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幽皇后馮潤。
要說誰是孝文帝拓跋宏最寵愛的女人,那一定是幽皇后馮潤。
拓跋宏不僅為她廢了皇后,讓她登上皇后之位,而且她給拓跋宏戴了綠帽子,身為皇帝的拓跋宏都不忍心責(zé)難她。
然而,拓跋宏在臨終時,卻下遺詔,賜死馮潤。
有人說,這是因為拓跋宏“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一片癡心,那么真的是這樣的嗎?
說起來,拓跋宏雖貴為皇帝,但他的生長經(jīng)歷還真是悲催。
拓跋宏是獻(xiàn)文帝的長子,早在他3歲的時候,就被封為皇太子。
然而有喜就有憂。依照北魏“子貴母死”的繼承制,拓跋宏的生母李夫人被賜死,而他則由一向威嚴(yán)的馮太后撫養(yǎng)。
馮太后是北魏王朝著名的鐵腕女漢子,她不僅巧施手段實現(xiàn)了臨朝稱制,成為北魏王朝實際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還為了把持政權(quán),“逼迫”獻(xiàn)文帝將帝位禪讓給了才5歲的拓跋宏。
做了太上皇的獻(xiàn)文帝,由于并沒有放棄手中的權(quán)力,因此遭到馮太后的幽殺。
此時,拓跋宏才10歲,還是懵懂年紀(jì)的小孩子。
不過,皇權(quán)面前,盡管拓跋宏是長孫,但對將權(quán)力當(dāng)作春藥的馮太后而言,若是讓她覺得不安,別說順利繼位了,能平安長大都不容易。所以年少的拓跋宏為了活命,只能一味隱忍馮太后對他的刻薄,并且對馮太后百般恭順和崇拜。同時,他還不能太菜,否則又會因“無能”遭到廢黜。所以他通過努力學(xué)習(xí),不僅將儒學(xué)名典熟記于心,史家典故更是手到擒來。最難得的是他還出口成章,文采了得。
不過,艱難的成長經(jīng)歷在拓跋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跡,而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拓跋宏也很難得到一個知心朋友。
好在當(dāng)時馮太后為了鞏固勢力,也為了讓娘家馮氏家族的榮華富貴能綿延長久,所以經(jīng)常召見與拓跋宏年紀(jì)相仿的馮潤入宮,陪伴拓跋宏。
馮潤聰慧有絕色,很快就成了拓跋宏青梅竹馬的小伙伴。
北魏有早婚的習(xí)俗,所以在拓跋宏11歲的時候,馮太后便將馮潤及其妹妹馮清嫁給了拓跋宏。
此時的馮潤出落得頗有“媚姿”。再加上比起沉穩(wěn)的妹妹來,她個性活潑,又與拓跋宏興趣相投,因此她很得寵愛。
不過,馮清雖然不甚得寵愛,但由于是嫡出的身份,所以在馮太后建議下,馮清還是被封為了皇后,而馮潤只是得到了“貴人”的封號。
好景不長,最得寵愛的馮潤竟染上了咯血癥,眼看著病勢加重,馮太后便將她遣回娘家養(yǎng)病。
公元490年,臨朝稱制25年的馮太后在太和殿病逝,24歲的拓跋宏終于實現(xiàn)了親政的理想。
在政治上,拓跋宏是個很有遠(yuǎn)見的皇帝,他在親政后,對吏治、政策等都做了一系列改革。除此外,他還重用漢族士人,并積極推行漢化等。
自然,改革就會受到保守派的阻撓,特別是一些王親貴族由于利益受到損害,更是抱怨連天。
好在改革家拓跋宏深知改革不是請客吃飯,所以他一直非常堅持。
但是有一宗讓拓跋宏不滿意,那就是身為皇后的馮清非常抵制漢化。她不僅堅決不說漢話,而且還拒絕穿漢人服裝。
馮清的頑固和不支持,讓拓跋宏大為不悅,再加上這么多年來,他一直記掛著馮潤,因此在遷都洛陽后,便將已經(jīng)痊愈的馮潤又接回宮,并冊立她為昭儀(僅次于皇后之位)。
盡管馮潤離宮多年,但拓跋宏對她依然情深意重。她回宮后,拓跋宏對她的寵愛有增無減。
馮潤一心想成為皇后,所以她不僅支持拓跋宏改革,還主動學(xué)會了漢話及穿漢人服裝。
顯然,馮潤的做法讓拓跋宏高興不已,這也讓馮清更加受到冷遇。
馮潤又常在拓跋宏面前詆毀馮清,最終導(dǎo)致拓跋宏廢黜了馮清的皇后之位,而她得償所愿,被冊立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馮潤心機(jī)深重,自從管理后宮之后,她便想盡辦法不讓其他嬪妃得到寵幸。同時,由于沒有子嗣,她又奪了高貴人所生的皇次子元恪,為了以絕后患,還斃殺了高貴人。
這種種的惡行并不使拓跋宏生氣,反而他還對大臣們說:“婦人妒防,即使王者也不能免,何況士大夫和百姓?”
