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臣們的關(guān)系都搞得很僵,還不許別人說他做的不對
,一聽到有人反對鄭貴妃他就煩
,甚至要將進(jìn)言的大臣處死
。并且一般的妃子受寵也就是一段時間
,而這個鄭貴妃卻被君王捧在手心里一輩子,那她究竟是做了些什么得到了花心的君王一生的愛呢。
這個鄭氏早在她十四歲的時候就進(jìn)宮了
,可是她并不是一進(jìn)宮就被君王捧在了手里
,而是在足足無名了兩年的時間后才被神宗注意到,之后神宗馬上將她的位子列到了嬪妃的等級
。從這里大家就可以想到這個鄭妃不是一般平庸人
,她除了長相非常的清純漂亮之外,還非常的機(jī)智聰敏
,從小也讀過許多的書
,最重要的是她是一個很有心機(jī)的女人懂得如何讓神宗為她著迷,因此神宗是真的很喜歡她
。
,為何能被萬歷皇帝如此寵愛.png)
有一次神宗去母后的宮殿去看望她
,可是在那里很巧合的發(fā)現(xiàn)了一個長得漂亮的宮女王氏,就臨幸了她
,巧的是這名王氏宮女居然就這樣懷孕了
,神宗開始因?yàn)轭檻]鄭氏怕她會不開心就沒有承認(rèn)這件事,可是在李太后的逼問下他沒有辦法只好承認(rèn)王氏腹中的孩子是自己的骨肉
。在李太后的要求下神宗沒有辦法不得不將這名宮女王氏提為妃子
,也就是恭妃。王恭妃在被封后沒有多久就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嬰
,也就是神宗的第一個皇子
,朱常洛。
果然神宗還是了解鄭氏的
,鄭氏親眼看著一名宮女被封為妃子并且還生下了皇子,大家都在恭喜王氏
,她感覺心里非常的不爽
,可是沒辦法又不能對恭妃動手腳,她只能將這氣都撒在了一味寵愛她的神宗的身上
。她抹著眼淚向神宗哭訴自己非常難受
,說這一切都要怪皇上隨意的臨幸宮女才造成的,要求神宗彌補(bǔ)她
,神宗看見心愛的美人哭就慌了
,什么都想答應(yīng)她,于是就將她提升為了德妃
,這還不夠
,接著又把她提升為了貴妃。他兩人倒是現(xiàn)在又和好如初每天膩歪在一起了
,可是大臣們卻覺得這件事做的非常不妥當(dāng)
,你說人家王氏是因?yàn)樯铝说谝粋€皇子才被提升為了妃子的,可是這鄭氏什么都沒做現(xiàn)在她的等級居然還比生了皇子的王氏還高一級,這就有一點(diǎn)看不下去了
,他不合規(guī)矩啊
,于是大臣們紛紛對此事呈上奏章。
神宗當(dāng)然也知道自己理虧做的確實(shí)有點(diǎn)不是呢么有理有據(jù)
,可是他也不想違背鄭氏的意思
,所以在面對大臣們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的時候都非常的糾結(jié)。這時候鄭氏在一旁提醒他說
,這么多煩人的奏章
,別看別理就好了嘛,神宗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
,于是再也不看這些奏章了
。時間一長,大臣們沒辦法也只好默認(rèn)了這個鄭貴妃
。
這時候的鄭氏雖然表面風(fēng)光
,可是她心里也有擔(dān)心和害怕啊,畢竟這后宮的女人如果沒有生下孩子還想立足太難了
,所以她日夜都盼望著自己可以生下個孩子
,沒想到不久之后她的愿望就成真了,她為神宗生下了三兒子
,朱常洵
。神宗大喜立即又將她提升為皇貴妃
,權(quán)力僅僅次于皇后,當(dāng)時神宗的大皇子已經(jīng)五歲了。母親恭妃也沒有再被進(jìn)封
,神宗也一直都不提立太子這件事。大家也肯定都知道神宗就是想不立長子為太子而是將鄭氏的小兒子立為太子
,大臣們又覺得神宗很荒唐
