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煥為什么會被凌遲處死?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袁承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不過他的籍貫有所爭議,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不過袁承煥這個“書生”卻想當將軍了,后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zhèn)守寧遠,袁承煥的一生是傳奇的,也是悲哀的,那么我來簡單說說吧。
當年勢如破竹的努爾哈赤率兵十三萬之眾,攻打當時孤立無援的寧遠,卻被沒不見經傳的一代書生袁承煥帶來一萬多守軍,擋在城門之外無法入城,并在此戰(zhàn)中擊傷努爾哈赤,導致努爾哈赤不久后帶上郁郁而終,這一戰(zhàn)是清軍和明軍交戰(zhàn)以來,最提氣的一戰(zhàn)了,努爾哈赤死后不久,皇太極打這為父報仇的旗號,親自帶領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四路兵馬,圍攻寧遠、錦州,袁承煥和眾將士死守城池,皇太極久攻不下城池,后來灰溜溜的撤兵了,這一戰(zhàn)后袁承煥的大名威震滿清八旗。
大戰(zhàn)得勝后不久,袁承煥就被宦官魏忠賢以及黨羽給彈劾下臺回家了,直到崇禎皇帝上位,魏忠賢被搬倒袁承煥又被召回重用,袁承煥有點像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打仗前先要權利,武器,還有兵,要不這仗我是打不了,崇禎皇帝都答應了,但是袁承煥還是有所擔心,比如同僚的誣陷和敵方的離間,于是崇禎皇帝就賞賜了袁承煥尚方寶劍,袁承煥這才放心帶上自己的部將祖大壽、何可剛和趙率教分別安排駐守錦州、寧遠和山海關,他自己仍駐寧遠,這個時候是袁承煥一生權利最頂峰時刻。
當皇太極經過通州,要直接攻打京師的時候,袁崇煥率五千騎兵急速追趕,在人吃飯,馬不休息的情況下兩天兩夜急行軍,趕在清兵之前到達京師,到達京師后崇禎卻不讓袁承煥的兵馬進城休整,三天之后清兵到達,與袁承煥在廣渠門會戰(zhàn),袁崇煥令戴承恩在廣渠門列陣,祖大壽于南面列陣,王承胤在西北列陣,袁崇煥在西面列陣以備戰(zhàn),中午時刻,清騎兵從東南面進攻,祖大壽率兵奮力接戰(zhàn),而王承胤卻拔陣向南避戰(zhàn),導致南面的祖大壽亞歷山大,不過清軍也沒有在祖大壽這里討到便宜,于是撤退劉應國、羅景榮等人率兵進行追擊雙方都是死傷,最后袁承煥下令用炮陣把清兵趕走,解除京師之危,袁承煥已九千兵馬擊退十萬清兵大勝,隨后明軍各路兵馬趕到京師皇太極失敗。
皇太極孤軍深入沒有達到目的,要做困獸之斗,明軍各路兵馬剛趕到兵困馬乏,袁承煥想讓兵馬休整一下,做一個請君入甕的套讓皇太極鉆,但是這時候魏忠賢余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勛、史褷等人說袁承煥私自與清軍議和,皇太極那邊還真做出了要議和的樣子,還提到袁承煥擅自殺毛文龍的事,隨后崇禎皇帝得信,就把剛立下汗馬功勞的袁承煥下獄,隨后公元1630年(崇禎三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沒家產,一代名將就此壯烈。加一句努爾哈赤對袁承煥的描述“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金庸老爺子對袁承煥的評價“袁崇煥真像是一個古希臘的悲劇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氣,和敵人作戰(zhàn)的勇氣,道德上的勇氣。他沖天的干勁,執(zhí)拗的蠻勁,剛烈的狠勁,在當時猥瑣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顯得突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7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