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里學習歷史時,我們只能獲得有限的歷史知識。實際上,歷史是一個廣闊無邊的海洋,里面蘊含著無限的故事和奇聞異事。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關于歷史上劉盈一共有多少兒子?繼位的為何會是劉恒?的歷史內(nèi)容,來探索這個海洋中的一部分歷史。
對于漢高祖劉邦來說,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在自己過世之后,自己的兒孫會經(jīng)歷那么多的事情,漢惠帝劉盈作為劉邦制定的繼承人,并沒有能夠很好地完成父親的遺志,而是將權(quán)利旁落在自己母親的手里面,最后導致自己的兒子們也落得個悲慘的結(jié)局。
劉盈的一生之中,共有六個兒子,分別是前少帝劉恭、淮陽王劉疆、常山王劉不疑、襄城侯劉弘(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后改封常山王)、軹侯劉朝、壺關侯劉武(后改封淮陽王)。本來按照正常的皇位繼承順序,劉盈過世之后的皇位將從這幾個兒子中選拔出來。
歷史最開始也是按照這樣的步驟來進行的,在劉盈死后,呂后為了繼續(xù)掌握大權(quán),先后立了劉恭和劉弘作為皇帝,分別是前、后少帝,然而劉恭被呂后處死,而劉弘則在呂后被朝臣處死,至于其他的一些兒子,則在劉恒上位之前,被朝臣秘密地處死了,因此有惠帝無后的說法。
身在皇家,就是這樣,要么大富大貴,要么成為權(quán)力斗爭的犧牲品。漢王朝的元老重臣為何要處死劉盈的兒子,迎立劉恒作為漢王朝的皇帝,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朝廷上下苦呂氏久矣,自從劉邦死后,呂氏一族就大權(quán)獨攬,獨斷專行,朝廷的元老重臣不是被殺,就是被剝奪了權(quán)利,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臣子。這對于跟隨劉邦出生入死的大臣們來說,心里面確實很不爽。所以在呂后死后,陳平、周勃、陸賈、曹簾等大臣就聯(lián)合劉姓王族誅殺了呂氏一族。劉盈的兒子們作為呂氏的后人,心里面的真實想法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因為迎接他們的結(jié)局都是被處死,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脫這樣的命運。
其次是劉恒自身才能的因素。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早年被封為代王,一直在自己的封國里面,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活著,雖然在政治上處于絕對地劣勢地位,甚至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但是他本身的才能卻并不能夠被掩蓋住,在代地的十多年里,劉恒信奉黃老之學無為而治,將代地治理得井井有條,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很有關系。因為漢王朝建立之初,剛剛經(jīng)歷了戰(zhàn)國和楚漢之爭,急需要安定的生活來恢復生產(chǎn),所以需要這樣的治理方式來恢復國力。
最后,就是跟劉恒的地位以及其母親背后的家族勢力相關了。作為一名俘虜,劉恒的母親在剩下劉恒之后,就再也沒有得到劉邦的寵信了,而且劉恒的母親娘家人丁單薄,幾乎沒有什么勢力,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因為群臣們不想再出現(xiàn)第二個呂氏了,所以選擇劉恒作為新的皇帝。
以上是本文關于歷史上劉盈一共有多少兒子?繼位的為何會是劉恒?的所有內(nèi)容了。如果你對歷史人物感興趣,還希望了解更多關于歷史相關內(nèi)容的話,我們強烈推薦你關注我們。
或許因為中國歷史太長的緣故吧,所以中國歷史教科書在介紹各朝代時所用的篇幅都很少。具體到漢朝這里,主要介紹的是漢高祖高后時期的休養(yǎng)生息、恢復生產(chǎn),之后便是文景之治,而后是漢武帝的獨尊儒術(shù)和對匈奴用兵了。
學這樣歷史教科書長大的中國人往往會有一種感覺,漢高祖劉邦駕崩后,由劉邦的妻子漢高后掌權(quán),漢高后薨后,由劉邦的兒子劉恒掌權(quán),劉恒駕崩后,又由劉恒的兒子劉啟掌權(quán),劉啟駕崩后,由劉啟的兒子劉徹掌權(quán),劉徹便是漢武帝,看起來,很有一脈相承的感覺。
