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5月到達開封,7月離開,在開封一共待了一個多月,他看到開封城城墻破爛不堪,民舍被毀,商業(yè)頹廢,早已不是傳聞中的宋朝故都,最最重要的是,開封城外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并不適合做首都。因此,放棄了開封做首都的想法。在召開完軍事會議后,朱元璋決定離開。徐達、常遇春、馮勝等人親自送朱元璋出城。臨行送別時,經過了一個特殊的地方——陳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陳橋,又名陳橋驛,位于開封的北面。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在這里,發(fā)動了“陳橋兵變”,利用黃袍加身,建立宋朝的。朱元璋從開封回南京,本應該往南,他卻故意要向北經過陳橋,非常有深意。在陳橋時,朱元璋讓眾將不必再送。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大將軍徐達等自陳橋辭,諭之曰:“朕與公等率眾渡江,誓除禍亂,為安天下,非圖尊權富貴。有不恭者,比罰無赦?!?/p>
朱元璋這段話非常有意思,他對徐達說:“我和你們當初起兵反元,是為了安定天下,并不是為了權力和富貴,你們也要記住這一條,否則,我定不饒你們!”徐達聽完朱元璋的話,冷汗直流,等朱元璋離去,徐達的手心和后背已經濕透。
徐達為何如此緊張?因為朱元璋話里的“有不恭者,比罰無赦”8個字,實際上是在警告徐達:當初后周小皇帝把兵權給了趙匡胤,趙匡胤竟然黃袍加身,篡奪了后周的政權。我如今把25萬大軍交給你,你不能學趙匡胤。這些話雖然沒有明著說出來,但徐達早已領悟。朱元璋在陳橋這個地方,故意敲打徐達,徐達焉能緊張?
事實證明,朱元璋是一代雄主,徐達是一代名將,二人配合,趕走蒙古人,收復了丟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重振中華雄風。徐達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徐達一脈,在明朝也都保持著不錯的待遇。
朱元璋殺徐達是因為徐達功高震主。
徐達在軍事上曾經有過成就,但同時也因為其傾向于實行比較寬松的軍事政策而引起朱元璋的不滿。在徐達擔任御史大夫期間,朱元璋曾經發(fā)現(xiàn)他在軍事上缺乏果斷,一直耽誤了攻打南方的進程。此外,徐達的寬松軍事政策也導致他的部隊經常受到襲擊和損失。
徐達在政治上也與朱元璋產生了矛盾。徐達曾經對朱元璋的皇位產生了質疑,認為他并非正統(tǒng)的皇帝。此外,徐達還曾經支持過其他的官員和將領,與朱元璋的權威產生了對立。
朱元璋在建立南明王朝時對于政治和軍事的高要求,他不容忍任何人威脅到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和權威,因此朱元璋處死了徐達。
人物介紹:
徐達,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為人謹慎,善于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不朽的功勛。朱元璋倚之為“萬里長城”,后世亦公認他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徐達一生驍勇有謀,戰(zhàn)功及筑邊皆功勞顯赫。他話語較少而思慮精深,在軍中,軍令一旦發(fā)出便不改變。諸將遵奉徐達軍令都凜然畏懼,而他在朱元璋面前則恭敬謹慎像不敢講話一樣。善于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將士無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報效盡力。
因此,徐達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更能嚴格約束部隊,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府城縣城一百余處,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戰(zhàn)亂之苦。
歷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評價徐達的?有何深意。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號“洪武”。徐達算得上是朱元璋功臣里面,功勞最大的。雖然徐達在朱元璋第一次封“公”的六個人中,排在李善長之后,位居第二。但是死后被追封為“王”的六個人中,徐達則排在“六王”之首。
徐達功勞這么大,但是他在朱元璋的手下,最終竟然能得到善終,這實在是讓人不理解的。關于徐達的死,明代王文祿的史料筆記《龍興慈記》中說,徐達生了背疽,不能吃蒸鵝。
因為蒸鵝是“發(fā)物”,吃了這種東西,就會背疽迸發(fā)而死。但是,朱元璋偏偏要送蒸鵝給徐達吃。徐達知道朱元璋要自己死,因此含淚吃下蒸鵝,最終果然背疽發(fā)作去世。
不過,這種說法,顯然是漏洞百出的,是對朱元璋的一種“有罪推斷”。因為朱元璋殺過功臣,就感覺他會殺一切功臣。而徐達是功臣中功勞最大的,朱元璋要是不殺他,是怎么也說不過去的。
可是,要知道,朱元璋雖然殺功臣,但是,他絕對不會輕易動手,必須要找出這個功臣足夠多的犯罪證據(jù),他才會那樣做。比如處罰藍玉,朱元璋為此專門搞了一本叫做《逆臣錄》的書,里面全都是關于藍玉等人的罪狀。
由此可見,朱元璋是非常害怕別人說他濫殺無辜。盡管這些所謂的“犯罪證據(jù)”,很多都是捏造的,但是捏造也要像模像樣地捏造一下,他絕對不會輕易殺人。
徐達生了背疽,這一點,朱元璋知道,滿朝文武也都知道。生了背疽的人,不能吃蒸鵝,這一點,朱元璋知道,滿朝文武也都知道。既然如此,朱元璋為什么還要給徐達吃蒸鵝呢?這不明擺著想殺徐達嗎?再說了,就算是吃蒸鵝,也未必就死。萬一徐達沒死,朱元璋不就白得了一個濫殺無辜的惡名嗎?朱元璋會這么笨嗎?
