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歷史除了課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小知識是鮮為人知,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為廣大喜愛歷史的小伙伴們講講關(guān)于長孫皇后與唐太宗之間有何故事?她是唐太宗永遠的賢內(nèi)助。
公元601年,齊國公長孫晟家里,又添了個小女嬰,因這孩子慈眉善目,母親就給她起了個小名叫“觀音婢”。
觀音婢六歲的一天,正在院子里玩耍,門口來了一個化緣的老和尚。宅心仁厚的觀音婢,去屋里端來一瓢水,又跑回去拿來幾個饅頭,塞到了老和尚的背包里。
老和尚吃飽喝足,對著觀音婢唱了一通偈語,臨走,遞給觀音婢一張紙條。
晚上,觀音婢拿出那張紙條給父親看,父親見是“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八個字。長孫晟知道這八個字大有深意,孩子還太小了,也不好多說什么,只是更加用心地培養(yǎng)這個女兒。
可惜,好景不長,觀音婢八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同父異母的哥哥,將她們母子三人攆出了家門。母親無奈,只得帶著她和哥哥長孫無忌,投奔舅舅高士廉。
高士廉是當(dāng)時的名士,家里藏書頗多,他非常注重對后代的教育。在舅舅這里,觀音婢接受了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慢慢養(yǎng)成了賢淑溫柔,正直善良的品格。
舅舅見外甥女舉手投足,端莊大氣,不同于一般女孩兒。而且一天天大了,連個正經(jīng)大名也沒有,就給起了個名字叫長孫無垢。
轉(zhuǎn)眼,長孫無垢十三歲了,出落得知書達理,秀美多姿。高士廉恰巧與李淵是朋友,他知道李淵家有個二公子,風(fēng)度翩翩,儀表不凡,覺得他以后必成就一番事業(yè)。便托媒人去撮合,該著這兩個人有緣,一撮合還真就成了。
公元613年,太原留守李淵府邸,歡聲笑語,張燈結(jié)彩。李世民和新娘子長孫無垢,被眾人簇?fù)碇哌M了洞房。
新婚燕爾,兩個人如膠似漆,度過了一段溫馨浪漫的青春好時光。
長孫無垢雖然年紀(jì)尚小,但在侍奉公婆,友愛妯娌方面,做得非常好,深得一家人的喜歡。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
后來,李淵在太原起兵,21歲的李世民跟隨父親,親率大軍攻下隋都長安。
李淵稱帝后,封李世民為秦王,負(fù)責(zé)節(jié)制關(guān)東兵馬。
此后,數(shù)年間,作為領(lǐng)軍主帥,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東討西殺,掃平了中原一帶的所有割據(jù)勢力,完成了唐朝統(tǒng)一大業(yè)。
鑒于李世民的卓著戰(zhàn)功,李淵加封他為天策上將,位置在其他諸王公之上。
長孫無垢作為李世民的結(jié)發(fā)妻子,在丈夫戎馬倥傯的這段歲月里,她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無微不至地照料著丈夫的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刀光劍影中,能夠感受到一絲絲清泉般的柔軟和溫情。
隨著李世民聲望越來越高,太子李建成感到自己受到了巨大威脅。于是猜疑和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他聯(lián)合三弟李元吉,三番五次地設(shè)計陷害,企圖殺死李世民。
李世民被逼無奈,只得提前下手。風(fēng)聲鶴唳的玄武門,李世民身邊沒有別的人,他只帶了長孫無垢在身邊,他緊緊握住她的手。只要長孫無垢在自己身邊,他心里就踏實了。
李世民知道,此時所發(fā)生的一切,都是破釜沉舟的關(guān)鍵一役。成者王侯,敗者賊寇。如果稍有閃失,就是萬劫不復(fù)。天佑李世民,他的將士們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終于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被封為太子,長孫無垢成了太子妃。
后來,李淵禪位,李世民加冕稱帝,長孫無垢被冊立為皇后。
身份和地位的巨變,并沒有使長孫皇后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她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的失誤,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對于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孝順,每日早晚必去請安。
對于后宮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并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guī)勸唐太宗,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后宮女人。正因為如此,唐太宗時期的后宮,很少出現(xiàn)爭風(fēng)吃醋之類的糾紛,這在歷朝歷代中,都是少見的。她只憑自己端莊的品性,無言地影響和感化著整個后宮的氛圍,使唐太宗不用受后宮是非的影響,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料理軍國大事。
隨著唐朝的逐漸強盛,李世民的后宮也漸漸充實了起來。都說守得住清苦,但不一定耐得住繁華。面對后宮那些三千粉黛,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真心,卻一直沒有變過。少年夫妻,彼此的初戀,又一起經(jīng)歷了從秦王,到皇帝的一步步風(fēng)雨蛻變。他們彼此已經(jīng)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誰也擠兌不走,誰也代替不了。由于夫妻恩愛,長孫皇后一共給李世民生了三男四女,長孫皇后去世的前一年,還剛生下李世民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
魏征是一代敢于直言進諫的忠臣,他每次勸諫都不留面子。李世民雖然是明君,虛懷若谷,但身為九五至尊,也受不了總被人拂了面子。有一次,李世民突發(fā)奇想,帶領(lǐng)一幫護衛(wèi)近臣要去郊外打獵。
魏征聞聽此事,守在皇宮門口,說啥不讓李世民出門,并說仲春時節(jié),要給萬物生靈一個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不適宜打獵。李世民氣呼呼地回到后宮,吵吵嚷嚷,說有一天非殺了那個鄉(xiāng)巴佬不可。
長孫皇后等李世民發(fā)完牢騷,回后屋換了一套平時極少穿的禮服,來到李世民跟前,飄飄下拜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常言道,明君出諫臣,今天諫臣出來了,那么說明皇上是一代明君嘍!