這種感覺,你說它對,也對,漢朝皇權(quán)的過渡,大體上是這種模樣的,但往細了說,這中間又或有意或無意地掩蓋了一段歷史:劉邦駕崩后,繼承皇位的人是劉邦的嫡子劉盈,而非劉邦的發(fā)妻呂后,呂后在劉盈當皇帝時權(quán)力很大,但并沒大到獨自掌權(quán)的程度。
結(jié)果,讓人想不到的是,呂后剛剛?cè)鍪秩隋?,少帝便被人從皇位上趕了下去,代替少帝坐上皇位的,竟然是劉盈異母弟弟劉恒,也就是史書中記載的漢文帝。
事情還得從呂后說起。
呂后當政時,漢高祖劉邦已經(jīng)封了十個兄弟子侄為諸侯王,這其中包括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一個異母兄弟、一個親侄子、當然,還有一個在劉邦駕崩前被造反的異姓王英布殺死的族兄弟。
輪到呂后當政,呂后對這些劉姓諸侯王并不放心,先后通過各種方式換掉了一些諸侯王或削弱一些諸侯王的勢力,取而代之的,是呂后的娘家人和呂后的孫子。
待到呂后一死,某些曾在呂后當政時受到波及的劉姓諸侯王和有野心劉姓諸侯王便發(fā)兵,挺進關中,意圖改換權(quán)力格局。
這其中,最熱心的,便是齊王和齊王的兄弟們。
當時的齊王劉襄是已故齊王劉肥的兒子,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是最早被封為諸侯王的三個劉氏子孫,另外兩個分別是劉邦的異母弟劉交和族兄弟劉賈,劉交和劉賈都曾在滅秦和楚漢之爭中做過貢獻,被封為異姓王沒任何不妥,而劉肥在劉邦定鼎天下過程中唯一的苦處便是在項羽的軍營中蹲了笆籬子。
劉肥在呂后當政時薨,齊王的位子由長子劉襄繼承。劉襄能力出眾,充滿野心,把兩個弟弟劉章和劉興居派到長安,意圖在呂后薨后里應外合,呂后這邊廂剛死,劉襄就在那邊廂劫持了瑯琊王劉澤的兵,發(fā)兵直指長安。
長安這邊的老臣見劉襄來勢洶洶,便先下手為強,做掉了呂后一家,先行解除劉襄的借口,而后又謀劃迎立劉邦四子劉恒為帝,堵住劉襄欲望。
眾位老臣之所以放棄劉盈的兒子,一方面是因為劉盈的兒子是呂后指定的繼承人,既然已經(jīng)清算了呂后一家,就要避免劉盈子嗣長大后秋后算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少帝還是孩子,還沒法親政,他們中的任何一位也沒有呂后那樣站在少帝背后的合法性。
所以,老臣們放棄了劉盈的兒子,并在劉恒繼位的那個晚上,殺掉了劉盈的五個兒子,并對外宣稱他們都不是劉盈的兒子,而是呂家抱來冒充的。
漢孝文帝劉恒是漢孝惠帝劉盈同父異母的弟弟,劉恒的確是在劉盈死后登上帝位的,但在劉恒被擁立為皇帝之前,漢孝惠帝的六個兒子中,已經(jīng)有兩個兒子先后做過皇帝。因此,嚴格地說,漢孝惠帝劉盈并沒有把帝位傳給弟弟劉恒,劉恒的帝位,也不是從劉盈手中接過來的。
首先,漢孝惠帝駕崩后,西漢政權(quán)進入一種奇怪狀態(tài)。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以皇帝的名字來代表封建帝制時的政權(quán),如漢高祖、漢孝惠帝、漢孝文帝,我們這樣做的原因,是漢高祖、漢孝惠帝、漢孝文帝都有皇帝的權(quán)威,但在漢孝惠帝駕崩后,西漢政權(quán)進入了一種奇怪的狀態(tài),即呂太后稱制,所謂“制”,是皇帝的詔令,秦始皇時建立,而“太后稱制”,則是呂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代行皇帝的權(quán)力,也就是說,漢孝惠帝駕崩后,西漢的實際掌權(quán)者不是皇帝,而是呂后。
雖然呂后是實際掌權(quán)者,但呂后并沒有稱帝,所以皇位上還是由其他人來坐的,坐皇位的,先后有兩個,史稱漢前少帝和漢后少帝,二人都是呂后的親孫子,即劉盈的親兒子。
其次,呂后薨逝后,西漢政權(quán)很快恢復了正常狀態(tài)。
呂后薨逝后不久,西漢就發(fā)生了令人震驚的誅諸呂行動,呂氏一門被全部誅殺,呂媭這樣的女流之輩也沒被放過。
誅諸呂行動過后,劉盈的四個還活在世上的兒子,也統(tǒng)統(tǒng)被誅殺,原因很簡單,這四個孩子身上都流著呂家的血,如果讓他們握著實權(quán),到他們長大的時候,他們十之八九會為呂家復仇,防患于未然,就要對這四個孩子痛下殺手。
在功臣們決定對四個孩子痛下殺手的時候,功臣們已經(jīng)想到擁立新君了,新君人選將在劉襄、劉恒、劉長三人中產(chǎn)生,劉襄是劉邦的長孫,誅諸呂中功勞最大的諸侯王,劉恒是劉邦活著的兒子中最年長的,劉長因曾過繼給呂后,算是半個嫡子。最后,功臣們選擇劉恒做了皇帝,于是便有了劉盈傳位劉恒的錯誤說法。
