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天之驕子的凄慘結(jié)局?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是魏晉南北朝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魏晉南北朝時,政權(quán)交替頻繁,時局動蕩,容易造就英雄。但像拓跋珪這樣流亡十余年,寄人籬下, 未到成年便能號召舊部,重整旗鼓再造江山的君主,卻絕無僅有,稱他為天之驕子,亦不為過?,F(xiàn)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云崗石窟中,有一尊巨大的佛坐像,據(jù)說就是 依照拓跋珪的形象雕成的。那尊雕像廣額大耳,直鼻細目,確實不同凡響??粗?,不難想象出當年拓跋珪馳騁漠北,南征北戰(zhàn),開拓疆場,建立強大魏國的雄姿。 但誰又能料到,這樣一位天之驕子,最后竟死于宮廷之變呢!
拓跋珪16歲重興代國,不久,改國號為魏。遠近部落的酋長、大小國家的國 君,看到拓跋珪如此英雄,紛紛前來結(jié)好,其中不少送來女兒或宗女,要求結(jié)親,以求政治上有所依靠。拓跋珪是個英雄,但并非不好女色。他不但將送來者全部笑 納,滅了敵國還要把擄來的美女留在宮中。有時,聽到別國君主有漂亮女兒,也要派人前去求婚。
拓跋珪宮中,有一位劉夫人,是劉庫仁的侄 女、劉頭眷的女兒、拓跋珪的結(jié)發(fā)妻子。拓跋珪剛立國不久,就封她作夫人。劉夫人為拓跋珪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因為是長子,最有立為繼嗣的資格,所 以取名拓跋嗣。劉夫人最早跟隨拓跋珪,又生有長子,加上善管內(nèi)政,很有本領(lǐng),在宮中威信很高,因此,受到拓跋珪的敬重。按說,劉夫人是最有希望立為皇后 的。但代國宮中有一個祖上傳下來的老規(guī)矩:將被立為后的女子,必須親手澆鑄一個銅人,能鑄成,則說明受天命委托,可立為后;鑄不成,則沒有資格立為后。拓 跋珪曾經(jīng)舉行隆重的儀式,請來最高明的助手,協(xié)助劉夫人鑄像,但不知什么緣故,竟然沒有鑄成。因此,劉夫人就失去了作皇后的機會。
拓 跋珪平定后燕后,擄來了后燕主慕容寶的幼女。因為她美貌動人,被收入宮中。這位慕容氏舉止端莊大方,性情溫柔和淑,很得拓跋珪的寵愛。劉夫人鑄像失敗后, 在朝臣們的再次奏請下,拓跋珪選中了慕容氏,為她舉行了鑄像儀式。慕容氏運氣好,沒費什么勁兒銅人就鑄成了,很快就被立為皇后。
劉夫人年長有威信,又生有長子,沒有立為皇后;慕容氏年幼新來,反而立為皇后。這自然引起劉夫人和其他一些妃嬪的不滿。這些妃嬪有的挑唆劉夫人去排擠打擊慕容后,有的勸劉夫人沉住氣,等兒子當上皇帝后一總算帳。總之,出什么主意的都有。
這些閑言碎語吹進了拓跋珪耳朵里,攪得他心里很煩亂。拓跋珪有許多兒子,他認為最有能力繼承自己事業(yè)的,還是拓跋嗣。因為拓跋嗣是個仁義忠厚的孩子,拓 跋珪對他很放心,知道他將來不會欺負自己的庶母和弟妹。但他不放心劉夫人。他知道女人們一般心眼小,好聽讒言,不能容人,尤其是將來當了太后,權(quán)勢無邊, 難免做出傷害非親生子女的事情來。而且,如果太后扶植外戚,把持朝政,還會給國家?guī)頌?zāi)難。這種例子在史書上記載得太多了,拓跋珪讀過這些史書,他知道得 很清楚。于是,他想了一個有效的、但又殘忍的辦法。
