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關文牒是什么,大唐為什么能讓這么多國蓋章呢?
西游記里每一集電視劇的結尾大多都是,唐僧取出一個叫做通關文牒的東西,然后所到的那些國家都會很快的蓋上自己國王的印章,師徒一行四人離開,繼續(xù)下一段探險。這里面大家就有點好奇了,這個通關文牒究竟是個什么東西?為什么這些國家都很順從的在上面蓋上印章?畢竟唐僧師徒也并不是什么欽差大臣。而對于這四個和尚的要求,這些國家的國王竟然都會如此爽快地答應。
其實說白了,這個通關文牒有點類似與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護照,每到一個國家,都要蓋上這個國家國王的玉璽印章,這樣才能作為官方認可,在這個國家內通行無阻。
但是它的作用其實不僅僅局限于只是護照這樣的簡單,因為它既可以來到這個國家,在這個國家內通行無阻,還可以從這個國家出去。其實通關文牒更大的作用是證明自己來過這個國家,畢竟還有什么比這個國家的國王玉璽更具說服力呢?有了這個蓋滿玉璽印章的通關文牒,唐僧他們回到大唐朝,就可以證明自己確實長途跋涉,一路艱險的前去天竺求取真經(jīng)。
這個問題看來是解決了,但是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那些他們所到達的國家,為什么這些國王都很爽快地答應蓋上他們的玉璽,要知道國王的玉璽可是一個國家至高權力的象征,哪能如此輕松的說蓋就蓋呢?難道這些國王都是樂善好施的佛教徒?這個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說到底,唐僧也就是個游方的普通僧人而已,在大唐朝,大家都熟悉他,知道他是個得道高僧,可能還會出于行個方便的目標給予他們特殊對待,但是出了大唐朝,誰還認識你唐僧?所以說國王們是因為看重了唐僧的高僧形象而特意給予方便一說站不住腳。
其實說白了,道理很簡單,國王看上的不是這個遠方僧人,而是這個僧人的背景,他是從東土大唐而來。要知道大唐朝在當時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經(jīng)濟還是軍事,都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國家震懾力在那邊擺著,所以這些國王愿意給唐僧極大的方便,還是看在唐王的面子上,畢竟國與國之間有著太多的交流機會,以及眾多的商業(yè)往來,而且誰都想攀上大唐朝這個高枝。所以都在第一時間給予唐僧打開這個方便之門
《西游記》里面的唐僧被李世民要求去取經(jīng)渡化眾生,還給了他通關文牒,這個通關文牒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何唐僧到達任何國家,只要拿出這個,國家主人都會優(yōu)待他呢?其實要說到當時唐朝的背景,那時候唐朝發(fā)展的很好,經(jīng)濟繁榮,文化興盛,很多附屬國都在。
通關文牒上有很重要的4個字,就是“不滅善緣”,這就是佛教的理念,全國各地都有很多人信佛,所以大部分人是不會不賣佛祖這個面子的,而當時的唐朝發(fā)展又昌盛,和很多小國建交,基本也是個老大哥了,大家看到是李世民的印章,又怎么會怠慢呢?
在當時那個迷信講究權勢的時代,唐僧帶著這份李世民蓋章的通關文牒,自然就能暢通無阻,辦事也好辦多了。
《西游記》里的通關文牒,就像我們現(xiàn)在的護照,倒換關文的對象是國家。原著第七十八回,孫悟空道:“若是西邸王位,須要倒換關文;若是府州縣,徑過?!?/p>
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都附屬于天竺國,通關文牒上為什么會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因為這些地方名為郡州府,實質卻是國家,是有王位的。鳳仙郡是天竺國外郡,玉華縣是天竺國下郡,金平府天竺國外郡。
《西游記》原著中,那官人卻才施禮道:“此處乃天竺外郡,地名鳳仙郡。連年干旱,郡侯差我等在此出榜,招求法師祈雨救民也。”郡侯道:“敝地大邦天竺國,鳳仙外郡吾司牧。《西游記》原著中,那老者聞言,口稱:“有道禪師,我這敝處,乃天竺國下郡,地名玉華縣??h中城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為玉華王”。
《西游記》原著中,唐僧問道:“貴處是何地名?” 眾僧道:“我這里乃天竺國外郡,金平府是也?!蓖饪ぜ锤綄賴仟毩⒌男?,自然也是王位;而下郡是王爺封地,也算一個獨立小國家。所以,通關文牒上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
《西游記》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經(jīng)典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是從小就耳熟能詳?shù)模偌由狭蠋煂τ趯O悟空那精彩出色的演繹,更是加深了大家對于這部作品的印象,但是經(jīng)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jīng)典,并不僅僅是其中的藝術形象足夠血肉豐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對所有的細節(jié)都處理得非常好。
在《西游》一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但是又容易為人所忽視的細節(jié),那就是唐僧的通關文牒,當年唐僧西出長安前往靈山的時候,李世民首先給他的就是通關文牒,其次才是化緣用的紫金缽,可見這個通關文牒有多重要,連吃飯的家伙都比不上。
而且在西行途中,唐僧對于這個通關文牒也確實是非常看重,每到一地就要拿出這個通關文牒來做自我介紹,并且一定要讓當?shù)氐膰踉谄渲猩w章,當初他在女兒國的時候非常想要早點走人,但是卻因為國王還沒有在通關文牒上蓋章,所以滯留了很久,而各國的國王在看到這個通關文牒以后,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也是非常友好的,甚至能夠稱得上是畢恭畢敬地奉為上賓。
那么通關文牒上面到底寫了什么能夠發(fā)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呢?它本身又具備何等作用呢?其實在中國古代,通關文牒出現(xiàn)的時間很早,但是具體時間卻不可考證,算是古代的“護照”,基本就是個人身份的證明。對于唐僧來說,那是他向其他國家的國王證明自己“大唐東土而來的和尚”這個身份的重要物品,同時也是向大唐皇帝證明“我曾經(jīng)到過某國”的重要憑證,所以一定要讓其他國家的國王在上面蓋章。
至于各國的國王在看完通關文牒以后就表現(xiàn)得畢恭畢敬,那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上面寫的是“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御弟圣僧陳玄奘法師,上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拜如來佛祖求經(jīng)……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大唐皇帝?。?br>
也就是寫有唐朝皇帝命唐僧前往靈山的事件以及緣由,最重要的話是“不滅善緣”,意思就是說你給我這個御弟面子,那就是與我大唐結下了善緣,若是不給的話那就很難說嘍。
而當時的唐朝是非常強大繁榮的,我們看唐僧在大唐境內走了那么久那是啥事都沒有,而一出了大唐境內就是各種兇禽猛獸妖怪盜匪層出不窮,可見唐朝確實是非常強大,其他國家見到以后自然還是很心甘情愿地要與唐朝結下這個“善緣”,這也是國家強大所以民眾受尊重的表現(xiàn),千百年后依然讓人忍不住驚嘆壯哉大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5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