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張柬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張柬之在中國歷史上的名氣并不大,但如果提起狄仁杰和武則天,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張柬之雖不出名,但他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fā)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復辟唐朝。即便是像長孫無忌這樣的厲害人物,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并且是皇親國戚,也一樣斗不過女皇武則天,為何張柬之能夠有如此大的能力,終結了武則天對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控制和統(tǒng)治?他最終的結局又如何呢?
武則天劇照
張柬之人物簡介:進士出身,因論事得罪武則天,被貶,后來得到宰相狄仁杰的舉薦,遷洛州司馬,后來因為政績突出,再次被狄仁杰舉薦,拜刑部侍郎,后又升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張柬之的仕途后來能夠如此順暢,全靠狄仁杰對他的照顧。
“神龍政變”發(fā)生背景
武則天雖功績顯著,但在晚年時沉湎于享樂之中,并且招了許多男寵,如張昌宗、張易之等,武則天對于朝政的掌控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并且二張兄弟憑借武則天的寵幸,趁機插手朝政,這使得武周政權陷入動蕩,君臣關系逐漸惡化。二張在朝廷上囂張跋扈,朝廷百官都畏懼他們,這引起了很多人不滿,由于武則天晚年基本上不涉朝政,許多事情都由二張通報,這也讓武則天聽信了許多讒言。
李顯的兒子李重潤與女兒李仙蕙、妹婿武延基因為在背地里討論二張(張昌宗和張易之)專政之事,不小心被他們的耳目察覺到,后來張易之故意編造故事去騙武則天,武則天聽信讒言后非常生氣,大罵李顯不懂事,并嚴肅處理這件事,李顯的兒子和懷有身孕的女兒都被處死,武延基又被二張迫害致死,這件事對李顯的影響非常大,他開始意識到張氏二兄弟對自己的家庭已經(jīng)構成了巨大威脅。
此事過后,李顯決定除掉張氏兄弟,于是請來許多李氏子孫前來共商大計,一場政變由此拉開序幕。
“神龍政變”發(fā)生的過程
公元700年,宰相狄仁杰病逝,二張兄弟權勢滔天,更加肆無忌憚,加上李顯家人被害,矛盾越來越激化,為了穩(wěn)定局勢,表明“忠心”,李顯和弟弟李旦共同上書,請求封張氏兩兄弟為王,為了防止暴露,所有人都表現(xiàn)得順從,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武兩家族開始聯(lián)手,朝廷上的大臣也都支持兩家,張氏兄弟的末日越來越近。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李、武兩家只是想通過威逼的形式來打倒張氏政治集團,這是遠遠不夠的。
公元704年,李、武兩家聯(lián)名舉報張氏兄弟貪污腐敗的問題,企圖強迫武則天打擊張氏兄弟,可就算是證據(jù)確鑿,武則天依然沒有責罰的意思,而是找了替罪羊,此事便不了了之。此后張氏兄弟更加猖狂,武則天已經(jīng)是明擺著要庇護他們,同年年底,張氏兄弟的把柄再一次被抓到,結果又被武則天化解。這讓大臣們意識到,直言相諫根本不起作用。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恰逢武則天臥病在床,宰相張柬之等人開始謀劃直接除掉二張,并決定以武力迫使。當時年過80的張柬之和薛思行將軍等人率領500將士玄武門,并派人去迎接李顯,打算用武力逼宮的方式迫使武則天除掉二張,這件事雖然沒有得到李、武兩家的許可,但也算是默許了。
張柬之在集仙殿的走廊處將張昌宗和張易之就地斬首,事后前往武則天居住處稟報,并說:“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奉太子之命將他們殺了。”當武則天看到李顯也在人群中時,心頭一顫,她質(zhì)問李顯,但被宰相桓彥范反駁,想趁此機會逼武則天退位,年事已高的武則天看到群臣都站在李顯一邊,便接受了政變的結果。
不到三天時間,武則天便頒下制書,決定由太子李顯代行處理國政,大赦天下,次日,武則天便退位,太子李顯登基。一代女皇就此結束了她的統(tǒng)治,她從未想過自己會被逼宮退位。
