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吃,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和生活的結晶,歷史上的名廚男性居多,當然,也有美女廚神。
清代美食家、文學家袁枚,大半輩子消磨在美女美食之中,他在《隨園食單》曾經記載:“儀征南門外,蕭美人善制點心,凡饅頭、花生、瓜子、糕點之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鼻宕娙藚庆釉娋湟裁鑼憽懊钍掷w纖和粉勻,搓酥糝拌擅其珍;自從香到江南日,市上名傳蕭美人?!薄肮沤裰型馕娜搜攀?,筆下東西大見情致者,多半具審美能力,品味獨到,食絕不馬虎。”被兩位著名吃貨贊賞有加的,就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女糕點師蕭美人,人如其名,做的美食也是如此,讓食客們悠悠忘返。
蕭美人,也叫蕭娘,生于乾隆八年,是江蘇儀征真州人,祖上經商,家里開有茶食店,主要賣饅頭,糕餃、茶點。作為獨門長女,從小就耳濡目染,蕭娘也喜歡跟著大師傅學習廚藝,動手制作點心。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培養(yǎng)了她熱情開朗,聰慧靈活的性格,這也為美食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到了婚嫁的年齡,父親把她嫁給店里一位老實憨厚的打工仔,夫妻悉心經營著祖上的生意。
然而很不幸,蕭娘二十五歲的時候,家中突遭變故,父母在一場大火中喪生,丈夫燒成殘疾。家庭的重擔落在柔弱的女人身上。原來在后面做老板娘,現(xiàn)在為了生活拋頭露面,親自站在店鋪里賣糕點。家里請不起大師傅了,她就自己親自制作。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蕭娘遷思回慮,突破傳統(tǒng)做法,大膽創(chuàng)新,用大米粉與糯米粉,摻拌上果泥、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和麻油,加上適量的糖,和均勻,切成塊,然后在上面裝點了誘人的青紅梅絲,蒸熟后的點心不但賞心悅目,更加松軟香甜,爽滑細糯。顧客紛紛慕名而來,品賞美味,大快朵頤,從此,蕭娘的生意火爆起來。她開始增加人手,擴大門面。
經過老百姓的口口相傳,蕭娘的美名遠揚,加之人長得漂亮,蕭美人糕點逐漸成為當?shù)孛朗澄幕放疲S多達官貴人也愛上她的精致點心。袁枚就曾經特派人到儀征大量購買蕭美人花生、蕭美人瓜子、蕭美人花生酥、蕭美人瓜子酥,運往南京,作為禮物送給江蘇巡撫。清代詩人趙翼慕名前往儀征品嘗蕭美人糕點,對其大加贊賞,認為以蕭美人名字命名的糕點將會與東坡肉、眉公餅一樣出名。原揚州知府,時任山西布政使的謝啟昆品嘗了蕭美人糕后,賦詩曰:“綠揚城郭蓼花津,饾饤傳來姓字新。莫道門前車馬冷,日斜還有買糕人?!?/p>
經過名人的推崇,乾隆帝也聽說了這個人美藝高的女廚神,于是派官吏到蕭娘的店里定購了2000件各式各樣的美食小品,賞給后宮佳麗和皇親國戚品嘗,蕭娘精心制作的美味立刻征服了宮廷眾人。經過達官貴人賞識以及文人名士的垂青,蕭美人糕成了江南名流雅士十分青睞的糕點,被賜為皇家貢品。
蕭美人的真名無可考,有記載說她天生麗質,流傳最廣的還是關于她的美食故事,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靠實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7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