,又對他進(jìn)行勸誡。在這群大臣之中有個叫做姜應(yīng)麟的侍中冒著生命危險(xiǎn)在神宗準(zhǔn)備將鄭氏封為皇貴妃的當(dāng)天上書要求先封王恭妃
,意思就是讓神宗將大兒子立為皇子
,結(jié)果神宗大怒,就連上來替他說情的大臣都受到了懲罰
。
雖然大臣們一直反對鄭氏封為皇貴妃
,可是他們也不敢再去阻攔神宗了,神宗每日上朝都會聽到大臣們抱怨的聲音
,時間久了他對上朝這件事非常的厭惡
。為了放松心情就更加的頻繁的去找鄭氏游戲作樂,他們兩人的關(guān)系越來越好了
。
鄭氏每天在他的身旁叨叨說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吧
,神宗本來就想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可是神宗知道有大兒子就應(yīng)該先立大兒子的規(guī)矩,這樣做一定又會招來大臣們的非議
,于是就和鄭氏一起想辦法
。大臣們也看出來神宗的想法,大臣在一起集體商討
,終于想出了辦法
。原來大臣姜應(yīng)麟不是因?yàn)樯献喽毁H了嘛,而被貶的原因就是因?yàn)樯褡谡f“難道我會不知道立皇子要立大兒子的道理嗎”
,大臣們抓住這一點(diǎn)要讓皇上實(shí)現(xiàn)他的諾言
,皇帝金口一開豈能隨便收回嗎,可是神宗還是不死心一直在拖延時間
,可是迫于大臣們的壓力
,他已經(jīng)是精疲力盡了都快被煩死了,無奈之下就將大兒子立為了太子
。鄭氏努力了這么長的時間可是最后竟然沒能如愿
,她心里很是不甘。
她雖然沒能當(dāng)上皇后可是她在后宮的權(quán)力卻是已經(jīng)可以和皇后相當(dāng)了
,她大肆的浪費(fèi)錢財(cái)
,過著奢靡的生活,神宗為了討好他還專門派人為她去世界各地搜刮財(cái)寶
,因?yàn)檫@個女人加收了人民的賦稅了徭役
,人民都在背后咒罵這個糊涂皇帝和鄭氏。有的專門為鄭氏搜刮錢財(cái)?shù)男」俚教幾鲪?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被人抓起來后神宗還居然親自為他們開脫
,這讓所有人都?xì)鈶嵅灰选?/p>
王氏的兒子被封為了太子之后鄭氏的兒子相繼也被封為了福王,按照規(guī)定藩王在受封之后就應(yīng)該被派到藩國就任了
,可是母親鄭氏卻舍不得兒子離開自己
,私自拖延時間不放兒子走,直到太后出面鄭氏才不得已的接受了這個事實(shí)
。
她的兒子也像母親鄭氏一樣到處做壞事斂財(cái),百姓們抱怨不已
,引起了不小的騷亂
,最后朱常洵金庫中的錢竟然多到和國庫都差不多的地步了。真的是有什么樣的母親就有什么樣的兒子啊
,難怪鄭氏一直被后人看不起
。
揭秘:明神宗朱翊鈞最寵愛最胡鬧的妃子鄭貴妃!
鄭氏(1565~1630)
,明神宗朱翊鈞貴妃。大興(今北京大興)人。她是一個嗜權(quán)如命的女強(qiáng)人
,野心勃勃
,為達(dá)到總攬大權(quán)的目的不擇手段,詭計(jì)多端
。她可謂是活躍于萬歷一朝的風(fēng)流人物
。就是這個女人精心策劃了舉朝嘩然的三大鬧劇。
一
、梃擊案
明神宗(萬歷帝)寵愛鄭貴妃
,而特討厭的王恭妃卻先誕皇長子朱常洛.于是在大臣"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要求下
,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幾年后
,太子之位又開始飄搖起來,鄭貴妃生下三子朱常洵(二子早夭).明神宗公然把鄭貴妃晉為皇貴妃
,居于王恭妃之上.大臣們一聽不得了
,太子可不能換人.于是和皇帝抗?fàn)幤饋?不得已,萬歷只好委屈鄭貴妃母子了.
