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皇帝的正妻,統(tǒng)領著三宮六院。一般情況下,母儀天下的皇后只有一位,但是歷史上從來不缺少特立獨行的皇帝,他們毫無節(jié)制地冊封了許多皇后,如同愛美的女人總覺得衣櫥里少一件衣服,因此不停地購買衣服一樣瘋狂,以下是其中皇后數(shù)量最多的四位:
宇文赟
北周的第四位皇帝宇文赟在位時間只有一年,卻同時立下五位皇后。宇文赟先娶了楊堅之女楊麗華,后又寵幸侍女朱滿月,選美中挑中陳月儀、元樂尚,強搶宗婦尉遲繁熾,分別冊封為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右大皇后、天左大皇后。由于太過于縱情聲色,宇文赟年僅二十二歲就死掉了。
劉聰
漢趙昭武皇帝劉聰,從登基到駕崩,后宮受封的皇后就有十七個之多。劉聰剛登上皇位,便立了呼延氏皇后、張徽光皇后、劉英武德皇后、劉娥武宣皇后。后來,又立了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中皇后共六人,其余還有獲皇后璽綬但無封號的七人。劉聰文武雙全、才智過人,但耽于酒色,在位僅僅八年便一命嗚呼。
孫皓
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是孫權的孫子。即位之初他勵精圖治,贏得一片好名聲,不過沒過幾年孫皓便沉迷女色,只把精力放在后宮。孫皓登基后的第一個皇后是大臣滕牧之女滕氏,厭倦滕氏后孫皓曾打算廢后,不過沒有成功,于是大張旗鼓進行選美,一時后宮佳麗如云。為了取悅寵妃,孫皓毫無節(jié)制地頒賜皇后璽綬。孫皓具體有多少個皇后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史料上看人數(shù)非常可觀。
成吉思汗
據(jù)《元史》明確記載,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的皇后一共有二十三位。這二十三位皇后被安排住在五個斡兒朵之中,斡兒朵原意為氈帳,后來為宮廷的意思。原配大皇后孛兒帖和其他五位皇后居住在廬朐河宮廷;忽蘭皇后為首的四位皇后在薩里川哈老徒宮廷;也遂皇后為首的七位皇后在土拉河上游的宮廷;也速干皇后為首五位皇后在伊德爾河畔的宮廷。四大宮廷之外還有個“公主宮廷”,住著成吉思汗喜愛的歧國公主。
中國歷史上敢送皇帝綠帽子的皇后,至少有北魏孝文帝皇后馮潤、西晉惠帝皇后賈南鳳、北齊成武帝皇后胡氏、唐中宗皇后韋氏等。在男尊女卑的中國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只能從一而終。一旦女人出軌,則會受千夫所指、萬世唾罵。但即便如此禁錮,也難以抵擋住歷史上女人之出軌,就連那些高貴的皇后們,也有膽敢讓皇帝老子戴綠帽子的。
孝文帝皇后馮潤
據(jù)魏書·孝文幽皇后馮氏傳記載,北魏孝文帝皇后馮潤是馮太后哥哥馮熙的女兒,小名妙蓮,長得嫵媚動人,深得孝文帝拓拔宏的寵幸。兩人一度曾卿卿我我,影形不離。但不久馮潤患牛皮癬、蕁麻癥之類的皮診,馮太后生怕皇帝被傳染,就把馮潤送回家作尼姑。
孝文帝實在難以割舍馮潤,但卻不敢違抗太后的旨意。約過了一年多,馮太后病故,孝文帝守孝三年。他時常想念馮潤,打聽她的近況。后來聽說馮潤的皮疹已痊愈,便派宦官雙三念持手書前去慰問,并把她接回洛陽宮中,對馮潤恩愛逾初,封為左昭儀,后又立為皇后。
孝文帝萬萬沒想到,他所深愛的馮潤,在家養(yǎng)病期間,不甘寂寞,與家中一男侍從產(chǎn)生戀情并私通。在馮潤被立為皇后的幾年里,孝文帝常年率兵南征齊朝,呆在宮中的時間很少。遭受冷落的馮潤便開始舊病復發(fā),與內(nèi)朝官員高菩薩私通。
這高菩薩儀表堂堂、身體健壯,是個未凈身而混進后宮的假宦官,讓那馮潤動了真情。當孝文帝在汝南患病后,馮氏公然任意與高菩薩在宮中淫亂,并籠絡中常侍雙蒙等充當心腹,培植黨羽。紙總是包不住火的。馮潤與高菩薩的奸情還是被孝文帝知道了,彭城公主向皇帝揭發(fā)了這一丑聞。