當(dāng)時拓跋宏所立的皇太子是長子元恂。
元恂自幼驕縱,不好學(xué)習(xí),這讓拓跋宏對他很不滿意。但礙于元恂為馮太后所養(yǎng),因此在馮太后去世后,拓跋宏還是將他立為了皇太子。
然而,在拓跋宏的改革路上,身為太子的元恂百般抵制,特別是在遷都洛陽后,更是嚷嚷著不適應(yīng)洛陽濕熱的天氣,要回到?jīng)鏊谋狈饺ァ?/p>
元恂的行為,得到了反對改革的貴族們的支持,最終引發(fā)了叛亂。
拓跋宏在平定叛亂后,毫不留情地賜死了元恂,改立馮潤撫養(yǎng)的元恪為皇太子。
如此一來,馮潤的地位愈發(fā)鞏固。
對于馮潤而言,這一切都讓她很滿意,唯有一樁不滿意,那就是拓跋宏南征北戰(zhàn),很少陪伴在她身邊。
于是,不甘寂寞的馮潤便學(xué)馮太后與男寵們私通。比如身體強(qiáng)壯的宮中執(zhí)事高菩薩,還有相貌俊美的常侍雙蒙等,皆與她有淫亂宮闈的丑聞。
當(dāng)時拓跋宏的六妹彭城長公主結(jié)婚不久,丈夫便去世了。
馮潤便強(qiáng)迫她嫁給弟弟馮夙。
為了抗?fàn)?,彭城長公主只得趁夜出逃,并冒雨找到了拓跋宏,向他揭發(fā)了馮潤與高菩薩等人淫亂的事情。
這個消息對拓跋宏來說,如當(dāng)頭棒喝。他實在不敢相信自己深情相待的馮潤會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更不敢相信她會做出這等對不起他的事。
就在拓跋宏將信將疑之時,做賊心虛的馮潤派了雙蒙和小黃門蘇興壽也來到了帳營,試探拓跋宏。
拓跋宏于是佯裝不知,私下又抓了蘇興壽審問,這才確信彭城公主所言是真。
備受打擊的拓跋宏竟因此一病不起。
強(qiáng)撐病體回宮后,拓跋宏將高菩薩和雙蒙等人全部處死,但是對于哭成淚人的馮潤,他卻怎么也下不了手,只是和她分宮而居。
公元499年,病情得到控制的拓跋宏再次出征。沒想到在途中病情加重,只得北歸。
由于病情嚴(yán)重,拓跋宏在途中病逝。
他在病逝前下了一道賜死馮潤的遺詔。他在遺詔中說道:“皇后久乖陰德,自絕于天,若不早有所為,恐成漢末故事。吾死之后,賜皇后死,葬以后禮,以掩馮門之大過?!?/p>
可見,拓跋宏并非要和馮潤同年同月同日死,而是考慮到為了北魏王朝不再出現(xiàn)第二個“馮太后”,同時也為了馮氏家族的榮耀,因此必須賜死馮潤。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個才能出眾的皇帝,他就是孝文帝拓跋宏,從5歲時就開始即位,但在33歲時就英年早逝,盡管年齡并不大,但孝文帝卻大力推進(jìn)了北魏的改革, 打破了地方門閥的壟斷地位,并進(jìn)行了均田制,恢復(fù)了北魏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
在公元493年,孝文帝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南征,到了九月份就抵達(dá)洛陽,他宣布遷都計劃,盡管大臣們不愿意,他還是這么做,這之后鮮卑人進(jìn)入了中原地區(qū),開始了漢化之路。北魏執(zhí)行的是?立子殺母?制度,為的就是避免太子年幼,太后或者外戚力量太強(qiáng)大,對皇帝進(jìn)行了架空,朝政關(guān)系受到影響。
因此孝文帝的生母很早就被賜死,她由祖母馮太后培養(yǎng)成人,說起來馮太后也是兇狠的角色,她親手害死了太上皇拓跋弘,之后還臨朝聽政,頒布了諸多的措施,三長制和均田制就是在馮太后的主導(dǎo)之下頒布的。在23歲時拓跋宏才真正掌管權(quán)力,這一年馮太后病逝,他為此大哭不已,立志要做一個好皇帝。