很顯然,《龍興慈記》里的說法,是非常不靠譜的。而且,實際上,朱元璋不但沒有殺徐達,反而還對徐達贊賞有加。從追封徐達為“王”,而且讓他排位第一,就可以看出對他的贊賞。
再說了,實際上朱元璋不可能把所有的功臣殺完,殺完了所有的功臣,誰來幫他打仗?誰來治理國家?朱元璋正確的做法,就是要在功臣中樹立一個榜樣,樹立一根標桿,讓大家跟著他學。這才是一個當權者正確的做法。
實際上,朱元璋就把徐達樹立成了百官的標桿,徐達死后,他對徐達的追封,就可以看出他的想法。
朱元璋不但對徐達進行了追封,而且對徐達做出了很高的評價。我們來看看朱元璋是怎么高度評價徐達的:“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這一段話,非常玄妙。讀懂了這段話,也就明白朱元璋為什么不殺徐達,以及朱元璋要求大臣們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了。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意思是說徐達接受命令就出去打仗,打完仗后就回來。這句話有點像廢話,但其實并不是。朱元璋所要表達的,就是徐達很聽話,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而且,徐達不貪慕兵權。一旦把仗打完了,他就會立刻回來,把兵權交出來。
“不矜不伐”,意思是說他不居功自傲,不覺得自己打了勝仗,就有好大的功勞。也就是說,你是功臣,你不要把自己當“功臣”看,你只能把自己當“臣”看,這樣才是功臣正確的舉動。
“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說的是不要有貪欲,不能腐敗。朱元璋對腐敗是最在乎的,大臣不能碰這根弦。
“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這意思有兩點:一是“中正”,就是不結黨,不要像胡惟庸那樣拉幫結派。二是“昭明”,就是對皇帝心地要透明,要無私坦白。不要像李善長那樣,暗中與胡惟庸勾勾搭搭,對皇帝藏著掖著。
大家看明白了吧?以上就是朱元璋對大臣們的要求,就是朱元璋給大臣們訂立的一個標準。如果大臣們都能做到以上那些,那么,他就可以像對徐達那樣,無論生前死后,都會給予極大的優(yōu)待和贊賞。
孫子在其兵書中曾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徐達絕對是智勇雙全的將領,而且對朱元璋的小脾氣,那也是摸得透透的,所以,徐達能夠擺脫殺身之禍,并非偶然。而我們要想了解徐達如何擺脫困境的,那就要先了解朱元璋。
朱元璋為了穩(wěn)固大明江山,可謂是費勁了心機。他為了防止大臣們造反,制造了明初有名的胡惟庸案、藍玉案,史稱“胡藍之獄”,將大批開國功臣誅殺。即使是這樣子,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又設立了錦衣衛(wèi),全天候監(jiān)視每位大臣的一舉一動。
朱元璋判斷臣子是否忠誠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看此人是否謙恭,凡是倨傲不遜、不知感恩的基本上都被朱元璋給拿下了。
比如李善長,朱元璋念及他的功績,即使查明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父子是胡惟庸一黨,還是下詔赦免了李存義父子的死罪,僅僅是流放崇明。可是,李善長并沒有去跟朱元璋表示感謝,惹得朱元璋懷恨在心。
后來,李善長的親戚丁斌又因罪被發(fā)配邊疆,李善長就去找朱元璋求情。這下徹底惹怒了朱元璋,直接把丁斌治罪。朱元璋通過丁斌坐實了李善長、李存義勾結胡惟庸意圖謀反的證據(jù)。其他人一看,也開始紛紛舉報李善長的不法,最終,李善長被朱元璋下詔賜死,并誅殺了其妻女弟侄共七十余人。
相反的,湯和跟朱元璋可是真正的同鄉(xiāng),從小一起長大,而且,還是湯和舉薦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論在郭子興軍中的地位,一開始湯和可是絕對高于朱元璋,但是,每次跟朱元璋一起出行,湯和總是跟在朱元璋身后。這種謙恭,讓朱元璋很滿意。
當然,湯和也有犯錯的時候,因為一次請求沒有得到朱元璋給與的滿意答復,就酒后口出怨言。這件事讓朱元璋得知后,大為光火,后來找了各種借口,數(shù)落湯和,不給湯和封公爵。這朱元璋的小脾氣也是夠古怪的了。
好在,湯和醒悟的快,跑到朱元璋面前,頓首謝罪,痛苦流涕,皇上呀,我知錯了。然后,湯和是更加的謹小慎微,而且一受賞賜,就趕快跑去謝恩。即使是到了晚年,卸甲返鄉(xiāng)之后,每年還要親自上京朝見朱元璋一次。李善長建造府邸,從湯和處借了數(shù)百士兵,湯和也悄悄的匯報給了朱元璋。正是湯和的這種謙恭與感恩,才讓湯和活到了最后,得以善終。