一次上朝時,拓跋珪宣布了一條規(guī)定:今后,魏宮里立太子時,先要殺死太子的母親。說完,又宣布了一道具體的詔令:詔立皇長子拓跋嗣為太子,同時,賜太子母劉夫人即日自盡。
詔令一下,朝臣們都驚呆了。半晌,拓跋嗣首先明白過來,他撲地一下跪倒在父親面前,痛哭失聲,要求父親不要殺掉自己的母親,要求父親另立別人為太子。
對這條每立太子先殺其母的規(guī)定,拓跋珪是經(jīng)過反復考慮后才下定決心的。他早已作好了思想準備,所以,在拓跋嗣痛哭求情、隨之群臣紛紛跪下求情的時候,他 非常冷靜,緩緩地說:“這不是我自己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五百年前的漢武帝就是這么做的。我這是為社稷著想,為大魏臣民著想的,希望你們也不要僅僅考慮到某個人的 生死,而不顧及國家的安危?!庇谑?,這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就在北魏沿用下來,直到一百年后的孝文帝時才被取消。
拓跋嗣因為自己被立為太 子,反使母親慘遭殺害,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他晝夜啼哭,不肯吃飯,也不肯睡覺,直到劉夫人安葬后,仍然啼哭不止。拓跋珪知道后非常生氣,派人去召拓跋 嗣,準備狠狠打他一頓。拓跋嗣因為傷心過度,早已置生死于度外,而且他是純孝之人,所以并不猶豫,馬上就要去見拓跋珪。左右侍從急忙拉住他,勸他說:“如 果殿下是真孝順,就應(yīng)該替皇帝想想后果。俗話說,孝子對待父親的打罵,小打接受,大打則逃跑。現(xiàn)在皇帝盛怒之下,誰知會做出什么事來!縱然殿下不怕死,但 皇帝真打死了殿下,天下人都會責備他,說他不慈愛。難道殿下愿意自己的父親背上這種壞名聲嗎?依我們看,殿下不如先躲出去,等皇帝息了怒,再回來賠罪不 遲?!蓖匕纤寐犃?,覺得很有道理,就微服逃走了。
太子逃走后,拓跋珪心情很不好。他失去了結(jié)發(fā)妻子劉夫人,又失去了心愛的兒子,使他心里罩上了一層陰影。拓跋珪這時還不到四十歲,按說,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已未老先衰了。
首先,拓跋珪平日在女色上花費精力很多,身體搞得很虛弱;另外,拓跋珪信奉道教,使他大惱受到嚴重傷害。道教講究練丹吃藥,說吃了藥可以長生不老,因 此,迷惑了許多人。幾年前,拓跋珪聽信了術(shù)士的欺騙,召來一幫人,專門給他煉丹配藥,當時最時興吃的是一種五石散,又稱寒食散,是用五種石頭做成的。這種 藥吃起來很費事,必須有許多輔助措施,否則就會發(fā)毒傷人,讓人變得心情煩躁。魏國宮廷里有一位名醫(yī)陰羌,善于指導吃藥,所以一直沒有出什么大問題。后來陰 羌老死了,拓跋珪失去指導,藥性開始侵入身體,損壞了他的大腦,脾氣變得煩躁不安、多疑善怒。偏偏這時國中又屢屢出事,三天兩頭有壞消息報來,不是鬧災(zāi) 異,就是鬧饑荒,再么這里有人叛逃了,那里又有人造反了,加上劉夫人已被賜死,愛子又不知去向,拓跋珪很快就精神失常了。他有時幾天不吃不睡,呆坐或者呆 立著;有時大罵臣下,說他們狼心狗肺,要反對自己;有時突然回憶起三十年來的成敗得失,又哭又笑;有時又成夜成夜地高談闊論,好像與鬼物爭辯。遇到他火氣 來時,隨便就要殺人;顏色異常的要殺,喘息不定的要殺,行走速度不均勻的要殺,說話用詞欠妥當也要殺,而且是他自己動手殺死,殺死后就擺在天安殿前,任尸 體腐爛發(fā)臭。這樣搞得朝野人心惶惶,誰都不敢出頭露面,惟恐稍有不慎招來橫禍。
