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開國的那段歷史,由于被儒家(包括史學家司馬遷)過度美化,其實有一些東西是被掩藏起來了的。包括周武王讓周公輔政,而不是姜子牙輔政,其中就有非常多值得玩味的東西。
周武王
有人說,沒安排姜子牙輔政的原因,是因為姜子牙太老。但事實是,那時候姜子牙還十分健康,而且史書記載他活到了139歲。雖然這個年齡可能不太靠譜,就像史書上記載彭祖活到800歲不靠譜一樣,但至少,他活到了周成王都去世了,而周成王的兒子周康王都繼位六年了才去世。由此可見,他確實比較長壽,也不老。
有人說,沒安排姜子牙輔政,是因為姜子牙在他的封國里。確實,周武王獲得天下以后,便開始對姬姓宗親及功臣進行封國,并且對所有獲封的諸侯說,讓他們?nèi)グ褔野捕ê煤?,就趕回來匯報。姜子牙去了齊國,只用了五個月就把國家安定好,然后趕回鎬京匯報。在所有諸侯中,他是回來匯報得最早的一個。此后,他就一直留在京城鎬京,基本上沒回齊國去過。而周武王是在鎬京登基三年后去世的。也就是說,他去世前,姜太公正在鎬京。然而,他為什么卻不讓能力卓著的姜子牙輔政呢?
這不能不讓人猜疑,周武王是否對他的岳父姜子牙有些不信任。
不夠信任的疑點,除了上面說的沒讓姜子牙輔政外,還有一些原因。
治理齊國
比如,姜子牙的封國,在最邊遠的地區(qū)。齊國在春秋時期,經(jīng)過管仲的經(jīng)濟改革以后,成為了一個富國。但是,在西周初年,那里絕對是一個貧瘠邊遠的地方。而且因為靠近萊國及東夷。萊國是商紂王的屬國。東夷曾經(jīng)被商紂王猛打,西周初年的時候,還和商紂王的兒子聯(lián)合叛亂。可以說,姜子牙的封國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地方。作為興周滅商的第一功臣,為什么卻獲得了這么一塊封地呢?
再比如,周武王在封國的時候,為了防止諸侯們造反,都要讓諸侯的兒子們留在鎬京。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相當于留下人質(zhì)。(這種留人質(zhì)的制度,直到戰(zhàn)國后期都還很盛行。)不過,其它諸侯留在鎬京的,都不是嫡長子,只有姜子牙留在鎬京的是嫡長子姜伋。要知道,嫡長子對于信奉周禮的周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姜子牙的嫡長子留在鎬京,是姜子牙主動安排的?還是周武王要求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搞不清楚了。不過,這事可以分析。若是周武王要求的,顯然代表著非常提防姜子牙。若是姜子牙主動要求的,也說明姜子牙明白他所處的環(huán)境,才會這么做。
姜子牙
又比如,姜子牙到封國去,只用了五個月就把國家搞好,迅速回京。而周公的兒子在魯國,干了三年,才回來匯報。姜子牙那么快回來,是他向周武王表明他能力很強呢?還是他擔心周武王會猜疑他呢?這事也很值得玩味。他表明了他能力很強,周武王卻不用他,這事就更值得玩味了。
后世對于周朝初年的分封制,多有贊美。尤其是儒家,更把當時的政治制度和禮儀制度當成是最高典范。但是,也不能不說,正是因為周初實行的這種制度,造成了后世春秋戰(zhàn)國這樣的亂世。同時也說明,當初周武王在封國的時候,對這種制度可能有的危害,還是有擔心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4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