“神龍政變”后張柬之等人的結局
神龍政變后,張柬之被封漢陽王、桓彥范被封扶陽王、敬暉被封平陽王、崔玄暐被封博陵王、袁恕被封南陽王,因此神龍政變也被稱為“五王政變”,從結果來看,張柬之是提升了,畢竟有功。但對于這種武力逼宮行為,不管怎么說都是隱藏的威脅,能逼前朝皇帝退位,就有可能逼當朝皇帝,他最后的結局并不好,讓人心寒。
張柬之后來遭到武三思排擠,被李顯免去宰相職務,于是他請求還鄉(xiāng)養(yǎng)老,于是被封為襄州刺史,可沒過多久,他又被貶,流放瀧州,最后憂愁憤懣而終,享年82歲,離神龍政變僅隔兩年。張柬之一心為朝廷,最后卻憂憤而終,可謂是下場凄慘。
一代女皇武則天,在稱帝之后就把國號改為周,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一直到到了武則天晚年,張柬之等人發(fā)動神龍政變,才結束了武則天的統(tǒng)治。一時間張柬之成了李唐的大功臣,然而他在發(fā)動神龍政變之后過了沒多久就被流放了,當時他已經(jīng)80多歲,死在了流放途中,享年82歲。
張柬之是屬于那種大后期的人物,他年輕的時候就考得了功名,做了一個小官,默默無聞大半輩子。在70歲那一年,張柬之得知朝廷又舉行考試,如果考中的話就可以升官。雖然年紀大,但是張柬之還是報了名,結果他考了第1名,順利成為了武則天的秘書。后來由于得罪了武則天,他就被武則天貶到了荊州。
張柬之也是一個非常頑強的人,在荊州一干又是幾年,轉(zhuǎn)眼間他已經(jīng)快80歲了。當時狄仁杰身體已經(jīng)不好了,武則天讓狄仁杰推薦一個宰相接班人。狄仁杰就推薦了張柬之,張柬之一下子就變成了首席宰相,終于迎來了他的事業(yè)巔峰。武則天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張柬之覺得時機已經(jīng)成熟,就發(fā)動了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將位置傳給李顯。最后武則天不得不妥協(xié),神龍政變成功。
這樣說來,張柬之是李唐的大功臣,應該得到大封特封。但由于武三思等人害怕張柬之會對武氏家族的人下手,于是他和韋皇后兩個人,陷害張柬之。張柬之就被李顯流放,最終死在了流放的途中。
張柬之發(fā)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的統(tǒng)治后,便不斷遭到武三思等人的彈劾,張柬之也因此被罷免了宰相之職,后來張柬之不斷辭官遭拒,還一再被貶官,憤怒的張柬之也因此被氣死了。
武則天病重的時候,身為宰相的張柬之便聯(lián)合了大臣打算推翻武則天的統(tǒng)治。隨后,張柬之又勸服了太子李顯,讓李顯一起推翻武則天的統(tǒng)治。最終神龍政變十分成功,太子李顯成功登基成為皇帝,作為大功臣的張柬之也因此成為了李顯最信任的人。然而即便張柬之勞苦功高,卻還是遭到了李顯的疑心。當時李顯本來就擔心張柬之權力太大會威脅到自己,再加上武三思和韋皇后不斷地彈劾和打壓張柬之,于是李顯便下令撤掉張柬之的宰相職位。
張柬之被免去了宰相一職后,自知在朝中不再是武三思等人的對手,于是便向李顯提出自己要回鄉(xiāng)養(yǎng)病,李顯也同意了。然而李顯卻并沒有讓張柬之辭官,而是讓張柬之回到老家襄州養(yǎng)病,并擔任襄州刺史的職務。張柬之知道李顯不愿放自己走,想要讓自己繼續(xù)為朝廷效力,但是又怕自己成為威脅,所以才讓自己當了刺史。自知回朝無望也不打算回朝的張柬之只好在襄州兢兢業(yè)業(yè),從不敢怠慢政務,生怕會被人彈劾。
后來,在張柬之擔任襄州刺史的時期,襄州爆發(fā)了大洪水,張柬之只能派人趕緊修筑河墻,以此來阻擋河水。但是在治水期間,張柬之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實在是撐不住了,于是產(chǎn)生了辭官的念頭。而后治水的過程中又總是出現(xiàn)很糟心的事情,所以張柬之便提出了辭官的要求,朝廷不僅不答允,還一再貶張柬之的官,導致張柬之忿忿而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5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王朝王爺一年的工資有多少呢,換做現(xiàn)···
下一篇: 最后是誰收拾安史之亂殘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