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戰(zhàn)國時期著名軍事家。生卒年不詳,真名失傳,約活動于公元前4世紀(jì)下半葉,齊國人(今山東鄄城人),吳國大將孫武的后代。相傳他少年時與龐涓同師于著名高人鬼谷子。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因忌妒孫臏才能,將其騙至魏國,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后為齊使者秘密帶回齊國,經(jīng)將軍田忌舉薦,被齊威王重用為軍師。在齊、魏爭雄具有決定意義的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中,孫臏指揮齊軍兩次擊敗魏軍,迫龐涓自殺,使齊國成為強國之一。他在作戰(zhàn)中運用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的原則,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圍魏救趙”戰(zhàn)法,為古往今來兵家所效法。孫臏及其弟子所撰《孫臏兵法》繼承了孫武的軍事思想,總結(jié)戰(zhàn)國中期以前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軍事理論遺產(chǎn)。
魏惠王也學(xué)秦孝公的樣,要找一個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些金錢招徠天下豪杰。龐涓來求見,向他講了些富國強兵的道理。魏惠王聽了挺高興,就拜龐涓為大將。龐涓真有點本領(lǐng)。他天天操練兵馬,先從附近幾個小柄下手,一連打了幾個勝仗,后來連齊國也給他打敗了。打那時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龐涓。龐涓自以為是了不起的能人??墒撬溃幸粋€同學(xué)齊國人孫臏,本領(lǐng)比他強。據(jù)說孫臏?zhǔn)菂菄髮O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zhèn)鞯摹秾O子兵法》。
魏惠王也聽到孫臏的名聲,有一次跟龐涓說起孫臏。龐涓派人把孫臏請來,跟他一起在魏國共事。哪兒知道龐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誣陷孫臏私通齊國。魏惠王十分惱怒,把孫臏辦了罪,在孫臏的臉上刺了字,還剜掉了他的兩塊膝蓋骨。幸好齊國有一個使臣到魏國訪問,偷偷地把孫臏救了出來,帶回齊國。齊國大將田忌聽說孫臏?zhǔn)莻€將才,把他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也正在改革圖強。他跟孫臏談?wù)摫ê?,大為賞識,只恨沒早點見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龐涓進攻趙國,圍了趙國的國都邯鄲(今河北邯鄲西南)。第二年,趙國向齊威王求救。齊威王想拜孫臏為大將,孫臏忙推辭說:“不行。我是個受過刑的殘廢人,當(dāng)了大將,會給人笑活。大王還是請拜田大夫為大將吧?!饼R威王就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fā)兵去救趙國。孫臏坐在一輛有篷帳的車子里,幫助田忌出主意。孫臏對田忌說:“現(xiàn)在魏國把精銳的兵力都拿去攻趙國,國內(nèi)大多是些老弱殘兵,十分空虛。咱們不如去攻魏國大梁。龐涓聽到了,一定要放棄邯鄲,往回跑。我們在半道上等著,迎頭痛擊他一頓,準(zhǔn)能把他打敗。”田忌就按照這個計策做去。龐涓的軍隊已經(jīng)攻下邯鄲,忽然聽說齊國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剛退到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地方,正碰上齊國兵馬。兩下里一開仗,龐涓大敗。齊國大軍得勝而歸,邯鄲之圍也解除了。
孫臏是被砍掉了雙腳。談及我國古代的冷兵器戰(zhàn)爭發(fā)展史,總是離不開兩位?姓孫?的名將:他們分別是兵家圣人孫武,和著名的鬼谷子門人,孫臏。前者創(chuàng)作出了歷代兵家圣經(jīng),至今還被列為?世界三大兵法書?的?孫武兵法?;后者則是著名的實戰(zhàn)派軍事家,擊敗了當(dāng)時風(fēng)頭無兩,所向披靡的名將龐涓,也有?孫臏兵法?流傳后世。孫臏曾經(jīng)在魏國遭受了殘忍的臏刑,有人說,這是他被砍斷了雙腳;也有人說,這是代表他被?挖掉了膝蓋骨?,到底哪種說法才是真相呢?
