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酥旄哽愕囊恍┤な拢瑲g迎閱讀評論。
朱高煦本人勇猛有武,建文元年朱棣燕地起兵反抗中央,朱高煦跟隨父親作戰(zhàn),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功勞。相比于長子的仁厚體弱,朱棣認為勇猛無當?shù)闹旄哽愀褡约?,所以對于這個兒子十分寵愛。特別是朱高煦在幾次大戰(zhàn)中,比如白溝河之戰(zhàn)等戰(zhàn)斗中救了朱棣,挽救燕軍失敗之局,更讓朱棣欣賞他。
建文四年,燕軍攻破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稱帝。登上皇位之后,謀立太子,朱棣甚至有過讓朱高煦來當太子的打算。最后還是因為朱高熾占嫡長正統(tǒng)受朝中大臣敬仰,又是當初朱元璋親自給朱棣指定的繼承人,才冊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被封為漢王。
朱高煦雖然沒有被立為太子,但是他認為自己軍功卓著又受到父親寵愛,所以對于皇位虎視眈眈。他是個有野心的人,區(qū)區(qū)藩王之位根本無法滿足他。朱高煦封王之后理應前往封地,但是朱高煦卻拒不前往,永樂二年到永樂十四年,整整12年的時間朱高煦都留在都城。
到永樂十四年的時候,朱棣終于察覺朱高煦有謀逆之心,于是強制他就藩。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熾繼位為明仁宗,朱高煦野心更加明顯。他的兒子留在京城交結權貴打探消息,朱高煦也經常派心腹入京伺機叛亂。
明仁宗知道朱高煦的野心,但是卻并沒有對付他,反而將朱高煦召入京城,給予豐厚的賞賜。無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都知道朱高煦謀反之心,但兩人卻都放過了他。朱棣或許是因為朱高煦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所以放過他,朱高熾或許顧念手足親情亦或是沒來得及處置,但是到了明宣宗時期可就沒有他祖父和父親那么好講話了。
明宣宗鏟除朱高煦幾乎是肯定的,洪熙元年明仁宗去世,當時還是太子的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命人在半路埋伏截殺朱瞻基,朱瞻基雖然僥幸逃脫,但已經與朱高煦結下梁子。
等到朱瞻基登基之后,因為沒有找到朱高煦明確謀反的證據(jù),同時也不好在繼位之初貿然處置一位聲望極高的王爺,所以暫時選擇安撫??芍旄哽阕约核蜕习驯?,就怪不得朱瞻基了。
宣德元年,朱高煦起兵造反,朱瞻基御駕親征俘虜朱高煦,此后朱高煦遭到幽禁。后來朱瞻基前去探望朱高煦,朱高煦絆倒朱瞻基(不知道這兩個人誰是有意的,誰是無意的?)。朱瞻基順勢叫人抬了個銅缸,在銅缸周圍點燃了柴火,直接將朱高煦給烤死。朱高煦的后代也一個不留,此后絕種。
如果是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時期處置朱高煦,他或許還能死的痛快些,到了明宣宗時期本就不親近又有截殺之仇,朱高煦只能落得活活被烤死的下場。
朱棣的這個兒子叫朱高煦,他的下場非常的悲慘,是被朱瞻基活活用火給烤死的,這也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其實朱高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朱棣也是非常的喜歡他。但是,朱高煦自己太會作了,不懂得謙讓,只想著自己需要得到怎樣的待遇,非常的自私自利。
朱棣總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四兒子由于早夭,沒有太多的記載。在這剩下的三個里面,朱棣最喜歡、最欣賞的是朱高煦,因為朱高煦常年隨他征戰(zhàn)戰(zhàn)場,足智多謀。自古以來,長幼有序,朱棣為防止兒子們爭奪太子之位,依照慣例將大兒子朱高熾立為太子。這個時候,朱高煦就非常的不爽,他自認為自己才是父親最中意的人,而且自己的能力也是父親認可的。于是他就效仿他的父親,決定起兵造反。
他首先是向自己的父親要了天策衛(wèi)當自己的護衛(wèi)(因為他覺得朱棣會支持他,因為立朱高熾為太子本就不是朱棣本意),還和弟弟朱高燧密謀,除掉太子朱高熾。不久之后,他的這個野心被朱棣知道了,但是朱棣不忍心殺死自己曾經最喜歡的兒子,于是便將他貶為平民。朱高熾即位后,并沒有因為曾經的恩怨遷怒于朱高煦,反而善待他。在朱高熾的兒子即位之后,朱高煦依舊死性不改,想謀權篡位,沒想到直接被朱瞻基給逮捕了。
為了以絕后患,朱瞻基使用酷刑活活烤死了朱高煦。
朱高煦一生就在不斷的作死中,活生生把自己從太子候選人作成了藩王,然后又作成了叛逆、囚徒,最后死掉了。
燕王朱棣登基之后,有兩個兒子最有希望成為太子,一個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雖然體弱多病但心地仁厚;還有一個是次子朱高煦,雖然武勇過人受朱棣喜愛,但太過太驕縱蠻橫,最后朱棣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封為漢王。
漢王的封地在云南,朱高煦嫌棄那里偏僻不肯去,于是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青州嫌窮有不肯去。朱高煦說自己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呆在南京,朱棣沒辦法,就讓他得償所愿了。