事情還沒完
,王恭妃和李太后相繼謝世
,太子的靠山一個全無,萬歷四十三年五月初四的晚上
,一個神秘男子出現(xiàn)在太子所居慈慶宮.男子手拿棗木棍
,過五關(guān)闖六將,打傷太監(jiān)數(shù)名
,最后被制服.
事情就一地雞毛了
,最后草草了解,鄭貴妃毫毛不拔
,誰也沒扳倒誰.
二
、紅丸案
萬歷四十八年神宗駕崩,上回差點(diǎn)被張差打死的太子朱常洛即位.可憐的朱常洛點(diǎn)背到家了
,在位僅僅一個月
,就嗚呼哀哉了.立刻,朱常洛長子朱由校即位
,改元天啟.兩個月間
,皇位從祖父傳到了孫子手上,堪稱明朝之最.
朱常洛自從被張差一嚇
,改頭換面般奇跡地得到了父皇的寵愛.然后一下子坐到了龍椅
,被這突如其來的幸福給迷暈了.鄭貴妃居心叵測地運(yùn)輸過來無數(shù)美女,朱常洛性奮異常
,縱欲過度
,結(jié)果臥病不起.朱常洛漸漸不行了
,于是有個李可灼送來"仙丹",朱常洛吃了一粒
,起死回生;再吃一粒
,內(nèi)力大增;再吃一粒,奪回青春
!哪知道
,第二天眾人來問候,才發(fā)現(xiàn)朱常洛已經(jīng)成了一具僵尸.
三
、移宮案
朱常洛死了
,爛攤子還在.他的娘子李選侍出演了一幕喜劇.
李選侍是一直居心叵測的鄭貴妃送給朱常洛的,她的品行就和她的主人一樣.連干的英雄事跡也一模一樣.二人一唱一和
,一個要當(dāng)太后
,一個要當(dāng)皇后,把病的要死要活的明光宗吵的更加死去活來."紅丸"案發(fā)后
,李選侍綁架了太子朱由校要當(dāng)太后
,派宮人手拿武器保護(hù)人質(zhì).朝廷大臣急忙找太子要他哭臨繼位,于是騙李選侍:"等他當(dāng)了皇帝你再綁架過來豈不是更有籌碼
?"李選侍一聽也是
,便放了太子.哪知道她立刻回神方知自己被騙,可人質(zhì)已走了咋辦
?
李選侍就是李選侍
,她立刻學(xué)起了鄭貴妃當(dāng)初做過的,賴著乾清宮不走
!乾清宮只有皇帝才能居住
,就是太后也不能住這里.李選侍說不搬就是不搬!結(jié)果東林黨人等大臣們
,齊聚乾清宮
,逼得李選侍灰溜溜地逃了出來.
李選侍還有招,她放出謠言說大臣逼皇上庶母太過
,有悖先帝遺愿
,導(dǎo)致李選侍差點(diǎn)上吊自殺,八公主投井自殺
,順帶著指責(zé)新皇帝為子不孝
。事情搞到這份上,新皇帝也跳出來了
,他歷數(shù)李選侍罪狀
,道她曾毆打皇帝生母王選侍導(dǎo)致王氏含冤死去.還說李選侍虐待過皇帝他
,氣管炎等等等等
,是典型的后母樣
。家丑揚(yáng)的天下都知,最后
,熹宗朱由校宣布停止李選侍的一切封號.事情總算有了個了結(jié)
。
萬歷皇帝身邊的鄭貴妃究竟該怎么評價(jià)她呢?