總而言之,劉盈并沒有傳位給劉恒。
這是因為呂后去世之后呂氏隨之倒臺,劉盈剩下的子嗣也被懷疑并非親生,是以皇位最后才會落到劉盈弟弟劉恒的身上。
其實在劉盈于前188年去世之后,他所留下的六個兒子之中有兩人曾被擁立為帝。其中身為劉盈長子的劉恭是在前188年被呂后擁立為帝的,史稱漢前少帝。這位前少帝后來在前184年的時候因為生母被呂后殺害一事而口出怨言,揚言長大之后要找呂后報仇。呂后得知此事之后干脆先一步將前少帝給幽禁了起來,不久之后她又下令將前少帝廢黜并殺害。
而待前少帝遇害之后,呂后又將劉盈的另一個兒子劉弘擁立為新帝,史稱漢后少帝。這位后少帝登基之時同樣非常年幼,所以執(zhí)掌大權(quán)的依舊是呂后。呂后后來在前180年的時候逝世,而她剛一逝世,朝中便展開了一場誅呂行動。隨著這場誅呂行動的展開,呂氏黨羽逐一遭到清洗,呂氏一族隨之倒臺。與此同時,被呂后擁立為帝的后少帝也遭到廢黜與殺害。
當時除了后少帝之外,劉盈另外還剩兩個兒子。但是參與誅呂行動的朝臣卻說這兩人均不是劉盈的親生子,而是呂氏的血脈。是以,這兩人不僅沒能繼承皇位,且還遭到了殺害。至此,劉盈的六個兒子全數(shù)死亡。如此一來,皇位繼承人的人選便需要在他兄弟中進行擇選。而據(jù)史籍記載可知,劉盈共有八個弟弟。但是由于呂后的迫害,截止至前180年時這八人之中只剩下劉恒與劉長這兩人。
當時朝臣與皇室宗親在比對過劉恒與劉長的表現(xiàn)之后,最終決定擁立劉恒為帝。在有了這一決定之后,他們隨即便派人前往代國將劉恒迎回長安。待劉恒抵達長安之后,眾臣將其擁立為帝,是為漢文帝。
其實傳位給弟弟這個操作并不是漢惠帝自己的想法,漢惠帝死后,并沒有將皇位直接傳給自己的弟弟劉恒,而是經(jīng)過了一番波折的,劉盈在公元前187年去世的,而劉恒是在公元前179年即位的,兩者相差八年。而這波操作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這就要追溯到劉邦了。
劉盈是漢高祖劉邦與呂后所生的兒子,封建正統(tǒng)所認定的嫡長子,早在漢高祖二年,年僅六歲時被立為王太子。但是劉邦對這個有些懦弱的兒子并不是很喜歡,而且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導致呂雉根基不穩(wěn),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差點搶了劉盈的皇位。而呂后是絕對不準許的,劉邦死后呂雉開始掃除這些威脅到皇位的人,同時也加強了自己的權(quán)勢。這時年僅十六歲的劉盈繼承皇位,是為漢惠帝,即西漢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雖說劉盈想要創(chuàng)造功績,但是西漢王朝的政權(quán)幾乎把持在呂后的手中,所以這劉盈可以說一直活在母親的陰影下。也就在位了7年,身體扛不住就咽氣了。那這時候誰來繼位就是一個大難題,呂后的目的自然是想找到一個能夠好拿捏的,于是就開始在劉盈的孩子們里選了。劉盈和皇后張氏兩人未能生有子女,倒是宮中相傳,劉盈與宮女生下了六個兒子:劉恭、劉疆、劉不疑、劉弘、劉朝、劉武。
因為張氏沒有生育,呂后毒死劉恭生母,將劉恭抱來,謊稱是張氏的兒子,并立其為皇太子。劉盈死后,年幼的劉恭繼承皇位,成為西漢王朝第三位皇帝,史稱為?前少帝?。劉恭慢慢長大知道了自己的生母被呂后害死的,就和呂后鬧翻了,結(jié)局大家都能明白,劉恭就這么被呂后解決了。但是劉恭的的確確是漢朝第三任皇帝,在位時間四年。
漢惠帝的嫡子劉恭死了以后,呂后找來了漢惠帝的另一個兒子劉弘,劉弘是漢惠帝的第四個兒子,因為年紀小好控制,所以被呂后扶植為皇帝。劉弘上臺以后,呂后為了鞏固呂家的力量,所以自己侄子趙王呂祿的女兒嫁給了劉弘,成為了劉弘的皇后,倆小屁孩兒就這么成親了。不過劉弘運氣不太好,在他做第五年皇帝的時候,呂后去世了,而劉宏哪里有本事壓得住大臣們,就這樣漢朝的大臣們發(fā)動了政變。
他們揚言劉弘不是漢惠帝的兒子,所以將劉弘廢除,此外大肆誅殺呂家的黨羽。最終將呂家勢力從朝堂中全部鏟除,劉弘不久以后,也遭到了殺害。不過他是漢朝第四位皇帝是無疑的,被稱之為后少帝,在位五年。
剩下的三個兒子分別是,梁王劉太,淮南王劉武,常山王劉朝。這三個兒子無一幸免,都被誅殺。這個時候漢文帝劉恒才走上了神壇,成為漢朝的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9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