彭城公主是北魏宮中有名的美人,年紀輕輕就亡夫成為寡婦。馮氏的同母弟北平公馮夙一心想得到公主,公主不情愿,馮潤準備讓其弟強娶。彭城公主便偷偷帶著十余侍從跑到前線向皇帝求救,同時告發(fā)了馮氏淫亂后宮的丑事。
馮潤得知公主投奔孝文帝后,心里害怕,如坐針氈,就與其母常氏商議對策,常氏便請女巫施法術,禱告詛咒孝文帝一病不起。此事又被小黃門蘇興壽暗中稟報皇帝。孝文帝回洛陽后,迅即逮捕高菩薩、雙蒙等六人逐一審問,證實了事情的原委。他不禁肝腸寸斷,傷心加上旅途勞累,一下子就病倒了。
當晚,孝文帝躺在含溫室中,命人將高菩薩等一干人在門外跪成一排,再召見馮氏。他命宦官搜馮潤身,若發(fā)現(xiàn)有短刀就立即斬殺。
馮潤痛哭流涕地招供請罪,孝文帝臉色鐵青,心中顫栗。他隨即召來彭城、北海二王說:皇后失德,但自己不忍心廢她,怕馮太后九泉下寒心。讓馮氏一個人在宮中閑坐,如果她自己有良知,自己會去死的。
經(jīng)受這次沉重打擊后,孝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終于病死于南征途中。臨終前,他密詔彭城王:我死后,恐怕無人能制服皇后,你們可用我的遺令將她賜死,仍按皇后禮制厚葬,別敗壞了馮家的名聲。
孝文帝死后,彭城王、北海王等按皇帝遺令,強迫馮潤服毒而死。
中國歷史上嬪妃最多的皇帝是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據(jù)歷史記載康熙帝共有66位妃嬪,其中皇后四位,皇貴妃三位,貴妃一位,妃十一位,嬪十位,貴人十五位,庶妃四位,常在九位,答應九位。冠絕歷代帝王。
而中國歷史上嬪妃最少的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他只有一個老婆,就是張皇后。
擴展資料
皇后(4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追封)。
皇貴妃(3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敦怡皇貴妃瓜爾佳氏、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貴妃(1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妃(11位):順懿密妃王氏、純裕勤妃陳氏、惠妃納喇氏、榮妃馬佳氏、平妃赫舍里氏、宜妃郭絡羅氏、宣妃博爾濟吉特氏、慧妃博爾濟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定妃萬琉哈氏、良妃衛(wèi)氏{覺禪氏}。
嬪(10位):熙嬪陳氏、僖嬪赫舍里氏、端嬪董氏、靜嬪石氏、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襄嬪高氏、穆嬪陳氏、通嬪納喇氏、謹嬪色赫圖氏。
貴人(15位):勒貴人、布貴人兆佳氏、袁貴人、藍貴人、尹貴人、文貴人、新貴人、馬貴人、常貴人、伊貴人;貴人郭絡羅氏、貴人納喇氏、貴人納喇氏、貴人陳氏;老貴人(一說為雍正帝妃子)。
庶妃(4位):庶妃鈕祜祿氏、庶妃張氏、庶妃王氏、庶妃劉氏。
常在(9位):瑞常在、常常在、尹常在、祿常在、徐常在、石常在、壽常在、色常在、貴常在(貴答應)
答應(9位):妙答應、秀答應、慶答應、靈答應、春答應、曉答應、治答應、牛答應、雙答應。
明孝宗張皇后(1471年-1541年),河北興濟人,父為國子監(jiān)生張巒,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張氏選立為太子妃;十月,立為皇后。孝宗篤愛皇后,不立妃嬪,帝后宮中同起居,如民間伉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孝康敬皇后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玄燁