鄭氏(?~1630)
,明神宗朱翊鈞貴妃
。大興(今北京大興)人。她是一個嗜權(quán)如命的女強(qiáng)人
,野心勃勃
,為達(dá)到總攬大權(quán)的目的不擇手段,詭計(jì)多端
。她攪得朝廷內(nèi)外不得安寧
,腐敗墮落,人心渙散
;她攪得萬歷江山危在旦夕
,致使萬歷一朝宮廷斗爭波瀾起伏,成為明末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她可謂是活躍于萬歷一朝的風(fēng)流人物
。
爭立太子 費(fèi)盡心機(jī)
鄭氏的父親叫鄭承憲,官至都督同知
。初入宮時
,鄭氏位在淑嬪。她容貌艷麗出眾
,并且機(jī)智聰敏
,愛讀書、有謀略
,更善于逢迎
。因此,鄭氏不久即得到神宗的寵愛
,并在萬歷十一年(1583)超晉加封為貴妃
,地位甚至躍居已生有皇長子的王恭妃之上。由于鄭貴妃對神宗十分關(guān)心
,鼓勵他親政
,被神宗視為相見恨晚的知音。于是
,無論于情于理
,神宗對鄭貴妃的寵愛和倚重便都是無以復(fù)加了。
萬歷初年
,李太后為神宗娶的原配妻子是京師名門之女王氏
。王皇后為人端謹(jǐn)知禮
,伺奉太后用心周到,對神宗百依百順
。但是神宗并不喜愛她
,加上她也沒有給神宗生下一子,所以她對神宗尋花問柳之事并不介意
,只求相安無事
。
萬歷九年(1581年)的一天,神宗到太后處請安
,發(fā)現(xiàn)服侍太后的宮女中有一個面容清秀的女孩
,當(dāng)時就臨幸了這位姓王的宮女。不久
,這位王氏宮女生下一子
,即皇長子朱常洛(后來的光宗)。遵照李太后的旨意
,神宗無奈只封了王氏宮女一個恭妃的名號
。按禮,母以子為貴
,已生有皇長子的王恭妃
,地位僅可略次于皇后,除皇后之外
,沒有一個有資格可以位居其上的
;而鄭貴妃一入宮即受神宗寵幸,冊封為貴妃
,位于皇后之下
、諸嬪妃之上,顯然是于禮有違的
。這是早已習(xí)慣封建正統(tǒng)禮法的朝廷百官們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為此鬧得舉國上下議論紛紛,奏章更是像雪片一樣往京城宮中鋪天蓋地襲來
,搞得神宗十分氣惱
,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鄭貴妃卻從旁說了句:何不把這些奏章一概留中
,看看這些鄉(xiāng)巴佬還能怎樣?神宗一聽轉(zhuǎn)憂為喜
,便采納了鄭貴妃的建議
。就這樣,時間一長,果然奏章上的越來越少
,漸漸地居然平息了下去
,很少有人再提起這樁事了。
可是一波稍平
,一波又起。轉(zhuǎn)眼間鄭貴妃已有身孕
,萬歷十四年(1586)生下一子
,這就是三皇子朱常洵。母以子貴
,隨之鄭貴妃又晉升為皇貴妃--皇貴妃是僅次于皇后的封號
,在名分上高出皇長子母親恭妃兩級。這樣鄭貴妃在宮中地位更加穩(wěn)固
,其野心和私欲也就逐漸膨脹起來
。在封建宮廷中,一個女子的最高愿望無非是爭得皇帝的寵幸
,當(dāng)上皇后
,從而光宗耀祖,顯達(dá)門庭
。鄭貴妃明白
,為了達(dá)到這一目的,首先要把自己的兒子推上太子之位
,然后母以子貴
,自己再做皇后;而此時最大的障礙就是皇長子朱常洛
。
當(dāng)時
,那些堅(jiān)持封建正統(tǒng)“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朝中官員們
,早已把皇長子朱常洛看作是未來的皇帝
