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康熙為何偏袒明珠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明珠、索額圖是康熙朝兩大權臣,堪稱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他們共同參與了不少歷史大事的決策和執(zhí)行。一部《康熙王朝》更是讓這兩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最終他們都沒有逃過黨爭之劫,一朝獲罪,終生失勢。
那么,既然都是康熙帝的寵臣,如果從客觀角度去分析,到底哪一個才能更出眾,哪一個更受康熙的認可呢?這一切還得從他們的家世說起。
明珠,納蘭氏,他們家族在清開國時是顯赫的大家族,不過到了康熙時期,納蘭氏逐漸沒落,明珠僅從父親那里承襲了侍衛(wèi)之職,可以說出身并不高。后來,明珠娶了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為妻,雖說是與親王聯(lián)姻,但實際上,這門親事并沒有給明珠帶來任何好處。
阿濟格是多爾袞的親哥哥,多爾袞死后,阿濟格也受到牽連,被順治帝秋后算賬,其子女或賜死、或削爵,因而明珠與其女的婚姻反而讓自己深受其累。在這樣的情況下,明珠的仕途發(fā)展基本要依靠自己的才能。
明珠是康熙朝中出列拔萃的官員,他精通漢族語言和文化,具有很強的決策和辦事能力,早年不畏權貴,有剛直之風。正是憑借這些才能,明珠很早就得到康熙的賞識,從侍衛(wèi)升任內務府郎中、總管大臣、弘文院學士,后又歷遷至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等要職。
真正讓明珠確立其“相國”位置,則是依靠他在撤藩之爭中的表現(xiàn)。當時朝中大臣多數(shù)主張安撫,只有明珠和少數(shù)大臣挺身而出,力主撤藩,雖遭到群臣的一致抨擊,卻正中康熙的下懷。在那樣的情況下,敢于堅持撤藩,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深遠的謀略,因此康熙帝對他大加贊賞。從此,明珠穩(wěn)坐了長達二十年的相位。
與明珠相比,索額圖的發(fā)跡則完全得益于顯赫的家世。他是康熙早年四大輔臣之首索尼之子、康熙帝皇后的叔父,世襲一等公,可謂出身名門、地位尊貴。
索額圖憑借在鏟除鰲拜的行動中的出色表現(xiàn),一舉成名,授為國史院大學士,后該授保和殿大學士,加太子太傅,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權臣。
明珠與索額圖的矛盾起初表現(xiàn)在重大問題商討中意見相左??傮w而言,明珠在謀略和膽識方面遠勝索額圖,在軍國大事上具有獨到的政治眼光和魄力;而索額圖自從參與鏟除鰲拜一功后,政治態(tài)度就趨于保守,其所持政見屢次與康熙的心意不合。
在撤藩之爭中,索額圖首次暴露了他與明珠在重大問題決策上的分歧,也顯現(xiàn)出了兩人政治才能的差距??滴醵?1681年),朝中就武力攻臺一事展開議論,索額圖再次反對出兵,而明珠則力主出兵收復臺灣,并詳細分析了對臺作戰(zhàn)形勢,推薦施瑯率領水師進軍。
顯然,在康熙帝眼中,明珠更誠心,而索額圖則要遜色很多。但索額圖畢竟出身名門,亦無大過,因此其與明珠的地位仍不相上下。在后來的黨爭中兩人愈演愈烈,為康熙所不容。
黨爭中首先倒臺的是明珠,然而,康熙畢竟感念明珠昔日勞苦功高,不忍置他于死地,僅革除了明珠的大學士職務,改授內大臣,而對同黨余國柱、佛倫等人則予以革職。
其后,索額圖一黨也引起康熙不滿,他以“結黨妄行,議論國事”的罪行將索額圖交由宗人府拘禁,不久,索額圖即死于禁所。
盡管明珠和索額圖同為一朝獲罪、失勢失寵,但明珠與索額圖的下場卻有天壤之別,康熙對明珠的評價是:“不忍遽行加罪大臣,且用兵之時,有效勞績者”,“念其于平定‘三藩’時曾有贊理軍務微勞”,“是非功過不相掩”。在明珠生前,康熙帝始終沒有公布明珠的罪行,也沒有問罪他的家人,直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明珠罪狀才公布于世。
明珠被降職后仍勤懇從政,在康熙親政噶爾丹的戰(zhàn)事中,他負責籌運糧草,因功又復原級,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明珠病逝,康熙帝派皇三子胤祉前去祭奠,保全了明珠一生的尊嚴。
而對于索額圖,康熙的評價則是“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認為他除了簽訂尼布楚條約一件功勞外,是在無一是處,他的同黨被殺,或被流放,其子孫均被革職,其中兩個兒子甚至被處死。
從明珠與索額圖的發(fā)跡,以及后來的主政和獲罪可以看出,明珠更為康熙所器重,其所長乃是真才實學;而索額圖則是靠著家世顯赫位居相位,謀略膽識均不及明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8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楷書四大家是哪幾位 楷書四大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