中國歷史上有偉大的皇帝,自然也有賢明的皇后,因為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賢內(nèi)助。比如下面這四位。接下來我為您講解。
第一位是漢武帝劉徹夫人衛(wèi)子夫。
衛(wèi)子夫,漢武帝的皇后。其實漢武帝原本是有皇后的。皇后叫陳阿嬌,阿嬌的母親就是館陶公主。據(jù)說,劉徹小時候坐在公主懷里,曾表示如果能得到陳阿嬌,一定蓋棟金屋子藏著她。由此留下了一個成語:金屋藏嬌。
可惜漢武帝后來看上了衛(wèi)子夫,于是默許酷吏張湯殺死了陳阿嬌。
衛(wèi)子夫,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的一個歌姬。當衛(wèi)子夫出來唱歌時,漢武帝的眼睛亮了。之后便愛上了衛(wèi)子夫,繼而封為皇后。
從此,衛(wèi)家的命運徹底改變。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衛(wèi)子夫被封為皇后,同年生下了太子劉據(jù)。而衛(wèi)青也在同一年封侯。
可惜,衛(wèi)皇后依然難逃慘死的命運。至于衛(wèi)皇后為什么慘死,至今無定論,不過主要原因在于外戚政治,漢武帝要清洗衛(wèi)氏家族勢力。公孫賀案和巫蠱之禍都是清洗衛(wèi)氏,從而更換接班人。
不過具體實施殺人的是一個叫江充的小人,方式是“巫蠱之案”,巫蠱是宮廷陰謀的慣用伎倆。巫蠱之案致使皇后衛(wèi)子夫不堪侮辱自殺而亡,之后漢武帝劉徹與皇后衛(wèi)子夫生的兒子太子劉據(jù)被迫起兵造反,后劉據(jù)兵敗自殺。
衛(wèi)子夫以卑微謳者身份步入漢宮,經(jīng)十一年立為皇后,為漢武帝育下一男三女,有延續(xù)漢室之功。在立為皇后的三十八年中,衛(wèi)子夫?qū)h庭后宮管理的井井有條。在《外戚世家》所記載的四朝十余名后妃中,贏得了太史令司馬遷唯一的贊美。她是典型的助內(nèi)賢。
衛(wèi)子夫的發(fā)跡,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因為她發(fā)跡后,他的同父異母弟弟衛(wèi)青才得以發(fā)跡。
第二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夫人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出身于關隴集團,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
長孫皇后,8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yǎng),13歲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爭取李淵及其后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親自勉慰諸將士。
李世民當皇帝后,冊封為皇后。長孫皇后在后位時,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并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
據(jù)說有一天,唐太宗下朝回宮,氣呼呼地對長孫皇后說:“魏徵這家伙老是當面給朕難看,總有一天朕要殺了這鄉(xiāng)巴佬?!?/p>
皇后聽了一言不發(fā),換了朝服向太宗禮拜。
太宗大吃一驚,問:“皇后這是干什么?”
長孫皇后回答:“臣妾聽說,主明則臣直。如今魏徵這樣耿直,豈非因為陛下是明君,臣妾又豈敢不賀?”
