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明朝版曹操是誰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滿清派洪承疇任五省總督,圍剿農(nóng)民起義軍。農(nóng)民起義軍在河南滎陽召開大會,十三家七十二營首領(lǐng),共同商議對策。參加大會的首領(lǐng)中,有一個叫曹操的人,此人狡詐多謀,也非常好色,張獻忠投奔李自成時,李自成曾想殺掉張獻忠,但曹操私下放走了張獻忠,后來曹操被李自成所殺。
那么,這個曹操是誰呢?他為何要私自放走張獻忠呢?
先看滎陽大會的有哪些人參加?
史書《明史 李自成傳》記載:八年正月,大會于滎陽。老回回、曹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及迎祥、獻忠共十三家七十二營,議拒敵,未決。
這里面,第二個提到的人,就是曹操,可見,其人也非常重要。
在這次大會上,李自成表現(xiàn)不凡,提出了著名的“分兵定向、四路攻戰(zhàn)”戰(zhàn)略,被眾頭領(lǐng)一直贊同。
會后李自成與高迎祥、張獻忠率部向南攻鳳陽明朝皇帝的老家,焚燒明皇室祖墳。因爭奪鳳陽明皇宮的俘虜小太監(jiān)和鼓吹樂器,李自成與張獻忠鬧了起來,兩人從此結(jié)怨,李自成與高迎祥、曹操等人率軍進入陜西,張獻忠率部東下廬州。
《明史 李自成傳》記載:自成從獻忠求皇陵監(jiān)小閹善鼓吹者,獻忠不與。自成怒,偕迎祥西趨歸德,與曹操、過天星合,復入陜西。獻忠獨東下廬州。
這里面,再次提到了曹操,那么,這個曹操究竟是誰呢?
這個號稱叫曹操的人,名字叫羅汝才。
《明史 李自成傳》記載:時中眾二十萬,號小袁營。汝才即曹操,與獻忠同降復叛去者也。
史書記載,李自成不好色,也不好酒,能與部下同甘共苦,而羅汝才足智多謀,很善戰(zhàn),而且非常好色,有妻妾數(shù)十人,喜歡奢華的生活,手下還有女樂娛樂的人數(shù)部,李自成非??床黄鹚?。
張獻忠有一次兵敗,被迫無奈去投奔李自成,李自成想收編張獻忠的部下,張獻忠不同意,李自成起了殺心,想殺掉張獻忠,羅汝才私下里送給張獻忠五百騎,放走了張獻忠,使得李自成殺張獻忠的計劃落空。
《明史 張獻忠傳》記載:獻忠遂投自成。自成以部曲遇之,不從。自成欲殺之,汝才諫曰:“留之使擾漢南,分官軍兵力。”乃陰與獻忠五百騎,使遁去。
羅汝才放走張獻忠,其實是為了大局著想,不想農(nóng)民軍自相殘殺。
羅汝才手下有數(shù)十萬部隊,后來逐漸與李自成不和,被李自成猜忌,然后下了殺心。
有一次,李自成召開宴會,請羅汝才部下賀一龍等人赴宴,然后突然動手,將他們綁了起來,清晨再派人去羅汝才營寨,將羅汝才斬殺,兼并了羅汝才的部隊。
《明史 李自成傳》記載: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汝才妻妾數(shù)十,被服紈綺,帳下女樂數(shù)部,厚自奉養(yǎng),自成嘗嗤鄙之。汝才眾數(shù)十萬,用山西舉人吉珪為謀主。自成善攻,汝才善戰(zhàn),兩人相須若左右手。自成下宛、葉,克梁、宋,兵強士附,有專制心,顧獨忌汝才。乃召汝才所善賀一龍宴,縛之,晨以二十騎斬汝才于帳中,悉兼其眾。
羅汝才雖然很好色,但是,足智多謀,為人很講江湖道義,也很顧全大局,多次協(xié)調(diào)李自成和張獻忠的矛盾,沒有羅汝才,李自成也集合不了上百萬的隊部,但羅汝才最終被殺,也非??上А?/p>
三國時期,曹操和劉備都是當時的英雄,青梅煮酒的時候曹操甚至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卑褎浞抛叽蟾攀遣懿偕阶畲蟮暮奘隆5遣懿偌热灰呀?jīng)知道劉備是雄才,為什么沒有殺了他,后來又放虎歸山呢?其中大概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英雄惜英雄。劉備有英雄的志向,不甘于此,這一點曹操看出來了。但是曹操是一個愛惜人才的人,能和自己相提并論的英雄,自然讓他另眼相看。
第二個原因是曹操認為劉備有英雄之才,但是沒有用武之地。劉備從一出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根據(jù)地,所以顛沛流離,到處去投靠各種各樣的人。黃巾軍打敗的時候去投靠公孫瓚,在徐州北呂布趕出來,又去投靠曹操,后來又投靠過袁紹和劉表。