不久,拓跋珪的另一個兒子結(jié)束了這種恐怖的氣氛。
這個兒子叫拓跋紹,是個兇狠殘暴的人。
拓跋紹的母親姓賀,是拓跋珪母親賀太后的親妹妹,也就是說,拓跋珪娶了自己的小姨作為自己的妻妾。
這種不論輩分的婚姻在封建社會前期并不少見。如漢高祖的兒子劉盈娶的就是自己姐姐的女兒、即自己的外甥女,何況少數(shù)民族宮廷更不講究輩分的。
拓跋珪是在一次去賀蘭部時結(jié)識的賀氏。以前,拓跋珪也見過賀氏,但那時賀氏還小,并不出色,這次見到時,她已經(jīng)十八、九歲了,出落得一表人才,好像草原 上的一顆珍珠,艷麗動人,使拓跋珪一見傾心。他立刻去求母親賀太后,要求把賀氏歸為己有。賀太后卻說:“女人太美麗了不好,而且,她已經(jīng)有了人家?!蓖匕?珪不肯放手,暗暗派人殺了賀氏的丈夫,然后把她迎進宮中。
不久,賀氏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拓跋紹。拓跋紹與其他兄弟性情截然不同,既不 勇武,又不聰慧,生就一副兇狠險悖的樣子,每天像個無賴漢,在街巷上游來蕩去,并且養(yǎng)了一伙地痞流氓,專門打劫行人的財物,捉殺百姓的豬犬,然后聚在一起 混吃混喝,儼然是京城一霸。因為是皇子,誰也不敢來管。后來,拓跋紹鬧出了人命,傳到拓跋珪耳中,把他氣得火冒三丈。拓跋珪親自動手,狠狠抽了拓跋紹一頓 鞭子,然后把他的雙腳捆住,倒吊在井里,準備把他吊死。拓跋紹是個不怕死的無賴,任憑拓跋珪怎么打,怎么吊,都不討?zhàn)?。倒是賀氏哭得死去活來,百般哀求, 直到叩頭流血,拓跋珪才軟了心腸。他看看拓跋紹吊得快死了,料想他今后也該接受教訓了,才把他提了出來。經(jīng)過這次教訓,拓跋紹表面上老實了許多,但心里卻 對父親異常仇恨,從此不再與父親主動說話。
拓跋珪精神失常后,隨便打人殺人。這一天,不知為了什么事情,偶然來到后宮,看見賀氏,覺得不順眼,就狠狠打了一頓,并叫人關(guān)起來,說:叫她活不過今天。但一會兒,拓跋珪吃了晚飯,又把這件事忘了。
賀氏本來只等一死了,但天黑了還未見拓跋珪動手,又萌生了活命的希望。她偷偷叫侍從找來拓跋紹,讓他想辦法救自己。拓跋紹早就痛恨父親,恨不得讓父親立 刻就死,好報當日吊打之仇。而且,他知道哥哥逃跑沒有下落,如果父親死了,乘這機會自己還有登基作皇帝的可能。機會太難得了!拓跋紹連夜找了幾個心腹宦 官,沖進寢殿,把拓跋珪殺了。
拓跋珪,這個英雄一世的天之驕子,被殺時卻沒有一個人前來相救。侍從們都害怕他的瘋病發(fā)作,天剛黑能找到借口躲開的早躲開了,躲不開的幾個也巴不得這個瘋子早日歸天,所以見到作亂者闖人時,都一哄而散了。
拓跋珪在位23年,死的時候,才39歲。不久,拓跋嗣聽說父親被殺,馬上回到京城。他得到臣民百姓的一致?lián)泶鳎腔^承帝位。不久,拓跋紹與賀氏被捉住賜死。這時,拓跋嗣才十六歲,恰恰與他父親重舉代國大旗時一樣年齡。
趙武靈王是趙國中后期,趙國君主,他歷史功績是"胡服騎射”改革軍制,滅中山國,婁煩,林胡。開云中,雁門,代郡三郡,修趙長城,把領(lǐng)土擴大三倍,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是北魏開國有皇帝,敗賀蘭,鐵弗匈奴,高車和柔然等草原諸部,然后與后秦,后燕爭霸中原,定國號魏,遷都平城。兩個人都是在十五歲時登上政治舞臺。不同的是,趙武靈王繼承的是一個整的國家,道武帝是重新立爐灶,四周強敵環(huán)伺,創(chuàng)業(yè)難度非常大,他的功業(yè)鮮有人能企及。