長孫皇帝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權至上的古代社會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輔佐唐太宗成千古一帝,使得初唐出現(xiàn)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第三位是后梁朱溫夫人梁皇后。
五代十國后唐的朱溫還沒發(fā)家之前,很窮,跟奴隸差不多了。
有一天,朱溫在郊外打獵,遇見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朱溫瞬間就被她給吸引住了,于是立下了非此女神不娶的誓言。最后朱溫打聽到了,這個漂亮美女是宋州刺史張蕤的女兒張惠。
所以,為了得到自己心愛的女人,朱溫決定從軍,加入當時干革命最猛黃巢的起義隊伍。由于朱溫的流氓性格,所以很快得到提拔,開始了他的飛黃騰達之路。
之后有一次朱溫部隊拿下了同州,再次與張惠相遇。飛黃騰達的朱溫終于如愿以償?shù)厝⒌綇埢?。從此,對她言聽計從?/p>
好色成性的朱溫每次打仗俘獲的美女,張惠說放了,他便放了。
有一次,朱溫率軍攻打兗鄆二州,勝利后,他見到鄆州節(jié)度使朱瑾的妻子長得貌美如花,這個好色之徒不顧他跟朱瑾的同宗之倫,強納兄弟之妻。
張惠知道后握著朱瑾妻子的手流淚說:“你丈夫同我丈夫原為兄弟,只因為一些小事卻反目成仇,大動干戈,以致你受到這般 *** 。倘若將來汴州失守,我只怕也會落到你這種下場!”這番話說得朱溫無地自容,于是把朱瑾之妻送入尼庵削發(fā)為尼。
朱溫其實很早就想篡唐稱帝,但是張皇后不容許,所以遲遲沒行動。后來有人評價張皇后說,“始能以柔婉之德,制豺虎之心,如張氏者,不亦賢乎!”
張皇后死后,朱溫再也沒有立過皇后。
第四位是朱元璋夫人馬皇后。
做過和尚、當過乞丐、走投無路的朱元璋在24歲時投靠了當時的民眾起義領袖郭子興的義軍。郭子興看朱元璋小伙不錯,當場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就是馬皇后,也叫大腳馬皇后。
馬皇后只是郭子興的義女。馬皇后的祖上曾是今河南商丘的富豪,自幼聰明好學,能詩會畫,尤善史書,性格也頗倔強。后來馬氏的父親客死外地后,郭子興可憐此女孤苦,所以將其收為養(yǎng)女。
公元1352年,朱元璋和馬氏結婚后,從此夫妻二人同甘共苦,馬皇后一直跟著朱元璋打天下,可謂是患難夫妻。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馬氏被冊立為皇后。當了皇后的馬氏,仍親自操辦朱元璋的飲食起居,并親自過問皇子皇孫們的飲食穿戴,還帶領嬪妃、公主們紡織、刺繡,保持簡樸的作風,將后宮治理得井然有序,深得人心。
《明史》評價說:“仁慈有智鑒,好書史。后勤于內(nèi)治,暇則講求古訓。母儀天下,慈德昭彰?!?/p>
我們知道稱帝后的朱元璋大肆殺戮,每當朱元璋暴怒濫殺無辜之人時,馬皇后就看不下去委婉勸阻少殺人,朱元璋每每聽取勸阻。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突然抱病去逝,年51歲。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非常傷心,從此再也沒有立過一個皇后。
你看的電視康熙王朝有很多地方不尊重歷史
我懶得說,你自己看這貼/question/67977395.html
在歷史康熙有四個皇后分別是: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咯布拉之女,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康熙四年冊封為皇后,時年13歲??滴醢四晟识樱磸U太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后因難產(chǎn)去世,享年22歲。謚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滴跏臧嗽聝苑鉃榛屎?,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謚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滴跏臧嗽聝苑鉃橘F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滴醵四昶咴鲁蹙湃諆詾榛屎螅稳占慈ナ?。謚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為德嬪。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滴跞ナ篮螅洛蛔馂榛侍?,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歲。謚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康熙的妃子: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1699),滿洲鑲黃旗人,參領海寬之女??滴醵迥晟适釉氏?,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襯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倉津,多爾濟。
定妃(1661——1757),萬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郎中拖爾弼之女??滴踉跁r為嬪,雍正時尊為皇考定妃,后來隨兒子履親王允裪住,輪到自己的生日的時候,還會被迎進宮去祝賀,但再未進尊封,薨時九十七歲。
通嬪,納喇氏(?——1744),監(jiān)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時為貴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歲以上。二子皆殤(是康熙實際上第9和第12個兒子),一女。
敦怡皇貴妃(1683——1768),三品協(xié)領祜滿之女。瓜爾佳氏。侍奉康熙時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為皇考貴妃,高宗乾隆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殤。她也時康熙諸妃中最長壽的。