。鄭貴妃一心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時常鼓動神宗立其子為太子
;神宗也一向偏愛鄭貴妃和朱常洵
,不喜歡朱常洛,又有立朱常洵為太子之意
。但是因立其子不合禮儀
,勢必要遭到眾人的反對,所以
,神宗只好對立太子之事一拖再拖
,以待時機(jī),事見《明史·神宗本紀(jì)》:“儲位久不定
,廷臣交章固請
,皆不聽
。”這也正符合鄭貴妃的心計(jì)
。然而
,鄭貴妃與神宗這種計(jì)謀瞞不過朝中大臣們。這一年
,給事中姜應(yīng)麟上書皇帝
,提出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以避免朝廷中的流言飛語
。神宗看過姜應(yīng)麟的奏章后
,頓時大怒,在鄭貴妃的唆使下立舉圣旨
,降諭道:“立儲自有長幼之分
,姜應(yīng)麟懷疑君主,顯擺耿直
,應(yīng)該降級到邊遠(yuǎn)地區(qū)任雜職
。”御旨一下
,姜應(yīng)麟即被貶往大同境內(nèi)
,但旨中有“立儲自有長幼”一語,這句話實(shí)際上等于肯定了皇長子的地位
。神宗起初沒有察覺有此一失
,待諸大臣要求皇上實(shí)現(xiàn)諾言,按照“立儲自有長幼”原則趕快立儲時
,方才感到竟然如此地失策
。但因此時圣旨既下,已無法挽回
,經(jīng)過與鄭貴妃的又一番密謀
,決定還是使用慣常伎倆,拖拖看
。于是神宗出面對群臣推說
,皇長子方才6歲,年紀(jì)尚幼
,這時候談立儲
,實(shí)非所宜。神宗原以為
,這么一說就能蒙混過去了
,可反駁的奏章反而因此有增無減。這是因?yàn)樯褡诒救司褪窃?歲的時候被立為皇太子的,人們自然要以此為由來辯駁
。此時
,人多口眾,神宗如何能抵擋得了
。拖了兩三年實(shí)在熬不過去了
,最后神宗只好自己定出期限,讓首輔傳諭諸大臣
,說立儲一事應(yīng)到萬歷二十年(1592)議行
,要諸臣安心等待,不要再為此驚擾圣上
。“如果大家能遵守
,我后年即行冊立太子
;若再有人生事的話,就等皇長子長到15歲的時候再行大禮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此時皇長子已經(jīng)11歲了,本來也等不了幾年
;但因此前神宗本人屢次失信于人
,所以這次自定限期,仍有廷臣放心不下
,惟恐他會忘記或者是裝聾作啞
。因此,就在限期“后年”臨近的時候
,工部主事張有德忍耐不住
,便變了個法子進(jìn)行試探,上疏請求把冊立太子的儀注先行訂出
。沒有此疏還罷
,此疏一出,神宗果然抓住了把柄
,怒道:“我早已有話在先
,如若瀆擾,便要延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在又來瀆擾
,只有延期,以向天下昭示大信
。如再瀆擾
,還要再延。”
此時立太子之事雖然又延了期
,但鄭貴妃眼看形勢對自己不利
,于是左思右想,又想出一個“待嫡”之說
,要神宗加以宣諭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神宗在給朝臣的詔書中說他“想待嫡子”
。因?yàn)樘С隽说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則其他所有的皇子便都成了平頭弟兄,都不是嫡子
,也都沒有什么當(dāng)立為儲的特權(quán)
。但因禮法上所謂“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皇長子之所以不同于諸子