這要從?臏?的語義開始說起。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樣的爭端,其實就是一部分朋友望文生義,對古文的理解出現(xiàn)了錯誤。所謂的?臏刑?,在古代也叫做?刖刑?。而刖刑的發(fā)展,是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推陳出新?的。在三代社會,也就是自夏開始,直到周朝,臏刑的意思的確是?挖掉膝蓋骨?,這在我們看來已經(jīng)非常的殘忍了。我們目前的刑法中,只允許槍決和注射死刑,是沒有這樣的?酷刑?的。
但是自三代之后,春秋戰(zhàn)國以來,?臏刑?的內(nèi)容就從挖掉膝蓋骨,變成了直接砍去雙腳。我們翻開《史記》,能夠看到孫臏?zhǔn)苄痰木唧w內(nèi)容:?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所謂?斷其雙足?,意思已經(jīng)非常明顯了,就是直接砍掉了孫臏的兩條腿。要知道,孫臏承受?臏刑?而沒有死去,在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非常罕見的存在了。據(jù)目前的學(xué)者統(tǒng)計,從?臏刑?的施行以來,遭受臏刑的囚犯,存活率只有不到百分之十。
?刑法?不同于我們的?法律?,是一種純粹是懲處囚犯為目的而出現(xiàn)的規(guī)定。像?臏刑?這種酷刑,不僅為法律所不容,也為人權(quán)所不容。
電視上在播放國內(nèi)大制作電影《戰(zhàn)國》,沒前沒后看了一眼,看到這樣一個情景:一位貌似愛著孫臏的美貌女子(網(wǎng)絡(luò)搜索后得知是田忌之女田夕),深情款款地稱呼孫臏為臏,臏,我以后還能等你嗎?這讓我吃了一驚。我以為,孫臏未必名臏,或字臏。
臏,字又寫做髕、|,是上古的五種刑罰之一,即剔去膝蓋骨的刑罰。以酷刑名目給自家孩子取名,實屬匪夷所思;電影中,身體未殘疾之前,已然口口聲聲自稱孫臏,這位軍事家竟能未卜先知,也太神了一點。
最早記載孫臏?zhǔn)论E的史書,司馬遷的《史記》措辭含糊,孫武既死,后百余年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后世子孫也……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孫子吳起列傳》)不像其他一些傳主那樣,有名某字樣。例如,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因此,歷代的論著、辭書,將孫臏直接當(dāng)作其真名,不加辨別的,比比皆是。
但是,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卻又有孫子臏腳,兵法修列的話。這句話可以給人這樣的信息:孫臏之名,系來自其體貌特征,即是一個綽號,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類似孫瘸子。清人吳楚材、吳調(diào)侯選注《古文觀止》,在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下注云:……臏,刖刑,去膝蓋骨。人因呼為孫臏。一個因字(因為這個),表明兩位注者的觀點是:孫臏之臏?zhǔn)莵碜泽w貌特征的綽號?!掇o海》孫臏條也持有同樣的看法,……(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忌其才能,誑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
一般而言,因呼為某某,故稱某某,指的是,他人稱呼其為某某,而非其自稱某某。
那么,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的后世子孫(晚于孫武一百多年)、出生于阿鄄之間(在今天山東省境內(nèi))、被妒賢嫉能的同窗龐涓處以臏刑、在田忌的引薦下成為齊國軍師屢建奇功、大敗龐涓率領(lǐng)的魏國軍隊迫使龐涓在一棵大樹下自殺的這位孫姓軍事家,是一個樂觀、曠達之人,在遭受臏刑之后,就干脆就自稱(改名)為臏呢?毋庸諱言,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愛著他的女人,并非嬉笑之時,深情款款地稱呼他為臏或瘸子,這不能不讓人覺得奇怪,乃至滑稽。愛人之間,即使不知道對方的本名、小名,也總得有個昵稱、愛稱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9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