愨惠皇貴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冊為貴妃,雍正時尊為皇考皇貴妃,乾隆時尊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歲。死后,謚為愨惠皇貴妃。
順懿密太妃,王氏。初為密嬪,后尊封為密妃。三子,允禑、允祿、允衸,允衸八歲夭折。
純裕勤太妃,陳氏。初為勤嬪,被雍正尊封為勤妃。一子,允禮。
襄嬪(?——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歲以上。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謹嬪,色赫圖氏(1698——1739),員外郎多爾濟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1歲。一子,允祜。
靜嬪,石氏(?——1758)。一子,允祁。
熙嬪,陳氏(?——1737)陳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處二日薨(劉心武認為她是《紅樓夢》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歲以上。一子,允禧。
穆嬪,陳氏(?——1727前),陳歧山之女,享年在30歲以上。一子,允禰。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1694), 滿洲鑲黃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冊為貴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納喇氏(?——1732),郎中索爾和之女,初為庶妃??滴跏陜詾榛輯?;二十年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歲以上。二子,承慶、允褆。
宜妃,郭絡羅氏(?——1733),滿洲鑲黃旗人,佐領三官保之女??滴跏陜詾橐藡澹欢隇橐隋?。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歲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榮妃,馬佳氏(?——1727),員外郎蓋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冊為榮嬪;二十年為榮妃。雍正五年閏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歲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烏爾袞。
貴人郭絡羅氏,宜妃的妹妹,滿洲鑲黃旗人,生皇六女、皇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詳。
慧妃,博爾錦吉特氏(?——1670),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郁錫之女,幼年被選進宮,尚未冊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誠仁皇后的妹妹,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時待年宮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璣(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當月追封為平妃。
良妃,衛(wèi)氏(?——1711),滿洲正黃旗包衣人,內(nèi)管領阿布鼐之女。一廢太子之時,皇八子曾被眾大臣保舉為皇太子,深受父皇厭惡。康熙曾說:“(皇八子)系辛者庫賤婦所生。”(《清圣祖實錄》第261卷)辛者庫的意思是“管領下食口糧人”,也就是內(nèi)務府管轄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員獲罪后,本人以及家屬被編入辛者庫,成為戴罪奴仆,以示懲戒。衛(wèi)氏本人的祖先當有類似經(jīng)歷,才成為辛者庫罪籍。她大約是整個清朝妃嬪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條件,她只能充當宮女,從事一些粗活、重活。與皇帝接觸的機會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宮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說明她的自身條件十分優(yōu)越,是一位美麗出眾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里說:“美艷冠一宮,寵幸無比,”而且“體有異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氣”。這些傳說并不可信,但是起碼反映出衛(wèi)氏的確是位美麗出眾的女子,不僅在宮中聞名,在民間也有所耳聞。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爾佳氏(敦怡皇貴妃)一同冊封為嬪??滴跷迨晔辉露杖ナ?,享年當在40歲以上。
宣妃,博爾錦吉特氏(?——1736),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和塔之女,順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滴跷迨吣晔聝苑鉃樾G≡臧嗽鲁醢宿?,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滿洲鑲黃旗人,司庫卓奇之女,處進宮為嬪??滴跏拍晟势咦?。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冊封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當在70歲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势咦釉视樱ㄊ咀峙裕?,生有殘疾(腳跛),康熙三十七年封為貝勒,四十八年晉升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晉升為親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歲,謚曰“度”。