,正是由于他是符合于“無嫡立長”這一條的。所以這一說還沒等公議
,就被廷臣們推翻了
。鄭貴妃見此計(jì)不成,轉(zhuǎn)眼又想出了一招
,請求神宗來個“三王并封”
。
所謂“三王并封”,就是在建儲之前
,先把皇長子朱常洛
、皇三子朱常洵和另一個皇子朱常浩三人都封王,只要三人同時封王
,彼此就都別無二致
。鄭貴妃讓神宗交與閣臣擬旨,大臣們仔細(xì)一研究
,認(rèn)為這又是鄭貴妃為抑制皇長子布下的一個陷阱
,是鄭貴妃為自己的下一步所做的鋪墊,這道諭旨當(dāng)然也就不了了之
。而且在這之后
,朝臣又堅(jiān)持讓皇長子朱常洛預(yù)教。萬歷二十二年(1594)
,神宗為朱常洛舉行了預(yù)教典禮
。
就這樣彼此你來我往互相較量了無數(shù)個回合,皇長子朱常洛在這場馬拉松賽中長到了20歲
。神宗此時已被這場斗爭搞得精疲力竭
,終于在萬歷二十九年(1601)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
,并于第二年給他完了婚。至此
,前后鬧騰了十幾年之久的立太子風(fēng)波
,才算告一段落。鄭貴妃在這一重大回合中終于慘敗了下來
。
隨心所欲 腐化無度
鄭貴妃不僅野心勃勃
,一心想當(dāng)皇后,而且對金銀財(cái)寶等財(cái)物也貪得無厭
,達(dá)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以后,神宗派出大批礦監(jiān)稅吏
,賦予種種特權(quán)
,到各處去搜刮金銀財(cái)寶。一方面
,這些臭名昭著的礦監(jiān)稅吏如陳奉
、馬堂、梁永等都是鄭貴妃的心腹宦官
,他們知道鄭貴妃受寵幸
,無不極力巴結(jié)她
。他們把從各地搜刮來的金錢和各地進(jìn)貢的稅銀
,進(jìn)貢神宗與鄭貴妃大肆揮霍。僅供鄭貴妃和其他嬪妃使用的胭脂費(fèi)
,每年就支用白銀10萬兩
,而萬歷初年全國的田賦收入每年才400萬兩。另一方面
,這些宦官稱鄭貴妃為“內(nèi)主”
,他們倚仗著這個后臺在各地搜刮掠奪,殺人搶劫
,無惡不作
。雖然各地百姓群起反抗,一些正直的地方官員也紛紛上疏要求懲辦這些宦官
,但是神宗與鄭貴妃都極力為他們開脫
,使他們逍遙法外。
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立為太子后
,朱常洵隨之被封為福王
。按規(guī)制,福王朱常洵受封藩王后應(yīng)該立刻到藩國就任
,但他卻遲遲不肯前往
。直至萬歷四十年(1612年)
,在群臣的一再呼吁和堅(jiān)持下,鄭貴妃知道無法讓福王留在北京了
,便以此為借口
,提出了種種條件,想大撈一把
。
鄭貴妃提出要為福王在洛陽修建好藩邸方才就任
。神宗一看大勢所趨,這次福王是非去不可了
,只好命朝廷撥款28萬巨資在洛陽為朱常洵修建福王藩邸
。然而,全部完工后
,在鄭貴妃的縱容下
,福王堅(jiān)決不到洛陽就任。借此
,鄭貴妃又要求劃給福王莊田4萬頃
。按照明初規(guī)定,藩王明太祖朱元璋在加強(qiáng)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政治的同時
,還把他的24個兒子和一個重孫分封為王
,稱為藩王。他們一部分授以兵權(quán)
,另一部分則駐于內(nèi)地各省
。在諸王中,以北方諸王勢力最大
。除歲祿外
,劃給的草地牧場多不過千頃,而鄭貴妃要求給福王的土地大大超過了此數(shù)