當(dāng)時北魏的都城在平城,每年的6月份就會布滿風(fēng)沙,氣候十分的惡劣,不利于對中原的管理,因此才有了遷都的打算。之后他還極力的促進(jìn)鮮卑族的漢化,提議和漢人進(jìn)行通婚,并帶頭納漢人之女充入后宮。不過讓人不解的是,孝文帝在臨終前放走了眾多嬪妃,為何只讓皇后跟著陪葬呢?
他的皇后馮妙蓮其實是馮太后的侄女,為了讓馮家能夠世代富貴,因此她將眾多侄女招進(jìn)皇宮內(nèi),而馮妙蓮就是其中之一,盡管她的輩分比拓跋宏還要大一輩,但因鮮卑族對人倫方面并不是太看重,因此并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馮妙蓮的長相比較出眾嫵媚,很快就獲得了拓跋宏的寵愛,但最終因患病被趕出皇宮,去寺廟里當(dāng)了尼姑。之后拓跋宏將馮清立為皇后,兩人在一起也十分恩愛,但沒過多久他又廢除了馮清后位,緊接著讓其出家。反而將馮妙蓮接到了皇宮內(nèi),對她進(jìn)行了各種寵幸,其他的佳麗很少會觸碰。
或許是因為被皇帝寵幸,馮妙蓮一直很是嬌縱,在皇帝派兵打仗之時,她卻回想起了此前給她治病的大夫高菩薩,將他以宦官的身份招進(jìn)皇宮內(nèi),每天享魚水之歡,之后又寵幸了大臣雙蒙等人,絲毫不避諱別人的看法。
拓跋宏妹妹知道后,立馬將消息上報給他,這讓孝文帝大怒不已,盡管前線作戰(zhàn)十分危急,但他還是立馬回到京城內(nèi),將那些通奸的朝臣全部處死,但讓人詫異的是,他卻保留了馮妙蓮的皇后位置,這讓人很是詫異,畢竟能夠給皇帝戴帽子的女性可不多,但他卻能容忍。
在孝文帝死前下令遣散了眾多嬪妃,讓她們再次嫁人,但他卻留下遺詔讓馮妙蓮殉葬,在他死后馮皇后也飲用毒酒身亡。從這還是能看出,孝文帝對皇后的出軌依舊耿耿于懷,不愿意放過她。
古語有云,“一入侯門深似海”這話其實用在深宮之中更加合適。進(jìn)攻侍奉天子的女人,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這一生的榮辱都和天子深深地綁在了一起。一次進(jìn)宮,再出宮要么就是省親時,要么就是一具尸體抬去陵寢。馮皇后就厲害了,不僅2次進(jìn)出宮,還能一次比一次更得寵,甚至因為她的控訴,孝文帝直接廢掉了當(dāng)時的皇后。結(jié)果皇帝臨死前卻說,馮皇后不能留。孝文帝之所以這么做,是出于兩個考量。
馮皇后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弘宏的第二任皇后。她本名馮妙蓮,是個非常有心計和手段的女子。她長相并不差,稍微打扮一下甚至比自己長姐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和皇帝的第一次見面,就靠著美貌深深吸引住了拓跋弘宏。但是隨著她專寵后的日漸囂張跋扈,漸漸開始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最終她做了兩件錯事。一件是和高菩薩私通,不把遠(yuǎn)征在外的孝文帝當(dāng)回事。另外一件事是強(qiáng)硬要求彭城公主下嫁給自己的弟弟。
當(dāng)然,后面這件事沒有得逞。事發(fā)后,高菩薩被孝文帝處死。但是重感情的孝文帝沒有處置馮皇后,他還念著昔日的情分,令宮人善待馮皇后。知道后來孝文帝行將就木時,他認(rèn)為自己離開后,朝臣還有其他妃子一定不會放過馮皇后,于是下令將馮皇后灌毒藥給自己陪葬。