順懿密妃,王氏(?——1744),知縣王國正之女,母黃氏(1640——1709),為蘇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時帶回宮中的女子。康熙二十余年進宮,時年大約十六七歲,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歲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冊封為密嬪,雍正二年六月尊為皇考太嬪,乾隆元年十一月尊為皇祖順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歲。次年同日奉安。
純裕勤妃,陳氏(?——1754),滿洲鑲黃旗人,二等侍衛(wèi)陳希閔之女??滴跞晟适咦庸阌H王允禮,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冊封為勤嬪。雍正四年二月尊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為皇祖純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當在60歲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纓緯,祭酒行禮;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嬪,赫舍里氏 (?——1702),來貝(一個字,上面是來,下面是貝)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僖嬪,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當在40以上。
端嬪,董氏,員外郎董達齊女??滴跏晟识?,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端嬪。卒年不詳,享年在60歲以上??滴跷迨拍昃旁鲁蹙湃辗畎?。
靜嬪,石氏(?——1758),石懷玉之女??滴跷迨晔辉露巳丈识?,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為皇考貴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為皇祖靜嬪,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當在60歲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嬪,李氏,漢軍正藍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大約在雍正年間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敬嬪,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大約在雍正年間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貴人,兆佳氏(即布貴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貴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碩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詳。
貴人,那拉氏。
貴人,陳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詳。
貴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約70多歲。
庶妃,鈕祜祿氏,滿族??滴跛氖吣晔辉率湃丈识W淠瓴辉?。
庶妃,張氏,漢族??滴跗吣晔辉露丈书L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詳。
庶妃,王氏,漢族??滴跞哪晔露蝗丈适?。卒年不詳。
庶妃,劉氏,漢族??滴跞吣晔率丈适吲淠瓴辉?。
歷史上康熙最疼愛的兒女
最疼的兒子是太子胤礽,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因為生胤礽而死了,康熙皇帝很傷心,把對皇后的愛全給了胤礽,康熙對皇太子胤礽的寵愛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已經(jīng)介入了十分荒謬的程度。皇太子要什么有什么,康熙只要是能滿足兒子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摘下來送給他??滴跆幪帇煽v胤礽,簡直是姑息養(yǎng)奸。對他悉心呵護、親自培養(yǎng)。胤礽沾染了不少壞習慣,康熙不但不怪怨他,反而是怨周圍的人帶壞兒子。由此把好好的一個太子送上了絕路:太子變壞了,壞得不惡不做了。胤礽喜怒無常,時常與父親頂嘴,但康熙卻一點都不生氣,除非是忍無可忍了,且胤礽吃穿用的都與康熙無異,連康熙都官他叫“二皇帝”……其實康熙對皇太子的溺愛遠不止這些,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康熙還很疼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的兒子胤祚,康熙帝第六子??滴跏拍辏?680年)二月初五生??滴醵哪晡逶率臍?。母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吳)雅氏??滴醵哪曦舱?。
胤祚的生母就是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他是雍正的同父同母的弟弟,只是六歲時夭折,所以史料不詳.