。后來因群臣的堅(jiān)決反對
,神宗不得已只好減半。
至此
,鄭貴妃還是不滿足
,又開始為兒子準(zhǔn)備去洛陽的揮霍。如索要大學(xué)士張居正被籍沒的財(cái)產(chǎn)及四川鹽稅和茶稅
,并要朝廷給淮鹽300引
,讓福王在洛陽開店賣鹽,并壟斷洛陽的賣鹽權(quán)
。神宗不僅答應(yīng)了這些要求
,又在福王臨行之時,把歷年來稅吏
、礦吏所進(jìn)獻(xiàn)的珍寶
,大都交給福王帶走
。福王到洛陽后,橫征暴斂
,胡作非為
,造成黃河南北、齊楚河淮騷動
,河南數(shù)年大荒
,人民相食。而福王藩庫有金錢百萬
,竟然超過了大內(nèi)倉儲
。
鄭貴妃自得寵后,其家族也大沾其光
,飛黃騰達(dá)者前后有三代
。神宗對鄭貴妃家人的賜封更是隨心所欲,超出常制
。鄭貴妃的父親鄭承憲橫行地方
,驕奢淫逸,為非作歹
。然而神宗不僅不加過問
,反而將他晉升為都督同知。鄭承憲死后
,他的兒子鄭國泰超出父死子襲的常例
,竟被神宗破格授予他都指揮使。對此
,遭到朝廷中的許多官員表示反對
,大臣們提出:“妃家蒙恩如是
,何以優(yōu)后家
。”語見《明史·外戚列傳·鄭承憲》: “給事中張希皋言:‘指揮使下都督一等
,不宜授任子
。妃家蒙恩如是,何以優(yōu)后家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憋@然是懷疑鄭國泰兄妹陰謀篡權(quán)。果不其然
,鄭國泰利欲熏心
,后來竟策動宦官收買張差,企圖殺害皇太子朱常洛
,但因?yàn)槭青嵸F妃之兄
,未受任何懲處
,不久反而升遷為左都督。鄭貴妃的伯父鄭承恩更是一個慣于挑撥離間
、誣陷賢良的小人
。當(dāng)鄭承恩得知給事戴士衡和全椒知縣樊玉衡與禮部侍郎呂坤有矛盾,并對貴妃專權(quán)不滿
,便上疏皇帝說戴
、樊二人離間皇室,攻擊皇帝和貴妃
,應(yīng)予嚴(yán)懲
,結(jié)果使戴、樊二人不僅遭受庭杖之苦
,而且還被流放邊地
。
神宗寵幸鄭貴妃后,就經(jīng)常不上早朝
。鄭貴妃見朝廷中有許多官員攻擊自己
,也害怕神宗被這些官員說服,與己不利
,便極力唆使神宗盡量少和朝廷中官員見面
,于是神宗從萬歷十八年(1590)開始,不再上朝理政
,終日與鄭貴妃廝守在一起
,或是與太監(jiān)、宮女做游戲
,尋歡作樂
。他們除了關(guān)心廢長立幼外,其他任何事都不愿與大臣商量處理
,諸如地方和中央官員補(bǔ)缺
、有關(guān)國計(jì)民生的措施,甚至到了宮廷失火都懶得過問的地步
。
明宮三案 禍?zhǔn)奏嶅?br>
皇長子朱常洛被立為太子
,福王朱常洵被迫遷往洛陽就任,這對鄭貴妃來說
,不能不算是沉重的打擊
。但就是這樣,這個女人也一刻都沒有因此放松對目標(biāo)的追求
,反而更加猖狂
,狼子野心有增無減,致使新的宮廷斗爭愈演愈烈
。鄭貴妃和她的父親鄭承憲
、伯父鄭承恩
、哥哥鄭國泰狼狽為奸,互相勾結(jié)
,比以前更起勁地在暗中搬弄是非
,挖空心思要把已冊立的太子給廢掉。他們的心里都清楚:只有廢了太子
,他們才會有救
,于是制造了“妖書”一案。
所謂“妖書”案
,還是在皇長子朱常洛被冊立以前發(fā)生的一件案子
。當(dāng)時刑部左侍郎呂坤寫了一本名叫《閨范圖說》事見《明史·呂坤列傳》:“坤撰《閨范》,獨(dú)取漢明德后者
,后由貴人進(jìn)中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