趙武靈王,贏姓,趙氏,名雍。他十五歲時繼位,國際形勢非常嚴俊。他老爹趙肅候在位二十四年,把魏,楚,秦,燕,齊等國吊打,楞是不落下風。趙肅候死后,五國各派一萬精兵來參加公葬,趁機圖趙。趙武靈王派重兵防守要地,用重金賄賂宋,韓,婁煩出兵攻五國之后,在葬禮上痛斥五國使者后,迅速離開,成功化解危機。
以后,趙武靈王長袖善舞,與燕,秦,韓等國修好,攻齊。建立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接著,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趙國位于北方,其北部是游牧文化,南部是農(nóng)耕文化,兩種文化存在裂痕。中原軍隊以戰(zhàn)車輛助步兵為主,在平原作戰(zhàn)有一定優(yōu)勢,同北方游牧騎兵作戰(zhàn),顯得非常不利局面。趙武靈王宣布實行胡服騎射,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脫去漢人寬袍大袖,穿胡服,建立騎兵部隊。騎兵快速機動,突擊性強,對步兵有摧枯拉朽之優(yōu)勢,提高了戰(zhàn)斗力。
趙武靈王依靠這只軍隊滅中山,婁煩,林胡,把趙國領(lǐng)土擴大三倍。威鎮(zhèn)六國建立赫赫功業(yè)。趙武靈王晚年犯了錯誤,遭受滅頂之災(zāi)。趙武靈王王后韓夫人生公子璋,立為太子。愛姬吳娃生公子何。后來,趙武靈王立公子何為君,即趙惠文王,自己當上趙主父(太上皇)。趙武靈王封公子璋為代王,想和趙惠文王并駕齊驅(qū)。不久又發(fā)生叛亂失敗,被活活餓死。
拓跋珪(公元371年一公元409年)是代王拓跋石冀鍵的孫子,代國被前秦王苻堅滅掉,拓跋珪和母親賀蘭化回到匈奴賀蘭氏避難。寄人離下的生活歷盡坎坷。后來在部眾擁立下復興代國(公元386年)。十五歲的拓跋珪面的四周強敵環(huán)伺,連他的叔叔都反對他:"三歲犢,豈能重載?"竟然用物資資敵。拓跋珪英明神武,把鮮卑人進行封建化改革,為學習漢人先進農(nóng)業(yè)技術(shù),遷都平城(大同),建立國號魏。
拓跋珪軍事能力卓越,他打敗世仇鐵弗匈奴,殺劉衛(wèi)辰(赫連勃勃之父)宗室五千多人。公元391年,拓跋珪北征柔然,千里越近追擊,俘獲一半柔然人,迫使其可汗投降。拓跋珪在參合坡?lián)魯『笱嘬婈?,后燕皇帝慕容垂病亡。又打敗羌人姚氏的后勤。拓跋珪年少英雄,建立的功業(yè)很少有人能企及,但結(jié)局也很悲慘。
拓跋珪年輕時取了小姨賀蘭氏為妻,殺死其夫。這在鮮卑人里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拓跋珪23歲時,賀蘭氏生兒子拓跋紹,封河清王。拓跋紹非常殘暴,殺人成性,幾次受到嚴呈,父子倆積怨非常深。拓跋紹十六歲時,他的母親賀蘭氏犯了錯,拓跋珪沉于酒色,性格暴燥,把賀蘭氏關(guān)起來,準備處死。賀蘭氏給兒子拓跋紹送信,拓跋紹率人攻進宮城。拓跋珪聞訊而起,發(fā)現(xiàn)弓箭早被宮里內(nèi)應(yīng)收走,手無寸鐵的拓跋珪被殺死,年僅三十九歲,一代梟雄凄慘謝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2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