另外一個原因是,孝文帝想到了馮太后專政的場景。他不會拿自己朝廷后代的安危開玩笑。所以他說馮皇后不能留。
北魏孝文帝一生有兩位皇后,都姓馮。第一任皇后馮淵本可以坐到最后,卻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不會說普通話,也就是中文。事情是這樣的。公元490年,孝文帝23歲,他開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遷都洛陽;第二,整個太子黨子弟名單禁止胡夫;第三,他的語言在中原是正確的;第四,他沒有殺死他的王子和母親。這項改革遭到大多數(shù)朝臣和貴族的反對。孝文帝一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一邊極力推動通過公議。他還命令所有30歲以上的人為所欲為。30歲以下的都要學(xué)漢語和中原語音,官民都要穿漢服。否則,他們都將受到嚴(yán)厲的懲罰,法院官員將非法懲罰他們。馮淵女王拒絕說中文。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忍痛棄之為庶人,定居大雄寶殿。馮淵皇后因為會說普通話而被廢為庶人,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
皇后被廢除后,孝文帝很快選擇了一個新的繼承人,馮潤。她風(fēng)流倜儻,深得孝文帝拓跋宏寵愛。但是很快馮潤就患上了像牛皮癬一樣的皮疹,王太后害怕皇帝會被感染,所以她把馮潤送回家成為一名尼姑。她離開皇宮后,孝文帝在太后的安排下,立馮潤的妹妹鳳慶為皇后。但孝文帝始終沒有忘記她。過了一年多,太后死了,孝文帝守孝三年。他經(jīng)常想念馮潤,詢問她的近況。后來,我聽說的疹子好了,就把她帶回洛陽宮,給她取名叫左。
孝文帝,政治上英明的君主,在愛情上卻是個傻子,因為他太癡情了。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深愛的馮潤在患病期間不甘寂寞,與一名男隨從有染,發(fā)生了婚外情。在馮潤做皇后的那幾年,孝文帝常年帶兵南征,在宮中的時間很少。被冷落的舊病復(fù)發(fā),與中國官員高菩薩有染。這位高菩薩又帥又壯,是個沒凈身就潛入后宮的假太監(jiān),讓馮潤動了真情。
孝文帝在汝南患病時,馮在宮中公然與高菩薩私通。紙包不住火。孝文帝知道了與高菩薩的私情,鵬程公主向皇帝揭發(fā)了這一丑聞。得知馮潤公主把秘密告訴了孝文帝后,她和母親常侍商量對策,常侍請女巫施了咒,祈求孝文帝不要生病。
這件事是小黃門蘇興壽偷偷告訴皇上的。文帝回到洛陽后,將高菩薩、等六人一一逮捕審問,證實了事情的原委。他不禁悲痛欲絕。經(jīng)過這次沉重的打擊,孝文帝的健康每況愈下,終于在南征途中病死。臨終前,他偷偷給彭城王寫信:我死后,恐怕無人能制服皇后。你可以憑我的圣旨準(zhǔn)予她死,仍按皇后禮儀安葬,免得毀了馮家的名聲。
俗話說:即使是這明亮的愛情火焰,也只會有灰燼嗎?無奈的想法,也許更讓人心灰意冷,只有死了才能做到!文帝死后,彭和北海王根據(jù)皇帝的旨意強(qiáng)迫服毒而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0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靠山王楊林是什么人他為什么會終身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