“英雄無用武之地”是最憋屈的一件事。可以說劉備因為沒有屬于自己的地盤,一直寄人籬下。所以劉備也說:“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就連諸葛亮,如果劉備的信任和蜀漢這個平臺,也就不能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
第三是曹操還不想隨隨便便殺人,再加上要招攬人才,所以還比較顧惜自己的名聲?!段簳分杏涊d,劉備來投奔,有人對曹操說:“備有英雄志,今不早圖,后必為患?!?/p>
曹操于是就問郭嘉,郭嘉自然也看出劉備非池中之物。但是他說,“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痹凇陡底印分袇s記載的是郭嘉主動去找曹操,說:“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宜早為之所?!?/p>
這兩種記載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郭嘉既不主張殺劉備,也不主張放了他。因為如果殺了劉備,不免讓天下的英雄寒心,若有打算前來投奔的人也會遲疑。在亂世,勢力的強弱除了兵力就是人才,曹操這么愛才,自然希望人才越多越好,所以殺劉備不可取。
但是也不能放,因為劉備確實是個英雄,放虎歸山,后患無窮。最好的方法就是軟禁。但是當時既然決定不殺劉備,曹操的警惕心就放下了許多。所以劉備主動請纓去徐州截擊袁術(shù)的時候,曹操沒有在意,并且還把兵借給他。
放走劉備后,曹操聽著手下謀士的話就已經(jīng)后悔了,派人去追。但是劉備如同魚入大海,不會再受到魚網(wǎng)的羈絆了。
曹操的一時大意,讓劉備能夠有機會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建立蜀漢,甚至天下三分,能與他對抗。若是他早知道有這么一天,就算不殺,也絕對會嚴加看管,把劉備軟禁
引言:《三國演義》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小說,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斗爭,而其中有一個歷史事件十分的引人深思,那就是張繡反叛曹操。那么張繡反叛曹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曹操霸占嬸嬸曹操這個人是梟雄,而且非常的有才情,他寫過很多霸氣的詩詞,在語文課本上也有出現(xiàn)。但是曹操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形象并不是正面的,尤其他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有夫之婦。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曹操在接受張繡的投降之后,竟然看上了張繡的嬸嬸。而作為一個君王,他也沒有拿出自己該有的氣量和品德,反而霸占了張繡的嬸嬸。對于一個大將軍來說,張繡曾經(jīng)也是風光無比,投了降之后反而被人這樣對待,張繡心中不可能沒有怨恨的。
二、曹操不信任張秀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這其實也是他梟雄一面的體現(xiàn)。但是有一句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張繡以涼州大將的身份投奔曹操的時候,他是希望自己的投靠能夠換來一身光明或者是做出一些成績的。但是張繡感受到了曹操并不信任自己,其實這樣的不信任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張繡一直呆下去,他可能永遠都沒有遞功名的時候,也沒有實現(xiàn)自己偉大志向的時候。甚至會遭到不斷的猜疑排擠,郁郁寡歡而不得志,所以說張繡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反叛。
三、從歷史角度來看在小說中總是會對人物性格進行加工,但實際上曹操霸占張繡的嬸嬸,肯定不是張繡想要反叛的直接原因。因為在三國時期每一個大將都是想用自己的軍功來守出一份天地的,張繡這個人不可能沒有野心。如果說自己的前途無望的話,他遲早是要反叛曹操的,在自己的羽翼還沒有被曹操拔光之前,張繡勢必會引發(fā)一場叛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6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