徐達呢,可是朱元璋欽定的開國排名第二的功臣(第一是李善長),在明朝的開國之戰(zhàn)中,居功至偉,武功第一。徐達曾經在郭子興與孫德崖的爭斗中,前往孫德崖大營,換回了被扣為人質的朱元璋,可以說對朱元璋是有救主之恩。朱元璋自然會對徐達格外的恩寵,也格外的留意。
朱元璋為了施恩徐達,分別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四子朱棣、十三子朱桂、二十二子朱楹娶了徐達的三個女兒。同時,還加封徐達右丞相之職,授予魏國公的爵位。朱元璋覺得還是不夠,還一直想著怎么賞賜徐達。
有一次,朱元璋故意裝作漫不經心的狀態(tài),跟徐達說,你的功勞很大,可是看你還沒有合適的府邸,朕就賜你一座舊宅吧。徐達一聽,趕快叩頭謝恩??墒牵爝_看了所賜的宅第之后,發(fā)現(xiàn)朱元璋賜給他的宅子,竟然是朱元璋稱吳王時的舊邸。
徐達了解朱元璋的秉性,立刻就明白了朱元璋這么做的用意,這是在試探他呀。如果自己住了,那就是有了先做吳王,再做皇帝的不臣之心。徐達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轉身就去求見朱元璋,跪在地上,堅辭不受。
朱元璋哪有這么容易就消除了對一個人的疑心,他還要再試徐達。于是,就設宴款待徐達,把徐達灌了一個酩酊大醉。然后,朱元璋命人把徐達送到吳王府,安放在了自己曾經睡過的床榻之上休息。朱元璋同時還安排人,在暗中觀察徐達的一舉一動。
徐達酒醉,一直睡到了天要破曉之際。徐達睜眼,就問周圍的人自己在哪里。旁邊侍奉的人說,這是舊內(就是朱元璋原來的住處吳王府)。聽聞此言,嚇得徐達一骨碌從床上跳了下來,俯身跪在地上直呼死罪、死罪。
徐達此舉,很快被人報告給了朱元璋。這時候,朱元璋才總算松了一口氣,對徐達放心多了。然后,又命人在舊邸前,新修了一座府邸,給徐達居住。并且,親自手書兩個大字“大功”,讓人刻寫在了新府邸前的牌坊之上。
徐達呢,到了晚年,更是不敢懈怠,每年都是春天率軍出征,到了冬天就返回都城南京。而且,一回京,徐達立刻就會將調兵的印信交還給朱元璋。這讓朱元璋更加的高興,竟然以“布衣兄弟”稱呼徐達。
徐達呢,朱元璋越是對他客氣,自己越是謙恭。而徐達在生了背疽之后,朱元璋更是讓徐達長子徐輝祖,帶著他的親筆信前往北京慰問徐達。然后,召徐達返回都城。徐達在第二年,因為背疽發(fā)作,病逝,也是善終。
徐達正是因為看透了朱元璋,應對得當,躲過了睡龍床的殺身之禍,直到晚年還頗受朱元璋信任。否則,徐達早就被朱元璋撤去兵權了。徐達臨死前一年,還在帶兵駐防北京,防御北逃的元軍,已經足見朱元璋對他的信任。即使是湯和,都沒有這份幸運。而傳言中所說的徐達被朱元璋賜燒鵝,導致背疽崩發(fā)而亡一事,根本就不足信。
徐達為什么能擺脫殺身之禍,其主要的原因就只能是讓朱元璋自己沒有殺心。眾所周知,朱元璋是一個布衣出身的皇帝,所以他的疑心病特別重.自己當上皇帝后,對自己手下的有功之臣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害怕他們功高蓋主會動搖自己的皇位。所以那時候的開國功臣基本上被朱元璋殺的也沒多少了。
朱元璋手下有一個叫徐達的人,要說這個徐達那是一代猛將,是眾將領里面功勞最大的一個。為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這樣的猛將在動亂時代永遠都是皇帝的香餑餑,但是和平年代,卻讓皇帝如芒在背。所以朱元璋對他特別不放心,就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測試徐達的忠心,有沒有謀反的想法。朱元璋為了考驗徐達,更是將他灌醉放在了自己的龍床上。
相傳有一次朱元璋徐達平了北方的戰(zhàn)亂,班師回朝,后來在慶功宴上, 朱元璋故意給徐達下套,故意一直給徐達灌醉,終于把徐達喝醉。朱元璋就令人把徐達弄去龍床之上,并且暗中派人監(jiān)視著。
第二天,徐達醒來后,發(fā)現(xiàn)事情不簡單,自己居然在龍床之上。嚇得他趕緊屁滾尿流地從龍床之上跑下來。手腳并用的往房間門口爬,徐達是非常聰明的,知道以退為進。朱元璋看到徐達酒醒后的反應后,就徹底的打消了對徐達的疑心。成為朱元璋手下開國功臣里面為數(shù)不多活到老死的一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0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花見羞的樣貌有多美終被亂世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