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先軫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楚國堪稱是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秦國勇猛善武、獨霸西方,楚國雄兵百萬、問鼎中原。可是有一位將領(lǐng)居然能把秦國、楚國打得落花流水,讓自己的國家成為天下的霸主!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將領(lǐng)子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卻選擇主動自殺!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位名將就是春秋時期戰(zhàn)神先軫(zhěn)!許多人大概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您一定聽過晉文公重耳,沒錯正是先軫將晉文公扶上“春秋五霸”的寶座。先軫是晉國人,很有才能,投在了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門下。當時重耳手下人才濟濟,有五位賢士,他們分別是趙衰、狐偃、賈佗、魏武子以及先軫。
由于晉獻公寵愛驪姬,想立她所生的兒子做太子,因此引發(fā)了“驪姬之亂”。為了保命,重耳率領(lǐng)十幾個人逃出了晉國,其中就包括先軫等五位賢士。此后,重耳流亡各國,長達十九年的時間,終于在秦國的支持下,返回晉國,成為晉國的國君。重耳手下不缺人才,他任用“咎犯、先軫、陽處父,畜愛百姓,厲養(yǎng)戎士”。
經(jīng)過四年的時間,晉國就重新強盛了起來。就在這個時候,實力雄厚的楚國不斷北進,形成了與晉國爭霸的局面。公元前633年,楚國調(diào)動軍隊攻打宋國,宋國國君曾對重耳有恩,于是向晉國求援。晉文公立即調(diào)集軍隊,并將全國的軍隊分為三軍。起初先軫只是下軍的副將,可是到了第二年,中軍主將郤縠病死,于是晉文公任命先軫為中軍主將。
晉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投入五萬的兵力,但晉文公依然非常擔心,由此可見楚軍兵力應該遠超晉國。晉、楚兩國在城濮展開大戰(zhàn),晉軍首先“退避三舍”,接著雙方展開激戰(zhàn)。交戰(zhàn)之初,晉軍就陷入不利的局面,開始出現(xiàn)退卻。就在此時,先軫站了出來,他迅速調(diào)整部署,攻擊楚軍薄弱的兩翼,最終取得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
經(jīng)過這場戰(zhàn)爭后,晉國將楚國的勢力逐出中原,而晉文公也成為春秋的第二位霸主??墒呛镁安婚L,五年后晉文公病死,他的兒子晉襄公即位。消息傳到秦國后,秦穆公非常高興,因為他一直也想進軍中原,成為天下的霸主。于是秦穆公想趁著晉國國喪的機會,派兵偷襲鄭國,然后進軍中原。
可是秦國情報工作做得不好,消息泄露,沒能偷襲成功。晉國方面得到消息后,在先軫的建議下,采取了軍事行動。先軫率領(lǐng)晉軍在崤山設(shè)伏,結(jié)果秦軍返回時中了埋伏。這一仗,晉軍大獲全勝,全殲數(shù)萬秦軍,還生擒了秦軍的三位主將百里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消息傳到秦國,秦穆公親自出祭,放聲痛哭。
晉軍凱旋而歸后,晉襄公聽從了繼母(秦穆公的女兒)的話,將三位秦軍將領(lǐng)釋放。先軫聞訊后非常生氣,在朝會上公開頂撞晉襄公,居然還“不顧而唾”。事后,先軫非常后悔,在與白狄作戰(zhàn)時,明明晉軍已經(jīng)取勝,他卻獨自一人沖入敵陣,以戰(zhàn)死沙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悔恨之心。
根據(jù)當時的形勢而言,先軫的作用遠在孫武之上。城濮之戰(zhàn),奠定了晉國百余年的霸主地位;崤山之戰(zhàn),遏制了秦國的力量,斷絕其東擴的野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5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明朝的實力和漢唐相比,誰的實力更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