但是,雖然六歲即殤,史料很少,從他的名字中,我們同樣能得到些信息。
觀千古帝王家事,皇子出生便以這個“祚”字話事的也就兩個,又同出于滿清。 其一為順治帝第四子,時為皇貴妃董鄂氏所出,董鄂妃,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吧。順治能娶自己兄弟的媳婦,不顧漢家的倫理綱常,不怕被冠以亂倫的帽子,足見他有多愛她。這孩子剛一出生就被封為和碩祚親王,明明是第四個兒子,順治卻當著孝莊皇太后和諸宮人的面稱這個孩子是“朕之第一子也”,也算開了清朝皇子一出生便為皇儲的先例,但這位祚親王出生三月即夭,孝莊以國祚擔命為由迫使順治改了這個死孩子的號,入陵謚為榮親王。 其二就是康熙帝的第六子胤祚,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所出。讀〈康熙起居注冊〉的時候就曾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便是這位千古一帝在為自己歌功頌德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以“自朕承嗣大統(tǒng)、胤祚家國以來..”為開頭。足可見“胤祚”是一個詞,也不單單是一個皇子的名字,同樣類似順治第四子和碩祚親王,有以國祚托付此子的念頭在里面。順治大抵是愛烏及烏,畢竟董鄂妃的事跡地球人都知道,但我想說的是康熙和德妃烏雅氏的關系。德妃烏雅氏先后給這位千古一帝生過六個孩子,三男三女。時因皇貴妃佟佳氏無所出,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出生不滿十天便由烏雅氏名下轉為佟佳氏養(yǎng)子,所以說皇六子胤祚才真正算是康熙和德妃的第一子。關于德妃這三個兒子,各個都不簡單??!老四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老六雖然六歲上便夭折了,但他的名字都叫胤祚了,若是不死,將來也必是個人物,剩下的十四也不一般,大名鼎鼎的大將軍王!為什么德妃的三個兒子都這么出色?我想這是大家應該思考的地方!因為這個女人不簡單?。∷龢O有可能是康熙這位千古一帝最寵愛的女子,如果不是,康熙也不會學他爹順治對董鄂的態(tài)度,在皇六子出生的時候便給兒子冠上一個祚字!祚即國祚,這在封建時代連想都不用想,給人交代的信息就是這個兒子必是儲君。也就是說,如果胤祚沒有夭折,他便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皇子,不然他名字里的這個祚字也白叫了,康熙的心思也白用了!
康熙最疼的女兒是固倫溫憲公主
固倫溫憲公主(即和碩溫憲公主)(1683-1702),康熙帝之第九女,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生。其母為康熙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與四子胤禛、十四子胤禵、皇六子胤祚、七女、十二女同母??滴跞拍辏?700)18歲時受封為和碩溫憲公主,嫁給佟氏舜安顏。舜安顏是佟國維之孫??滴跛氖四暌螯h附允祀,削其額駙,禁錮于家,后釋免。雍正二年(1624)總督三凌班務,授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是年去世。公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去世,時年20歲。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贈為固倫溫憲公主。
按照玉牒,溫憲是皇九女,即五公主。 (九公主的說法是錯誤的!)
太后撫養(yǎng)
溫憲自幼是被孝惠皇太后撫養(yǎng)長大的,不僅深得祖母疼愛,亦頗受父皇寵愛。
在《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預備豬鵝雞等數(shù)目清單》中,(選自《康熙朝滿文朱批》感謝稽古論壇?。┰趯鞯墓校墓縻【负土骷儛舛贾坏秘i肉四斤而已,(其他公主更小得的也更少了),而五公主溫憲得豬肉五斤不說,還要多加“鵝半只、雞一只”···(感慨一下···溫憲的早逝是不是因為消化不良啊···老康啊···沒有你這么養(yǎng)女兒的···)如果說僅憑這一件小事就得出康熙十分疼愛溫憲公主的結論,那未免不足服人心。但是由此亦可見,康熙對于這個女兒,一定是很呵護很寵愛的。
[編輯本段]堪憐詠絮才