但是呆在南京的朱高煦很不老實,進讒言誣陷和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還有私下招募兵士,四處為非作歹。朱棣北伐后回到南京后聽說這件事非常生氣,把他改封到山東樂安。幾年后朱棣駕崩,太子朱高熾登基,然僅十個多月就因病去世。這時候朱高煦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當時的太子是朱瞻基,因為人在南京,而皇帝即位卻在北京。朱高煦本打算在朱瞻基前往北京的路上將其殺掉然后自己趁亂進京登基。然而因為保密措施不到位,這項計劃就失敗了。到這里,朱高煦并不甘心,暗殺不行,要不直接就起兵造反吧。然而造反也失敗了,但是因為宣宗皇帝和他爹一樣心軟,于是就把朱高煦軟禁了起來。被軟禁的朱高煦仍然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當宣宗朱瞻基來看望朱高煦時,朱高煦竟然故意把侄子皇帝給絆了個跟頭,于是宣宗把他扣在一口銅缸里。朱高煦呢,頂起了大銅缸,在屋里橫沖直撞。朱瞻基再也看不下去了,就下令把朱高煦殺了。至此,朱高煦作玩了自己的一生。
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明成祖朱棣與徐皇后的第二個兒子,是仁宗朱高熾同母胞弟。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后,朱高煦起兵造反,投降后被貶為庶人,囚禁在西安門內,明宣宗前往探望時,朱高煦言行不遜,最終全家被殺。
縱觀朱高煦的一生,也是悲情的一生,他落得個如此結局,很大的原因還在于其父親朱棣的那句“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本瓦@句話,讓朱高煦一生陷于帝皇夢而不能自拔。
朱高煦生性驕橫無禮,漠視百姓生命,不但在自己父親的封地上如此,出了封地,一樣也是為非作歹。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建文帝朱允炆繼位,朱高煦與他哥哥朱高熾一起回應天府(進江蘇省南京市)奔喪。
到了應天府后,舅舅徐輝祖見他游手好閑,品行不端,多次告誡他要規(guī)矩做人。朱高煦非但不聽,還在回北京前,偷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騎著寶馬的朱高煦趾高氣揚,在回北京的路上,只要有人惹他不高興,不管是當?shù)毓賳T還是普通百姓,他都大開殺戒,還在涿州殺了驛丞,他的惡行傳到朝中,大臣們都因此指責他的父親朱棣管教不力。
起兵后,朱棣讓世子朱高熾留守北京,二子朱高煦則隨軍出征。朱高煦驍勇善戰(zhàn),經常作為前鋒。建文二年(1400年),在白溝河之戰(zhàn)中,朱高煦率領精銳部隊沖鋒陷陣,斬殺了都督瞿能父子。同一年,在東昌(今山東聊城)一戰(zhàn)中,由于兵力懸殊,燕軍大敗,大將張玉戰(zhàn)死,朱棣被困。朱高煦聞訊后,立即率軍趕來,奮力擊退南軍,救出朱棣。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南軍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父子一見面,朱棣拍著他的背,大喜道:“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边@話猶如一劑強心劑,朱高煦聽了,大為興奮,親率軍隊奮力殺敵,終于將南軍擊退。
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瀕臨危難,每次都是在朱高煦的力戰(zhàn)下轉敗為勝,因此認為他很像自己,帝皇夢也在靖難之役后埋在朱高煦的心中。
此后,朱高煦常跟隨朱棣左右,一有機會就挑撥是非,陷害太子朱高熾,此時的朱棣對這個兒子還深信不疑,直接導致大臣解縉冤死、黃淮入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他仍不愿前往,再次揚言道:“我有何罪,置我瘠土”。朱棣這才發(fā)現(xiàn)他有奪嫡之意,于是下詔書,催他就藩。朱高煦不但不肯就藩,還私底下招募精兵三千人,擊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僭越使用御用車馬等器物。?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月,朱棣返回應天府,得知了朱高煦的胡作非為,便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貶為庶人。太子朱高熾知道后,念及兄弟之情,在朱棣面前極力請求,朱棣最后只是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wèi),誅殺他的親信了事。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在樂安起兵造反,宣宗朱瞻基御駕親征,城內的叛軍一聽皇帝來了,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大驚。結果,這場謀反還沒開戰(zhàn)就以朱高煦的投降而告終。
群臣紛紛請求將朱高煦明正典刑,但宣宗朱瞻基不忍心,返回北京后,宣宗將朱高煦父子貶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后來,宣宗去探視,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宣宗又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隨后,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全都被殺。?
就這樣,正值壯年的朱高煦在46歲這一年走完了他悲情的一生,這位戰(zhàn)功赫赫的漢王,半生在稀里糊涂中橫行霸道,半生在追求帝王夢中,戰(zhàn)場上,他驍勇無敵,官場上,他莽闖莽撞,可嘆可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3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歷史上毛遂自薦的毛遂,最后為何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