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是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于2017年入選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作為中國古代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甲骨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晚期,大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商朝時期的王室貴族將各種占卜和祭祀的記錄刻劃在龜甲或獸骨上,以獲得神靈的指示和預知吉兇。這些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即是現(xiàn)在所稱之為甲骨文。
甲骨文的特點是字形簡單而規(guī)整,結構嚴謹,具有獨特的裝飾性。它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形旁描述事物的形狀或抽象概念,而聲旁則表示該文字的音值。甲骨文共有約5000多個常用字,這些字主要涵蓋了人、物、事、數、名等各個方面。通過對甲骨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商朝時期的社會制度、生產勞動、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的情況。
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在20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一帶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甲骨文殘片,這些殘片成為中國古代文字研究的寶貴資料。通過對甲骨文的解讀和研究,學者們逐漸揭示了商朝的存在和其在中國歷史發(fā)展中的地位。
甲骨文的研究初期,由于文化、時代和地域的差異,很多文字無法被準確理解。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陸續(xù)解讀出了很多甲骨文中的文字含義,并逐漸建立了甲骨學體系。女媧補天、伏羲氏創(chuàng)世等古代神話故事的記載,正是通過甲骨文的研究而推測出的。
甲骨文的重要性和獨特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201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甲骨文列入了《世界記憶名錄》。這一榮譽使甲骨文得以更好地被保護、傳承和研究,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到甲骨文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甲骨文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珍貴瑰寶。通過對甲骨文的研究和保護,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變遷、文化傳承和思想觀念。甲骨文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獨特性和多樣性的象征,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做出了重要貢獻。一起珍惜、傳承和弘揚甲骨文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共同推動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與繁榮。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2017年甲骨文入選什么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世界記憶文獻遺產)?!妒澜缬洃浢洝纺康氖菍κ澜绶秶鷥日谥饾u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并加強保護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對文獻遺產及其重要性的認識。
甲骨文,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叫“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龜甲獸骨文”。
甲骨文是我們中國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研究我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tǒng)的資料,還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
世界記憶名錄。
2017年,中國申報的甲骨文近日入選了“世界記憶名錄”。中國教育部、國家語委、國家檔案局、故宮博物院等相關部門26日聯(lián)合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正式對外宣布這一消息。
漢字對世界尤其周邊國家產生過長遠的影響,為世界文明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教育部官員表示,作為漢字源頭的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正是其價值得到世界公認的體現(xiàn)。
擴展資料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王紹忠介紹,早在1996年中國就成立了世界記憶項目國家委員會,并在2000年建立了世界第一個世界記憶遺產國家級名錄。中國自1997年第一次申請“世界記憶名錄”,已有13份文獻遺產成功入選。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對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表示祝賀。她強調該項目對促進文獻遺產的保護及合理利用,以及促進國際合作、平等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各成員國對這個項目給予更多支持。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國官方發(fā)布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中國將建甲骨文信息數據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8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薛居正一介名相,為什么會遭世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