結(jié)局了吧。然而作死不止的朱高煦依然是死性不改,后來,宣宗去探視朱高煦,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皇帝很生氣,后果很嚴(yán)重。宣宗大怒之下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但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宣宗又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之內(nèi),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全都被殺,這位作死的王爺終于把自己送上了不歸之路。他的父親、兄弟、侄子這三代皇帝也對他一忍再忍,甚至多次法外開恩,但最后也架不住他全力以赴地作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