李世民恍然大悟,他哈哈大笑著一把攬過長孫皇后道:真不愧是我的賢內(nèi)助,偌大個后宮,只有你最懂我,有了你,我不想做明君都不行啊!
李世民不但不生魏征的氣了,反而還給魏征加官進爵,賞賜了不少物品和金銀。
634年,長孫皇后和李世民去九成宮避暑時,受了風(fēng)寒,病情越來越重。
636年正月,在太極宮立正殿去世,謚號文德皇后。
長孫皇后走后,唐太宗沒再立皇后。這十三年中,每年長孫皇后的忌日,唐太宗都要吃素一天,為長孫皇后祈福。唐太宗對長孫皇后的族人,也多有照顧,沒有因為長孫皇后不在了,而忽視了這門姻親。
唐太宗在元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一座起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逝去的長孫皇后。對這種已逝之人,卻供養(yǎng)如生的例子,極其少見,幾乎為唐太宗首創(chuàng)。
唐太宗下令,為長孫皇后修建昭陵,氣勢十分雄偉宏大。并在墓園中特意修建了一座樓臺,以便長孫皇后的英魂,可以隨時登高遠眺。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這種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賢妻的敬慕和懷念。
一千多年的時光過去了,有多少風(fēng)流人物,早已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唯獨唐朝貞觀年間的長孫皇后,以自己的賢良淑德,長成了一顆常青之樹,在中華大地上,郁郁蔥蔥,百世流芳,成了賢妻良母的典范!
關(guān)于長孫皇后與唐太宗之間有何故事?她是唐太宗永遠的賢內(nèi)助內(nèi)容就是這些了,是否有幫助到你呢,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歡迎您繼續(xù)關(guān)注我們,之后我們會一直為大家?guī)砀嘤腥ぞ实臍v史相關(guān)內(nèi)容,不要錯過哦。
唐朝,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它先后歷經(jīng)二十一帝,三百多年時間,是中國古代歷史長卷上濃墨重彩的篇章。和它以前的歷史相比,唐朝前期政治清朗,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堅固,當(dāng)時來朝貢的國家多達三百多個,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國際地位無與倫比。
關(guān)于唐朝,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旌旗所指皆為漢土,馬蹄踏處即是大唐”的波瀾壯闊,是“瀚?!?,“燕然”,“安西”這些華美瑰麗的詞語,是風(fēng)流傲骨的詩人詩酒一生,是妖嬈婀娜的仕女,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風(fēng)光和大氣磅礴……
然而,貞觀之治盛極一時,除了唐太宗的賢能以及他擁有一眾才能杰出的文臣武將外,其實也離不開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后這位女性——長孫文德皇后。
(一)出身名門、知書達理
長孫皇后出生于隋仁壽元年,她出生高貴,她的母親高氏出身北齊皇族宗室,父親長孫晟是北魏拓跋氏宗室之后,是妥妥的千金小姐。也正因此,長孫皇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給自己日后的皇后生涯打下了基礎(chǔ)。
長孫皇后從小愛好讀書,知書達理,德才兼?zhèn)洹2恢乔珊线€是命運的必然,在她年幼時,曾有一位算命先生斷言,說她將來必“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然而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币苍S是上天的考驗,命運的顯達和價值的實現(xiàn)必將以磨難的現(xiàn)實為代價。
好景不長,大業(yè)五年(609),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逝世。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失去了父親的長孫皇后就被她的異母兄長長孫安業(yè)趕出了家門。萬般無奈之下,長孫皇后的母親只好帶著年幼的長孫皇后和她的哥哥長孫無忌投奔了哥哥高士廉,于是,年幼的長孫皇后就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高士廉對自己的妹妹和長孫兄妹十分照顧。即便是后來被貶,高士廉還將自己的宅子賣了換了一所條件好點的宅子將他們安置好。不僅如此,后來高士廉發(fā)現(xiàn)李淵之子李世民非同一般,是能成大事之人,于是將長孫皇后許配給了李世民。于是大業(yè)九年(613),長孫皇后正式成為了后來的唐太宗也就是李世民的妻子,一生為李世民生下七個兒女。
(二)一代賢后、蕙質(zhì)蘭心
長孫皇后的賢良淑德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她深愛自己的丈夫,對他生死相隨。自13歲嫁給太宗,長孫皇后陪伴著唐太宗度過了二十三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從唐太宗跟隨李淵南征北戰(zhàn)到“玄武門之變”,再到后來的“貞觀之治”,長孫皇后都一如既往地站在唐太宗背后支持他,不僅將后宮打理地井井有條,還盡可能給給他建議和協(xié)助?!靶溟T之變”時,是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軍中氣氛十分壓抑。當(dāng)時還是秦王妃的長孫皇后,親自來到軍中慰問士兵,撫慰軍心,才使軍中士氣大增。
其次,太宗即位后,長孫皇后還常常勸說李世民行仁政,廣納諫言。盡管太宗皇帝是個明君,但魏征等一眾大臣的直言進諫,不免沖撞了他,常常會使他感到失了顏面,使他動怒。而此時長孫皇后就如同一枝解語花,溫柔賢淑,勸說唐太宗讓他消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8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昆陽之戰(zhàn)天降隕石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