自小,溫憲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溫憲也很聰明,后來溫憲公主的祭文(選自《皇朝文典》)上說:
“爾公主秀出紫微,祥開銀漢,爰從襁褓即育慈闈。愛每篤于興居,日無違于左右。弱齡受教,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行每諧于箴史。謂誕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齡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親之戀”
女性冊文和祭文上用“聰慧”之類詞的很少,很難得,見過的也就和碩和惠公主(雍正養(yǎng)女,還是體現(xiàn)在封號上)。而溫憲的祭文中能出現(xiàn)“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這樣的詞,不僅僅因為康熙要撫慰皇太后,更是因為溫憲有才華,有值得這樣高的評價的資本。說她“堪憐詠絮才”,便是由此祭文而來。
門當戶對,天作之合
溫憲在諸公主中嫁的不算晚,在康熙出嫁的八個公主中,溫憲十八歲受封和碩溫憲公主。因為溫憲是下嫁滿人,而不是蒙古貴族或是其他偏遠之地的貴族,所以在眾多優(yōu)秀的滿族小伙子中選女婿,就要容易的多,合適的人選也很多。因為嫁給了樹大根深的佟家,所以溫憲的公主府(嫁后住處)在京城。離父皇近,離祖母近,離母親也近。她嫁給的是當時有“佟半朝”之稱的佟佳氏家族之后,舜安顏,原任鑾儀使葉克書之子,佟國維之孫。這些出嫁的八個公主中有六人嫁到蒙古或西藏,這些公主從此是沒有什么機會再見到父皇和母親的了??蓽貞棽皇沁@樣,這也許是因為康熙和孝惠皇太后舍不得溫憲嫁到那么遠的地方。而剩下沒有遠嫁蒙古的兩個公主中另一個公主愨靖是嫁給了漢人孫承運,愨靖的母親袁氏就是一個漢人且僅僅是個貴人,所以愨靖因為是康熙的小女兒一定也是受父皇疼愛的。她的婚姻我覺得也可看做滿漢間的一種聯(lián)姻,畢竟康熙作為守江山的滿人皇帝要處理好滿漢間的關系。孫承運也不過襲的區(qū)區(qū)一等男,舜安顏好歹還會有一等公的爵位可襲。而溫憲的婚姻,她嫁給滿人舜安顏,嫁給孝懿仁皇后的娘家人,實際上舜安顏也是康熙皇帝的侄子。(康熙與孝懿是表兄妹)還嫁在京城,不僅僅是太后撫養(yǎng)的原因,亦有康熙對于溫憲的疼愛。因此溫憲的婚姻不會像姐姐妹妹那樣有什么政治成分在里面。可是···
天妒紅顏
然而不幸的是,溫憲出嫁僅僅兩年之后,康熙帝侍奉皇太后往熱河行宮避暑?;侍髱е黾薜臏貞椆魍Y果半路上老太太沒事,溫憲公主卻中暑倒下了。時年20歲。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秋七月
上駐蹕熱河。聞和碩溫憲公主薨。日晡未進膳。扈從諸大臣奏曰、皇上聞公主訃過哀、此時尚不進膳、恐圣躬太為勞瘁。奏入、上傳諭曰、公主系已嫁之女、朕尚可寬釋、但皇太后自幼撫養(yǎng)、忽值此變、皇太后傷悼弗勝、膳尚未進、朕亦何心進食乎。諸大臣復固請。上乃詣皇太后宮、視食畢。然后進膳。隨諭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等、左右兩翼各派大臣一員、侍衛(wèi)十人、送公主柩回京。
辛亥。命諸皇子及文武諸臣、送和碩溫憲公主柩起行。 ----------《圣祖實錄〉
雍正元年,3月,和碩溫憲公主 追贈為 固倫溫憲公主。
其實康熙對女兒都很疼愛,但最疼的還是固倫溫憲公主,康熙的很多女兒都嫁到蒙古去了,唯獨只有固倫溫憲公主留在自己的身邊,不能說康熙不疼其他的女兒,其實這是帝王之術。清朝的統(tǒng)治基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蒙古的穩(wěn)定,一來可以把蒙古作為沙俄的一道堅強屏障,二來可以穩(wěn)固清王朝在全國的統(tǒng)治基礎。所以清朝對蒙古是以撫為主,以剿為輔。歷史也證明,清朝是很重視對蒙古的統(tǒng)治的,比如清朝前幾任皇帝特別重視漠西蒙古問題,此問題直到乾隆中期才得以徹底解決,這對于加強清代的邊防是很有益處的。另外,這也體現(xiàn)了清朝統(tǒng)治者所謂的懷柔政策,從思想上加強對蒙古的控制。此外,清統(tǒng)治者在入關前,和蒙古的淵源等因素。
康熙也很疼固倫榮憲公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3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